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股實債」的新力控股,連陳凱也待不下去了?丨房企半年報

2021-01-12 網易

  

  一號旁白:

  地產江湖這麼大,卻容不下一個「陳凱」?

  新力控股:「明股實債」吞噬巨額利潤,盈利成色有待重估

  作者:海哥

  就在一號君寫此文時,我們已經得知新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陳凱即將離任。考慮到公司沒有公布,所以等了一天發布。

  昨晚,新力官宣陳凱已經提出離職,離職原因為「需投放更多時間於個人及其他事務」。

  這距離今年3月2日陳凱離開中南,接任新力控股聯席董事長、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僅過去189天。

  而陳凱最近一次亮相,是在8月31日新力控股的2020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彼時,陳凱對於在新力上任半年以來的感受回應道:

  忙,特別忙。

  沒想到,是忙著辭職。

  

  而對於官方所稱的離職原因,目前尚未獲當事人回應,但陳凱到新力也差不多半年時間,我們從新力控股的半年報中也許可窺一二,究竟為什麼分手。

  

  大漲的淨利潤和過低的權益比

  據新力控股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新力控股實現營業收入87億元,同比增長24.6%;淨利潤8.71億元,同比增長83.1%,應佔核心淨利潤6.8億,上漲約71.5%;

  同期的淨利潤率提升至10%;毛利率同比下跌4個百分點為30.2%。盈利狀況與同行相比,尚在正常區間。

  不過時間拉長了看,2018年和2019年新力控股的毛利率為別為37.3%和29.6%。在行業整體盈利水平下滑的情況下,新力控股後續的利潤率大概率也會隨勢逐年下滑。

  同期銷售額方面,上半年新力控股總合約銷售額及應佔權益合約銷售額435.44億元和210.6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和6.8%。

  從數據看,新力控股48%的權益佔比,在行業內來講仍屬低位。

  不過從新力今年上半年的拿地情況看,通過招拍掛、收併購、合資合營的多種拿地方式,新增項目22個,總規劃建築面積229萬平方米,應佔建築面積166萬平方米,權益佔比提升至72.5%,權益投資額為92.94億元。可以預見,新力控股也在努力提升權益佔比。

  

  少數股東權益暴漲收益銳減,疑明股實債操作負債率

  基本面之外的財務數據來看,新力控股上半年淨資產負債率為66.2%較2019年底的67%略有下降,延續了2019年以來的低負債率,而在此前的2017年、2018年,淨負債率為269.7%、237.9%;

  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50.3%,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較2018年的41.7%、2019年的48.9%逐步走高。

  現金短債比為1.4,與去年基本持平。而融資成本則上升至9.4%。應該說,儘管新力順利在港交所上市,但其融資成本仍未見明顯下降,2018年融資成本為9.3%、2019年融資成本為9.2%,仍舊遠高於行業平均融資水平。

  無論是高成本的融資,還是上市前的突擊斷崖式降負債,背後是高比例的合聯營項目,也就是一號君在前文提到的新力控股一直存在權益佔比不高的問題。而這,給了新力控股充分的利潤調節和債務調節的空間。

  從上市前夕的2018年開始,新力控股的少數股東權益就迅速增長,少數股東權益餘額從2018年底的8.2億元增加至2020年中的76.81億元,大漲了9.37倍,且少數股東權益在公司總權益中佔比47%;

  但同期內新力控股少數股東損益(非控股權益)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從2018年的1.4億元減少到2020年中的4896萬元,呈現「權益大幅增長、利潤大幅減少」的狀況。

  這麼一比較,一號君發現,少數股東權益佔近一半,對應收益卻僅佔5.7%,母公司拿走了九成多淨利,這少數股東有點像活雷鋒啊!

  這還不算完,除了少數股東權益規模與利潤規模不相匹配外,從資產收益率層面看與母公司也存在著天壤之別。

  今年上半年新力控股的少數股東淨資產收益率(ROE)也僅有0.65%,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攤薄淨資產收益率的達到了9.7%。

  

  原來規模龐大的少數股東權益(也就是合聯營公司),成了新力控股負債率和利潤的調節器。

  通常來說通過,通過合營聯營公司將債務拉出表外,這樣入表的有息負債就能大幅降低,這就是為什麼新力控股的淨負債率能夠從237.9%一路狂飆下降至今年中報的的66.2%。

  另一邊,通過做低少數股東權益的淨資產收益率,把合營聯營公司大量的利潤並表進母公司,從而做到讓歸母利潤大幅增多,不過新力控股的這個操作比例,實在是相差得過於離譜,新力控股的真實盈利能力值得推敲。

  很顯然,通過這一增一減,成功做大了淨利潤,做小了淨資產,從而將淨負債率大幅降低。

  雖然紙面好看了,但資本市場未必會買帳,從新力控股居高不下的融資成本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新力控股真實的負債情況是有數的,畢竟今年上半年新力控股的貸款及借款利息就達到了11.55億元。

  當然,少數股東權益在淨利潤分配方面未得到多少好處,卻在借款利息上獲得了超高回報,顯然新力控股這是明股實債,且這個債務成本要遠高於其公布的9.4%。

  由此可知,以少數股東權益的名義存在的如此之高的債務佔比,以及如此之高的債務成本,新力控股的盈利能力究竟幾何呢?想必不言而喻。由此我們發現,新力控股的明股實債鯨吞利潤,無異於飲鴆止渴。

  

  說回開頭,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陳凱匆忙離職的原因吧,以陳凱總的風格,必然是要降槓桿、防風險、做穩健為主的;而老闆的思路仍然停留在原來的思路層面,一切以規模為先,畢竟這是老闆最熟悉的路徑。

  但眼下,風向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新力控股集團:規模攀升的背後,難脫「明股實債」嫌疑
    僅有10年歷史的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今年仍舊延續「黑馬」本色,銷售規模和排名很有可能都會攀升。但在這背後,蹊蹺暴漲的少數股東權益,讓它難以推脫「明股實債」嫌疑。同時,近年來不斷出現的投訴,也讓它的企業形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損害。
  • 陳凱辭任新力董事長:辭前壓力與卸後新身份
    (陳凱出席新力控股2020半年報發布會)陳凱或保留新力合伙人身份公告稱,陳凱的離開,因需投放更多時間於個人及其他事務。不過有企業高層向多面視界DMviews透露,結束半年緣分的,主要還是理念策略差異,以及對效果的容忍期不同。
  • 地產股11月12日收盤日報:新力控股集團收盤下跌1.2% 報收於3.53元/股
    當日新力控股集團(02103)開盤價為3.58元,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為3.59元和3.53元,成交量總計1.84萬手,總市值為125.95億元。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該股2020年半年報營業收入為87.03億元,淨利潤為8.71億元,每股收益為0.26元,毛利26.3億元,市盈率6.84倍。
  • 高管出走、負債踩紅線、維權糾紛不斷,這2年新力控股經歷了什麼?
    這些挑戰,壓得曾刷新房企最快上市記錄的新力集團有點喘不過氣。新力還能走多遠,取決於能否順利攻克三大難關。核心管理層出走,新力控股沒「力」了?「勝負不在兵之多寡,而在將」、「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劉備求得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一眾良將後,才有與一代梟雄曹操抗衡的能力,良將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 成功上市募資19億 新力控股著手長期戰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1月15日,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正式登陸港交所,9年時間躋身資本市場,成為內地鮮有年輕的港股上市房企,市值139.41億港元。新力控股上市當日開盤價報3.98港元/股,經扣除公司就全球發售應付的包銷佣金及其他估計開支,募資淨額約19.6億港元。這次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對於新力而言十分重要。
  • 新力控股上半年銷售435億元,新土儲多來自江西三四線城市
    今年3月舉行的新力控股2019年業績溝通會上,入職新力控股不足一個月的明星職業經理人陳凱介紹,疫情對新力控股等中等規模房企的影響相對小一些,在2%左右。2020年,公司銷售的增長目標為20%。土地投資方面,新力控股公布的數據顯示,陳凱入職後的三個月,合計獲取17個項目,合計建築面積約156.9萬平方米,權益建築面積143.7億元,總代價為91.86億元,權益代價為74.93億元。
  • 新力控股集團收盤日報:12月18日收盤漲1.24% 成交1.85萬手
    最近的財報數據顯示,該股2020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87.03億元,淨利潤8.71億元,每股收益0.26元,毛利26.3億元,市盈率6.76倍。機構評級方面,目前暫無機構對該股做出「賣出、減持、持有、增持、買入」建議。
  • 「三道紅線」實施在即 房企們準備好了嗎?
    新規不光設下「三道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房企踩線多少將直接影響融資額度。此外,監管部門還對融資新規進行「打補丁」完善。   據報導,近日,監管部門對試點房企下發《試點房地產企業主要經營、財務指標統計監測表》、《試點房地產企業融資情況統計監測表》、《試點房地產企業表外相關負債監測表》三張監測表,並要求試點房企在每月15日前提交上述三張表。表格不僅涵蓋「三道紅線」相關指標,還要求房企填寫參股未並表住宅地產項目、明股實債融資等數據。
  • 新力控股集團11月10日收盤報3.55元 上漲0%
    當日新力控股集團(02103)開盤價為3.59元,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為3.6元和3.54元,成交量總計1.82萬手,總市值為126.84億元。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該股2020年半年報營業收入為87.03億元,淨利潤為8.71億元,每股收益為0.26元,毛利26.3億元,市盈率6.93倍。
  • 新力控股:前3個月銷售額144億元 完成全年目標的13%
    原標題:新力控股:前3個月銷售額144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3%   4月14日,由江西人張園林控制的新力控股(02103.HK)
  • 新力控股集團收盤日報:11月3日收盤漲0.97% 成交1.72萬手
    當日新力控股集團(02103)開盤價為3.52元,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為3.67元和3.52元,成交量總計1.72萬手,總市值為127.98億元。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該股2020年半年報營業收入為87.03億元,淨利潤為8.71億元,每股收益為0.26元,毛利26.3億元,市盈率6.88倍。
  • 新力控股集團收盤日報:11月2日收盤跌1.44% 成交1.59萬手
    當日最高價3.61元,最低達3.54元,成交量1.59萬手,總市值126.9億元。    最近的財報數據顯示,該股2020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87.03億元,淨利潤8.71億元,每股收益0.26元,毛利26.3億元,市盈率6.81倍。    機構評級方面,目前暫無機構對該股做出「賣出、減持、持有、增持、買入」建議。
  • 回顧新力控股2020中期業績亮點,新力負債比率降至66.2%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憑藉雄厚實力「活下來」的房企們,面對詭譎的經濟態勢和全新的市場格局,以頑強精神擦乾眼淚整裝出發。翻翻日曆,轉眼一年已過去大半,是時候盤整一下,對半年來的經營成果做個總結了,所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究竟哪些企業的表現比較亮眼呢?通過各家房企曬出來的中期業績報告來看,新力控股由於負債比率再傳下降喜訊,再次走進人們視野,備受行業內外關注。
  • 新一輪調控後,新力控股的解決之道
    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研究落實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   調控的重拳正在精確地指向房地產融資。而對那些財務足夠健康,淨負債率、現金覆蓋比例、扣除預售款後負債率都在紅線之內的企業來說,新一輪的調控,卻很有可能成為後者憑藉效率優勢,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
  • 地產股1月12日收盤日報:綠景控股收盤下跌4.9% 報收於8.35元/股
    最近的財報數據顯示,該股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0.12億元,淨利潤-0.07億元,每股收益-0.04元,毛利0.01億元,市盈率-170.88倍。機構評級方面,目前暫無機構對該股做出「賣出、減持、持有、增持、買入」建議。
  • 港股12月15日房企股午盤:中國城市基礎設施漲9.71%位居首位
    原標題:港股12月15日房企股午盤:中國城市基礎設施漲9.71%位居首位
  • 新力控股聯席董事長陳凱將離任 稱沒有對賭協議
    此時,陳凱辭職的傳聞已經喧囂塵上。「還在開會。」9月7日晚間,新力控股(02103.HK,簡稱「新力」)聯席董事長陳凱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關於其即將離職的詢問時只說了一句:稍等公告。與此同時,陳凱也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逐一回應了外界關於其與新力對賭協議、薪酬等的傳言。陳凱稱,與新力並沒有外界傳言的對賭協議,且在新力也沒有做期權。
  • 新力跑出房企最快上市速度,為什麼?
    9年,是新力控股給出的答案。 從默默無名到成功在港上市,相比於其他頭部房企一般需要10-15年的發展時間,新力控股刷新了成立到赴港上市的最快記錄。 11月15日上午九點整,新力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園林一聲鑼響,宣告新力控股成功登陸港股市場。
  • 開發商融資「三條紅線」 TOP50裡踩線房企已達34家
    另據財聯社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會上監管部門聽取了房企的意見,並提出希望房企控制負債,不要繼續快速加槓桿。雖然會議並未明確具體的資金監測以及融資管理規則,但據此前21世紀經濟報導稱,監管部門將對房企按「紅-橙-黃-綠」四檔管理,並根據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三項指標,設置「三道紅線」,管控房企的有息債務增長和債券發行。
  • 綠景控股1月8日收盤報9.18元 上漲0.11%
    當日綠景控股(000502)開盤價為9.26元,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為9.35元和8.96元,成交量總計2.97萬手,總市值為16.97億元。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該股第三季度財報營業收入為0.12億元,淨利潤為-0.07億元,每股收益為-0.04元,毛利0.01億元,市盈率-187.8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