念好「山字經」

2021-01-17 人民網

安順地處黔中腹地,多山少地是安順的市情和特色,獨特的自然地貌使得安順的資源在山、優勢在山,發展也在山。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深化市情認識,立足山地資源稟賦,以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為平臺,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深入推進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布局,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據農業部門行業統計測算,2014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預計實現129.62億元(現價),全市一產增加值預計實現80.45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實現8177元,佔全年目標6961元的117.5%。

依託山地資源,做好「山」文章,安順正逐步探索出一條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山地現代高效農業發展之路。

「點、線、面」布局 農業轉型升級主平臺

現代農業的發展,以什麼為載體?創建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引領帶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加快發展,實現產出高效、產品安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吃飯靠種田、養豬為過年、餵雞餵鴨換油鹽」一度是紫雲自治縣傳統農業的寫照。

「過去4畝田種糧食,年終可以收穫近6000斤穀子,收益不大。現在,把土地流轉給園區,每畝650元,4畝就是2600元,再到園區裡做工,月收入可達2000元,這比自己種地划算不說,到了年底,收入還要翻倍。」紫雲自治縣火花鄉村民任春花說,在火花低熱河谷早熟蔬菜產業示範園區建設初期,自己並不願意將土地流轉,在得知鄉裡大部分人都流轉土地後,才勉強答應。沒有想到,通過土地流轉反而進一步帶動了自家收入,如今她不僅流轉出全部土地,還在園區打工。

作為全省30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重點示範園區之一,紫雲火花低熱河谷早熟蔬菜產業示範園區在建設之初,種植面積僅為3000畝。時至今日,已完成土地流轉11600畝,實現產值過億元。

入駐園區的黔華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陶國明告訴記者,目前他的公司有固定工人200餘人,務工農民每人每月最低能領到工資1800元,到了年底公司將抽出10%的利潤,作為工人的年終福利發放。

在同為園區入駐企業綠宏公司的智能溫室大棚內,荷蘭秀美絲瓜、優冠粉紅番茄、黑珍珠小番茄、改良泰國綠苦瓜等果蔬琳琅滿目,這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果蔬將以訂單農業的形式,投往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市場。

以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為「火車頭」,今年以來,我市繼續推進13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的創建工作,抓好園區重「點」。建成蔬菜、茶葉、水果、中藥材等高標準生產示範基地45萬畝,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區和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區3個;入駐農業園區涉農企業達160家,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112家,園區預計完成投資32億元,實現產值35億元,銷售收入26億元;籤訂招商引資項目70個,籤約金額150億元。

全力推進滬昆、惠興、安普高速公路及國道、省道沿線生態觀光、特色農業產業帶建設,打造產業路「線」。對照「糧油和蔬菜下田、林果上山、配套養殖、生態觀光」的要求,強力推進可視範圍內25°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還果,大力整合各類項目及資金,進一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經濟作物。

同時做大產業規模連片成 「面」。在低熱河谷區發展早熟反(錯)季蔬菜、香料作物、精品水果產業;在大田壩區,發展優質糧油、茶葉、蔬菜產業;在深山區、石山區,退耕還林、還草,發展立體生態農業;在主要公路沿線、城鎮郊區、工礦區,發展蔬菜、花卉產業。預計今年完成蔬菜種植122.5萬畝,產量181.4萬噸;水果種植50.6萬畝,產量21.6萬噸;茶葉種植44.14萬畝,投產茶園16.38畝,產量4200噸。全市糧經比由2013年的40:60調整到34:66。

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加速農業產業化

今年3月,普定縣化處鎮化新村的惠禾、元波、明祥等7家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組建貴州新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謀求更多效益;今年6月,化新村憑藉新益公司,讓村裡2200畝馬鈴薯賣了800萬元,折算下來,每畝地的產值達3600多元。對此,60多歲的村民晏成祥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以前在家裡種玉米,8畝多地一年下來毛收入不到1萬元,現在自己一年純收入3萬元已不是難事。

新益公司董事長陳國勇告訴記者,通過公司統一運作,目前已在化新村流轉土地3741畝,用於種植馬鈴薯、南瓜、韭黃,預計今年能吸納112人就業,力爭實現化新村人均純收入達9000元。

化新村村民收入的改變,是我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一個縮影。由於政府重視、政策支持等種種利好因素,一時之間,集團、公司、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紛紛湧現,並將農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經營,多則數千畝,少則幾百畝,或蔬、或果、或牧、或林,發展各具特色的種養殖項目。逐步形成「土地變基地,農民變工人,農業變產業」的現代農業發展態勢,有力推動了我市山地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經營化生產。

今年以來,全市新增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377個,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量達1247個,其中9家經審核納入國家級示範合作社,註冊資金19.62億元,入社成員8.3萬戶,帶動農戶25萬餘戶增收致富;發展1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2家,預計完成產值51億元;新認定市級龍頭企業41家,建成以柳江公司、百靈製藥等為代表的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34家、市級龍頭企業145家;發展家庭農場16戶,解決農民就業110人,產值769萬元以上;發展鄉村旅遊經營主體43個,資產總額16177萬元,帶動農戶3147戶,接待遊客130萬人次,接待營業收入達3800萬元。

抓好質量安全 提升農產品競爭力

在今年8月舉行的2014中國?貴陽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來自省內外的客商這樣評價安順展出的韭黃、山藥、火龍果、薏仁露等農產品。

「安順的農產品有特色、品質好。」、「安順的農產品很多都是有機產品,吃著放心。」

據統計,在展會期間,我市茶葉及農產品展區共接待顧客15萬餘人(次),牛來香系列產品、綠殼雞蛋、板貴花椒、辣椒製品、紅心薯等產品銷售額達50餘萬元,並與86家經銷商開展了業務洽談。

安順的農產品在外界如此受歡迎,這與標準化生產規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防疫檢疫體系等密不可分。

在今年的春耕、秋種安排中,我市積極制發蔬菜、茶葉、水果等標準化生產規程,落實到基地、到戶,並配套落實農藥市場監管、投入品使用的管理與指導服務、籤訂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目標責任書,落實屬地負責制、強化抽檢等工作措施,切實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工作要求落實到產地和源頭。

今年以來,全市四個季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抽檢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樣品共計301個,合格率為100%;全市省級農殘電子監控點增至20個,共監測蔬菜6638項次,合格率為99.28%。同時,我市還積極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目前,全市擁有農產品商標679件,獲有機認證企業3家、面積2500畝;綠色食品認證企業6家、面積7018畝;無公害產地認證107家、產地認證面積38.73萬畝,產品認證40個、產品認證面積10萬畝,農畜地理標誌產品8個,分別為黃果樹毛峰、朵貝茶、鎮寧波波糖、紫雲紅芯紅薯、安順山藥、宗地花豬、平壩灰鵝、普定韭黃。(地方供稿) 

相關焦點

  • 雲貴高原的精準脫貧路: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長江經濟帶沿線行)雲貴高原的精準脫貧路: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中新社雲南昭通7月30日電 (記者 萬淑豔)要在2020年全面脫貧,中國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近日,中新社記者跟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團,走進長江上遊地區的雲貴高原,探究曾經「中國最窮地區」的脫貧攻堅路。
  • 念好「山字經」 吃好「生態飯」——重慶武隆鄉村振興觀察
    新華社重慶3月19日電 題:念好「山字經」 吃好「生態飯」——重慶武隆鄉村振興觀察  新華社記者李勇、張桂林、周凱  地處武陵山區的重慶市武隆區,山高溝深、地少土瘠。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生態景區長出綠色產業鏈  海拔約1200米的仙女山鎮楊叉嶺,三月天乍暖還寒,但村民王成華的草莓園已進入採摘季。年產草莓5萬多斤的「草莓王」從不擔心銷路,「一方面我的草莓獲得了綠色食品證書,更主要的是有大量遊客上門採摘。」王成華說。
  • 念好「山字經」 唱活「林草戲」(扶貧新觀察)
    「雲南要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應立足山區優勢,根據省委省政府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要求,念好『山字經』,唱活『林草戲』。」雲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這樣說。  貧困戶戶均4.3畝經果林,夯實脫貧基礎  昭通市鎮雄縣地處烏蒙山區腹地,是雲南脫貧攻堅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杉樹鄉是鎮雄縣最偏遠的鄉鎮,長期以來這裡的很多農民靠種蕎麥和洋芋勉強飽肚。2002年起,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讓這裡很多農民的生活大變樣。全鄉群眾累計享受國家退耕還林直接補助3.69億元。
  • 遵義紅花崗區桂花村駐村第一書記付曲生:念好「山」字經 做足「水...
    如何念好「山」字經,做足「水」文章?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2018年5月,經單位推薦、組織考察,付曲生從區農業農村局派駐到桂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那會兒,人生、路不熟。調研後發現,村裡土地資源少、可流轉發展產業的更少」。  經過與村支兩委的多番研討,一條堅持「一手抓『風景』、一手賣『產品』」,發揮毗鄰市區地域優勢,開展「有組織的勞務輸出、有保障的家庭種養,確保高產值、高收益」的「兩有兩高」發展思路,在付曲生的腦海裡逐步清晰起來。
  • 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 重慶精準發力形成合力推動鄉村振興
    通訊員 楊孝永 攝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重慶根植自身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地域特點,以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以質量興農,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元月6日,榮昌區清流鎮渝西秦橙生態園的數千畝血臍成熟,正式開園,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採摘和玩耍。這是我市一個標準化柑橘園,通過網際網路+的模式,秦橙走向了全國各地。秦橙是如何做到的?
  • 冊亨弼佑:念好「山字經」,油茶一樹生「三金」
    近年來,弼佑鎮念好「山字經」,發展「綠色經濟」,千方百計讓油茶產業實現增值增效,擴寬群眾脫貧增收致富途徑。苗圃基地,家門口賺就業「金」2月下旬,正是油茶種植好時節,在冊亨縣弼佑鎮漫山遍野的油茶林裡,黨員幹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群眾春耕春管,一派繁忙景象。
  • 貴定昌明高坡村:念好「山字經」,栽好「搖錢樹」
    據了解,該中藥材基地是由農戶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入股至貴定縣智高種養殖農民合作社(分紅股佔25%),合作社負責管理,貴州中拓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提供資金支持(含土地流轉資金)的「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使高坡村產業發展規範化、制度化、效益化,念好「山字經」,栽好「搖錢樹」,帶動老百姓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 渝東南·高質量發展之路①丨念好「山字經」 邁向「綠富美」
    做足生態「綠色文章」,共享林業「流金淌銀」,石柱念好「山字經」,闊步邁向「綠富美」——今年1—8月,接待遊客151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10億元。目前,全縣大康養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0%,全縣康養勝地建設正加快推進。(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來源:七一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念好「山」字經 加快奔小康——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記
    經多年打造,仙女山如今已成為世界自然遺產、5A級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高峰時遊客和避暑住戶達20多萬人,拉動周邊鄉鎮農業類消費超過5億元,帶動1萬餘人就業。這裡群巒疊嶂、山高谷深,雖有好山好水,但過去一座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困住了當地群眾的致富路。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近年來,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學好「兩山論」、走實「兩化路」,著力推動發展觀念轉變、產業綠色轉型、生態財富轉化,做大山地高效農業、做強山地特色旅遊,在提升綠水青山顏值中做大金山銀山價值,加快奔小康。
  • 西海論壇:念好水字經 做好水文章
    念好水字經、做好水文章。讓我們繼續呵護好身邊的每一條河流、每一方湖面,使廣大群眾在親水近水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雷欣鈺)
  • 「城上青山如屋裡」——山城重慶如何念好「山」字經
    新華社重慶10月30日電題:「城上青山如屋裡」——山城重慶如何念好「山」字經  新華社記者王金濤、周凱、谷訓  重慶以山城聞名,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市以鐵腕整治山城生態管理亂象,加快還綠於山、還山於民,融人文與自然,「城上青山如屋裡」的山城美景正日益呈現。
  • 貞豐:精準扶貧念好「山字經」 鄉村振興寫好「水文章」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低山丘陵過度地帶,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區域,世居於這一方水土的貞豐人民秉持綠色生態文明理念,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思路,靠山治山養山吃山,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念好「山字經」、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寫好「水文章」,在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歷史決戰中奏響慷概激昂的「貞豐樂章」。
  • 孟彥鎮:念好「山」字經 林下經濟發展有起色
    據黎平縣人民政府網消息:近年來,孟彥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念好「山」字經,唱響林下經濟發展號角,細化措施推進林下經濟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做實產業布局。鎮黨委、政府圍繞該縣主導產業「兩茶一藥」和聚焦綠殼蛋雞養殖業進行規劃布局,一是抓好林木資源利用規劃。
  • 三水新城如何念好城鄉「融」字訣?
    上述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雲東海將推進各鄉村產業項目發展,構建彰顯地域特色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激活鄉村內在發展活力,在高標準打造城市新標杆的同時,念好城鄉發展「融」字訣,讓三水新城實現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原標題:三水新城如何念好城鄉「融」字訣?
  • 劉孝海:念好養豬致富經 回鄉創業小康路
    不畏困難念好養殖經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劉孝海養豬場六十幾頭豬仔意外死亡,虧損6萬元,把夫妻倆嚇得不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劉孝海並沒打退堂鼓,查找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吃了不懂技術的虧。此後,劉孝海主動參加培訓班,虛心向養豬大戶討教,向獸醫學習防疫知識,他漸漸明白養豬是個技術活,豬的品種、飼養、繁殖、防疫、衛生等環節哪一項都不能馬虎。
  • 家長念好家庭教育的六字真言,不愁孩子不成正果,你念對經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決定孩子成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看似很難,但只要家長能念好六字真言,家庭教育就會變得簡單,易行,而且效果好,家長能誠心誠意念好這六字真經,不愁孩子不成正果。第二字:責,重在懲戒,警告,要側重於孩子的品德,操守方面,做錯的時候,作假的時候,而對於孩子的短處,弱點少指責,這與孩子先天的能力,性格有關,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在這方面要多鼓勵和引導,總之,孩子的短處弱點不宜責,否則會讓孩子更糟。
  • 【「雙決雙扶」大宣講】風水梁鎮:念好「三字決」 ,確保每一個農...
    【「雙決雙扶」大宣講】風水梁鎮:念好「三字決」 ,確保每一個農牧民都「入學」 2020-03-22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薄熙來:要念好「山」字經摘掉窮「帽子」
    薄熙來強調,偏遠、山多,是巫溪長期貧困的重要因素,要真正摘掉窮「帽子」,還是要念好「山」字經,喚醒沉睡的大山,讓大山成為致富的經濟要素,變窮山為寶山。   貧困地區還有不少老百姓吃的、穿的、用的都很緊巴,住的十分簡陋。黨員幹部要訪貧問苦,知冷知熱,幫他們脫貧致富  16日,重慶市氣溫陡降。
  • 昔陽縣念好「五字決」推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昔陽縣念好「五字決」,著力強引領、夯基礎、抓載體、築堡壘,不斷推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突出「優」字,鍛造骨幹隊伍。堅持選優配強帶頭人隊伍,著重培養在工作中幹勁足、會幹事,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敢於擔當的黨支部書記隊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協作唱大風——福建念好「山海經」夯實...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新華社福州8月14日電 題:山海協作唱大風——福建念好「山海經」夯實小康路  新華社記者林超、張華迎  炎炎夏日,福建省石獅市與政和縣共建的山海協作產業園——政和經濟開發區內,一排排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運貨車輛往來不息。在濱海經濟強市石獅的幫扶下,政和這個長期貧困的山區小縣正煥發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