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一畫即開天,
尊卑貴賤剛柔斷。
世事紛紜誰推動?
陰陽消長萬物遷。
前面幾篇文章分別介紹了易經萬物生成模型中的無極和太極,今天我們來繼續介紹太極所生的兩儀,即陰陽。
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陰陽。
提起陰陽,立刻出現在我們腦子裡的,可能是一個頭頂瓜皮帽、戴著黑墨鏡、扛著卦幡、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的形象,或者是穿著八卦道袍、手拿金錢寶劍、口中念念有詞的捉鬼除妖的遊方道士和風水先生。
其實這些都是影視作品中對陰陽的片面理解,用陰陽先生的形象固化了我們對陰陽的印象,讓我們不自覺地將陰陽與封建迷信聯繫了起來。
去掉這些玄而又玄的江湖論述和學術雜音,真正的陰陽是一個既抽象又簡單的哲學概念,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們說易經是六經之首,群經之始,諸子百家之源,這裡的之首、之始、之源,就是易經中的無極、太極和陰陽,可以說諸子百家都是從無極、太極和陰陽之後分化出來的學術流派,因此陰陽概念也貫穿在各家學說之中。比如《孫子兵法》中僅僅六千字,就出現了80多對陰陽,而且是反覆出現、反覆提及。
陰陽的產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陰陽觀念的產生、陰陽符號的創立和陰陽概念的提出。
1. 陰陽觀念的產生
陰陽觀念的產生可以上溯到盤古開天的傳說,當盤古用斧頭劈開「雞子」,使得輕清者上浮為天,重濁者下沉為地之時,就已經分出了陰陽。因此可以說無極和太極是人類認知中的第一對陰陽,而天地則是緊隨其後的第二對陰陽。
2. 陰陽符號的創立
陰陽符號的創立可以上溯到伏羲的「一畫開天」。根據孔子在《繫辭傳》中的記載: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伏羲創立了八卦符號的同時就創立了陰陽的符號,不過陰陽符號只是作為八卦符號的一部分而存在,並未被單獨表述。八卦符號由三個爻組成,每一爻都各分陰陽,其中用連續長橫線作為陽爻,中間斷開的橫線作為陰陽。
3. 陰陽概念的提出
陰陽的概念最早應該出現在老子的《道德經》中,老子首次將陰陽概念提煉出來並上升到哲學高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老子認為宇宙萬物都是陰陽的統一體,陰陽二氣相生相長,相互激蕩,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
《周易·繫辭傳》中不但明確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觀點,開篇第一節更是用多個陰陽相對的概念來描述天地萬物: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其中,天地、尊卑、乾坤、卑高、貴賤、動靜、剛柔、吉兇、日月、寒暑、男女,都是陰陽概念,每個詞都是一對陰陽。
莊子更進一步,在《莊子·天下》中,莊子對《六經》的定位作了描述,並認為易經本身不過就是一部關於陰陽的著作:
《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
我們所熟知的三才、四象、五行、八卦、河圖、洛書、天幹、地支、六十四卦等概念和模型,都是建立在陰陽思想基礎之上的,並共同構成了易經這個宇宙建模學的基礎建模工具。
我們經常說醫易同源,這是因為中醫學的理論學說也源自易經。陰陽學說對於後世中醫學的發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和規範作用。在中醫學典籍《黃帝內經·素問》中有如下論述: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黃帝內經》認為陰陽是天地萬物的根本,也是人的根本,人的健康與否都是陰陽運動的結果,陰陽平衡人就會健康;若是陰陽失衡,不論是陽盛陰衰,還是陰盛陽衰,都會讓人生病。
在易經思想中,陰陽不過是相輔相成的兩種物質、兩種運動、兩種屬性、兩種狀態。陰陽既可以表示兩類相對的事物,也可以表示一個事物相對的兩個方面,是宇宙萬物最基本、最高度的區別和概括,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宇宙萬物都是陰陽二氣此消彼長、相互交融的產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正反兩個方面。而且宇宙萬物的生長、發展和消亡,也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陰陽無處不在,一點也不神秘。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劃分為陰陽兩類,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火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晝為陽夜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盈利為陽虧損為陰,增長為陽衰退為陰、正面為陽背面為陰,等等。
一般來說,陽代表的事物具有運動、活躍、剛強、向上等屬性,例如動、剛強、活躍、興奮、積極、光亮、無形的、機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輕的、熱的、增長的、生命活動等。
陰代表的事物則具有安靜、不活躍、柔和等屬性,例如靜、柔和、不活躍、抑制、消極、晦暗、有形的、物質的、下降的、在內的、重的、冷的、減少的、肉體等。
我們前面在探討無極的時候,講過本源常道的概念,認為存在一個如如不動的萬物本源,我們所看到的各種事物都是這個本源常道的象(相),是現象級的存在,我們是通過象(相)才認識到本源的存在的。
陰陽也是一個現象級的概念,是對現象的分析工具,藉此工具一方面可以對物象進行無限分解,使萬物「復歸於無極」,另一方面也可以對物象進行歸一,直至回歸那個本源常道,同樣歸於無極,歸於本源常道。
睿智奇謀,經國濟世
植根易經思想,用東方謀略與智慧解決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乃至生活中的問題。
歡迎提出您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我們會全力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