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廣東人的飲食從來不簡單。一道盆菜告訴你廣東人吃的可不僅僅是「菜」,還有運氣和財氣!
盆菜是粵菜中的一種雜燴菜式,可追溯到數百年前。據傳,南宋末年,宋帝被金兵追趕,逃難時到了現在的元朗。此時隨從四處尋找食物,當地村民們為表心意,紛紛把家裡最珍貴的食物貢獻出來。由於食物太多,倉促之間,只好用了木盤盛載佳餚,於是「盆菜」誕生了。盆菜食材豐富,百味薈萃,流傳到今天已成為重要節假日的巔峰菜餚,更被會吃的廣東人附上種種美好寓意。
逢年過節,廣東喜歡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或者財力)在餐桌上擺上一道盆菜,寓意盆滿缽滿、財源滾滾,吃完後心滿意足、喜笑顏開,仿佛化身錦鯉,所向披靡。今天我們就來剖析一下,盆菜裡的「乾坤」,品嘗一下廣東人眼中「盆滿缽滿」的愉悅。
盆菜,顧名思義,以盆為器皿。以前是木盆,發展到現在,鐵盆、塑料盆也有。
盆菜的結構主要分為上中下三層,食材一般包括蘿蔔、支竹、魷魚、豬皮、芽菇、雞、鯪魚球和炆豬肉,現時不少盆菜還包括花膠、蝦、鮑魚、鱔乾等。食材的品級則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外圍遞減。最上層放較名貴的鮑魚、蝦、花膠等,其中最貴的鮑魚放中央的位置,下一層是燜豬肉、支竹、馬蹄、芽姑等容易吸收上下層汁液的食材,最底層放蓮藕、蘿蔔、芋頭等較難吸收汁液的食材。這樣,各層食材的味道就會和諧地互相支撐,共冶一爐,達到「和味」的境界。
當然盆菜不是單純的「一鍋燉」,菜品是經過煎、燜、滷、炸、燒、煮後再仔細地一層一層疊放而成,每一個菜品的烹飪方法都十分考究,且寓意不同,承載了廣東人喜歡的「盆滿缽滿」也是不簡單吶!
菜品分解
家肥屋潤——客家燜豬肉
名詞解析:「家肥屋潤」 中「肥」是富裕的意思,「潤」是滋潤的意思。「家肥屋潤」形容家庭富裕,日子過得滋潤。
燜豬肉是用半肥瘦的豬肉配合油、糖、酒、雞粉、生薑等經過醃製、炒熟、水燜而成,肥而不膩,正是又「肥」又「潤」,滋潤得很。燜豬肉是整個盆菜的精粹所在,也是最花精力。
金雞報喜——白切雞
名詞解析:雞常被比作鳳,而鳳又常被民間認為是高貴祥瑞的代表,故「金雞報喜」形容大吉大利,吉祥富貴。
白切雞在廣東人眼中的地位不容小覷,也是最喜歡的「做雞」菜式,因為最有「雞味」。做法相對簡單,一隻乾淨的「走地雞」經過開水燜煮、冷水過度,就完成了。如果單獨做菜,需再配上薑蓉(切碎的生薑)、花生油、生抽混炒成的醬,蘸著吃。
東成西就——油燜冬菇
名詞解析:「成」和「就」均為「成功」的意思,「東」「西」是方位泛指,意為到處。「東成西就」形容左右逢源,做事皆有成就。
油燜冬菇的做法也相對容易,把冬菇簡單清潔後與芝麻油、薑片、烹料酒一起翻炒後加入適當調味品和水,最後小火收汁。
其它更簡單的菜品就不一一列舉了。把寓意記一記,才不枉你與盆菜相識一場哦。
心想事成——海參
哈哈大笑——幹煎蝦碌
橫財就手——滷豬手
財源滾滾——鯪魚球
年年有餘——鮑魚
元寶豐沛——瑤柱
一手掌握——鵝掌
知足常樂——支竹
花開富貴——西蘭花
佳偶天成——蓮藕
和氣生財——大白菜
除食材本身,數字在廣東人眼裡也不簡單。
六六大順——數量六
發發發(財)——數量八
學到了嗎,下次記得吃上一道正宗盆菜,跟廣東人一起錦鯉附身,財源滾滾!
對於廣東盆菜,大家有沒想說的?聊幾句?
(圖片源自網絡,如侵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