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與它的兄弟們

2021-01-15 中國數字科技館

圖片來源:原創

「哥哥來看我畫的,地球與它的兄弟們!」心心自豪地展示著自己的畫作。

「你這位置有問題吧,火星怎麼跑到水星和金星中間去了?」開開指著心心畫上行星的位置問道,「天王星和海王星為什麼在地球和土星中間?」

「因為我按照大小給他們排了個隊。」心心笑著解釋,「排隊不都是從小到大嘛!」

「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開開指著畫上的星球念叨,「還真是按照體積排序的。」

「那當然,這可是我諮詢了媽媽,畫了好久的。」心心驕傲地笑著。

「哦?看來學了不少新知識呀。那如果按照與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排序,應該是什麼樣子?」開開很顯然要為難下心心。

「當然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和海王星啦!」心心很快就回答正確了。

「噢喲,不錯喲!那你知道有個行星雖然個頭挺大,但是密度卻比水還小麼?」開開繼續笑問道。

「比水還小?那扔到水裡豈不會漂起來!」心心好奇道,「個頭大的就是土星和木星嘍,是他們兩個誰呀?」

「你猜嘍!」開開笑眯眯地看著心心。

「木星?」心心試探地問,看著開開不表態,心心又問道,「土星?」

「嘿嘿,答案就是土星啦!」賣關子的開開公布了答案,「土星雖然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但它的密度僅有0.7,是唯一一顆密度低於水密度的太陽系行星。」

「哥哥,地球這幫兄弟們還有什麼有意思的地方嗎?」心心拉著哥哥的手撒嬌道。

「那先說說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吧。」開開坐到心心身旁,「水星是太陽系體積和質量均最小的行星,也是表面溫差最大的行星,晝夜溫差可達600℃。水星的公轉速度為每秒48公裡,以這樣的速度,只用15分鐘就能環繞地球一周。」

「看來它是太陽系中的飛毛腿呀!」

「沒錯,受太陽引力作用,距離越近,公轉周期越短。行星除了繞太陽公轉外,還會自轉,你猜猜自轉最快的是誰?」

「肯定也是水星呀,那麼小,轉一圈肯定很快的。」心心自信滿滿地回答。

「不對喲!自轉最快的是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只需要9小時50分。」

「傻大個居然轉這麼快呀,那誰轉的最慢呢?」心心問道。

「金星。金星自轉一周需要243個地球日。有意思的是金星公轉一周才224.7個地球日。」

「哇,一天比一年還長,這就是傳說的度日如年麼!」心心撓撓頭。

「哈哈,還真是。」聽了心心的話,開開也笑道,「不僅度日如年,金星的自轉方向也與其他行星不一樣,它是順時針自轉的,也就是說在金星上太陽是從西邊升起的。」

「哎呀,人類到金星上會不會轉向呀!」心心笑道。

圖片來源:原創(靈感源於網絡)

「不無可能喲。」開開點頭道,「除了金星外,太陽系中還有一顆行星可以說是躺著自轉的,那就是天王星。其自轉軸和公轉軌道夾角將近98°。」

「它可真舒服呀!那吃晚飯前我也去舒服一下!」心心站起身,一蹦一跳地進了臥室……

【知識卡】八大行星比較

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海王星。按照體積從小到大,依次是: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按照質量從小到大,依次是:水星、火星、金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

其中土星密度最小僅有0.7,低於水密度;水星的公轉速度最快,每秒48公裡;木星的自轉速度最快,自轉一圈只需要9小時50分。金星的自轉比公轉用時還長,且與其他行星自轉方向相反。除金星外,天王星自轉軸和公轉軌道夾角將近98°,可謂躺著自轉。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們發現π行星 大小與地球相仿
    科學家們發現π行星 大小與地球相仿 2020-10-11 13:56:22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
  • 旋轉的木馬、奔馳的汽車、公轉的地球……都離不開它!
    孩子們可能體會到的是9歲時從旋轉木馬跳下的感覺——如果不是兄弟姐妹把你踹飛的話。除了感受一秒鐘的恐懼感和泥土的氣息,我還常常在想,為什麼我從邊緣飛出的距離,要比從中間飛出的孩子遠?閒話少敘,我們進入本文主題:切向速度!首先,什麼是切線?切線是一條剛好觸碰到函數上某一點的直線。
  • 地球的孿生兄弟「克卜勒452-b」,這顆行星與地球太相似了!
    克卜勒-452b與地球對比圖2015年7月24日,美國航天局宣布發現了另外一顆「地球」,並將其命名為「克卜勒-452b」。克卜勒-452b距離我們地球大約1400光年,是位於天鵝座的一顆系外行星。那麼為什麼克卜勒-452b被稱為地球2.0,甚至被科學家認為很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呢?這時因為克卜勒-452b和地球太像了,它的直徑僅為地球直徑的1.6倍,公轉周期大約為385天,而我們地球的公轉周期大約為365天,僅僅比地球多20天,克卜勒-452b的重力大約為地球的2倍,這些都與地球極為相似。
  • 月球遠道而來,它才是真實版的《流浪地球》
    不過它可不是「流浪星球」,它是遠道而來的行星級航空母艦。月球來到太陽系,就是為了調停太陽系的遠古戰爭,監視地球新人類的發展。關於月球,留給人類很多謎團,越是了解月球,就會越迷惑。現代的科學家提出了「地月共生說」、「地球拋棄說」、「地球俘獲說」,三種理論全都難以站得住腳。其實真相就是「宇宙外來說」。神族駕駛這艘星球級戰艦來到太陽系。月球年齡之謎。阿波羅登月帶回來的巖石樣本中,第一塊巖石的年齡是36億歲。其他有43億歲、46億歲和45 億歲——它幾乎和地球及太陽系本身的年齡一樣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是37億年。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年齡為53億歲的月球巖石。
  • 旅行者2號距地球約200億公裡,43年從未斷信,它如何與地球聯繫?
    相信很多人看到此都會對「旅行者2號」心生讚嘆,但或許有些人的腦海裡閃過這樣的問題: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約200億公裡遠,那裡又沒有網絡,它是如何與地球聯繫的呢?飛了幾十年,什麼動力能堅持這麼長時間?43年從未斷信的「旅行者2號」!我們不妨設想一下,自己用過壽命最長的電子產品是什麼?
  • 為什麼木星對地球那麼重要?它是地球的守護神,保護著人類的安全
    地球的外圍還有火星,木星和土星,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對地球來說非常重要的行星-木星。正是有了木星的存在,才能夠讓地球有了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才能夠讓生命一直延續發展下去,並最終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可以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那麼木星為什麼對地球如此的重要?原來它為地球阻擋了來自太陽系外無數次的天體撞擊。
  • 冥王星和卡戎星從母子變為兄弟的來龍去脈
    它與卡戎的關係也從主星和衛星的母子關係,變成了雙行星系統的兄弟關係。冥王星很有些不服,你地球和月亮怎麼就不屬於兄弟雙行星呢?為了安撫這個小兄弟,我們還是給它來科普一下人類的一些規則和看法。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雙星系統。一般來說,雙星系統是指恆星系統。
  • 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科學家們推測來自M78星雲——奧特星雲
    那麼我們如何知道它的存在呢?這是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彗星拖著彗尾進入內太陽系。根據它們的運行軌道,科學家們計算出它們只可能來自比柯伊伯帶更遠的地方。 科學家們認為太陽系並不是終結於柯伊伯帶的人神星或者任何其他天體。在柯伊伯帶之外,在相當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數十萬倍的地方,就是奧特星雲,那裡也許聚集著數萬億顆彗星。
  • 地球和月亮就像一對夫妻,地球很花心,月亮卻容不下它找的小三
    作為一個巖質行星,地球的質量是夠大的,分別是水星的20倍,火星的七倍,比金星還大一點,而且它距離太陽也足夠遠,完全可以擁有多顆衛星,那麼為什麼會只有月亮這一顆衛星呢?說起來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月亮的質量太大了。
  • 去半人馬座去找「地球的兄弟」(組圖)
    「地球是一個美妙的地方,但也許不能永久。」「我們遲早必須轉向其他行星。突破射星是這場旅程非常激動人心的第一步。」粉絲們本以為從此可以和霍金一起侃大山了,然而霍金昨日的一條微博讓網友們傻眼。  霍金宣布,將同俄羅斯商人尤裡·米爾納、美國社交網站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合作建立一個新的太空探索項目,建造大批微型星際飛船,並以五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將它們發射前往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霍金和米爾納在紐約新世貿中心觀景臺宣布了這一名為「突破射星」的計劃。
  • 為什麼北極星總在地球的正北方向?實際上它是一個固定的「崗位」
    而在地球的星空中也存在著類似的現象,北極星千百年來一直都處於地球的正北方向,有天文學家將其看作是一個固定的「崗位」。在漫天的星空中,如果要找一顆千百年來古今中外都較為熟悉的星星,那應該是位於地球正北方的北極星了。在沒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古代,古人大多數時候都是靠北極星來指引方向,因此北極星也有個別稱叫「啟明星」。
  • 外行星向地球發出神秘信號,距離僅51光年,它想告訴地球什麼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信號,而且該行星距離地球僅51光年遠。太陽發出的恆星風我們一般稱之為太陽風,星際邊界探測器就曾觀測記錄了太陽風(從太陽釋放的數百萬公裡/小時的帶電粒子流)與地球大氣層猛烈碰撞。太陽風會破壞地球大氣層,但不會偏移地球磁場方向。
  • 哪位奇瑞老總不吝賜教,我替蕪湖的兄弟們抱不平
    你也許在前臉上看到了領克的模樣,在後車窗特徵線處看到了WEY的痕跡——咳,都是傑出的自主品牌,互相借來用一用也是為了中國汽車工業大團結,兄弟們攜手共同走向新世界。
  • 如果將盾牌座UY放到比鄰星的位置,人類在地球上能看見它嗎?
    如果大家看過流浪地球,那麼一定知道人類流浪的最終目的地——比鄰星,它位於半人馬座中,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個恆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只有4.22光年,早在1915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就發現了比鄰星的身影。而近年來,伴隨著比鄰星周圍行星被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比鄰星所在的星系中,很有可能是存在生命的。
  • 恐龍誕生之前,這種動物是地球的霸主,也是它「創造」了冬眠
    因為通過對水龍獸化石的研究,研究者發現,水龍獸早在2.5億年前,就已經具有了哺乳動物的特徵,身體結構已具有若干哺乳動物的進步性狀,它被稱作是類哺乳動物。此外,水龍獸的身上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身份」,那就是在恐龍出現之前,水龍獸很可能是地球上的史前霸主。
  • 被稱為地球的兄弟,萊普勒452B真的存在生命適合人類居住嗎?
    在距離地球1400光年之外,NASA發現了一顆與地球非常類似的星球克卜勒452b,這個星球的直徑是地球的1.6倍,而且它所在的恆星系,有一顆與太陽類似的恆星,據NASA觀察,克卜勒452B星球上很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液態水。這些星球的條件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克卜勒452b的星球條件我們知道,星球的質量越大,引力也越大。
  • 花神星,一顆花蕾狀的星體,地球上的隕石有38%或與它有關
    可能朋友們會覺得這些小行星如果合起來的話,質量會非常大,但實際上它們質量相加也僅相當於地球質量的千分之一,如此之小的質量,即便所有的小行星加起來成為一顆星球,天文學家們也未必都同意把它列為一顆行星。
  • 第一種學會冬眠的動物被發現,不僅如此,它還是曾經的地球霸主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前段時間有研究指出,地球的內核或許只有十幾億年的歷史,這意味著地球的年齡或許比現有認知還要年輕,估計也不會超過20億年。地球年齡的縮短意味著地球生物史的縮短,雖然如此,大多被認為是2、3億年前的古生物應該不會受到影響。下面將要介紹一種名不見經傳的古生物,但它卻可能是第一種學會冬眠的動物。根據外媒報導,由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西多爾領銜的華盛頓大學生物研究團隊於前段時間在《通訊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指出水龍獸可能是最早掌握冬眠技巧的古生物。
  • 月球出現一種全新礦物質,它本不應該出現,卻被隕石帶到地球
    從1982年第一個月球隕石被發現開始,如今,科學家們在地球上已經找到了很多月球隕石,目前為止,月球隕石一共分為2大類,分別是結晶結構的巖石和高地斜長質角礫巖、月海玄武質角礫巖和高地斜長質-月海玄武質混合角礫巖組成的碎屑巖。
  • 天龍星座發現能維持生命的星球 距離地球560光年
    中國網6月5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6月3日報導,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研究員、哈佛生命起源計劃負責人迪米塔爾•薩斯洛夫回應道,與地球相比,這顆能維持生命的星球就是地球版本的哥斯拉。這顆新發現的「巨型地球」克卜勒-10c位于天龍星座,距離地球大約560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