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化氣、陰成形,中醫的陰與陽到底是什麼?健康和陰陽有關嗎?

2021-01-07 復禾健康

中醫理論陰陽五行學說是古代醫學用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象,並用以指導總結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納紀,變化之父母。

《黃帝內經》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理解陰陽之關係

你知道為什麼人在夜裡一兩點的時候還可以,一過三點就感到特困了呢?

你知道為什麼人在晚上熬夜後,即使第二天上午補了覺,睡夠了8小時,還是昏昏沉沉的嗎?

你知道為什麼賓館規定早餐時間是7點-9點嗎?

很熟悉的生活經驗吧,但是你知道這些生活經驗的背後有個叫「子午流注」的中醫知識嗎?

中國古代的時辰跟現在的時間概念不太一樣,古代的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個小時,一天共計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都有中醫十二經脈中的一經與之對應。

寅時:晚上3-5點 手太陰肺經當令

我們都知道咳嗽與肺部有很大關係。咳嗽時,我們能感覺到氣體在上升,這是一種疾病。我們可以看到,正常的肺氣應該下降。中醫講上肺主肅降,所以此時人體氣體正在下降,所以無論多高,在夜生活一過三點,你就扛不住,想睡覺了。

卯時:早上5-7點 手陽明大腸經當令

這是健康的人每天大便的時間。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大腸的秩序!

此外,排便異常的朋友可以要求自己在這段時間內起床,喝一杯淡鹽水,運動,促進大腸蠕動,大便就會慢慢好轉。

辰時:上午7-9點 足陽明胃經當令

媽媽們嘮叨著吃早餐,養生節目一再強調吃早餐的必要性,酒店的早餐時間也是7點-9點。 原因是此時胃經絡有序,身體等待一頓豐盛的早餐進入胃。每個人都必須每天早上按時吃早餐。

巳時:上午9-11點 足太陰脾經當令

吃過早餐之後,胃受納消化食物變成營養物質,然後由跟胃一家子的、與胃相表裡的脾,把營養物質分發到各個臟腑。所以此段時間是脾經當令。

再一次溫馨提示,請於早上7-9點按時吃早餐哦,不然,脾翹首以待了半天沒有等來意中人,長此以往,會有意見、會罷工的,罷工之後就是現在經常會聽到的「脾虛」。

午時:上午11-下午1點 手少陰心經當令

「午」就是「子午流注」的「午」,佔據這個關鍵時辰的,是人體最霸氣的一個臟腑,號稱「君主之官」的心。

因為心這個臟腑太重要了,所以要養,因此,古代的皇宮裡有」養心殿「,在這個時間段要安靜,要休息,這就是為什麼要午休。

那些趁著午休時間打會遊戲,追會劇的朋友們,可長點心吧,要把自己當成君王對待,午間要休息會兒,把你的辦公室變成」養心殿「。

子時:晚上11-1點 足少陽膽經當令

古語說「膽有多清,腦有多清」。而膽的清淨,其新陳代謝必須在晚上睡覺時才能進行,所以晚上不熬夜,第二天頭腦才清醒。

經常地,為了第二天重要的會議、方案等等,前天晚上熬夜準備,通常第二天都沒有好結果。

丑時:晚上1點-3點 足厥陰肝經當令

熬夜到晚上一兩點,然後你的身體會向你展示,女人通常是眼角上的黑點,男人通常看起來面色青灰。

同時,把肝比作「官之將軍」,將軍不是白費,沒讓它好好休息,結果是肝鬱,脾氣暴躁,不傷害別人就會傷害自己。

傷害他人,嚴重影響社會和諧,傷害自己,肝病不是次要疾病。所以不管你有多忙,你都得在晚上1點前上床睡覺,否則,將軍會很生氣,後果會很嚴重。

這就是所謂的陰陽相對,手足相映,表裡對稱,循環周流。是不是很有意思?

那麼如何保證身體陰陽平衡呢?

順應天時

調整日常生活,以適應一年中四季的氣候變化。遵循春生、長夏、秋收、冬藏的原則,調整生活時間,定期進食,按時睡覺。結合每天24小時臟腑的健康規律,從一點一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泡腳

又稱足浴,可配合相應中藥外洗,是日常常用的養生保健方法,有活血祛瘀、祛溼排毒、養心安神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達到養身保健的作用。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這款古方足浴包,是由北京同仁堂推出的產品。

質量安全、品質放心,完全不用擔心遇到新聞上那些硫磺燻藥足浴包的情況!

每一個足浴包,都是真·天然草本集合!八種草本,份量滿滿,肉眼看得見。

足浴包還通過了嚴格的質檢,除了八大草本之外,無任何添加,品質有保障!

遵循古方,嚴選8大天然草本

目前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足浴包,其中的材料,也從1~10+種不等,有的甚至加到了20+種草本。

而李時珍出品的古方足浴包,只有八味天然草本材料。

每一味都是反覆斟酌後才用到其中,各有其用。

這是因為,經驗十足的科研人員知道:

十幾種材料好像能「包治百病」,其實沒有針對性,摻雜一堆,還容易有更多的副作用,可能越調理,身體越差。

古方足浴包的配方源自宮廷秘方,科研團隊在古方的基礎上,進行了幾十次研討,進行優化升級。

並且根據「君臣佐使」理念調整成分比例,製成更濃縮、效果更好的足浴包。

「君臣佐使」理念出自《黃帝內經》,是指老中醫開藥方要調整成分組成和用量,選擇恰當的組合出場,才能「殺敵制勝」。

依照「君臣佐使」,經歷了30次成分調整,200多次的劑量調配,通過上千次的試驗,才有了這款古方足浴包。

堅持鍛鍊有很多種運動,有些人喜歡跑步和跳繩,有些女人喜歡瑜伽和舞蹈,有些男人喜歡去健身房練習器械,所以有些人肯定會問:哪種運動對你的健康更好?

其實,你的身體會悄悄地告訴你答案,因為運動後,身體和精神都會感到放鬆和伸展,可以堅持做很長時間的運動,對你的健康有好處。

相關焦點

  •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易經中講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太極圖就是陰陽運動哲理的縮影~陰陽五行學說貫穿於經絡,臟腑,精,氣,血,津,液等理論指導著中醫的診斷和治病!比如為什麼說陽虛多兼氣虛,陰虛多兼血虛等,自然界萬物的產生,發展和變化,離不開陰陽的相互作用~陽主動而散,可促進萬物的氣化,陰主靜而凝,可促進萬物的成形~晝為陽,夜為陰!白天上午為陽,下午為陰~氣為陽,血為陰。。。
  • 《黃帝內經》:陰陽者,萬物之綱紀,理解陰陽才能養生
    《黃帝內經》:陰陽者,萬物之綱紀,理解陰陽才能養生。《素問.陰陽應像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於是,在傳統養生方式裡,對於「陰陽」的提及幾乎是無所不在的。每個想要健康長壽的人,必然需要調理體內的陰陽,使之達到一種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的境界。但是,什麼是陰陽呢?
  • 八卦為何「陽卦多陰,陰卦多陽」?背後的道理很深刻!
    它產生於中華上古,是一組由陰陽符號構成的神學或哲學符號。據專家考證,「卦」即懸掛之意,「八卦」就是懸掛八種象徵自然之物的符號,以示於人。故八卦有八個卦形,每個卦形由陽爻或陰爻「三畫」而成,並對應相應的卦名和卦象,如下表:我們都知道,陰陽思想是《周易》的精髓。不過在《周易》經文中,雖有陰、陽符號,卻沒有直接用文字來表述「陰陽」概念。「陰陽」之說,是在《易傳》中才出現的。
  • 八字中木火為陽,金水為陰
    陰陽的劃分1、按幹支位置分:天幹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已辛癸為陰:地支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奇數位陽,偶數位陰,實際應用不大。2、按五行屬性分:木火為陽,金水為陰,地支寅到未為陽,申到醜為陰。
  • 關於地支子和午為陰,巳和亥為陽的論述!
    那麼問題來了,巳和亥是陰乾嗎?而子和午是陽幹嗎?我覺得不是!論證一,庚子,庚生子水,庚金為陽,子水為庚金的傷官,所以子水為陰。子水裡藏癸水,癸水為陰,所以證明子水也是陰乾。同理辛金為陰乾,辛金生亥水,亥水為陽幹,亥水裡面藏壬和甲,主氣為壬,壬為陽,所以亥水為陽幹。甲木為陽幹,甲木生午火,午火為陰乾,午火主的氣是丁,丁為陰乾,所以午火為陰乾。
  • 陰爻與陽爻表示什麼?
    陰爻與陽爻是指兩儀,也是指陰陽,用陰爻(--)與陽爻(—)來指代。正如陳夢雷所說:「見天下萬有不齊之變,不外由太極而生陰陽。 陰爻與陽爻表示什麼 1、這兩根線表示光 文章來自微信訂閱號:騰哥說周易
  • 中醫經絡養生 帶你了解什麼是陽經和陰經
    中醫經絡養生 帶你了解什麼是陽經和陰經時間:2017-08-17 14:02   來源:健康養生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醫經絡養生 帶你了解什麼是陽經和陰經 可以說經絡養生是一門很高深的穴位,相對穴位來說經絡養生要難的多,它不僅需要了解穴位,還要了解器官、穴位在養生中,經絡養生佔有很高的地位。
  • 中醫基礎理論的陰陽的特性
    今天我們學習陰陽的特性。陰陽的特性裡邊第一條,陰陽的普遍性。陰陽是普遍存在於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之中的,它代表著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或者兩個密切相關的事物。我們離不開的例子,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夏為陽、冬為陰、土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等等。
  • 中醫認為失眠,就是陽不入陰!教您一招,花少錢,輕鬆解決失眠
    中醫認為,失眠基本的問題在於陰陽不和。很多人理解這個不和為一方太強,一方太弱,不協調,好比夫妻,感情不和,打架吵架了,是嗎?《黃帝內經》提到「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意思是衛陽行於外,不得入於營陰,陰陽不和,從而導致失眠。
  • 鹹卦中醫解
    《易經》講:「鹹者,交感也,天地感而萬物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鹹卦對應少女與少男,一陰一陽,陰陽相感。當陰柔居上位,陽剛居下位時,陰陽兩氣交相感應,兩親相和,所以「亨通順利,利于堅守正道,娶妻吉祥。」天地交相感應,因而引起天下萬物生長變化,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 古人為萬物判分陰陽:何以「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中國文化#「陰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核心概念,代表了萬事萬物所包含的對立統一的關係。在古代哲人那裡,幾乎世間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判分為「陰」和「陽」。比如自然界中,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社會人倫中,君為陽,臣為陰;夫為陽,妻為陰;等等。這些都比較好理解。還有許多事物的陰陽分屬,就不那麼好辨別了。
  • 漢字姓名學裡的「陰」與「陽」
    漢字也有陰陽嗎?沒錯,在漢字姓名學中,漢字是有陰陽的!在為大家解釋新名字的時候,家騏對每個字都會區分陰陽兩邊來寫。今天跟大家講一講漢字中的陰陽代表了什麼,對人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說到陽和陰,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男和女、公和母、熱和冷等等。《易經》裡說「太極生兩儀」,兩儀就是陰陽——乾坤、天地、日月、剛柔等等都是指陽和陰。
  • 從《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感受天地萬象
    在《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中,黃帝直接說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 在周易中為什麼「少陰屬陽」和「少陽屬陰」
    其中,在陰陽兩儀生成四象的時候,有個現象初學者可能無法理解。那就是從陰儀生出了太陰和少陽,從陽儀生出了太陽和少陰。按照一般的邏輯應該陰儀生出太陰和少陰,陽儀生出太陽和少陽才對啊?對太陽太陰的普通解釋為指極盛的陽氣和陰氣,那麼少陰少陽的普通解釋為初長的陰和陽。其實要想更清楚他們名稱的含義,需要從他們之間的關係入手。什麼關係?消長變換的關係。
  • 中醫文化陰陽調和方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裡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於本。」意思是說,陰陽,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因而疾病的治療,就必須從陰陽變化這個根本上認識和處理。這裡的本,即根本,就是指陰陽。因為疾病的發生,不外乎陰陽的失調,所以治療疾病,就必須探求病變的根本,或本於陰,或本於陽。古人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夫人一身,不外陰陽氣血,與流通焉耳。
  • 青年中醫淺論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思考
    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則是以經絡、臟腑等為客觀依據,用自然現象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歸納、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又常常是相互聯繫而不可分割的。
  • 道以醫顯22:中醫太美之古中醫術數推導的陰陽、左右、東西
    (32章)- 《道德經》陰陽、左右的推算今天我們來談談左右。對於左右,中國文化有許多解釋。不同的目的就會有不同的表示。而在道德經裡,有明確的說:「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左與右,在中醫裡,左為陽,右為陰。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陰陽的產生。無中生有,一生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易以道陰陽——陰陽是中國文化的基石
    陰陽消長萬物遷。前面幾篇文章分別介紹了易經萬物生成模型中的無極和太極,今天我們來繼續介紹太極所生的兩儀,即陰陽。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陰陽。提起陰陽,立刻出現在我們腦子裡的,可能是一個頭頂瓜皮帽、戴著黑墨鏡、扛著卦幡、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的形象,或者是穿著八卦道袍、手拿金錢寶劍、口中念念有詞的捉鬼除妖的遊方道士和風水先生。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27: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研讀《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原文片段: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 八字五行分天幹與地支,天幹主顯象為陽,地支主地為陰
    從陰陽到五行的演變,中間要經歷四象即春夏秋冬這個過程,那就得從四象說起。四季春夏秋冬是天道的運轉布氣於人間,感應於地道的東南西北、生長收藏,賦予人間萬物生生不息、周而復始的生命。有了四象分明和萬物生死循環的人間,就有了金木水火土之說。 木火:對應的是春天和夏天之氣,春生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