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布衣將軍」之稱的馮玉祥,在上海復興路的法國式小樓典雅華貴

2021-01-10 林間泉韻B

參觀馮玉祥故居完全是偶遇。那天準備去思南路尋訪上海國保單位,行走在黃浦區復興中路上,看到有一群遊人在排隊掃碼。我便駐足關注了一下,看到這座小洋樓原來是馮玉祥故居。

原本對上海街道就不熟悉的林間泉韻,毫不猶豫地湊到隊伍後面,也排隊掃碼,參觀遊覽。

這是一座法國風格的三層花園式別墅,紅色瓦頂黃色牆面,綠色植物爬滿了外牆。上海市將該樓列為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

從東側石質臺階拾級而上,可進入二樓客廳。或者從內屋階梯也可進入二樓客廳。

三樓可通往露天陽臺,寬敞明亮,視野開闊。周圍的景色與思南公寓內一座座獨具特色的小洋樓盡收眼底。

雖然故居已經改做思南書屋,裡面的布置業已改變,但精緻而優雅的建築風格足以看出當年的華貴與氣魄。

這座精美的小洋樓建於1926年,而後即為馮玉祥將軍買下。由於馮玉祥在霞飛路另有居所,因而,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的著名詩人柳亞子曾兩度租住於此。

1951年,馮玉祥的夫人李德全為支援抗美援朝,立據無償將這座樓房捐獻給了國家。李德全是新中國第一任衛生部部長,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馮玉祥是中國國民革命軍一級陸軍上將、西北軍閥、愛國將領和民主人士,安徽省巢湖人。馮玉祥的一生傳奇故事很多,廣為人知的就有灤州起義,驅逐末代皇帝溥儀離開紫禁城,五原誓師,蔣閻馮中原大戰,淞滬抗戰等。

從一位舊軍人轉變成為民主主義戰士的馮玉祥,人們對他的評價不一,有「布衣將軍」、「基督將軍」、「倒戈將軍"等諸多別稱。但他堅定抗日,反對分裂的主張還是得到了充分肯定。

生於亂世之中的馮玉祥,自然有著歷史的局限性。但出身貧窮的馮玉祥能靠自己的打拼,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算是不白活一回。

我,林間泉韻。愛好文學,喜歡攝影。遊走於山川水澤,漫步在庭堂院落。鍾情古文化,融入新時代;擁抱大自然,記錄小情感。 若能喜歡,請點評關注。

相關焦點

  • 佟麗婭寫真,華貴典雅,曼妙多姿
    : 宇宙印象資訊 舉報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佟麗婭寫真,華貴典雅
  • 【魯堂主說藏品】民國十五年,于右任請馮玉祥解西安之圍始末
    電視劇《白鹿原》截圖  但是很多人可能對於西安解圍付出了巨大貢獻的于右任先生和馮玉祥將軍背後的故事不甚了解。今天,我們一起回顧下這段歷史。正值此時,李大釗請于右任赴莫斯科敦促馮玉祥回國領導國民革命軍策應北伐,挽救危局,他欣然允諾。  于右任一路顛簸,秘密乘軍用貨車輾轉京、津、滬,6月中旬才由上海搭乘蘇聯貨船北上,在海參威登上火車,橫穿西伯利亞,終於到達上烏金斯克。
  • 華貴典雅 《熹妃傳》特色市民卡曝光
    熟稔女性玩家心理的玩友時代與蘇州市民卡達成了合作,推出了《熹妃傳》限量珍藏版市民卡,卡片正面經典《熹妃傳》人物形象華貴典雅,深得用戶喜愛。據了解,《熹妃傳》特色市民卡一經推出引起不小轟動,其他地域的玩家表示希望推出當地的《熹妃傳》特色市民卡。在《熹妃傳》與蘇州市民卡的合作中,藉由市民卡在蘇州本地的普及度,大大提升自身產品知名度,同時也是為女性玩家們提供生活化的個性定製。
  • 馮玉祥和蔣介石的恩恩怨怨,從拜把兄弟到決裂,究竟經歷了什麼?
    書裡面馮玉祥對蔣介石表現了很大的義憤和不滿,意味著兩個人關係的徹底決裂。 書中他稱蔣介石為「小袁世凱」、「希特勒第二」,列數了對蔣的種種不滿,那麼他們究竟有什麼樣的恩恩怨怨呢?蘇聯之行,讓馮玉祥深有啟發。 1926年4月,張作霖、吳佩孚、閻錫山組成的50多萬人的討赤聯軍向西北軍大舉進攻。西北軍因寡不敵眾,退往綏遠。
  • 宋曉英華貴起來好氣質,黑旗袍配披肩圍巾,「中國紅」荷花真典雅
    因此,切記不可因為年紀大了就放任隨意,女人就算是到了奶奶的年紀,穿衣也要有自己的要求和態度,就像宋曉英,一身奶奶裝真典雅,黑旗袍配中國紅荷花,寬圍巾比裙長超顯氣質。當然,作為女星的宋曉英,在穿衣打扮方面肯定會更時尚新潮一些,但我們身邊也不乏有熱愛生活的普通媽媽和奶奶們,就像腳踩中國紅舞鞋,裙擺飛揚的廣場舞大媽們,她們身上散發出的那股子精氣神兒,真讓人心生羨慕。
  • 「布衣將軍」劉華清:自稱仕途有三次「意外」
    「布衣將軍」劉華清:自稱仕途有三次「意外」 2015-01-14 15:37:03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劉豔 1945年9月,劉華清率部攻克夏津縣城後留影1987年2月,劉華清(右一)在海軍訓練基地調研199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鄧小平同劉華清親切握手  編者按:《福建黨史月刊》發表文章《從大別山到中南海的「布衣將軍
  • 上海必去的6條馬路,沒人陪也要去,你去過幾條?
    如果你計劃來上海,如果你不喜歡人山人海的擁擠,那麼就考慮一下這幾條路線吧。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上海6條必去的馬路,每一條都獨具風情,一個人去也可以很開心,非常值得一遊。1、思南路這是一條非常具有濃鬱法國風情的馬路,也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和繁華的淮海路或熱鬧的田子坊相比,思南路有種幽深靜謐的氣質。
  • 上海兩棟民國庭院式民居被拆 文保部稱不知道
    據文物專家分析,這兩棟建築是近代建築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中西合璧庭院式民居,是構成老城廂風貌的重要因素。這種建築目前在老城廂也所剩無幾了。居民反映,過去《夜上海》以及某部瓊瑤電影等都曾在該建築中取景。有關部門稱「不知此事」記者就此事打電話給黃浦區文物保護部門負責人,對方稱不知發生此事,但這兩棟建築還沒有被列入歷史保護建築名單。沒有列入「保護」名單的歷史建築就可以拆嗎?2006年上海就發布了《上海市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其範圍為當時黃浦行政區的人民路—中華路以內區域,總用地面積為199.72公頃。
  • 浙江第一個撤縣設市的地方,「復興」路在何方
    33年前的這一天,蘭溪撤縣設市,作為浙江第一個撤縣設市的地方,蘭溪一度被稱為「小上海」,但近幾年的「曝光率」似乎並不高。  每每說起蘭溪這三十四年來的發展之路,不少在外的蘭溪人有一種「怒其不爭」的惋惜,尷尬之餘,蘭溪的「復興」也是他們最關心的。
  • 馮玉祥:與蔣介石分分合合二十年
    北伐時期:蔣「捧」馮到鄭州結盟1927年之時,蔣介石和馮玉祥頭上都頂著「總司令」的頭銜,這是早期蔣馮電文多以蔣總司令、國民聯軍馮總司令開頭的原因。不同之處在於,蔣介石當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而馮玉祥是國民聯軍的總司令。蔣介石的崛起同黃埔軍校分不開。馮玉祥成為國民聯軍的總司令頗有一番曲折。馮玉祥本名馮基善,字煥章。
  • 《勇敢的心》蘇菲·瑪索的法國王妃,高貴、典雅,端莊又不屈不撓
    導語:歡迎來到崔青青講故事,《勇敢的心》蘇菲·瑪索的法國王妃,高貴、典雅,端莊又不屈不撓 在看《勇敢的心》之前,由於對那段歷史背景沒有了解,保留了較好的觀影體驗。多年以後,愛德華一世逐漸老去,為了緩和與法國的敵對關係,他讓自己的兒子愛德華二世迎娶法國公主伊莎貝拉。然而小愛德華是個同性戀,對自己的美豔嬌妻毫無興趣,並且生性懦弱無能,沒有一絲君王風範,老愛德華對此憤怒不已,卻也束手無策。為了統治蘇格蘭,吸引英格蘭的貴族到北方去,愛德華在蘇格蘭恢復了初夜權。即領土內任何民女結婚時,英格蘭貴族們都有奪取她初夜的權利。
  • 漫步上海:大吉路的昨天和今天
    1918年,他創辦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倡導「手腦並用,雙手萬能」理念,開啟了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先河。從1913年到1937年,黃炎培一直住在老西門靠大吉路的黃家闕路36號,這是他在上海居住時間最長的住宅。舊居建築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這棟歷經百餘年滄桑的老宅,尚可看出舊宅的古樸典雅風韻。
  • 上海吳式太極拳傳人——「二丁」
    「二丁」指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鑑泉長子吳公儀的兩位上海弟子丁晉三、丁德三親弟兄倆。二人是無錫人,在上世紀30年代來到上海。弟兄倆年齡相差較大(相差十歲左右),性格也不同。弟弟丁德三(1915——1999年)比哥哥丁晉三更早學拳於吳公儀,他1942年拜於吳公儀門下學吳式太極拳。
  • 中關村這三座蘇式的小樓有何特殊?李佩稱「中科院精神的根在這」
    在鱗次櫛比的高樓中,很少有人注意到「科源社區」中心的13、14、15號三座小樓。這三座三層蘇式建築,除了太舊,看不出任何特別之處,卻被稱為「特樓」。老人中流傳著一種說法,大量太監葬在這裡,當時稱太監為「中官」,故有「中官邨」之名。這種說法,並非信史。據著名科學史專家樊洪業考證,中關村之名,很可能是一個小錯誤造成的。當時《中華地理志》有個袁幹事,在印刷信封的時候,連錯兩個字,把中官邨印成了中關村。一個地理雜誌社,竟然把自己的地址印錯,豈不是貽笑大方?可那時「三反五反」,最怕浪費,只好將錯就錯。
  • 民國時期,佔據山東7年之久的韓復榘,究竟有多少部隊?
    馮玉祥在民國時期甚至有「倒戈將軍」之稱,僅著名的倒戈就高達9次。大概是上行下效的結果,倒戈將軍馮玉祥的麾下,也誕生了不少倒戈將軍,例如,比馮玉祥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後還當了漢奸的石友三,例如,山東王韓復。韓復並非山東人,而是河北霸縣人,他1890年出生在當地的一個小康家庭,因此,家境並不算貧寒的韓復榘有機會進入私塾讀書,也正是在私塾學習期間,他練就了不錯的文筆和一手好字。
  • 這座法國精神的豐碑,才是讀懂法國文化自信的關鍵
    2019年4月,大火將巴黎聖母院有著「中世紀建築結構明珠」之譽的木製屋頂全部燒毀,93米高、由200多噸鉛鑄成的哥德式塔尖也在熊熊烈火中轟然倒塌,這座象徵了教堂的罹難幾乎成了當代法國人心中的「聖殤」。
  • 76條文藝馬路 65個商業街區,總有一款適合你
    2.霍山路(東大名路-臨潼路)二戰時猶太難民的集中居住在此,使其成為充滿異國情調的商業中心,有「小維也納」之稱。3.愚園路(定西路-烏魯木齊北路)有多少路口,就藏著多少故事,有七十二家房客的私家別墅,名人躲過的暗道,生長了半個世紀的梧桐…4.康平路(華山路-高安路)官家大院式的「宅院」、老城廂平民住房和歐美風格的花園別墅,每一棟建築,都是一段歷史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