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選擇一門樂器的話,我選古琴!古琴的歷史悠久到可以和中華文明同步,傳說神話中有它,聖人治世時用它,文化昌盛的時候它毫不張揚,民族存亡的時候它堅挺脊梁,它是一門樂器,也是一種聖器。每位琴人都希望手中能擁有一張形、音、色俱佳的古琴,如果有機緣得到一張真正的唐宋古琴,那一定會視其如生命般珍貴。
古琴的身長,一般都是三尺六寸五分,比喻一年的光陰;古琴的身寬,一般都是四寸,比喻一年的四季;一年共有十二個月,若是加上閏月,便會有十三個月份;而這個數目,又恰好是一張古琴上作為音階的「徽」數的總合。古琴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
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古琴是中華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自古「琴」為其特指,20世紀20年代為與鋼琴區分改稱古琴。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
周朝時,韓國著名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悽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在屋梁之間,令人難以忘懷。司馬相如用古琴彈奏<>向卓文君求愛,也被傳為千古佳話。
它的弦音打通你的五臟六腑,它的意蘊帶你邁入出世的仙境,它那神似道化的繚繞玄音,讓無數中華先哲頓悟而世,創造了無數民族精髓的迷藏玄經。它是中華文化的沉澱——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