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古不變的「白玉盤」,古人為月亮創作的詩詞,是現代沒有的浪漫

2021-01-16 騰訊網

月亮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很浪漫的東西,現在關於月亮的文化也一直延續至今。那古人賞月是什麼樣子呢。月在我們中國的文化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日月分別稱為太陽太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就是太陽和月亮,代表所有事物和思想的兩個極端,所以我們中國人對日月的崇拜和喜愛。

月亮每三十天完成一次圓缺變化,由於具有不同的視覺形態,加上本身的文化典故和神話傳說,所以月亮有著數十種不同的別稱,比如說像玉兔,玉蟾、嬋娟等等有數十種之多。

在中間,所以稱為中秋,被視為是團圓佳節,這一天要賞月吃月餅,天上只有一輪明月,但是人們卻能使用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來描寫中秋,描寫天上的圓月。

我們中國人似乎對這月亮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包括我們的傳統佳節,中秋節都與月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詩人的眼裡,月亮代表著團圓,但我覺得在李白的詩裡,月亮則表現出了一種孤獨的情懷。在南宋文學家鮑照的詩裡,月亮仿佛又是一個純潔無瑕的美人。

南朝宋的文學家鮑照,寫過一篇朗月行,這是一首描寫月下佳人的詩,讀起來就是非常豔麗柔軟的風格,他就是說一輪明月從東山緩緩升起,月光灑在窗前,有家人穿著華美的服飾,豔麗的妝容,坐在窗前的月光中撥動琴弦,當年漢武帝的皇后秀髮如瀑,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身輕能做掌上舞,想來也不過是今天眼前這樣的佳人吧。

還有一篇《古朗月行》,這首詩非常有名他說小的時候看到天上這個發光的圓盤,不知道他究竟是什麼,想來根潔白如玉的盤子確實是非常像的,所以呼作白玉盤,後來漸漸長大了,知道了這是月亮,但又不知道他為什麼會掛在夜空中。

聽過很多崑崙瑤池的神話故事,所以就覺得這是瑤臺上的寶鏡,飛上了青天,月亮裡面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仙人的身影,也能看到月宮前茂盛的桂樹,傳說月宮中的玉兔搗煉仙藥,李白的想像力和這個城市的能力,真的可以說是大唐的巔峰了。

把月亮比作白玉盤,是非常生動形象的,月亮像白玉盤一樣皎潔明亮,又和白玉盤一樣清澈透明,我們的思維好像跟隨著李白的步伐,從他的小時候到長大,仿佛面前就浮現出了崑崙瑤池的景象,和仙人模模糊糊的背影。李白的詩風,充滿了中國道家的飄逸。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寫過凡爾賽文學,白玉盤、綠玉杖、散金三十萬都是小意思
    凡爾賽文學被網友們總結為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富。比如有的女生說我一直都不知道吃雞蛋是要剝殼的,原來吃的雞蛋都是管家給我剝好的。這明顯就是赤裸裸的炫富。在略帶憂傷的敘述中不經意間透漏自己高貴的生活。其實一些名人在不經意間也在創作著凡爾賽文學,比如馬雲就曾說過,「我對錢不感興趣」。撒貝寧也曾說過,「北大還行」。等等,諸如此類的都是。這種炫富的方式與手段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和我國古代的名人相比較可謂是大巫見小巫了。其中詩仙李白就被譽為凡爾賽文學的鼻祖。白玉盤,綠玉杖,散金三十萬等等都是小意思。小兒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現在小學教材中選有這首詩。
  • 中秋節:古人何時開始崇拜月亮,為什麼喜歡月亮多於太陽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關於月亮的記載——以碳–14測定,其陶器為公元前2780±145年的遺物,這就是說,這批文物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了! 根據中國古代的規定,長者為伯,次者為仲。用「仲秋」表明了秋天已經過去了一些時間,進入新的階段。那麼,隨著天氣的變化,古人認為要體現在身體中,因為天人合一才能長生九世。所以,上文提到的《禮記》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這是因為,古人相信,秋天,是肅殺的時間,五行屬金,五方屬西,所以提醒老年人要注意身體。怎麼做?多喝粥。
  •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
  • 古人是依據什麼來創作詩詞的?平仄如何判斷?根據方言還是官話?
    今天看到有人提問:「古詩詞講究平仄對仗,古人是怎樣判斷字詞的平仄的?他們是不是沒有普通話也沒有拼音,方言發音也不同?」關於這個問題,應該說描述是不夠準確的,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詩詞的平仄知識,有必要將問題分解成如下幾個小問題:1、古詩詞一定要依照平仄嗎?
  • 詩詞寫作參考:古典詩詞創作技巧(上)
    中國古典詩詞與現代詩詞因主體思維方式差異,呈現不同之藝術特色。古典詩詞運用神話思維創作構思,主體以「天人合一」的觀物態度面對世界,將直覺感應的察物方式融入對象。當代詩人受西方世界影響,新詩構思方式以邏輯思維為本,主體懷著「以人定天」的觀物態度面對世界,運用分析推論的感物方式佔有對象。
  • 月亮對中國人來說代表什麼?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首李白的詩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讀過,月亮似乎在中國人心目中從小就象徵著純潔。而在國外,月亮通常代表著邪惡,陰暗,成了吸血鬼和狼人這類怪物的幫兇。不同的文化形成肯定有各自的背景原因,那麼我們又因何對月亮有這樣深厚的情感,月亮對中國人來說代表什麼?
  • 鍾振振雜談詩詞創作(二):對《中華通韻》頒行一事的四點淺見
    改革開放以來,繼承中國古代詩歌優良傳統的中華詩詞蓬勃發展,詩詞作者隊伍呈幾何級數增加,今已多達百萬甚至數百萬之眾。由於現代漢語普通話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沒有入聲,與分平上去入四聲的平水韻差別較大,故日常語言接近普通話的地區(主要在北方),詩人們往往分不清平水韻裡的入聲字,一寫近體詩,平仄便出錯。於是他們提出並呼籲廢止平水韻,改用以普通話為基礎的新聲韻。
  • 為現代詩正名!這幾首關於愛情的現代詩,希望你喜歡!
    本文為原創作品,喜歡本文的可以關注或者點讚奧!你的鼓勵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呢!關於現代詩,一直都飽受爭議。很多人對現代詩,既覺得熟悉又覺得陌生。熟悉是因為大家大多聽說過舒婷,北島,顧城,海子等一系列著名的現代詩詩人。覺得陌生,是因為很多人對現代詩的了解僅僅止步於此。
  • 古人智慧:三生萬物,逢七必變,道出了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易經》就是古人智慧的集大成者,它認為雖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變化莫測,但不論如何都有其內在的規矩。"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古人的智慧是今人所難以想像的,譬如子平八字、六爻這些常見的佔卜方式,前者可以用來推算人生大體的軌跡,後者則可以具體到某一件事,只要心誠,加之佔卜師又有爐火純青的技藝,就可做出精準的預測。
  • 「雲帆視點」高朝先:淺談宋詩散文化特徵 對當代詩詞創作的影響與...
    儘管歷來被稱為好詩,卻只是好在意象鮮明,對仗工穩,是初學格律入門的範例;但是,這首詩是一首不成功,或者說是一首沒有寫完的詩。為什麼?因為沒有「起承轉合」,由此也就沒有主題,杜老夫子心知肚明,所以只將詩題冠之為「絕句」。宋詩於散文章法中求得了詩的結構的完善,不僅為宋詩散文化風格的形成鋪平了道路,而且為後人,直至為今人力求作品出新提供了捷徑。四、於白話中提煉語言。
  • 詩詞大會:沒有電話手機,古人聯絡也挺有意思
    在沒有之前,人們都是怎麼生活的呢?尤其是在古代,人們如何溝通,獲取資訊?小時候父母親到田地裡幹農活,中午飯做好了,姐姐就叫我到田地裡叫父母回來吃飯。當時異想天開地說要是自己有特異功能,家裡喊一聲,他們就聽到了多好,不要跑那麼老遠了,古人應該也有過類似的想法。沒想到的是,幾年後有了大哥大,物理老師給我們講那東西可神奇了,幾千裡地不用電話線這邊說話那邊就聽到了。
  • 這些關於賞月的詩詞,詩人眼中的月亮,和他們內心的情懷
    古人擁有很多賞月的詩詞,他們對於月亮的情懷都寄托在古詩裡面了,李白寫月下獨酌的灑脫不羈,他非常生動的描寫了月亮在夜間的景色,花影迎風飄動,雲海蒼茫風吹動,這樣的幾個關鍵的信息疊加,就能把場景描寫得十分真實,讀起來就確實有身臨其境的這種感覺。
  • 《當代詩詞百首點評》代序|楊逸明
    讀古人詩詞佳作,特別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唐詩,例如「白日依山盡」、「紅豆生南國」、「舉頭望明月」……好像並無難字僻字古奧字,使人覺得識字不多就可寫詩,因為這些佳作大多詞語淺顯,似乎有了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就能創作詩詞。可是品味這些詩詞作品的內涵,覺得思想深邃、感情豐富、識見高超,語言靈動。
  • 古典詩詞中的「月亮」,都在象徵著什麼?一般包括三個方面
    古典詩詞當中寫到月亮的有太多太多。不同的詩詞當中,對於月亮意象的使用,指代不同的象徵意義。總體來說,古典詩詞當中的月亮象徵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月是美的象徵《詩經·陳風·月出》最早以明月來喻佳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這裡的「佼人」就是美人的意思。
  • 文藝又浪漫,讓孩子全方位了解月亮
    有人問徐孺子說:如果月亮上什麼都沒有,會不會更明亮呢?」徐孺子回答說:「不會,就像人的眼睛裡有瞳仁,如果沒了瞳仁,眼睛必定不明亮了。」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叫《我要月亮》繪本,這本繪本的扉頁上寫著電影《登月第一人》中的著名臺詞:並非空無一物,寶貝,爸爸正要到月亮上去。月亮上到底有什麼?古往今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關於月亮的那麼多神話傳說和文藝作品?
  • 詩詞創作不可不知 「平仄」是什麼意思?
    讀者大概要問,瞧不起人是不是,老街沒有東西說了嗎?怎麼這麼小兒科的問題也要寫?不是老街沒有話題說了,而是老街看到評論裡確實有不少朋友不清楚什麼是平仄。另外知道平仄的你,知不知道什麼是平側?側又是什麼呢?平仄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一、字典裡的平和仄 顧名思義,平,就是平坦,不傾斜的意思;《說文》解釋:平, 平舒也。北宋時期的《廣韻》解釋:平,正也。
  • 七夕的浪漫,在文人墨客的詩詞裡最深刻
    而現代的年輕人雖然有鮮花美酒,有燈紅酒綠,卻遠不如古人純粹而浪漫了。彼年的七夕節,那些多情的詩人墨客正在揮筆作詩,寫下那些千古流傳的愛情佳話。但是宮女並沒有回到宿舍去,她在看著天上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周圍流螢飛動,可見周圍環境是多麼荒涼冷落與孤獨。這首詩含蓄雋永,頗有古代遺風。那個勾起杜牧離愁別恨的女子,不知是否是那個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豆蔻女子。乞巧唐 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古今月食詩歌PK,最後一首最搞笑,月亮要被我們玩壞了!
    我好奇心起,忍不住搜起關於月食的詩句,意外地搜到了許多現代文人墨客的大作。在此,呈現一場古今詩人月食詩詞PK,供大家一娛!1.古代篇月蝕詩——盧仝(唐)東海出明月,清明照毫髮。朱弦初罷彈,金兔正奇絕。三五與二八,此時光滿時。頗奈蝦蟆兒,吞我芳桂枝。我愛明鏡潔,爾乃痕翳之。爾且無六翮,焉得升天涯。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本期頭條號特收集一些關於中秋的詩詞名句供詩友賞析,有些詩句不一定完全寫中秋,但一定含有月亮,如果沒有出現月亮,那一定與月亮有關!希望大家喜歡。     中秋詩詞名句大全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