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宮裡過中秋》,品宮中節日味

2021-01-08 紫禁城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

月亮是中秋永恆的主題,中秋節的所有活動也都是圍繞著月亮展開。吃月餅、擺瓜果,天上月圓、地上團圓,不論在宮廷還是民間,所求的都是闔家團圓,喜樂清安。

所謂「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農曆八月十五恰是秋季七、八、九三個月的中點,此時天高雲淡,水草豐美,瓜果成熟,夜色中的一輪明月更是映出了中國人對中秋節特殊的感情和情思,月亮自然成為是中秋永恆的主題。

唐宋詩詞中唱盡了各樣的月色,到了明清之時,又將中秋節的各項習俗過的熱鬧非常,當中秋節遇見宮廷又會演繹出怎樣的故事呢?

澄澈清透的中秋意境該如何營造?

夕月時的月供供案擺放有什麼講究?

宮廷月餅怎麼做怎麼吃?

宮廷裡的玉制兔尊因何被稱為「玉東升」?

乾隆皇帝在熱河過的第一個中秋節為什麼讓他銘記了一生?……

中秋,過的是節日也是文化傳承,故宮出版社出版的《宮裡過中秋》,不僅讓這些問題的答案一一呈現,還將更多的中秋文化通過一本書,綿延傳播。

宮內如何祭月

中秋晚上皓月當空,整個紫禁城沐浴在清色的月光下。宮內祭月,又稱為月供,昇平署需有人在月供前「念齋意」,即誦念禱文。月供時長約在半個小時,要按照欽天監提供的「吉位」擺設供案。供案正中要擺「月光神碼」,此外還要擺放彩畫圓光月餅、時令鮮果、香爐、茶、酒等。

突出了一年過半瓜果成熟、糧食豐收的寓意。祭月除用月光神碼外,還有一種給兒童祭拜用的泥塑玉兔像。

玉兔不再是搗藥的樣子,而是做成人形,還要穿戴衣冠,這種泥塑玉兔被人們尊稱為「兔兒爺」。

在民間,中秋之夜都要買兔兒爺來供奉,這種風俗甚至影響到了宮中。

故宮博物院有數尊清代晚期的泥塑兔兒爺,大的高三四十釐米,小的僅七釐米 ,皆是兔首人身,打扮如同戲曲中的武將,頭戴金盔,身穿鎧甲,外罩大紅蟒袍,或騎梅花鹿,或高踞城頭,或端坐菊花叢中。

這些兔兒爺都是從民間市場裡買來,給小皇帝當做中秋節的玩具。

乾隆在避暑山莊裡的難忘中秋

乾隆是清代最高壽的皇帝,也是過中秋節最多的皇帝。中秋之夜,乾隆賞月的地方,一般是在避暑山莊三十六景之一的雲山勝地。

雲山勝地位於寢宮煙波致爽殿之後,是宮殿區的最後一進院落,為踞崗背湖的兩層樓閣,用假山當樓梯,構築精巧。

雲山勝地視野開闊,居高臨下,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是賞月的好去處。

雲山勝地樓上西間為佛堂,名蓮花室,內供青玉觀音一尊,逢中秋月圓之時,后妃便會來此處祭月。

乾隆最早在熱河過中秋節,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這一年四月,康熙巡幸熱河,也把乾隆帶在身邊,這是乾隆第一次到避暑山莊,也是他第一次在熱河過中秋節。再具體一點,這年的中秋節,乾隆是在木蘭圍場度過的。

在圍場,乾隆險些被大熊撲倒,還是康熙用虎槍救了他。八十五歲的乾隆在晚年依然對此念念不忘,滿懷深情地回憶起皇祖康熙的知人之明,慈愛之恩,一日不可忘。

顯然,祖孫間的親密相處,在乾隆的記憶中,總能激起絲絲暖流:在私是對祖父深深的懷念,在公則是對自己皇位合法性的最好說明。

宮廷月餅的「懸殊」

清宮過中秋節最有特色的就數宮廷月餅,清宮月餅種類很多,有用香油和面製成的香酥皮月餅,也有用精煉後的奶油和面制的奶酥油月餅,還有豬油和面的月餅。

有糖餡、果餡(蜜餞果脯)、澄沙(過濾後很細的豆沙)餡、棗餡,還有芝麻椒鹽的甜鹹餡月餅。

清宮製作月餅所用木模有大小八種規格,構成了清宮的月餅大小與重量的「懸殊」。清宮月餅不論是清帝後御用,還是祭祀月供、賞賜所用,月餅的規格、大小都是成套的。

據檔案記載,清宮祭月供桌上的月餅由小至大擺成塔形,頂尖月餅直徑兩寸(約六點六釐米),最底的大月餅直徑兩尺(約七十釐米),皆用梨木月餅模子印製,模子內刻廣寒宮殿、桂樹和持杵玉兔等圖案。

「自來紅」「自來白」與「翻毛」月餅探究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藏的《清宮膳食檔案》記載,清宮在八月十五的前後幾日都要製作月餅,所用木模大小不同,紋飾圖案各異,宮中同時也有不用木模的月餅,這樣的月餅一定要用鮮豔的顏色做印記。

我們現在還能在市面上看到的「自來紅」、「自來白」月餅就屬於後者。

在烤制前,其餅皮都是相同的白色,烤制出爐後「自來紅」變成棕紅色,而「自來白」則不變色(據說,這兩種月餅的製作程序十分繁雜,要經十幾道工藝才能出現這種效果)。

另外,檔案中記載的「翻毛月餅」也不用木模,月餅外皮層次細密,麵皮與油酥層次極多,食用時稍一用力就會有小片油酥剝落,輕輕一拍酥皮飛起如雪白鵝毛,這種月餅慈禧甚愛,並賜名「翻毛」。

宮裡月餅的吃法有何特殊

在清宮中,月餅不僅中秋吃,還有存放到除夕吃的習慣。下午祭月後,會將10斤大月餅用紅綢包起依例放到陰涼處風乾、收貯,因烤、烙制的月餅油量大水分少,便於存放,可以直到出席晚上再吃,取「團圓之意。

兩個重的月餅,按紋飾切成若干份,呈送皇帝。皇帝按紋飾中的「圓光」「邊欄」等不同部分賞給眾人食用。

除了以上這些,宮裡過中秋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趣事。所以,過中秋,一定要看《宮裡過中秋》。

文/ 崔月姣 圖據《宮裡過中秋》來自:故宮出版《看《宮裡過中秋》,品宮中節日味》

相關焦點

  • 中秋國慶雙節祝福語 是中華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國慶雙節祝福語 是中華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 中秋節是中華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約在公曆的9月至10月初。按照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在中國古代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 十五夜   原標題:中秋國慶雙節祝福語 是中華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     中秋節是中華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約在公曆的9月至10月初。
  • 中秋:人好月嬋娟|我們的節日
    八月十五,秋已過半,是為中秋。「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 中秋賞桂、重陽看菊,每個傳統節日都對應著一種花!
    中國的花文化源遠流長,不同的節日都對應著不同的花草植物,一起來看看吧! 1、中秋節——桂花 中秋賞桂是自古就有的傳統習俗,說起桂花,就不得不提桂花背後的好寓意,除了崇高、美好外,它還與仕途經濟掛鈎。
  • 十二個傳統節日,二十四首詩詞:原來這些節日都藏在詩詞裡!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宋代元宵節的繁華熱鬧不輸唐代,且看辛棄疾這樣寫道: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品一品有關中秋的3首古詩詞
    中秋節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節日,從古至今一直都備受歡迎。提到中秋節,人們腦海往往會浮現"月亮、月餅、團圓、思念"等等詞彙,自古以來,關於中秋的詩詞也是成千上萬,而月亮這一中秋事物,卻廣受歷代文人騷客的偏愛,常常被我國古代文人墨客拿來作詩寫詞。
  • 揭秘古人過中秋節必做的10件事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人傳統的中秋佳節。因為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盤似玉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 趣味中秋
    ( ) A.黃帝 B.后羿 C.大禹 2.元宵節和端午節與下面哪個節日並稱中國三大傳統佳節( ) A.春節 B.重陽節 C.中秋節 D.聖誕節 3.中秋節的時候,月亮的形狀是( ) A.月牙兒 B.半圓形 C.圓形 4.傳說中的嫦娥是吃了誰送的靈藥才飛進廣寒宮的?
  • 《全唐詩》裡的中秋節俗
    華陽洞裡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     ——白居易《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作為我國當代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早在唐代就已初具節日氛圍,賞月、玩月、宴飲等中秋節俗漸成規模。據劉德增《中秋節源自新羅考》統計,《全唐詩》中詠八月十五中秋的詩歌達111首之多,出自65位詩人之手。透過這100餘首來自唐人詩情畫意的中秋歌吟,我們可大略探查到唐人中秋節俗的些許況味。
  • 日照人中秋團圓飯大比拼!大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
    平日裡,家人朋友生活忙碌,難得見面,春節又遙遙無期,於是就在中秋時,各自從遠方趕回來一起過節。南宋詞人辛棄疾有詞云:「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畢竟,團圓才是這個節日裡最美好的人間情味。雖然菜不多,不夠豐盛,但我們還是守著老人過了一個雙節。願國家繁榮富強,家人身體健康。
  • 宮裡過大年都有哪些講究?「皇家餃子」也放吉利錢?
    今年春節,您不妨來北京故宮看展覽、賞宮燈、品美食、感受年味!故宮博物院將破紀錄地展示近千件文物,恢復多種昔日皇宮年節習俗,首次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充滿喜慶年味的紫禁城。紫禁城裡辦特展 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在午門正樓和東西雁翅樓展廳,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特展,共展出文物885件(套),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
  • 國學家張昌餘趣談桂花與中秋:中秋詩詞中桂月不分家
    中國的桂花,中秋的明月,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出現了諸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月中的宮殿,宮中的仙境,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對於中秋與桂的文化故事,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到了著名辭賦家、國學家張昌餘教授。中秋節源於對月亮的崇拜「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清華大學文創院執行院長胡鈺在21日舉辦的中國節日創意大賽主題發布會上談到,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當代中國,我們可以從中國節日裡找到紓解焦慮的方子,找到身份認同的引子,找到聯絡世界的路子。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
  • 中秋祝福語句大全
    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中秋祝福語句大全。希望能夠幫到大家。更多句子的信息請繼續關注本文內容。  1) 中秋到了,祝你節日愉快!地球太危險,還是到月球上去吧!  2) 在國慶巧遇中秋之際,你的朋友我願為你送上最真摯的祝福,衷心的祝願你合家歡樂,做每一件事都像十五的月亮一樣成功!  3) 今晚的月亮好圓,好想牽著你的手在海邊共賞月!我愛你!
  • 2017國慶中秋特色簡訊祝福語集錦 送上你的「雙倍」祝福吧
    2、賞,月兒圓圓;嘗,月餅甜甜;觀,繁星點點;飲,美酒香香;望,花燈盞盞;送,祝福片片;品,情意綿綿;願,笑容燦燦,合家美美,中秋歡歡!3、上九天攬月,下深海捉蛟。扶搖直上天宮府,捨身潛入帝王家。找尋遍宇宙發現什麼都不抵我對你真心的祝福,中秋來了,祝你合家團圓,美夢如願!4、秋分過後是中秋,天氣變涼請添衣;中秋過後是國慶,歡天喜地把假過。
  • 品讀|詩意中秋夜,暢飲一壺月色銀光
    長沙阿信攝自古,中秋便是踏著月的光華而來。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中秋佳節正是始於這朗月銀光下的祭拜慶典。詩和月則是前世註定的一對情人。詩從入世那一刻起就依偎在月柔情如水的懷裡。中秋、月亮和詩,時刻裝點出一幅人世間最美麗、最典雅的圖畫。就讓我們徜徉於詩人如銀似雪的夢裡,穿越秦時明月、漢時光華,任唐詩宛轉、宋詞悠揚,把中秋月色裝扮得翰墨馨香。
  • 關於中秋的典故 中秋節手抄報告訴你
    關於中秋的典故 中秋節手抄報告訴你2016-09-15 09:10:1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心理測試:選一款宮裝,測你在宮中能活幾天?
    選一款宮裝 A:你在宮中能活7天左右 你是一個傻白甜,人長的美,很是天真,很愛笑,心地很單純,沒有什麼壞心思,還常常的見義勇為,但你你到了宮中卻是活的最短的
  • 簡短中秋祝福語給客戶
    6、圓圓月亮甜甜餅,漫漫人生慢慢品,又到中秋際,願全家幸福,萬事圓圓!7、中秋佳節到,願祖國團圓更強大,家家團圓生活比蜜甜!8、月亮是詩,星空是畫,願所有的幸福伴隨你,祝中秋快樂!9、闔家團圓,美滿吉祥。10、月圓家圓臉兒圓,你圓我圓大家圓,中秋節到了,我一定要圓!我一定要圓!圓圓!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舟山人為什麼八月十六過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到了,中秋假期正式開啟。不過今天大家可別著急忙著過節哦!因為咱們舟山人的中秋節,過的可是農曆八月十六。這農曆八月十六過中秋,也是有來歷的。待小編給你們娓娓道來。而每年過中秋,史浩只能向皇帝請一天假,若陪父母過中秋就不能再給母親祝壽。於是史浩想了個辦法,把明州(寧波)的中秋推遲一天,這樣既陪皇帝過中秋,又能從臨安(杭州)返回老家孝敬父母,忠孝兩全。百善孝為先,明州百姓本來就以史浩丞相為榮,因此紛紛仿效史家的做法,改在農曆八月十六那天過中秋節。而定海縣以前隸屬寧波,不少舟山人是從寧波搬遷而來,所以,舟山也是農曆八月十六過中秋。
  • 中秋節送給家人的祝福語 句句溫馨願您節日快樂
    中秋節送給家人的祝福語 句句溫馨願您節日快樂時間:2019-09-12 22: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送給家人的祝福語 句句溫馨願您節日快樂 一、品一品月餅,快樂滿心懷,嘗一嘗百果,如意在心間,喝一喝美酒,幸福灌心田,送一送祝福,舒心滿心房,中秋節,願你合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