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 流傳二千年的牛郎織女寄託對愛情的嚮往

2020-11-29 我們的英雄霍去病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中國和日本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故事。

《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這裡出現的織女、牽牛倒不是我們現在牛郎織女故事的主角,而是天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這時候可能開始形成牛郎織女人物,不過是用來諷刺西周貴族的,不是有「牛郎不耕田,織女不織布」,對西周貴族的不勞而獲表示諷刺。

什麼時候有牛郎織女的故事呢?不好考證。在西漢班固的《西都賦》中有「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這裡的牽牛織女指昆明池兩邊的牛郎織女雕像,有雕像說明已有牛郎織女故事的傳說。

東漢著名的古詩十九首其中的《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牛郎織女有了愛情的意味。

這裡還是說下傳說中牛郎織女的故事。牛郎小時候就失去父母,和他的哥哥嫂嫂一起生活。他嫂子很不喜歡他,希望把他趕出去好獨霸他父母留下的財產。有一次,他嫂子給他九頭牛去放牧,並說回來時須帶來十頭,否則永遠別回來。牛在古時是很貴的耕作工具,有一頭牛的人家就是小康之家了,那些大量沒牛的貧苦農民只好用人力耕田。這樣的情況牛郎去哪裡找頭牛來,本來他可以把這九頭牛賣掉,遠走他鄉去做個富翁,可他割捨不下家裡何止百頭牛的房產和良田,還有軟弱、善良的哥哥。

夜幕來臨,無可奈何的牛郎打算回家去和嫂子理論一番,趕著牛路過一塊山坡時他看見山坡上有一頭老病的牛,躺在那裡奄奄一息,於是欣喜地把這頭牛夾在牛群中趕回家去。

回到家後他細心照料這頭給他帶來好運的老病牛,幾個月後,老病牛開口說話,說他是天上的金牛星,因犯錯被貶下凡間,差點死掉,幸虧牛郎救了他,他要報答牛郎,某年某月某日,他去到某條河邊,會有幾個仙女在河裡戲水,衣裳脫在岸上,他只要把其中一套衣裳拿回家,那個仙女就會嫁給他。後來他拿到了織女的衣裳,織女嫁給了他,還生了一對龍鳳胎。

王母娘娘知道後派天兵天將把織女押了回去。失去妻子的牛郎痛不欲生 ,老病牛這時又告訴他,說自己快死了,死後把自己的牛皮做成皮鞋就可以上天去和織女相會。老牛死後,牛郎用老牛皮做了雙鞋子,用籮筐挑起兩個孩子向天上飛去,到天上他終於見到了織女,可他要靠近時,王母娘娘用金簪在他們中間劃出一條銀河,喜鵲們被他們的愛情感動,飛過去為他們搭了一座鵲橋,他們終於通過鵲橋相會,以後,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喜鵲們都會飛去為他們搭鵲橋讓他們一年能相會一次。

以後織女成為七星娘娘,每年會到人間收錄未婚男女的資料,交給月下老人,月下老人根據每個人的善惡、興趣、個性為他們配對。女孩子們會在七夕那天拜祭美麗、靈巧的織女,乞求讓自己心靈手巧,這就是「乞巧」,同時希望織女把自己描述得好一點,能找到心儀的另一半。

相關焦點

  • 《古詩十九首》中唯一一首七夕詩詞,寫盡了牛郎織女的悽婉愛情!
    《詩經.小雅.大東》中便已經有牛郎織女的出現,不過是以星的姿態出現在詩歌中,但是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牛郎織女成了神話故事裡的兩個人物,帶著悽婉的愛情重新走進詩人的筆下,《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 牛郎織女傳說溯源
    隨後就逐漸演繹出了牛郎織女的民間愛情故事。東漢時《古詩十九首》中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牛郎和織女隔昆明池相望的這對石像,取傳說中牛郎織女隔天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意。當地老百姓稱這對石像為「石爺石婆像」。1956年,「石爺石婆像」被列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文物。
  • 從星星傳說到人間傳奇——牛郎織女故事流變概說
    牛郎織女故事萌芽於幾千年前的古中國,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被豐富,各種人物不斷進入故事,各種細節不斷被添加,最終使它生長成為一棵漢民族民間文學的參天大樹。那麼,牛郎織女的故事具體是怎樣豐富起來的呢?——這正是悅華想聊的。
  • 山海經星獸系列,二十八星宿中的牛郎織女傳說!
    這一篇,就來說說二十八星宿中有著牛郎織女傳說的牛宿和女宿。牛宿全名叫做牛金牛,包含著牛郎星(牽牛)和織女星, 代表牛郎一方的是三顆星,叫做河鼓三星,就如同傳說中牛郎和一雙兒女一樣。牛郎織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每年在農曆的七月初七,蹭著七夕節的熱鬧,年輕男女在這一天走上街頭,勇敢地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
  • 牛郎織女的沂源「傳」
    織女洞依山憑勢,始建於唐,興盛於宋元,又名織女仙閣,它系二層樓閣式建築,內陳設有織女等彩色塑像,二層左側設有織女梳妝檯與寢室,前面有一個上圓下方的窗戶,如果臨窗端坐,與牛郎隔河相望,正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情景。
  • 七夕特輯:道教中象徵著愛情的神仙有哪些?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因為今天是七夕,我們就來說一說道教中象徵著愛情的神仙。1.月下老人月老,別名柴道煌,民間又稱月下老人、月下老兒,宋州宋城人,是中國民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月老寶誥》有言:「志心皈命禮,團圓月下,相思樹底,訂婚殿中。執掌天下之婚牘,維繫千裡之姻緣。慈眉一點,有情人終成眷屬。紅繩一牽,逃不過三世宿緣。
  • 牛郎織女,一直見證著「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可貴精神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
  • 不必慶祝七夕,牛郎織女不會團聚的
    牛郎織女的雛形最早記載在《詩經 小雅 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這裡的牽牛和織女是兩個星宿名稱,隔著銀河遙相對望。 到了漢代的《古詩十九首》第十首《迢迢牽牛星》提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迢迢牽牛星》上了小學課本,牛郎織女的愛情適不適合小學生?
    後來嫁接了「牛郎織女」的民間神話故事,成為了「愛情」的載體,從而變成了中國最原始的「情人節」!而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多愁善感的,他們最為擅長的便是用吟詩作賦來抒發各種情感。當古人的這種「特長」和「七夕」相遇的時候,自然而然地迸發出無限的創作靈感。
  • 迢迢牽牛星這首詩,只是在寫七夕、寫牛郎織女嗎
    牛郎織女是我國流傳下來的最經典的愛情神話傳說,它和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構成我國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體現在文學作品上,最早與愛情無關,它們只是兩個星宿而已。比如在《詩經·大東》上出現,它們還是一種星體。
  • 《迢迢牽牛星》牛郎織女隔河相望而無法相聚,他們有幾個孩子
    盈盈一水間 [9] ,脈脈不得語 [10] 。【注釋】[1]迢(tiáo)迢:遙遠的樣子。牽牛星:俗稱牛郎星,是天鷹座的主星,在銀河南。[2]皎(jiǎo)皎:明亮的樣子。【提示】一、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漢代就已經流傳。班固《西都賦》有「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的句子,南朝蕭統《文選》中《洛神賦》的注中也有引文:「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牽牛織女之星各處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
  • ...描寫織女思念牛郎的詩句是 《迢迢牽牛星》中最能體現牛郎織女...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  在銀河東南方向牽牛星遙遙可見,在銀河之西織女星明亮皎潔。詩歌抓住銀河、機杼這些和牛郎織女的神話相關的物象,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實際來比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詩歌想像豐富,感情纏綿,用語婉麗,境界奇特,是相思懷遠詩中的新格高調。
  • 牛郎織女的星月神話是怎麼來的
    牛郎織女故事是中國流傳最為廣泛、影響最大的四大民間傳說故事之一(其他三個分別為《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這個故事又與「七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在今年的「七夕」來臨之際,我們不妨細細梳理牛郎織女故事的來龍去脈。
  • 今天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形成的
    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並無後面我們所說的愛情故事。直到漢代,其愛情故事的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七夕故事已經有了雛形。
  •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怎麼來的?
    古人還觀察到,每年七月夜間的星辰在天空最為明亮,牽牛、織女二星相距又較近,且以織女星最亮。上述星星的構圖想像和命名過程,體現了中國古人以農耕為主的視角特徵。文獻記載了牛郎織女星區對應嶺南地域分野牽牛星、織女星變成夫妻和「七夕」的出現牽牛星、織女星的擬人化的命名,一開始就寄託了中國古人「男耕女織」的樸素理想。後來這兩顆星在古人想像中逐步演變成了一對夫妻,也是情理中之事。
  • 道教諸神:婺女星君、翼宿星君、牛郎織女
    04牛郎織女牛郎即牽牛星,又稱黃姑、河鼓。《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是指牽牛星名之本意為祭祀所用之牛,而後來因與織女星每年七夕在銀河相近,遂產生「牛郎織女」傳說。其傳說最早見於《詩·小雅·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院被牽牛,不以服箱」。西漢時期的古詩詞則更為具體:「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此故事家喻戶曉,此不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