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饒人處且饒人」,下半句更體現古人的處世準則

2021-01-09 騰訊網

俗語是我們生活中常聽到的句子,朗朗上口,簡單易懂。這是老祖宗的人生智慧,口口相傳留給了我們。

在眾多的俗語中,有一句關於為人處世的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意思就是與人相處,能寬恕別人的地方,就不要太過追究。

01、

來源

這一句最初是出自《唾玉集》,記載了一個精通棋藝的老道說的話:

爛柯真訣妙通神,

一局曾經幾度春。

自出洞來無敵手,

得饒人處且饒人。

這是一種強者的姿態,誰有點兒能耐不顯擺?關鍵是人家一下子又將鋒芒藏了起來,這其實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02、

得饒人處且饒人

人生在世,我們難免與人打交道。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生活中出現分歧在所難免。遇事總是咄咄逼人的話,如果對方不記仇還好,若是個記仇的人,一定會找機會報復。

即使對方表面上不計較,可內心裡也一定對你有了意見。有朝一日你有事相求時,他也一定不會點頭。給對方一個臺階下,不僅是給別人一條生路,更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有一年,著名作家馮驥才在美國訪問時,一位美國朋友帶著兒子拜訪他。

他們談話間,朋友的孩子,爬上馮驥才的床,站在上面拼命蹦跳。這時,如果馮驥才直截了當地請孩子下來,勢必會使他的父親感到尷尬,也顯得自己不夠熱情。

於是,馮驥才便說了一句幽默的話:「請你的兒子回到地球上來吧!」

那位朋友說:「好,我和他商量商量。」結果既達到了目的,又顯得風趣。

真正聰明的人,在對方有錯的情況下,善於用幽默調侃的方式化解尷尬,給對方一個體面的臺階,而自己也會贏得對方的好感。

03、

得放手時須放手

俗語的下半句更加經典,意思是,自己不該問的事,不該管的人,就不要管得那麼嚴。

有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可能得到的,就是要明白「捨得」的道理。

古語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狠心丟掉我們求而不得的東西後,會發現這個世界別有一番景象。因此追不到的夢想就永遠藏在心裡;得不到的人或者事,也不要去留戀。

面對日漸長大的孩子,我們也要做到「得放手時須放手」,一個遲遲不放手的家長,只會培養出一個不懂自立的「成年兒童」

總結

對於每個人來說,把握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才是不負韶華的真理,這正是舍與得的魅力。「得饒人處且饒人,得放手時須放手」,這是老祖宗給我們最真誠的忠告,的確是耐人尋味,值得我們去學習領悟。

作為指導人們為人處世的至理名言,這句話在現代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時代是不斷發展的,跟不上時代的觀念要及時拋棄,值得學習的,我們就潛心研究。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古人云「得饒人處且饒人」,精華在下半句,做人切忌「死心眼」
    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在理,也要做到「得饒人處且饒人」。隨著人們的閱歷逐漸豐富,慢慢地知道這句話的真正精髓所在,「饒人處且饒人」也體現了做人的原則。一、得饒人處且饒人在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心胸狹窄、有的人樂觀向上,也有的貪婪善妒、無所不為。而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也要本著一顆善良、友愛之心,面對對方犯下的錯誤不要總揪著不放,要給他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
  • 增廣賢文: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在古代,聖賢常常會留下一些話、道理來闡述一些觀點,一些事情的本質。用話流傳於世的,經常是朗朗上口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收錄聖賢們智慧的書籍。增廣賢文: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面的這3句原文與翻譯。
  • 「得饒人處且饒人」告訴我們的不是寬容,更多的是不要強求
    出門在外,家中的長輩常常告訴我們「得饒人處且饒人」,出門在外不比在家中,什麼事都能遷就你,更多的是禮多人不怪,為什麼長輩們會用這句話來告訴我們這些道理呢。其實,長輩們想告訴我們的不是寬容待人,而是凡事不要過於追求。
  • 「得饒人處且饒人」上一句為何很少人提?只因太犀利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勸世名言:得饒人處且饒人。意思就是能寬恕別人的地方就儘量寬恕,做事要留有餘地,不要趕盡殺絕。這句話也成了中華文化的一種標誌,和我們的求同存異、包容文化一脈相承。是啊,如果不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中華大地哪來的民族融合、四海皆兄弟?或許早已是一盤散沙。人類文明的最終走向不正是這樣嗎?多元發展、和諧共生,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要明白「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道理
    要明白「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道理,給人一條生路,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先來看一個寓意深長的寓言故事:天空中的一隻老鷹,盯上了一隻兔子,窮追不捨,想要將它吃掉。兔子眼看就要命喪鷹爪之下,這時,它突然看到一隻屎殼郎。兔子也是「病急亂求醫」,竟然求屎殼郎幫忙,並承諾如果能活下來,就做它的僕人,而屎殼郎竟然也「不自量力」地答應了。
  • 為人處世盡顯「城府」的星座,卻有慈悲心腸,得饒人處且饒人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有人在人際交往方面就是比一般人做得好,遊刃有餘,為人處世盡顯城府。但是,他們卻不見得就很壞,反而心中還懷有慈悲心腸,只要不被觸及底線,通常都不會過分較真,得饒人處且饒人。有些星座也是這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它背後有個道家文化故事
    成語文化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說法,它指要寬容、體諒別人,儘量寬恕別人還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餘地。「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話來源於道家高人。 根據宋·姚寬《西溪叢語》記載:嘗有道人善棋,凡對局,率饒人一先,後死於褒信,託後事於一村叟,數年後,叟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
  • 「得饒人處且饒人」用英文該怎麼說?單詞組合非常簡單,你都會!
    之前大白介紹了「一竅不通」、「開門見山」等英文表達,今天呢我們來說一個難的表達,你知道「得饒人處且饒人」用英語怎麼說嗎?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表達的中文意思是,儘量去寬恕別人,別太為難人家,做事不要太絕情,要留有餘地,英文表達我們可以用「live and let live」。live and let live字面意思就是自己活的時候也讓別人活下去,也就是相互寬容,忍讓等意思,用這麼表達很貼切。
  • 許可馨事件3個疑點如有結果,網友定會「得饒人處且饒人」
    或許是因為時間長了,輿論竟出現反彈,有少部分人在網上呼籲大家不要再堅持打卡了,說她還是個孩子,讓網友們理性對待,不要死抓著不放,給孩子一條活路,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網友們堅持打卡「許可馨」事件的背後,無非是想獲得這3個問題的答案,只要這三個問題有結果,做到了公平正義的處理,網友們定會得饒人處且饒人!
  • 「得饒人處且饒人」,但是這幾種人不值得寬容
    做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凡事要留餘地,你讓我讓天地寬。做人,懂得包容別人,是善良,體現一個人很有修養。如果心眼太小,那麼越計較,越痛苦。得罪一兩個同事,並不是壞事,被你得罪的人,彼此就越來越少交往了,你反而會活得輕鬆。2.借錢裝孫子,還錢裝大爺的人。這個社會,你常常會遇到「老賴」,借錢的時候,說話的口氣很好,還信誓旦旦地告訴你:「放心,等我賺了錢,馬上還給你;放心,下一個月發了工資,就還給你。」可是,你左等右等,就是不放心,就是等不到還錢的消息。
  • 勞榮枝被捕後心態一變化,就感化了相當一部分人:得饒人處且饒人
    勞榮枝被捕後心態一變化,就感化了相當一部分人:得饒人處且饒人 按理說,一起案子審判結束,總要有一段時間的沉寂期,留給人們足夠思考反思的時段。
  • 得饒人處且饒人,話到嘴邊留三分!
    有能力時,多助人一臂之力;有困難時,必有人解燃眉之急。給別人希望,也就是給自己希望;給別人留退路,也就是給自己留後路。為人,不可太傲;相處,不可太毒;做事,不可太絕;說話,不可太滿。得饒人處且饒人,話到嘴邊留三分。別忘了,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與人為善活得心安。人與人,淡淡就好;心與心,真真就行。真正朋友之間,是那種可以卸下一切偽裝,不需要奉承的感覺。
  • 雙魚座5月21日運勢:不要太糾結,得饒人處且饒人
    你可能會出現斷章取義的情況,建議在質疑別人這件事上不要花費太大的精力,得饒人處且饒人,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免得出現被打臉的情況。另外,你需要做些斷舍離,該放下的就放下吧。戀愛中的不要對過去抱有太多的遺憾,應該更珍惜現在的感情才對。事業學業學習方面你需要多讀幾遍題目的要求,此時的斷章取義會直接讓你偏題,而出現嚴重丟分的情況,需要小心。
  • 空姐含淚蹲地請求乘客原諒,網友:得饒人處且饒人
    當時她一邊蹲在乘客的旁邊,一邊去請求乘客不要給自己投訴,這樣的情況讓不少的人都覺得很心酸。  其實空姐也是不容易的,她們總是會遇到形形色色的。當遇到那些不講理的乘客的時候,他們也無能為力。如果一不小心的話,就會遭到投訴,讓她以後都不能夠在飛機上飛了,對她的事業也有著很大的影響。一旦面臨投訴,她的工資受損,還可能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 維諾拉星座運勢|1月第2周:凡事不可鑽牛角尖,得饒人處且饒人
    凡事不要鑽牛角尖,得饒人處且饒人。關注健康、出行安全
  • 用了外籍裁判,魯能反而輸了國安,所以還是得饒人處且饒人
    老實說,國安這場踢得不如上一場比賽好,球隊整體發緊,機會也沒打出來。而魯能呢,鬧了半天,為什麼還是輸了?原因就是三個字:鬧過了。首先,需要明確一個事情,現在誰最希望魯能「滾蛋」(此處沒有不敬,而是用此詞表達一種語氣)。答案,當然是裁判。而且不只是一個裁判,是中國所有從事足球裁判的人。為什麼不是國安?
  • 得饒人處且饒人,袁盎饒犯錯手下一命,身陷絕境時被手下所救!
    袁盎「噌」地坐起來,看來人的樣子,好像是吳王劉濞身邊的人。袁盎盯著他,問道:「此話怎講?難道有人要殺我嗎?」來人說:「對,吳王要殺你。」來人一邊幫他收拾一邊說:「吳王讓你隨他起兵造反,你沒答應,吳王很惱怒,想明天早晨殺你祭旗。你趕緊跑吧,再耽誤就來不及了。」袁盎雖然吃驚,頭腦還算清醒,急聲問:「好漢,你是何人,為什麼要救我?
  • 古人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更經典,讓人受益匪淺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分水嶺,其意義不需要過度闡述,想必所有人都能體會到。早在幾千年前的商朝,甲骨文就被用來記錄發生的一些大事件,顯而易見,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載體。周朝建立後,慢慢制定為人處世的道德準則,也就是所謂的「周禮」。
  • 古人言:「廟小妖風大」,下半句才是精華,暗藏為人處世之道
    古人言:「廟小妖風大」,下半句才是精華,暗藏為人處世之道我們在社會上生活與工作,每天都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如果處理不好,那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這一點,古人總結了很多很多經驗教訓,而這些經驗教訓很多都以俗語的形式流傳了下來,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廟小妖風大」,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它說的是如果一個廟比較小的話,那稍微出現幾個法力比較高的妖怪它就鎮不住了,結果就只能任由這些妖怪大刮妖風。
  • 古人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下半句十人九不知,說中女性的弱點
    ——唐·曹松《己亥歲二首·其一》古人的很多俗語往往具有深意,流傳了很多年依舊對人們的為人處世有著重要作用。這些俗語也是中華文化中國的一部分,對於這些俗語,我們作為後人應該知道其中的道理,理解其中的意思,這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比如古人就說過這麼一句話「英雄難過美人關」,也揭露的人的本性,但是很多人只知道這一句,其實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只是很多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