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
月亮是中秋永恆的主題,中秋節的所有活動也都是圍繞著月亮展開。吃月餅、擺瓜果,天上月圓、地上團圓,不論在宮廷還是民間,所求的都是闔家團圓,喜樂清安。
所謂「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農曆八月十五恰是秋季七、八、九三個月的中點,此時天高雲淡,水草豐美,瓜果成熟,夜色中的一輪明月更是映出了中國人對中秋節特殊的感情和情思,月亮自然成為是中秋永恆的主題。
唐宋詩詞中唱盡了各樣的月色,到了明清之時,又將中秋節的各項習俗過的熱鬧非常,當中秋節遇見宮廷又會演繹出怎樣的故事呢?
澄澈清透的中秋意境該如何營造?
夕月時的月供供案擺放有什麼講究?
宮廷月餅怎麼做怎麼吃?
宮廷裡的玉制兔尊因何被稱為「玉東升」?
乾隆皇帝在熱河過的第一個中秋節為什麼讓他銘記了一生?……
中秋,過的是節日也是文化傳承,故宮出版社出版的《宮裡過中秋》,不僅讓這些問題的答案一一呈現,還將更多的中秋文化通過一本書,綿延傳播。
宮內如何祭月
中秋晚上皓月當空,整個紫禁城沐浴在清色的月光下。宮內祭月,又稱為月供,昇平署需有人在月供前「念齋意」,即誦念禱文。月供時長約在半個小時,要按照欽天監提供的「吉位」擺設供案。供案正中要擺「月光神碼」,此外還要擺放彩畫圓光月餅、時令鮮果、香爐、茶、酒等。
突出了一年過半瓜果成熟、糧食豐收的寓意。祭月除用月光神碼外,還有一種給兒童祭拜用的泥塑玉兔像。
玉兔不再是搗藥的樣子,而是做成人形,還要穿戴衣冠,這種泥塑玉兔被人們尊稱為「兔兒爺」。
在民間,中秋之夜都要買兔兒爺來供奉,這種風俗甚至影響到了宮中。
故宮博物院有數尊清代晚期的泥塑兔兒爺,大的高三四十釐米,小的僅七釐米 ,皆是兔首人身,打扮如同戲曲中的武將,頭戴金盔,身穿鎧甲,外罩大紅蟒袍,或騎梅花鹿,或高踞城頭,或端坐菊花叢中。
這些兔兒爺都是從民間市場裡買來,給小皇帝當做中秋節的玩具。
乾隆在避暑山莊裡的難忘中秋
乾隆是清代最高壽的皇帝,也是過中秋節最多的皇帝。中秋之夜,乾隆賞月的地方,一般是在避暑山莊三十六景之一的雲山勝地。
雲山勝地位於寢宮煙波致爽殿之後,是宮殿區的最後一進院落,為踞崗背湖的兩層樓閣,用假山當樓梯,構築精巧。
雲山勝地視野開闊,居高臨下,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是賞月的好去處。
雲山勝地樓上西間為佛堂,名蓮花室,內供青玉觀音一尊,逢中秋月圓之時,后妃便會來此處祭月。
乾隆最早在熱河過中秋節,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這一年四月,康熙巡幸熱河,也把乾隆帶在身邊,這是乾隆第一次到避暑山莊,也是他第一次在熱河過中秋節。再具體一點,這年的中秋節,乾隆是在木蘭圍場度過的。
在圍場,乾隆險些被大熊撲倒,還是康熙用虎槍救了他。八十五歲的乾隆在晚年依然對此念念不忘,滿懷深情地回憶起皇祖康熙的知人之明,慈愛之恩,一日不可忘。
顯然,祖孫間的親密相處,在乾隆的記憶中,總能激起絲絲暖流:在私是對祖父深深的懷念,在公則是對自己皇位合法性的最好說明。
宮廷月餅的「懸殊」
清宮過中秋節最有特色的就數宮廷月餅,清宮月餅種類很多,有用香油和面製成的香酥皮月餅,也有用精煉後的奶油和面制的奶酥油月餅,還有豬油和面的月餅。
有糖餡、果餡(蜜餞果脯)、澄沙(過濾後很細的豆沙)餡、棗餡,還有芝麻椒鹽的甜鹹餡月餅。
清宮製作月餅所用木模有大小八種規格,構成了清宮的月餅大小與重量的「懸殊」。清宮月餅不論是清帝後御用,還是祭祀月供、賞賜所用,月餅的規格、大小都是成套的。
據檔案記載,清宮祭月供桌上的月餅由小至大擺成塔形,頂尖月餅直徑兩寸(約六點六釐米),最底的大月餅直徑兩尺(約七十釐米),皆用梨木月餅模子印製,模子內刻廣寒宮殿、桂樹和持杵玉兔等圖案。
「自來紅」「自來白」與「翻毛」月餅探究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藏的《清宮膳食檔案》記載,清宮在八月十五的前後幾日都要製作月餅,所用木模大小不同,紋飾圖案各異,宮中同時也有不用木模的月餅,這樣的月餅一定要用鮮豔的顏色做印記。
我們現在還能在市面上看到的「自來紅」、「自來白」月餅就屬於後者。
在烤制前,其餅皮都是相同的白色,烤制出爐後「自來紅」變成棕紅色,而「自來白」則不變色(據說,這兩種月餅的製作程序十分繁雜,要經十幾道工藝才能出現這種效果)。
另外,檔案中記載的「翻毛月餅」也不用木模,月餅外皮層次細密,麵皮與油酥層次極多,食用時稍一用力就會有小片油酥剝落,輕輕一拍酥皮飛起如雪白鵝毛,這種月餅慈禧甚愛,並賜名「翻毛」。
宮裡月餅的吃法有何特殊
在清宮中,月餅不僅中秋吃,還有存放到除夕吃的習慣。下午祭月後,會將10斤大月餅用紅綢包起依例放到陰涼處風乾、收貯,因烤、烙制的月餅油量大水分少,便於存放,可以直到出席晚上再吃,取「團圓之意。
兩個重的月餅,按紋飾切成若干份,呈送皇帝。皇帝按紋飾中的「圓光」「邊欄」等不同部分賞給眾人食用。
除了以上這些,宮裡過中秋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趣事。所以,過中秋,一定要看《宮裡過中秋》。
文/ 崔月姣 圖據《宮裡過中秋》來自:故宮出版《看《宮裡過中秋》,品宮中節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