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脫貧攻堅中的「三合」力量

2021-01-08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4日6時訊(通訊員 鄭莉)自2015年以來,重慶市豐都縣三合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為抓手,貫徹精準方略,因地制宜,凝心聚力,加壓驅動,全力確保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到2020年10月,國扶系統全庫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17戶1982人全部脫貧越線,貧困村通暢率、村民小組通達率均達100%,安全飲水、安全用電、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實現全覆蓋,「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漸入佳境,順利通過國家普查驗收,榮獲全市2019年度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縣委、縣政府2020年度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產業先行讓群眾富裕起來

近日,筆者走進童仙寨社區,看到滿山遍野的枇杷樹鬱鬱蔥蔥。該社區居委會主任陳章川告訴筆者,社區自2014年開始發展枇杷產業,截至目前,已有2000畝規模。

四組貧困戶劉會林像往日一樣,早早地來到枇杷園裡務工,除草、施肥……從2016年開始,她就在枇杷基地裡務工。「我經常到基地務工,每天有70元的工錢,加上我流轉的土地費,一年下來還是有上萬元的收入。」劉會林說。

陳章川介紹,目前社區共有80餘名村民在枇杷園裡務工,加上土地流轉費,切實促進了村民增收脫貧。今年,街道又投入資金修建了凍庫和分揀車間,並在枇杷成熟時舉行盛果節,拓寬了枇杷銷售渠道。

「五年來,三合街道大力發展扶貧產業,『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發展枇杷2000畝、大紅袍花椒500畝、櫻桃500畝、構樹300畝、滕州脫毒馬鈴薯1500畝等,120餘戶貧困戶有了土地流轉費和務工收益。」三合街道農服中心負責人易大超告訴筆者,街道培育和發展新型經營主體47家,累計認證20家帶貧企業,認證扶貧產品250個,累計帶動貧困戶800人次參與發展,推動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達10.3%。

基建完善讓群眾便利起來

鹿鳴巖村五組村民程世貞悠閒地走在小路上。「相比以前,現在確實好了太多。以前都是土路,下雨天走一趟褲腳都是泥,現在出門不打滑不沾泥了噻。」

程世貞今年72歲,孩子出門在外,自己和老伴在家照顧孫女。以前交通不方便,2018年,村上完善了基礎設施,公路幾乎都硬化了,人行便道修到了家家戶戶門口。

「路修好了,我們出行暢通多了。而且從那以後,我開始養雞,多種了2畝李子、櫻桃樹,到時候不怕不方便拉出去賣。別看我70出頭了,幹勁還是挺足的。」程世貞高興地說。

「這幾年我們投入1217萬元,新建人行便道113公裡、泥結石路41.4公裡,2300餘戶9000餘人受益;投入資金2166萬元,建成『四好農村路』22.4公裡、擴寬公路32公裡,4000餘戶1.5萬餘人受益。實施C、D級危房改造663戶,農房『四改』4125處,舊房整治2071戶,易地搬遷74戶304人,發放易地搬遷建卡貧困人口補助資金364.8萬元。」三合街道經發辦負責人孫泉林介紹,五年來,街道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農田飲水改造提升、水生態修復等項目,2500餘戶11000餘人受益。

志智雙扶讓群眾自信起來

今年47歲的三合街道刀溪村七組村民劉昌會,在2014年因兩個孩子上學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底實現脫貧。由於丈夫一直外出務工掙錢,她獨自在家照顧生病的公婆兩三年,每天為公婆做飯餵飯、洗衣洗澡,直到老人相繼去世。

2015年,她家申請了危房改造建起了新房,孩子獲得了教育資助,家裡得到了醫療資助,村上為她解決了公益性崗位,對她進行了種養技術培訓。

「政府把我扶上馬,自己也要努力幹一把。」劉昌會堅定地說。

說幹就幹。在政策支持下,劉昌會申請了小額貸款,在家大力發展養殖和種植,修建了豬圈牛舍,目前家中餵有6頭牛、100餘只雞,種有稻穀、玉米,加上丈夫務工收入,全年收入達到10萬元左右,她對美好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嚮往。

「現在我是村上的一名小組長,向大家宣傳各種利民惠民政策,為大家服務,讓大家對生活更加充滿希望,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劉昌會自豪地說。

三合街道文服中心負責人陳豔娟告訴筆者,自脫貧攻堅以來,街道新(擴)建刀溪村、童仙寨社區、鹿鳴巖村、啄木嘴村、雙廟社區、峰頂社區、新建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配套完善圖書室、多功能室、文化體育設施設備等,農村客運實現村村通,大大方便了群眾辦事和出行。累計開展各類貧困人員培訓461人次、雨露技工培訓113人、農村實用技能及精氣神培訓662人,大大提高了貧困人員就業和創業技能。

相關焦點

  • 「智勇雙全」決勝脫貧攻堅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亂了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節奏,更拖累了脫貧攻堅步伐,隨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如期全面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迫在眉睫、時不我待。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都是重大政治任務,都是要全力以赴的硬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既是要求,更是職責,「兩手抓,兩手硬」不僅考驗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更考驗作風態度。
  • 奮力答好脫貧攻堅收官之卷——2020年全州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臨夏是全國「三區三州」和全省「兩州一縣」深度貧困地區之一,8縣市均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2013年底全州建檔立卡人口56.32萬人,貧困發生率32.5%,建檔立卡村649個,其中412個村被省上確定為深度貧困村,是全省全國脫貧任務最重、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區。
  • 「脫貧攻堅」甘肅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殘疾人一個不落地實現全面小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困中之困,艱中之艱,難中之難。近年來,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堅強領導下,甘肅省各級殘聯以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為主線,以推動助殘脫貧政策落實落細、開展問題排查整改、實施助殘脫貧項目、做好穩定就業工作為重點,精準施策、靶向攻堅,創新模式、完善機制,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全省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高質量開展,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 豐都鴿子壩村黨組織書記杜佳娟:脫貧路上彰顯新時代黨員風採的「最...
    杜佳娟同志,女,漢族,豐都縣包鸞鎮人,201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自2018年當選鴿子壩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她憑著勇於擔當的責任感和過硬的工作作風,認真踐行初心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全村的各項工作中,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帶動,鴿子壩村44戶貧困戶,149人,於2019年10月全部脫貧,群眾都笑稱她是「最美女書記」。
  • 脫貧攻堅夏秋決戰|敢教日月換新天——來自六盤水脫貧攻堅一線的報告
    聚焦「四場硬仗「、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涼都大地春潮湧動,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把感恩之情轉化為奮進之力,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凝聚了磅礴力量。如今,涼都已不僅僅只有「人民小酒」、「盤縣火腿」兩個「寶貝」,春茶、刺梨、獼猴桃「涼都新三寶」已成為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更是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閃亮登場,備受青睞。
  • 日照市嵐山區:做好高質量脫貧攻堅「加減法」
    回望扶貧路程,放眼嵐山大地,以強有力的工作體系統領脫貧攻堅,廣大幹部群眾勠力同心,響鼓勁催——成立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建立區領導包聯鄉鎮制度,4名處級領導分別包聯扶貧重點鄉鎮,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開展遍訪貧困對象行動。各鄉鎮街道結合實際,調整充實鎮扶貧辦工作力量,設立村扶貧助理,完善全區扶貧工作網絡。
  • 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線上)參展選登三
    >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線上)作品名稱:《地攤經濟·早市》參展作者:孟令首作品種類:油畫作品尺寸:100cm×120cm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線上)作品名稱:《日月變更》參展作者:劉曼琳作品種類:中國畫作品尺寸: 35x500cm天津市脫貧攻堅主題美術作品展覽
  • 金石鎮:政協副主席黃耀威來金石開展脫貧攻堅「三走訪」
    7月16日,市政協副主席黃耀威赴金石鎮開展脫貧攻堅「走窮親、走農家、走街坊」三走訪活動。在金石村,黃耀威詳細了解脫貧攻堅「回頭看」摸排的問題及其整改情況、產業扶貧開展情況,詢問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金石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79人,尚有4戶5人未脫貧。
  • 澧縣澧澹街道:助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
    近幾年來,澧縣澧澹街道人大工委堅持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人大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23名人大代表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匯聚民意民智、凝聚民心民力,責無旁貸、主動作為,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人大力量。
  • 石臺縣仁裡鎮人大:聚力脫貧攻堅 彰顯人大擔當
    高寶村地處深山腹地,高寒缺水,交通不便,通訊不暢,自然資源匱乏,脫貧攻堅任務異常繁重。仁裡鎮人大主席王耀曾在橫渡鎮歷壩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幫扶脫貧攻堅經驗足、工作成效高。2018年11月,經鎮黨委研究決定,王耀駐高寶村幫扶脫貧攻堅工作。「搬出不適宜居住的窮山窩,僅僅是提升貧困群眾生活質量的第一步。
  • 大唐集團公司召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2020年第三次會議
    本網訊 3月18日,大唐集團公司召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2020年第三次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中央企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視頻會議精神,聽取集團公司扶貧辦脫貧攻堅工作匯報,安排部署脫貧攻堅有關工作。
  • 寧夏人大:法治引領決勝脫貧攻堅
    脫貧路上 法治護航脫貧攻堅戰是一場需要全社會參與的戰鬥。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更加廣泛、更加有效地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這其中,人大如何突出自身優勢、發揮重要作用?在這場脫貧攻堅的「大考」中,人大該交出怎樣的答卷?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 【地評線】金羊網評:打造基層人才「聚寶盆」,決勝脫貧攻堅「下...
    3月30日,中央組織部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急需人才向貧困地區基層一線集結。千秋基業,人才為本,打造好基層人才的「聚寶盆」,匯聚起基層人才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方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戰場」。栽種人才「梧桐樹」,引高端人才服務脫貧產業。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我們的摘帽記
    「脫貧了,我們要把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走進廚房,有則色聰的妻子正在準備晚飯,電飯煲、電炒鍋、電磁爐一應俱全,新打的灶臺貼著瓷磚,乾淨漂亮,飯桌上擺著剛出鍋的三菜一湯。普格縣總人口21.8萬,是一個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自然稟賦不高,基礎設施落後,社會發育程度低,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大涼山脫貧攻堅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2014年,全縣共識別貧困村103個,貧困發生率達37.34%。目前,全縣103個貧困村、14382戶6802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面脫貧退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在脫貧攻堅中,省總工會不斷創新機制,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扶貧開發經驗和模式,產業扶貧、扶貧扶志、消費扶貧、勞模扶貧、東西部協作扶貧等方面創下多個「全國領先」,展現了新時代工會組織的責任與擔當。下一步,省總工會將嚴格按照「四個不摘」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工會「五大優勢」,堅決做好脫貧攻堅收官工作,重點打造完善消費扶貧長效機制,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工會智慧與力量。
  • 築牢健康防線 助力脫貧攻堅
    築牢健康防線 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2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金羊網評: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滿意答卷
    在我國脫貧攻堅決戰的決勝之年,羊城晚報評論員在國際消除貧困日前夕來到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州鄉城縣,在千裡之外的高原上親身感受脫貧攻堅的成果。走訪田野鄉村,採訪扶貧幹部,羊城晚報評論員更加感喟於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的脫貧攻堅具有世界性意義,體現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是廣大扶貧幹部辛勤付出的結果。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一份滿意答卷。
  • 《山海情》定檔1月12日 聚焦脫貧攻堅共繪時代畫卷
    《山海情》即將開播 定檔預告傳遞扶貧力量《山海情》今日發布定檔預告,預告中通過一個個小人物的刻畫,揭開扶貧攻堅歷程的艱難奮鬥史。該劇由高滿堂、孔笙、侯鴻亮金牌團隊再度合作,是繼《大江大河》第1、2部後正午陽光出品的又一部主旋律與硬實力兼備的現實主義題材劇。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秦力勇 許星...
    每年初,黨組牽頭專門制定報社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工作意見方案,報社年度工作目標任務、機關黨委年度工作要點均把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列為黨員領導幹部、各編委會、部室、公司抓黨建和支部工作的重要內容,實行同考核、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黨組每季度專題研究一次脫貧攻堅工作,在報社或到村上召開一次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 打造醫療特色 提升服務品質 改善就醫體驗 豐都衛生健康事業持續向...
    豐都縣人民醫院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合力,全院醫護人員踴躍參與、人人擔責履職,紮實開展健康扶貧、結對幫扶等工作,發揮了區域醫療中心在健康扶貧中的排頭兵、領頭雁作用,為確保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有保障,幫助貧困戶穩定脫貧,切實增進豐都縣貧困群眾的福祉不計得失、竭盡全力,「人民醫院」名副其實,脫貧攻堅一馬當先,贏得了各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