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恭究竟有沒有射殺晁蓋?他給宋江的書信裡,已說漏嘴

2021-01-20 騰訊網

二更時分,月黑風高冷氣颼颼。求勝心切的晁蓋中了賊僧圈套,引一隊人馬正奪路尋寨,忽然「金鼓齊鳴,喊聲震地,一望都是火把,當頭亂箭射將來」,流矢亂飛之時,一枝浸了毒藥的箭颼的一聲,不偏不倚正中晁蓋的臉。正所謂「死無對證」,這種一鍋粥的情況下,很難確認毒箭是誰射的。然而,看那箭時,上有「史文恭」字。

正是憑著箭身「史文恭」的刻字,宋江才死死咬住「殺晁蓋者,史文恭也」。那麼,史文恭認不認這筆帳呢?且看原著,宋江收服盧俊義,重整梁山軍馬氣勢洶洶殺來時,曾頭市屢屢受挫,人皆懼怯。於是乎,曾家老頭勒令史文恭寫信投降,派人送至宋江大寨。信中道「前者小男無知、倚仗小勇,冒犯虎威。向日天王下山,理合就當歸附,無端部卒施放冷箭,罪累深重,百口何辭?

原著交代的很清楚,這封信是史文恭寫的,但他並不承認是自己放的毒箭,卻說「無端部卒施放冷箭」。死到臨頭,史文恭如果沒膽子撒謊,那就意味著,他也不知道毒箭到底是誰放得,但肯定的是,不是他史文恭。宋江在讀這封信的時候,吳用的反應非常詭異,他一直坐在不遠處,仔細的盯著宋江的神色變化。

宋江看出吳用的眼神,立刻「扯書罵道,殺吾兄長,焉肯幹休!只待洗蕩村坊是吾本願」。所以,有宋江一而再再而三的賭咒發誓,梁山眾人也都以為施放毒箭的就是史文恭。殺到最後,騎著千裡馬逃命的史文恭,被盧俊義燕青前後圍住,生死最後關頭,史文恭似乎更應施放冷箭,但他並沒有,這簡直不符合他的作風,替死鬼無疑。

相關焦點

  • 宋江清楚:史文恭不用弓箭,殺晁蓋的不是他,吳用看破不說破?
    宋江接任寨主以前,晁蓋才是梁山好漢的老大,由於兩人對山寨的規劃不同,領導方式也不一樣。 晁蓋在任期間,「劫富濟貧」是梁山奉行的「企業文化」,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的收支方式,吸引了部分草根階層的好漢加盟,看起來很痛快,卻沒有明確的規劃,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狀態中不停的「自嗨」。
  • 吳用親眼見到史文恭就明白了:此人不會射箭,射殺晁蓋的另有其人
    咱們今天的依據,是水滸原著而不是電視劇,電視劇為了彰顯宋江的忠義,刻意弄了一張黑鍋一樣的弓,讓史文恭背上了,但是在水滸原著中,根本就沒說那一箭是史文恭射的,就連託塔天王晁蓋臨終前,也沒有說仇人就是史文恭。晁蓋對宋江說的是「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 晁蓋被史文恭射死只是表面,真正幕後元兇:全體招安派
    關於《水滸傳》中的晁蓋之死,多年來一直都有各種說法。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聖歎在《貫華堂刻七十回金聖歎說:「宋江之以晁蓋之死為利。」判斷誰有謀殺嫌疑,列一個從受害人死亡中獲利的名單,這顯然是有意義的。晁蓋死後,二把手宋江繼位,他獲利最大,因此他就是最大的嫌疑人。對此,晁蓋也有覺察。晁蓋最後的遺言:「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 晁蓋中箭毒發身亡,宋江卻「請」盧俊義上山,究竟有何目的?
    再說晁蓋彌留之際,「轉過頭看著宋江」,並囑咐其說:「賢弟保重。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而這便是晁蓋的唯一遺言。這句話若是細細解讀便非常有意思了。大統領若陣亡,自是由咱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梁山二把手宋江擔任,這合情合理,且宋江有威望,「四海之內,皆聞哥哥大名」,可晁蓋偏偏留下這樣一個遺囑。
  • 晁蓋臨死時,為何不把梁山泊主傳給宋江?原來他鍾意另外一個人
    晁蓋此時雖然中了毒箭,性命朝夕不保,但頭腦還算清醒,梁山泊主該傳給誰,他心裡肯定是有想法的,但有一點清楚無誤,他不想把梁山泊主之位傳給宋江。 如果晁蓋真的有心讓宋江做梁山泊主,那只要他臨死前一句話即可。因為此時的宋江,是梁山的第二把手,其威望更是其他人比不了,從哪個方面來說,宋江都是梁山泊主的不二人選,只差一個名正言順的名分,這個名分就是晁蓋的一句話。
  • 除了史文恭,誰都可以殺晁蓋:關於水滸的3大著名"陰謀論"
    柴進向朱仝的自我介紹裡,說"先朝曾敕賜丹書鐵券,但有做下不是的人,停藏在家,無人敢搜。"從武松、宋江等通緝犯逃到柴進家,沒有官兵來搜捕可證實。林衝在山神廟殺人後,柴進讓林衝混在莊客裡,出城打獵。路上遇見設關卡的官兵:"滄州太尹行移文書,畫影圖形,捉拿犯人林衝,特差某等在此守把。但有過往客商,一一盤問,才放出關。"而對柴進一行人卻直接放行。
  • 是誰射死了晁蓋,花榮、史文恭、還是他?
    二,智取生辰綱是強盜行為 三,晁蓋是宋江指使華榮射死的。 四,林衝和扈三娘關係曖昧。 書中董超薛霸早猜到是魯智深,已打算回去告發。魯智深打折松樹,警告解差後,林衝說「這算什麼,大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其意是在神補刀,渲染魯智深的勇力,對解差進一步威懾。出賣魯智深一說,純屬臆測。
  • 晁蓋林衝呼延灼打不過曾頭市,史文恭帶領的,原來是精銳金兵?
    梁山一百單八將,託塔天王晁蓋並不在其中,其實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也不屬於三十六天罡,而是三十六天罡都歸他統領,這其中就包括綽號叫「鐵天王」的晁蓋。在《水滸傳》中,託塔天王晁蓋在徵討曾頭市的時候中箭負傷,喝了宋江親手灌下的湯藥後死不瞑目,留下遺言也是暗示自己死因不明,並斷了宋江順利接班的念想:「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 赤發鬼劉唐為何會選擇背叛晁蓋,支持宋江,背後原因很現實
    赤發鬼劉唐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是早期梁山首領晁蓋的追隨者之一。晁蓋等人取生辰綱,劉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說劉唐是晁蓋的忠實追隨者和擁護者。但是,晁蓋死後,劉唐也是七人中反對晁蓋遺言,推舉宋江做梁山老大的人。晁蓋臨終遺言自然有他的用意,限制宋江是其中一個方面,這一點劉唐不應該不知道。
  • 《水滸傳》晁蓋曾頭市中毒箭,到底是意外事件?還是意氣用事?
    曾頭市晁天王中了史文恭毒箭,被林衝從敵群中拼死救回。回到梁山泊大營後,儘管有神醫皇甫嵩全力施救,然而,箭毒已入髓,回天無力,晁天王撒手歸西。晁蓋死了之後,梁山泊的事業並沒有走下坡路,相反,隨著宋江和吳用等智取盧俊義入夥梁山,梁山水泊一時形成宋、盧雙巨頭共掌局面,聲勢更加浩大。
  •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不著調的史文恭之死
    晁蓋之死是作者留給後人的一個謎,幾多猜測幾多質疑,當然還要從兇犯嫌疑人史文恭說起。其二、史文恭是曾頭市最不著調的武師。一個武師,教人武藝是其本業,還幫助人家拉起了隊伍,這隊伍的作用不言自明,是保著自己的財產去掠奪別人的財產,連強盜都得交保護費的主,鬱保四搶了人家馬匹得給他送來,實哉是生活在白道上的強盜啊。再說了幹的就是殺人放火的行當,卻在箭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啊。
  • 水滸中「玉麒麟」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厲害?遼國四位王子圍攻他卻鎩羽...
    他的起點就比一般人不是一般的高。諸位應該還記得浪子燕青這樣一個角色,他在書中乃是盧俊義前輩的家侍。他的武藝也是此人一手所賜。在後面的直接1對1較量中,燕青可以輕鬆放翻能夠殺死4隻老虎的李逵。可以由此推測盧俊功夫究竟有多麼深厚! 大家還記得在梁山攻打曾頭市之時,盧俊義是如何輕鬆愉快的制服了史文恭嗎?就此他成為了當時梁山的二把手。
  • 梁山天機星,本是晁蓋心腹,卻鼓動宋江叛國投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梁山實力越來越大,戰事頻繁,這其中除了需要衝鋒陷陣的猛將之外,還需要在幕後運籌帷幄的軍師,而他的計策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戰爭的結局。本文要介紹便是這樣一位人物。他便是對應梁山天機星、排名第三、綽號智多星的吳用。
  • 最早記載宋江聚義的小說,也有三十六天罡,與《水滸傳》不一樣!
    走到五花營樹林裡歇涼時,被鄆城縣石碣村的「鐵天王」晁蓋帶著吳加亮、劉唐、秦明、阮進、阮通、阮小七、燕青等劫走,鄆城縣下文捉拿。押司宋江接了文書後,星夜趕到石碣村報信,晁蓋幾個連夜逃走。第二天押差董平帶著三十個人到石碣村捉人,沒捉到晁蓋,就捉了晁蓋的父親晁太公,又在路上被晁蓋劫走。董平回去後吃了一頓棒。晁蓋八人和楊志、李進義、孫立等十二人結義,一起到太行山梁山泊(濼)落草為寇。
  • 林衝一生那麼失敗都是嘴惹的禍,再要好的朋友,有的話也不能說!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妨以林衝為例,林衝,本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而且家有嬌妻,可謂是事業愛情雙豐收,可是最後林衝的結局是怎樣的呢?很遺憾,以悽涼結局收尾,最終因病慘死。林衝之所以落得這個下場,與他自身的交際脫不了關係,林衝看似豪爽,其實不會言談,也可以說是不善言談,不懂處好與他人的關係。
  • 赤發鬼劉唐的怒火:變成宋江的馬前卒,要將吳用碎屍萬段
    赤發鬼劉唐,早年浪跡江湖,以善使樸刀、武藝過人聞名,樣貌特徵非常突出,紫黑闊臉上有片硃砂胎記,頭髮赤紅、醜陋如鬼,他的綽號便是由此而來。劉唐是最早與晁蓋、吳用、三阮、公孫勝等人結拜的七小義之一,也是搶劫生辰綱的發起人。在吳用的謀劃下,劉唐跟隨眾人搶劫生辰綱後入夥梁山,並成了晁蓋時代的重要人物。
  • 吳用和晁蓋有過命的交情,為何他會背叛晁蓋轉投宋江?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知道,宋江坐上梁山頭把交椅前,晁蓋才是梁山老大。可宋江上了梁山不久,智多星吳用就背叛了晁蓋,轉投到宋江的懷抱。  按理,吳用和晁蓋是經歷過生死的好兄弟,兩人一起劫了十萬貫生辰綱,這相當於兩人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吳用在梁山上雖排名第三,事實上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他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