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中之腦」成真?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

2020-11-30 騰訊網

新智元報導

來源:Cell等

編輯:嘯林、雅新

【新智元導讀】最新研究繞過眼睛,通過動態電極刺激大腦,直接讓天生的盲人腦海中出現字母!「智子倒計時」、「缸中之腦」、「黑客帝國」,讓人分不清虛擬還是現實的直接意識輸入,或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比「智子倒計時」還牛,繞過眼睛直接在腦中成像

看過《三體》的朋友應該記得「智子倒計時」:

智子可以直接作用於人的視網膜,從而讓人的視野中憑空出現字:

「他睜開眼,看到了模糊的天花板,外面城市的燈光透過窗簾,在上面投出黯淡的光暈。但有一樣東西從夢中跟隨他到現實中:幽靈倒計時。倒計時仍在他睜開的眼睛前顯現,數字很細,但很亮,發出一種燒灼的白光。

1185:11:34、1185:11:33、1185:11:32、1185:11:31……

汪淼轉轉頭,看到了臥室中模糊的一切,確認自己已經醒來,倒計時沒有消失。他閉上雙眼,倒計時仍顯現在他那完全黑暗的視野中,像黑天鵝絨上發亮的水銀。」

——《三體I·射手與農場主》

最近,讓人的視野中直接出現字母的黑科技,已經成真了!

而且不是通過作用於視網膜,而是直接向人腦輸入視覺信息。

5 月 14 日,國際頂級期刊《細胞》發表了一項黑科技成果,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Daniel Yoshor 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

跳過眼睛,將視覺信息直接從相機傳遞到植入大腦的電極上,通過動態電流電極刺激大腦皮層,成功在受試者腦海中呈現指定的圖像,他們能夠把刺激正確識別為特定字母。

論文作者Daniel Yoshor教授表示:「當我們使用電刺激在患者大腦上直接追蹤字母時,他們能夠『看到』預期的字母形狀,並正確識別出不同的字母。他們把這些字母描述成發光的斑點或線條,就像在眼前憑空出現字母。」

就像這樣:

是不是聽起來很有《三體》「智子倒計時」內味兒了!

視頻解說:一位盲人受試者根據對視覺皮層的動態刺激,繪製出腦海中呈現的字母圖像

下一步:缸中之腦?

在將該技術應用於臨床之前必須克服一些障礙。

Beauchamp說:「植入電極的主要視覺皮層包含十億個神經元。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僅用少數電極刺激了這些神經元的一小部分。」

「下一步將是與神經工程師合作,開發具有數千個電極的電極陣列,使我們能夠更精確地進行刺激。再加上新硬體,更新後的刺激算法將有助於實現向盲人提供有用的視覺信息的夢想。」

這個研究更細思極恐的地方在於,如果它發展到和真實世界同樣清晰真實的程度,以後人會不會就不再需要直接的視覺刺激?

以後會不會直接依靠電極輸入就可以感知世界?

這不禁讓人想起那個著名的「缸中之腦」思維實驗:

假設一個瘋子科學家、機器或其他任何意識將一個大腦從人體取出,放入一個裝有營養液的缸裡維持著它的生理活性,

超級計算機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和原來一樣的各種神經電信號,並對於大腦發出的信號給予和平時一樣的信號反饋,則大腦所體驗到的世界其實是計算機製造的一種虛擬實境,

那麼此大腦能否意識到自己生活在虛擬實境之中?

說實話如果電極輸入發展到那一步,人就已經分不清自己是在現實中還是在虛擬世界中了。

這樣一來,人的意識感知就完全可以被別人控制。

或者被超級AI控制。

《西部世界》

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

或許,《黑客帝國》裡人被圈養在液體中、思維上傳到網絡裡的生活,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之前刺激大腦只能產生光幻覺

對於絕大多數盲人來說,失明主要是由於眼睛或者視神經受損,而大腦與常人無異。因此,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想開發一種設備,直接繞過受損的眼睛和視神經,直接將視覺信息傳遞給大腦,從而使盲人恢復視力。

這種設備被稱為視皮層視覺假體(visual cortical prosthetic)又名「仿生眼」,是一種將圖像信息進行人工處理與編碼,通過插入的微電極陣列對視覺神經系統進行刺激,使盲人恢復部分視力的人造器官。

早在1996 年,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成功開發出了經顱刺激的無痛、非入侵式的方法,可以使正常人和盲人產生「光幻覺」。

然而這些視皮層視覺假體不太成功,因為它們僅將每個電極視為可視顯示器中的像素,通過同時刺激了多個電極,參與者雖然可以「看到」到光點分辨顏色,但卻無法識別有用的信息,例如文字和圖像。

在盲人腦海直接畫字母,打開認識世界通道

本次研究實現了改良。研究人員採用的方法有點像盲人摸象:通過連貫性的觸摸來感知事物,我們就能夠猜測出它的形狀。

研究人員在四個視力較弱的人的大腦中植入了電極以監測癲癇,還在兩個盲人的視力皮層上植入了電極,來研究視覺皮層修復裝置。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研究人員改進了傳統電極,將電流轉向和動態刺激相結合,通過精準的電流控制,依次激活不同的電極,從而實現患者對字母或圖片輪廓繪製。

第一作者Michael Beauchamp說:「我們沒有嘗試從多個光點構建形狀,而是繪製了輪廓。」 「我們這樣做的靈感是:在別人的手掌上畫字母。」

圖A和C將多個按「Z」形排列的探針壓入手掌,這只會產生無連貫式的觸摸感,患者無法感知這個信息。而圖B和D按「Z」形匹配的順序動態移動單個探針,這會立即產生連貫的字母感知。

為了驗證改良後的方法是否可行,研究者分別對四個視力受損但沒有完全失明,以及兩位完全失明的患者大腦視覺皮層植入這種電極,結果顯示所有受試者都看到了字母「Z」。

參考連結:

論文連結:https://www.cell.com/cell/pdf/S0092-8674(20)30496-7.pdf

https://www.cell.com/cell/pdf/S0092-8674(20)30276-2.pdf

視覺皮層的動態刺激使盲人和有視力的人可以「看到」形狀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5/200514115828.htm

《細胞》:繞過眼睛植入幻覺,科學家成功在盲人腦海中呈現指定圖像!

相關焦點

  • 四肢癱瘓患者成功用「大腦意念」操控雙機械臂吃蛋糕
    圖|研究團隊合影(來源:Johns Hopkins Medicine)2019年1月,克米勒維斯基接受了長達 10 小時的腦部手術,外科醫生打開他的頭骨,在他的大腦兩側植入了 6 個電極陣列(MEA),一半布置在運動皮層,一半在感覺皮層,它們的大小分別跟螞蟻的大小差不多,並能通過細電線將它們連接到一個複雜的計算機系統來完成腦信號的採集和計算。
  • 心理科普|花10分鐘認識你的大腦
    大腦的部分區域定位著一些特定的功能,比如,視覺,運動、記憶、說話,甚至是面孔識別, 換句話說,功能在大腦中是有定位的。如果你刺激我大腦的任意位置,你就可以控制我的運動,我的記憶、甚至是我的人格。
  • 科學家以《哈利波特》為原型製造出一頂神奇新科技帽子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工程師以《哈利波特》中的分院帽為原型製造出一頂神奇的帽子,開發者向《波士頓環球報》介紹,它可以通過腦電圖學記錄大腦的活躍度並用系統校準期間記錄到的大腦活躍模式所構成的神經網絡對數據加以分析。
  • 陳天橋旗下腦科學研究機構首發年報:關注大腦探知治療和發展
    在年報的致辭中,陳天橋和雒芊芊表示:「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兩年時間裡,我們從零開始,打造了這樣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研機構,朝著我們的理想紮實地前進了一大步。過去兩年來,我們不僅捐款,更把主要精力花在與世界各國頂級腦科學研究機構和優秀腦科學家的交流上,全身心地投入推動腦科學發展、造福全人類的事業中。」
  • 腦科學認知史|所有的心裡都發源於大腦,但大腦是探究人性的禁區
    1810年,有「鋼琴詩人」之稱的蕭邦去世。另一位來自「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的醫生弗朗茨·約瑟夫·加爾(Franz Joseph Gall)在巴黎出版了一本《關於一般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的解剖學和生理學,根據顱骨構成的觀察,了解人與動物的若干智力稟賦與道德傾向的可能性》。正式為積攢了10年內功的「顱相學」奠基,奏響了19世紀最激進的腦科學狂想曲。
  • 成都癲癇病當你的大腦受到刺激時會發生什麼
    人腦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大腦刺激會有什麼反應呢?會有一些副作用嗎?到底會有嚴重的後果嗎?這是所有人都很關心的問題。因為人腦是神秘的,普通人對這些問題不能很好地思考。讓我們聽聽專家如何解釋這些問題。大腦會如何反應?由於中西醫概念的不同,所給出的解釋不同。在這裡,我們將分別介紹您的參考。
  • 夢中三講之明晰夢與夢中夢,平行空間or缸中大腦
    如果我們套用到缸中大腦理論,會不會就是如同駭客帝國一般,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也是伺服器的一部分,我們在做明晰夢的時候其實是因為自身在睡眠時構建這個虛擬世界呢?也就是說我們構建著身邊的虛幻世界。如果說到平行空間,是不是就如同昨天說的那樣,我們的思維再時間之上,我們思維還能跳入到自己最強欲望的地方,什麼是最強欲望就是你潛意識中最緊張的東西或事。
  • 別太期待馬斯克的「腦後插管」世界,它離我們還很遠
    腦機接口的疑難之處在於:它是針對我們人體最複雜精密的器官——大腦展開的。粗略來說,就我們對大腦的認識而言,現階段我們還不能得知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也無法找到構成自我、靈魂之類的東西在大腦之中的所在。Neuralink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弗利普·薩布斯(Flip Sabes) 則認為,要實現工程學上的問題,我們無需理解大腦。
  • 大腦的秘密:人類大腦僅開發10%,這純屬杜撰?|紅杉愛科學
    那麼真實情況的腦科學研究,究竟是怎樣的? 為此,我們跟隨郝景芳一起,來到由清華大學心理系和清華科技園共同成立的幸福科技實驗室,拜訪在腦科學和心理學聯合研究領域頗有見地的王非老師,進行一番基於現有研究成果下的「大腦探秘」話題討論。
  • 人體奧秘之謎—大腦(26)
    3.定期運動,根據《鍛鍊和大腦的革命性新科學》,一書中的理論,跆拳道、跳舞、等運動,可以提高大腦協調能力,哪怕宅在家裡,你也可以拿著無線的體感控制器,在電視屏幕前手舞足蹈,鍛鍊大腦
  • 百度DuLight 盲人的科技之眼
    今年的盲人日前夕,百度推出的DuLight(百度小明)展示了用科技改變盲人生活的創想:在一片黑暗中,只有靠觸摸才能感知世界的日子或將過去,「一個24歲面帶微笑的女性」「一把漂亮的紅色椅子」「100%純果汁」……藉助這雙科技的眼睛,生活中的物品、場景從圖像轉變為語音,幫助盲人朋友越來越清晰地「看見」這個世界。
  • 這些攻擊從天而降,直接繞過了九劍遊龍的攻擊方向
    此招一出,四周觀戰修士皆是驚嘆。昔日因為姬寒雁與寒懿雯的矛盾,引得白天明與姬承信一戰。那是該是更加年輕氣盛,加上姬承信也不是省油的燈,當時動手可沒這麼和諧。 兩人之前也是多次交手,一直不分勝負,本以為又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沒想白天明出手就直接九柄長劍。恍若遊龍驚天,顛覆乾坤,不過數百招,就將姬承信打的毫無反手之力,最終狼狽認輸。
  • 腦深部電刺激(DBS)治療12種疾病的最新進展
    DBS腦深部電極刺激術,俗稱「腦起搏器「,在神經、精神疾病領域的應用探究有十餘種疾病,目前FDA批准DBS的適應症是3種: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和原發性震顫,本文著重就DBS的臨床應用現狀和挑戰進行闡述。
  • 全腦開發中蒙眼訓練、照相記憶的真相任何?聽聽家長實踐後怎麼說
    提起全腦開發、照相記憶、波動速讀·、超強大腦這些字眼,你是不是覺得又玄又虛?是的,很多家長、老師在未接觸時會覺得過於神奇,直接否定其作用,也做到不信、不聽、直接批評,也有不少家長會半信半疑,專門去查過很多資料,目的就是為了說服自己不相信它們!
  • 孩子想要有「超強大腦」,家長要抓住3-6歲,這是全腦發育關鍵期
    魯迅小時候表現出來的聰明伶俐,和他的大腦發育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他長大後的成就也是因為他用勤奮維持著自己的「超強大腦」。在全腦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對知識接受能力最好的時期,要讓孩子擁有「超強大腦」,就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並著重培養,切不可錯過了3-6歲這段關鍵期。
  • 盲人會不會做夢呢,他們在夢境中會看見什麼?答案超乎正常想像
    那大家有沒有想像過,盲人做夢時能看見什麼呢?很多人都覺得盲人不會做夢,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想法。夢境人人都有,並不取決於是否為盲人。但事實上,盲人的夢境可能和我們確實不太一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盲人在做夢的時候到底會產生怎樣的夢境,盲人在夢境中到底能看見什麼。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做夢的時候都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物體,景色甚至是完全沒見過而且現實中永遠不會出現的東西。
  • 精選一組非PS照片;究竟是眼睛欺騙大腦還是大腦欺騙眼睛?
    #老照片#人是通過感知來認識這個世界的,我們主要是通過眼睛及感覺器官來接受這個世界的信號,再經過自身的神經網絡傳輸到「大腦」進行格式化的處理,就帶來了我們的感知。到底是眼睛欺騙了大腦還是大腦欺騙了眼睛?不信請看下面一直真實的圖片。(從這個角度看去,圖書館仿佛無窮無盡,難道是進入了盜夢空間)(某城市的3D建築藝術,你能找到門在哪裡嗎?)(歐洲街頭上某個老太太為何濃煙滾滾?)(這是沙灘上的一幅畫,還是巨大的人工島?)(你任務後面是人還是照片?)
  • 直接大腦檢測揭示導致耳鳴的多個區域—新聞—科學網
    通過首次對人類大腦內部進行檢測,科學家或許可以幫你找到耳鳴的原因。耳鳴是一種讓人產生衰弱感的尖銳噪音,而且似乎沒有任何來源可察。這種症狀可能是永久性的,也可能是暫時性的,僅在美國就影響到至少2500萬人。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種狀態,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William Sedley和同事利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手術過程中研究了一位同時患有癲癇病和耳鳴症狀患者的大腦。
  • 中國全腦開發教育發展現狀淺析
    在目前的國際社會上(尤其是高導聯腦電領域)已經成為世界上近50%腦科學研究單位的首選產品。他們研發生產的腦電波成像掃描系統,為科研工作者進行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硬體保障,時間解析度能夠精確到毫秒級,可以準確實時顯示出認知活動中不同的時間進程下左右腦各功能區域的活動狀態。
  • 腦科學日報|他們分析了45000個大腦,只為判斷大腦的「年齡」
    當對患有實驗性腦瘧疾的小鼠給藥時,通過保護BBB ECs免受ROS損傷並通過使巨噬細胞極化至M1表型來降低寄生蟲血症,Fenozyme大大提高了存活率。此外,將Fenozyme和抗瘧疾蒿甲醚聯合使用可減輕腦病和記憶障礙。結果證明了ROS在腦部瘧疾發展中的重要性,並表明將Fenozyme與抗瘧藥相結合是一種新穎的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