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以為豪的運輸方式,10小時運10萬軍隊,但缺陷卻也明顯

2021-01-08 天下將令

眾所周知,與傳統戰爭模式相比,現代戰爭無疑多了許多的不同,現代戰爭的作戰更加的突然,武器也更加的先進富有殺傷力,最為關鍵的是,戰場的空間愈加的立體和多元化。縱然現代戰爭與以往的戰爭都不相同,但毫無疑問只要其還屬於戰爭的範疇,那麼後勤的補給永遠是決定其勝負的最關鍵的要素,而後勤的另一個體現就是部隊的兵員集結和兵力和軍事物資運輸的速度了。

而我國目前的在運輸兵力和軍事物資的方面,擁有很多種運輸的方式,而說大規模運輸最快的那便是我們中國引以為豪的高鐵了。我們都知道,我國在高鐵的研發技術和建造能力上都是處於世界頂尖水平的,不單單只有高鐵,我國在其他的基礎建設上都有著很大的成就。這也為我們中國贏得了「基建狂魔「的美譽。據悉遍布在我國境內的高鐵覆蓋路線,如果一旦用於軍事運輸,那麼可以在10小時之內就將大約10萬人左右的部隊運往指定的位置,並且高鐵對戰略物資的運輸才是最為重要的,一旦發生戰爭,高鐵會對我國的排兵布陣產生極大的助力。

但是專家說了,高鐵運輸兵力優勢非常的大,但缺陷卻也非常明顯。原來高鐵雖然速度很快,運載能力強,但是它卻對電力有著非常大的依賴性,一旦缺少了電力,那麼這麼龐大的運輸系統就形同虛設了。並且在戰時,很大可能會發生意外導致沒有正常的電力供給,這可是非常麻煩的事啊。

高鐵雖然有著這樣一個缺點,當在平時的我們的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還是給予了我們非常多的方便的。並且在戰時,我國有著很多種辦法來運輸士兵和武器裝備的,這並不值得過於擔心。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有著鋼鐵之師的軍隊,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中國古代有著鋼鐵之師的五大軍隊,劍鋒所指所向披靡1、秦國統一中國的軍隊秦國在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名聲和軍事力量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秦始皇趁熱打鐵,又開始對南越進行了戰爭,根據記載,當時出發徵戰南越的軍隊達到了五十萬之多,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後來秦國成功的徵服了南越,並且進行了管理
  • ...消防設備缺陷為主因-2013年06月新聞-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顯示,2010至2012年三年間,中國籍國際航行船舶在全球主要港口國監督備忘錄區域被滯留33艘次,其中消防設備滯留缺陷居於首位,遠遠超過其他滯留缺陷。按照被滯留船舶的船齡分析,被滯留船舶主要為10年船齡及以上的船舶,其中10至20年船齡和20年船齡以上的船舶各被滯留12艘次,共佔全部滯留船舶的75%。但同以往相比,10年船齡以上和20年船齡以上的船舶滯留艘數在2012年已有明顯下降,而5年至10年船齡的船舶滯留艘數卻顯著增加,達到4艘次。
  • 10月國內航班延誤3成因為天氣!今年以來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
    據民航局航空安全辦負責人介紹,今年1月至10月民航全行業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截至10月底,我國運輸航空實現持續安全飛行110個月、7864萬小時。 具體來看,今年10月,全行業實現運輸飛行104.1萬小時,民航共保障各類飛行超過50萬班,日均16421
  • 從運10到C919 中國大飛機經歷了多少磨難?
    從1980年9月首飛至1985年2月,運10總共累計試飛130架次,最遠航程3600千米,最大速度930千米/小時,最大起飛重量110噸,最高飛行高度11000米。足跡遍布北京、合肥、哈爾濱、烏魯木齊、廣州、昆明、成都,在西藏受災時,運10七赴拉薩運送救災物質。
  • 中國發布丨"數"讀"十三五"交通運輸成績單:鐵路14.6萬公裡 公路510...
    中國網10月27日訊(記者 張豔玲)十三五」時期,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不久前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亮出交通運輸「十三五」成績單:到「十三五」期末,預計鐵路運營總裡程14.6萬公裡,高鐵運營裡程大約3.8萬公裡,公路通車裡程大約510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5.5萬公裡。
  • 中國「大運」可比肩航母
    以大型運輸機為骨幹的軍用空中運輸系統,與海運和陸運一起,組成了一國完整的軍事運輸體系。與其他方式相比,空運的最大優點就在於速度。現代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巡航速度在500~900公裡/時左右,是陸上運輸速度的15倍,海上運輸的25倍,應對緊急事態的能力也比另外兩者突出。
  • 這種國之重器中國沒有:一次運輸10輛裝甲車,運20還需努力
    > 此前,據塔斯社15日報導,經有兩架安-124從烏裡揚諾夫斯克機場起飛,向維和地區投送了30名維和人員以及10據了解,此次俄羅斯維和部隊的主力是中央軍區第15摩託化步兵旅,將有196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在納卡停火線附近部署,裝甲單位運輸任務將主要由安-124——這架界上第二大的運輸機來承擔。 安-124"魯斯蘭"運輸機(北約代號"禿鷹"),是一種由烏克蘭的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遠程戰略運輸機,主要用於運輸坦克及戰機。它於1982年首飛,並於1986年開始裝備部隊。
  • 寧波舟山港10月份運輸生產大幅攀升
    文 | 夏文杰 景鵬飛 劉正浩據11月20日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寧波舟山港10月份完成貨物吞吐量10159萬噸,同比增長9.6%;完成貨櫃吞吐量27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1.2%,實現了大幅攀升,朝著「穩增長創優異」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
  • 印媒開始哀嘆:中國軍隊條件比我們好得多
    印媒開始哀嘆:中國軍隊條件比我們好得多 2020-11-30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C130性能依舊世界最強,中國只能靠運30補課
    為什麼相關單位推動中運項目吹風多年,中國軍隊卻看起來對於中運的發展缺乏熱情?圖:在90年代經過更換發動機、機電和航電設備改進,結構改進,全機70%重新設計以後,C130J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中型戰術運輸機C130運輸機在項目設計之初,是美國空軍和陸軍的聯合項目。
  • 中國大飛機前傳:生不逢時的運-10研製史
    C919客機今天總裝下線,中國大客機騰飛的日子已經不遠。在這個時候,讓我們回望一下中國上一次研製大客機的嘗試:運-10。至今在上海商飛的院內還保留著運-10原型機作為雕塑,前方石碑上雕刻著「永不放棄」,繼續激勵著後來者。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國開始了向大飛機的第一波衝擊。
  • 運12F商業首航:17小時縮至2小時,打造「快行慢遊」
    運12F商業首航:17小時縮至2小時,打造「快行慢遊」 2020-09-02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早安太空·網羅天下|10小時建成,21小時投入使用!這就是中國速度!
    微信熱點●10小時建成,21小時投入使用!這就是中國速度!河北石家莊近日出現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1月6日,石家莊在全市範圍內全面啟動全員核酸檢測。1月8日,日檢測通量10萬單管的「火眼」實驗室(氣膜版)經過連夜建設,火速亮相河北體育館。
  • 雲南:鐵路運輸10萬輛商品汽車 助力汽車行業回暖
    鐵路運輸助力汽車行業回暖。中鐵特貨昆明分公司作為雲南省大型商品汽車運輸中心,每天裝卸商品汽車近千輛。9月以來,雲南鐵路共發運10萬輛商品汽車,助力汽車行業回暖。王潘博 顏冰凱 攝  「我們採用JSQ特種車輛運載商品汽車,運輸組織方式十分靈活,既可以採用整列運輸,也可以採用大組運輸或零散運輸模式,有在途時間短、運輸能力強等優勢。」中鐵特貨昆明分公司工程師楊祺文說。
  • 現在的中國留學生到底多有錢?巨有錢,暴發戶,人手一輛豪車
    要追溯中國的出國留學史,還要從1872年說起,清政府派遣了30名青少年去往美國學習,而此次的學習,也開啟了中國近現代的留學之路。之前中國人去往外國留學,總是給予外國人努力、上進、刻苦的印象,當然還有最明顯的貧窮。
  • 中國軍隊2019:強軍興軍再出發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題:中國軍隊2019:強軍興軍再出發  新華社記者  2019,中國軍隊——強軍興軍正當時,練兵備戰再升級!  五大戰區:聚焦備戰強聯合,制勝招法練過硬新華社發(李濤 攝)  川西某機場,多架運-9飛機雙翼舒展,依次升空。緊接著,一架深灰色的運-20飛機大鵬展翅,衝上雲霄。  空投空降,運輸搜救,空中巡邏,極限性能飛行……運輸航空兵某師組織的多個實戰化訓練課目依次開展。  東北大地,寒風刺骨。在旅長程遠森帶領下,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們駕駛戰鷹呼嘯而起,打響了新年度空戰對抗訓練「第一仗」。
  • 2017下半年,中國還將發生這10件大事!
    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上宣布,我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這次裁減軍隊員額,重點是壓減老舊裝備部隊,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調整優化軍隊結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此前介紹,這次改革裁減軍隊員額將分步實施,2017年底基本完成。
  • 美國僅3小時就能集結20萬大軍,俄羅斯要1天,中國要多長時間?
    導語:美國僅3小時就能集結20萬大軍,俄羅斯要1天,中國要多長時間?軍人們在戰場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場戰鬥勝負的關鍵,是保家衛國的守護神。因此即使在相對和平的年代,軍人們還是要進行必要的訓練,以保持強健的體力和戰鬥能力。
  • 38天轟炸炮火不斷,殲敵10萬僅損失600,此戰打醒中國
    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信息化戰爭,可以毫不誇張的講這是人類歷史上機械化戰爭和信息化戰爭的分水嶺,這場戰役歷時40天,美軍僅僅損失600人,反觀伊拉克,被美軍殲滅了足足有10萬軍隊,並且造成伊拉克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5萬億。這一場戰役,讓當時的中國如夢初醒。
  • C919試飛 此前的運10為何最終難逃下馬命運?著實令人惋惜
    不僅我國國內比較轟動,而且國外媒體反應比較強烈,有評論甚至說,中國運輸飛機的研製成功,使中國民航工業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縮短了15年,而我國也成為當時世界上能生產大型噴氣式客機的第四個國家,但是比較可惜的是,就在該飛機測試還沒有結束時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