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到了晚年大徹大悟,寫下的這首抒情小詩,每一句都充滿哲理

2021-01-15 網易

2020-12-28 20:11:02 來源: 美詩美文

舉報

  陶淵明是一位極其有個性的詩人,年輕的時候在彭澤縣擔任縣令,但是八十多天後拂袖而去,無非是不願意與世俗的社會沆瀣一氣,所以毅然決然選擇辭官,前往廬山隱居。這種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精神,也是成為千古佳話。古代有個性的詩人很多,可是能夠像陶淵明那麼灑脫,那麼無所畏懼的卻是比較少見。正是由於他獨特的個性,再加上為了灑脫,讓他的作品也是顯得別具一格。

  

  陶淵明的詩有一種獨特的力量,由於他為人灑脫,極其有個性,作品也是很有韻味,在廬山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陶淵明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無論是對於事物的認知,還是對於現實的感知,其實要比別的詩人更深刻,從他很多的作品中,我們就可以感受到。

  

  隱居在很多看來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可是陶淵明不一樣,他是真正放下了一切,猶如一位苦麼僧一樣,用生命去擁抱山山水水,創作出來的作品有靈氣,一字一句極為講究,同時還有著深刻的哲理,譬如這首《四時》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可是詩人寫得很巧妙,通過對於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

  《四時》

  魏晉: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

  

  古代的讀書人其實最大的理想,那就是可以學以致用,去到官場實現人生理想,陶淵明原本身處於官場,可是最終還是選擇離開,寧願去過「平庸」的生活。其實只有真正看淡了一切,所以他的詩和他的高尚的品格一樣,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這也正是陶淵明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而這首作品正是如此,從開篇到結尾句句有深意。

  第一二句是寫春夏之時的事物,以此事物的變化,這種寫法儘管並不是很新鮮,可是寫得很細膩;春天的時候雨水多,每當新春來臨,便是會有淅淅瀝瀝的雨,原野裡到處都是雨水;等到了季節之後,天空中的雲彩變幻莫測,有時好像是一座千奇百怪的山峰,形態各異,看上去非常的壯觀,也非常的漂亮。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最後這兩句是寫秋天和冬天,這個時節事物又是另一番景象,而且在結尾一句,其實有著深刻的哲理,這也說明詩人在事物中除了發現美,還融入進了自己的所思所想;秋天的月亮很漂亮,月色下的景色更美,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等到了冬天之後,又是另一番景象,這時大雪紛飛,可是山中的松樹並不會畏懼寒冷,依舊是傲然獨立於天地之間。

  

  陶淵明這首詩從字面上看很簡單,可是我們深入理解之後會發現,每一句都很有韻味,不僅寫出了新意,抓住了事物變化的重點;同時那份深刻的哲理也是呼之欲出,所以這種看似很普通的作品,其實極為講究,有著詩人對於人生的看法,還有對於現實的感知,這種細膩的描寫,也讓整首詩意境高遠。

  那我個人是很喜歡陶淵明的作品,每次讀他的詩都會有新的感悟,可能對於很多的讀者來說,無非理解陶淵明的對於人生的態度;甚至會覺得他很消極,而我恰恰是持相反的意見。正是由於他離開了官場,去到了廬山隱居,才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所以他的思想並不消極,一直保持了一種的樂觀心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劉禹錫這首詩才真正的大徹大悟,寥寥幾句,寫盡世間的繁花與落幕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天才詩人,但是儘管他很才華,可是他的人生經歷,卻是大起大落,晚年的光景更是悽慘,少年時代的劉禹錫,不僅風流倜儻,而且無論是詩,還是文章,那都是堪稱一絕,他在19歲的時候在長安遊學時,便是在眾多的士子中,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為此他還結識了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柳宗元
  • 他是明朝第一才子,寫下的這首詞膾炙人口,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就是一位悲情詞人,由於他為人耿直,敢於說實話,經常是上書言事,為此也是得罪了很多人,並且還得罪了當時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所以他也是被貶到雲南。正是在雲南他四處遊歷,觀察民風民情,每到一個地方都要與當地人交流,在雲南期間,他寫下了無數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生活不如意時,不妨讀一讀陶淵明的這首詩,定會有所感悟
    每當談及古代田園詩人,陶淵明必然是繞不開的人物,他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算是開山鼻祖,唐代的孟浩然、王維,在陶淵明面前都要喊一聲祖師爺。出生在東晉末年的陶淵明,性格灑脫率真,把功名利祿看得很淡,那句「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是他發自肺腑的感嘆。
  •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體會陶淵明對於當時社會現象的感悟
    陶淵明雖然有著宏大的抱負,但他生值晉宋易代前後,當時的政治黑暗,戰爭比較頻繁,國家沒有安寧之日,民不聊生。迫於生活,幾度出仕,每天生活在矛盾與痛苦中,在他四十一歲成功隱退田園,生活在政治黑暗的他對人生感到渺茫。而他也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詩集主要以田園為題材,其中《桃花源記》《陶淵明集》等。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除了他的文學成就,還有他高尚的品格,豐富的人生閱歷,那也是讓人感動不已,少年時代就出類拔萃,青年時代春風得意,中年又陷入了困境,一度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晚年依舊是顛沛流離,還被貶到了有著天涯海角之稱的儋州。
  • 「萬紫千紅總是春」上一句是什麼?別以為只是寫景,其實充滿哲理
    其實雖然宋代詞大行其道,但是詩也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像陸遊、楊萬裡都是以詩成名的宋代文人,而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這些詞壇大家雖然是以詞成名,但是寫起詩來也是頗有造詣。雖然宋詩傳承於唐詩,但是比起唐詩,宋詩也有自己的特別之處,相信讀過比較多唐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唐詩主要是以寫景抒情為主,而宋詩更多的則是論理,通過詩作將某些道理或者哲理傳遞給讀者。
  • 被明成祖滅十族的方孝儒,寫下了這首深刻的哲理詩
    這首詠鸚鵡的詩,實為感慨人世的不可逞才顯能,道出了好事反而成壞事的哲理。幽禽,被幽禁的鳥,起筆即交待鸚鵡不得自由的處境。「兀自囀佳音」,鸚鵡被囚,仍然還鳴囀著美妙的聲音。鸚鵡「玉立」雕籠內,仍然有著「萬裡心」,嚮往著翱翔於萬裡晴空,自由自在地飛遊於山林之間。鸚鵡身雖被囚,心卻不羈。鸚鵡有著天生優質,玉立,形象優美;佳音,鳴聲柔美。
  • 李白與高僧在廬山談佛論道,兩人臨別時寫了一首詩,通篇充滿禪理
    李白的詩名之盛,千百年來無人能及,可謂是千古以來一人,而他的作品每一首都深入人心,尤其是他後期的作品,由於時常遊歷了各地的名山大川,這也使得他無論是對於人生的經歷,還是對於現實的感知,那都是要比別的詩人更加深刻,所以他的詩自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可能往往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卻又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 陶淵明這十首有意境的詩,灑脫閒淡,每句都讓人沉醉其中!
    陶淵明是東晉末年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我記得在中學時學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時,簡直驚豔,直到現在都能倒背如流。文中描述的那個世外桃源,讓人嚮往,太美了,太神仙了,而它對照之下的社會現實又讓人唏噓不已。
  • 這首詩每一句都在重複說一個意思,卻依然傳唱千年
    唐朝是一個詩的國度,在那個時代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詩人,創造了大量優秀的詩歌作品,具考究,全唐詩共900卷,目錄12卷,共計收詩48900餘首,詩人2200餘人,但這些詩歌裡面,並不是每一首都是有主的,有一部分詩歌出自誰手已經無從考證!
  • 都說文無第一,可這首詩卻被稱為古今七律第一
    詩分為律詩和絕句,《登高》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詩,又被研究詩作的學者們稱為「古今七律第一」。這是杜甫晚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知道杜甫一生都在關心人民的疾苦,其詩也大都是反映社會矛盾表達統治者的腐敗無能。如《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很少有對生活的感慨,即使有也是為自己的憂國憂民做鋪墊。
  •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這首詩說出了真相
    督郵是郡太守底下的一個小官吏,有點狐假虎威,裝腔作勢。如果不好好接待,他回去打個小報告,陶淵明還吃不了兜著走。 如果穿戴好官服,束好綬帶,點頭哈腰地逢迎,再加上酒食相陪。督郵回去給太守匯報,美言幾句,說不準就有擢升的機會。所以工作做得怎麼樣,督郵一張嘴很重要。 但是陶淵明看不慣,他就不願意去俯首帖耳地逢迎。
  • 陶淵明:也曾仗劍遠遊,卻難以適應這世界丨周末讀詩
    撰文丨三書上期「周末讀詩」,我們分享了幾首與尋隱有關的詩,有讀者留言,說因此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確,說到「隱」,陶淵明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詩人。《晉史》《南史》皆將陶淵明列入「隱逸傳」,而非「文苑傳」,即是說,史書對他的定位是隱士而非作家。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作為當時最著名的才子,劉禹錫才華過人,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不如意,曾經一度被貶到偏遠的地方,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正由於劉禹錫一直被貶,過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生活,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在這首著名的《烏衣巷》一詩中,那就是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這樣的作品如果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什麼才是人生。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這組詩一共有四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寫得最好的一首,當時黃庭堅晚年回到故鄉江西修水隱居,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這首詩只是一首很普通的作品,詩人只不過是信手拈來,但是同樣寫出了新意
  • 陸遊罷官後寫下的紀遊詩,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治癒了後世一千年
    印象裡這好像是小學時學到的第一首陸遊的詩。那時候,「愛國詩人」的名號對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理解還不深刻,南宋的時代背景我們也搞不明白,只知道這首詩把一個村落正月裡的「年味兒」寫得淋漓盡致,那種淳樸熱情,那種敲鑼打鼓迎社火的熱鬧勁兒,就跟我們小時候正月裡的一模一樣。所以長大以後,每每到了年終歲尾,都會想起這首詩,想起記憶裡小時候過年的樣子。
  • 楊孟軍的詩丨在幻想與現實的波浪中抒情
    例如《蝴蝶》這首詩,很能體現他詩歌抒情中曲折細緻而又充滿溫情的特徵: 吞下第三枚月亮之後 蓖麻葉彌散出春天的味道 往日的歡愉與苦楚呈獻於低處的河床 詩歌的開篇鋪設出一種敘事的姿態,仿佛蝴蝶不是一個昆蟲的種類,而是一個有著故事和回憶的精靈,一次古老愛情的主角。
  • 李清照晚年避難浙江金華,寫下一首很有氣勢的詩,成為後期代表作
    這也成為了她人生中的遺憾,以至於晚年一直耿耿於懷,創作出來的作品,一首比一首憂愁,特別是這首《題八詠樓》,最能夠體現出詩人當時的一種孤獨的心境,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短短的幾句,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 大年初一送你10首詩,感悟人生大境界,讓新年充滿詩意與豪情
    今天王和尚所選的十首詩,則顯得深沉凝重,每一首都暗含深意,值得細細品賞。在此敬獻喜歡傳統詩詞的朋友,希望朋友們在詩情畫意的陪伴下,過一個平安幸福的新年。王和尚評詩:和其他元日詩多寫新年感慨,宦遊思鄉不同,孟浩然這首詩卻勾勒出一幅春節農忙圖,讀來很有趣味。全詩樸素自然,清新親切,有陶淵明的詩風。
  • 古人也使小性子,蘇東坡一首抬槓的古詩,卻讓人們讀出了人生哲理
    蘇軾的詩風格大氣磅礴,一副大家氣派,其中涉獵之廣也是古今罕有。不過即使是蘇軾這樣的大詩人也偶爾會使些小性子,蘇東坡寫過一首抬槓詩,卻讓人們讀出了人生哲理,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蘇軾的這首《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