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彥鎮:念好「山」字經 林下經濟發展有起色

2021-01-08 金臺資訊

據黎平縣人民政府網消息:近年來,孟彥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念好「山」字經,唱響林下經濟發展號角,細化措施推進林下經濟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做實產業布局。鎮黨委、政府圍繞該縣主導產業「兩茶一藥」和聚焦綠殼蛋雞養殖業進行規劃布局,一是抓好林木資源利用規劃。針對全鎮林木資源生長年限,對林木採伐進行科學安排,在林地利用上,充分尊重群眾意願,規劃產業布局。二是結合林地資源海拔、坡度實際進行規劃。聚焦產業發展因素進行考慮,對海拔高於700米的林地,林中大力發展方竹產業或林地種植茶葉;對海拔低於700米、坡度在25度以下的林地,大力推進油茶、茶葉、鉤藤等產業發展;對坡度在25度以上的,結合林木類別、林地類型選擇產業,重點推進天麻產業。三是聚焦市場導向規劃產業。發展產業的目的是為群眾創收,該鎮堅持落實產業發展「八要素」,以市場為導向,謀劃產業布局,精準選擇了油茶、茶葉、方竹、茯苓、綠殼蛋雞養殖等產業。四是聚焦人均產業收入6000元目標謀劃產業。圍繞「1226」產業發展目標,即:人均1畝茶葉、2畝油茶、2畝中藥材,人均產業增收6000元的目標,規劃種植茶葉、油茶、中藥材等產業。

強化組織領導,夯實組織保障。為確保產業發展落小落細落地,鎮黨委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雙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相關股室和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書記主抓林下生態養殖業、鎮長主抓林下種植業,每名班子成員抓實具體產業,村級前沿指揮部和村兩委聯動抓實產業發展,行業主管部門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真正落實了「一個產業,一名班子成員,一抓到底」和技術服務蹲點指導的產業發展工作格局。同時,針對產業推進召開聯席會議,及時研究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路徑,為產業順利推進夯實了組織保障。

探索產業模式,創建示範典型。該鎮認真落實產業發展「八要素」,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模式,塑造了「黨支部 合作社 公司 農戶」發展林禽、「合作社 公司 能人大戶 農戶」發展林藥、「合作社 能人大戶 農戶」發展林油三個示範典型模式,有力有效推進了產業發展。

注重宣傳引導,夯實合作基礎。為切實把產業發展與群眾利益有效銜接起來,讓群眾知曉、參與、獲利,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群眾支持、擁護、贊成放在第一位,對產業選擇、產業發展模式、產業實施地點多層次、多角度開展宣傳,通過召開班子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小組會議、院壩會、發布徵求意見通告等方式,做到了「四統一、一贊成」,即:鎮黨政班子思想統一、村級前沿指揮部思想統一、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思想統一、產業覆蓋農戶思想統一,利用村集體林地群眾贊成,為產業順利落地、有效推進夯實了基礎。

堅持市場導向,抓牢產銷對接。一是強化市場開拓,抓實產銷對接。針對綠殼蛋雞養殖業,鎮黨委、政府成立專班抓實產業發展,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協助牧柳公司抓市場開拓,線下拓展了凱裡、貴陽、杭州、廣州等市場,加強與縣電商辦對接,線上整合縣內農村電商資源,產品進駐了拼多多等銷售平臺。二是搭建產銷合作平臺。在選擇產業上,按照「要做就把產業做成」的目標,嚴格堅持種苗供應、市場回收有機結合的原則,切實從源頭解決銷售問題,確保產品有市場,資金滾動發展。

加強統籌調度,嚴格執紀問責。各班子成員對照負責產業,統籌考慮土地、技術、人力、資金來源、市場等方面因素,調度一切可用資源,加快產業發展。鎮紀委加強工作監督和檢查,對股室站所、村兩委工作配合不到位的,嚴肅追責問責,確保了各項工作有序落地。

據統計全鎮油茶種植面積2800餘畝;茶葉種植面積6200餘畝;中藥材種植面積5200餘畝,其中天麻種植1476餘畝、鉤藤1600餘畝、吳茱萸100餘畝、茯苓3100窖(折算為340畝);方竹1000餘畝;建成綠殼蛋雞林下養殖小區6個,輻射帶動茅貢、大稼、九潮、肇興等鄉鎮,年出欄13萬羽,年產蛋200萬枚。(黎平縣人民政府網)

相關焦點

  • 念好「山字經」 唱活「林草戲」(扶貧新觀察)
    「雲南要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應立足山區優勢,根據省委省政府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要求,念好『山字經』,唱活『林草戲』。」雲南省林業廳廳長任治忠這樣說。  貧困戶戶均4.3畝經果林,夯實脫貧基礎  昭通市鎮雄縣地處烏蒙山區腹地,是雲南脫貧攻堅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杉樹鄉是鎮雄縣最偏遠的鄉鎮,長期以來這裡的很多農民靠種蕎麥和洋芋勉強飽肚。2002年起,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讓這裡很多農民的生活大變樣。全鄉群眾累計享受國家退耕還林直接補助3.69億元。
  • 念好「山字經」
    安順地處黔中腹地,多山少地是安順的市情和特色,獨特的自然地貌使得安順的資源在山、優勢在山,發展也在山。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深化市情認識,立足山地資源稟賦,以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為平臺,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深入推進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布局,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 冊亨弼佑:念好「山字經」,油茶一樹生「三金」
    近年來,弼佑鎮念好「山字經」,發展「綠色經濟」,千方百計讓油茶產業實現增值增效,擴寬群眾脫貧增收致富途徑。苗圃基地,家門口賺就業「金」2月下旬,正是油茶種植好時節,在冊亨縣弼佑鎮漫山遍野的油茶林裡,黨員幹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群眾春耕春管,一派繁忙景象。
  • 雲貴高原的精準脫貧路: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長江經濟帶沿線行)雲貴高原的精準脫貧路: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中新社雲南昭通7月30日電 (記者 萬淑豔)要在2020年全面脫貧,中國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近日,中新社記者跟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團,走進長江上遊地區的雲貴高原,探究曾經「中國最窮地區」的脫貧攻堅路。
  • 渝東南·高質量發展之路①丨念好「山字經」 邁向「綠富美」
    作為我市「一區兩群」重要組成部分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結東南沿海的戰略要塞,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發展對全市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和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有著重要意義。
  • 念好「山字經」 吃好「生態飯」——重慶武隆鄉村振興觀察
    新華社重慶3月19日電 題:念好「山字經」 吃好「生態飯」——重慶武隆鄉村振興觀察  新華社記者李勇、張桂林、周凱  地處武陵山區的重慶市武隆區,山高溝深、地少土瘠。  大景區的輻射效應不僅讓仙女山鎮村民受益,還惠及周邊多個鄉鎮。周大平告訴記者:「度假區直接提供就業崗位8000多個,拉動周邊農業類消費超過5億元,帶動萬餘人就業。」
  • 十部門推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十部門推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意見,提出要科學規劃產業布局
  • 遵義紅花崗區桂花村駐村第一書記付曲生:念好「山」字經 做足「水...
    如何念好「山」字經,做足「水」文章?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2018年5月,經單位推薦、組織考察,付曲生從區農業農村局派駐到桂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那會兒,人生、路不熟。調研後發現,村裡土地資源少、可流轉發展產業的更少」。  經過與村支兩委的多番研討,一條堅持「一手抓『風景』、一手賣『產品』」,發揮毗鄰市區地域優勢,開展「有組織的勞務輸出、有保障的家庭種養,確保高產值、高收益」的「兩有兩高」發展思路,在付曲生的腦海裡逐步清晰起來。
  • 貴定昌明高坡村:念好「山字經」,栽好「搖錢樹」
    貴定縣昌明鎮高坡村產業路從山底修到了山頂,從山頂修到了另一個邊遠村賈戎村,架起了兩村之間群眾交往、產業交流的「橋梁」,成為群山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高坡村和周邊村寨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保障,讓該村荒山、荒地搖身一變,成為了中藥材種植的「風水寶地」。
  • 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 重慶精準發力形成合力推動鄉村振興
    巧打特色牌,讓農業強起來▲大足區隆平五彩田園航拍圖 上遊新聞記者 李化 攝▲涪陵區藺市美心紅酒小鎮近日被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評為「重慶市鄉村文化樂園」。 通訊員 楊孝永 攝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重慶根植自身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地域特點,以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以質量興農,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 念好「山」字經 加快奔小康——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記
    經多年打造,仙女山如今已成為世界自然遺產、5A級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高峰時遊客和避暑住戶達20多萬人,拉動周邊鄉鎮農業類消費超過5億元,帶動1萬餘人就業。這裡群巒疊嶂、山高谷深,雖有好山好水,但過去一座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困住了當地群眾的致富路。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近年來,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學好「兩山論」、走實「兩化路」,著力推動發展觀念轉變、產業綠色轉型、生態財富轉化,做大山地高效農業、做強山地特色旅遊,在提升綠水青山顏值中做大金山銀山價值,加快奔小康。
  • 薄熙來:要念好「山」字經摘掉窮「帽子」
    薄熙來強調,偏遠、山多,是巫溪長期貧困的重要因素,要真正摘掉窮「帽子」,還是要念好「山」字經,喚醒沉睡的大山,讓大山成為致富的經濟要素,變窮山為寶山。   貧困地區還有不少老百姓吃的、穿的、用的都很緊巴,住的十分簡陋。黨員幹部要訪貧問苦,知冷知熱,幫他們脫貧致富  16日,重慶市氣溫陡降。
  • 上高上甘山林下經濟「錢」景廣闊
    他數著賣西瓜的錢笑呵呵地說:「我今年租了800畝林下地,200畝種西瓜,200畝種黑豆、生薑,200畝用來種花生,今年我家有一筆可觀的收入了。」這是該場引導村民發展林下經濟,幫助群眾致富的一個例證。  近年來,上高甘山林場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積極引導村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該場根據各分場山林分布、面積、土壤、種養習慣等,引導村民因地制宜選擇種養項目。
  • 貞豐:精準扶貧念好「山字經」 鄉村振興寫好「水文章」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低山丘陵過度地帶,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區域,世居於這一方水土的貞豐人民秉持綠色生態文明理念,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思路,靠山治山養山吃山,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念好「山字經」、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寫好「水文章」,在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歷史決戰中奏響慷概激昂的「貞豐樂章」。
  • 林下經濟,打開了油茶林裡的「聚寶盆」
    樹林裡成群的土雞或在樹下溜達覓食或在枝頭嬉戲休憩樹下的白菜苔和大蒜果長得正盛為冬日增了一抹亮綠......近年來湖南雲海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在持續擴大油茶種植業規模的同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在油茶基地內養雞、套種白菜苔和大蒜果走出一條以林養林、以短養長的發展路子這裡有600多畝茶山養了2萬多隻雞自然放養的土雞在林下吃蟲、草不僅雞的品質好還減輕了油茶培管的成本
  • 瑤山多寶藏 林下土生金
    在李富權夢想成真的背後,是該縣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的準確定位和不懈努力。金秀林地面積達89%,地理氣候條件適宜種植中草藥。據統計,全縣可用於發展林下經濟的林地面積約有180萬畝,是天然的植物寶庫。該縣按照「山上種藥、山下製藥、山中康養」的發展思路,鼓勵農戶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種植,對貧困戶種植中藥材按900元/畝進行獎勵,有的品種補助更高,如黃精補助1800元/畝,靈芝100棒以上補助9元/棒。非貧困戶種植大天冬和黃精等,相對連片種植按面積給予300-1450元/畝獎勵,面積越大獎勵越高。政策激勵讓山區農民對發展林下經濟的熱情高漲。
  • 西海論壇:念好水字經 做好水文章
    在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的統領下,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和方向感從來沒像現在這樣強。青海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作出「一優兩高」戰略部署,緊扣省情實際,堅決扛起生態保護的責任。2018年,國家發改委和中科院組織的第三方綜合評估情況顯示:三江源區生態系統退化得到初步遏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狀況持續好轉,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築牢。
  • 昔陽縣念好「五字決」推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昔陽縣念好「五字決」,著力強引領、夯基礎、抓載體、築堡壘,不斷推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突出「優」字,鍛造骨幹隊伍。堅持選優配強帶頭人隊伍,著重培養在工作中幹勁足、會幹事,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敢於擔當的黨支部書記隊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協作唱大風——福建念好「山海經」夯實...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新華社福州8月14日電 題:山海協作唱大風——福建念好「山海經」夯實小康路  新華社記者林超、張華迎  炎炎夏日,福建省石獅市與政和縣共建的山海協作產業園——政和經濟開發區內,一排排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運貨車輛往來不息。在濱海經濟強市石獅的幫扶下,政和這個長期貧困的山區小縣正煥發勃勃生機。
  • 【「雙決雙扶」大宣講】風水梁鎮:念好「三字決」 ,確保每一個農...
    【「雙決雙扶」大宣講】風水梁鎮:念好「三字決」 ,確保每一個農牧民都「入學」 2020-03-22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