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易經中講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太極圖就是陰陽運動哲理的縮影~陰陽五行學說貫穿於經絡,臟腑,精,氣,血,津,液等理論指導著中醫的診斷和治病!比如為什麼說陽虛多兼氣虛,陰虛多兼血虛等,自然界萬物的產生,發展和變化,離不開陰陽的相互作用~
陽主動而散,可促進萬物的氣化,陰主靜而凝,可促進萬物的成形~晝為陽,夜為陰!
白天上午為陽,下午為陰~
氣為陽,血為陰。。。
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使事物保持動態平衡,人體內環境中臟腑氣血津液在相互鬥爭與制約中保持動態平衡時則身體健康,中醫稱為陰平陽秘~人體內中臟腑氣血津液在相互鬥爭與制約中失去動態平衡時身體就會出現亞健康和疾病~
陰陽是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的~不但互根而且又不斷資生促進和助長,比如氣為陽,血為陰,血依靠氣運化的水合精而生成~由於陰陽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所以陰陽失衡後會造成兩個後果——陰虛和陽虛~
內經裡,對健康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論述,「平人者不病也~」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平人?這是不容易做到的,需要費盡辛苦和周折,因為生活本身最多的不是穩定,而是無常,因此,無論保持身材還是維護健康,我們都需要在無常的日子裡去盡力追尋平衡~和諧的陰陽就是陰平陽秘,精神就乃治,形神才能夠健康,這點弄不好,吃再多的保健藥都沒用~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心情雖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態好了,心情也就自然而然地好了,所以,我們不能讓心情生病~禪語有云,「世間無事,煩惱來自逞強,所求太多,心就無處安放~
健康和我們的行為是息息相關的,很大一部分由於情緒,小部分是因為外力造成的,無論身體疾病還是心理疾病,在人體的表現都是某一部位能量通道阻滯,比如容易焦慮就是思慮過度就會傷脾,脾為土,土生金,思慮過度會生憂,憂傷肺,而肺主皮毛,所以長期思慮過度的人容易得皮膚病~
如果我們可以找到堵塞原因,再把經絡調理暢通,身心疾病也就消失了~也就是說,情緒不好比外界的環境更影響我們的身體,因為情緒影響內動力,損害五臟的精力,引起身體能量的內燃耗,就是內耗,所以,真正的健還需從情緒入手~
『科普知識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