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晚年買門票回故宮,準備要回祖先牌位,卻因一句話啞口無言

2021-01-09 羽昕天

時代的犧牲品,別無選擇的傀儡,用這句話形容溥儀,想必是最恰當不過了吧。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皇帝,他的退位代表著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制度的沒落,也是他人生轉折點的開始。

曾經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設想的千秋萬代,只不過也是自娛自樂的一個夢魘而已。但作為爭權奪位的工具,溥儀的一生更是充滿著傳奇和悲憫色彩。年幼上皇位,卻在幾十年後淪為新中國的普通人。之後的溥儀還嘗試過重回到故宮,本是想要拿回清朝十一個皇帝的牌位,卻沒想法到被工作人員懟得啞口無言。那麼為什麼被回絕呢?

年幼繼位

在很多影視劇裡我們都能看到各種關於皇帝的描寫,大多都是權威、說一不二的形象。這讓很多人都認為,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代表。可是,不是所有皇帝都是如此。就像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就無法配得上這個「至高無上」的形容。

自己作為皇帝沒有實權就算了,甚至在那樣一個動蕩的環境下,自己也不過是一個連自己的命運、將來怎麼去走都無法自己抉擇的一個犧牲品罷了。

1906年,溥儀出生,但作為皇子出生的溥儀似乎並沒有一個一帆風順的未來。因為他兩歲的時候光緒帝就突然暴斃,而死因也不清。之後清朝最有權力也最有決策能力的女人,慈禧太后也接連著去世。整個清王朝陷入了無比的動蕩之中。風雲飄搖之下清政府陷入了一個不明朗的歷史拐折之下。

但是,慈禧有先見之明地在去世之前就制定了接下來的皇帝繼承人。那就是還年幼的溥儀。說是年幼都是誇張了,1906年溥儀出生。待到1909年他繼位的時候,也不過是一個三歲的孩子。普通人家的三歲孩子還在牙牙學語,但是溥儀卻已經坐上了很多人求之不得的皇帝寶座。

但三歲的溥儀根本不懂皇帝的概念,更不知道怎麼去經營一個皇朝。所以與其說他接下了皇帝的職位,不如說慈禧是自知清朝的滅亡已經是覆水難收,自己只是在慌亂之中尋找一個不懂事的人來背這個滅國之鍋罷了。正如很多人設想這般,溥儀的接任預示著清朝的滅亡。而他也背上了滅國之君的罵名。

封建王朝的覆滅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更大的動亂之中。戰爭、硝煙一觸即發。而緊接著第二年溥儀就在壓力下被迫退了位。這時候,溥儀也不過六歲而已。年紀小到都不知道皇帝這兩個字到底代表了什麼。但,這個世界沒有給他時間想清楚,就被趕下來,一切來得都是如此之快,措手不及。

雖然溥儀作為皇帝的人生至此畫上了句號,可是他接下來的人生還要繼續走下去。接下來的中國也陷入了更大的動亂之中,國家風雨飄搖,戰亂不斷。

1950年,中國擺脫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進入了新中國階段,社會也開始步入了新的國家體系。而這邊溥儀也被押送回國進行改造。在改造時期的溥儀因為表現不錯,在1959年時就被特赦。此刻,已經沒有所謂的清代皇帝,溥儀作為一個普通人,成為了新中國的普通公民。也從此刻開始,溥儀擁有了新的生活,更為平凡但也更加自在的生活。

步入新生活

為了成為新中國的一員,溥儀需要一個新的身份來繼續生活。畢竟,清朝覆滅之後,很多達官貴人為了自保紛紛改了名字來求平安。況且,愛新覺羅這個姓氏也的確太過於招搖了。為了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就需要上戶口,可是溥儀這個名字的知名度也著實太高,導致他沒有辦法偷偷改名。

上戶口的時候,也只能硬著頭皮用他自己的本名愛新覺羅溥儀這六個字來作為戶口名字。可是光有一個名字可是遠遠不夠的,入戶還需要家庭地址。說到住址,溥儀脫口而出紫禁城。可是這時候紫禁城早已經成為故宮博物館,怎麼可能住人呢,只得作罷這個想法。最後住址改為了妹妹家,這樣溥儀的戶口才算是辦好了。

擁有新身份的他終於成為了真正的中國公民,還找到了一份動物園管理員的工作。最後認識了護士李淑賢,並結了婚。至此,溥儀也算是過上了真真正正的平凡人的生活。

重回故宮

雖然此刻的溥儀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通人,可是他還是保留著對自己從小長到大的故宮的思念和不舍。所以總是想著找個機會回去看一下。終於,他和妻子抽了空來到了故宮。溥儀理所應當的直接往前走,自然是被工作人員攔下了。畢竟故宮是一個旅遊景點,需要買票才可以入內的。但溥儀卻無法理解,這個曾經就是自己的家,回自己家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還需要買票?

但故宮早已經不是皇帝的居室,想要進去就要買票,就算是曾經的皇帝溥儀也是不能例外。這時候他聽說清代十一位皇帝的牌位的地方有些漏雨,於是就向工作人員要祖先的牌位。而聽到這個請求的工作人員自然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雖然在溥儀心裡,作為後代把祖先的牌位帶回家自行供奉沒什麼不妥,但工作人員卻給出了一個更能說服他的理由。故宮是國家的,早已不是個人的了。別說是一個牌位,就連獅子都不能被個人帶走。

溥儀一再堅持,工作人員說出一句話讓溥儀啞口無言。工作人員表示:「當年你的祖先入關之時,你們為什麼沒把明朝皇帝的牌位給他們的後人呢?」被懟得啞口無言的溥儀才發現自己是無理取鬧,只能悻悻而歸了。

幾十年風雨動蕩,社會飄搖。曾經的社會還是封建統治,搖身一變卻步入了社會主義,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讓人無比感嘆。溥儀的一生只是時代的縮影,前半生顛沛流離,晚年多少能過上安穩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溥儀退位後,請求要回祖先的牌位供奉,因為一個原因,沒有同意
    溥儀退位後,請求要回祖先的牌位供奉,因為一個原因,沒有同意清朝最為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經歷跌宕起伏後,最終於溥儀的手上滅亡。雖然是亡國君,但是這並不是溥儀一個人能夠決定的事情,在溥儀之前清王朝已經經歷了多年的腐敗,加上國際大趨勢的影響,封建王朝的破滅是不可避免的。
  • 溥儀淪為平民後想要回故宮取回祖先靈牌,故宮是這樣表示的
    一般來說在古代不論家境如何,身份地位如何,都要遵循死者為大的道理,該有的流程和儀式也是不能少的。而條件好的或者有一定地位的人在死後也都是有靈位來供後人供奉的,尤其是皇帝。然後中國有以為皇帝卻沒能夠享受到這個待遇。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他就是中國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 新中國成立後,溥儀想拿回自己家的祖宗牌位,故宮卻這樣回他
    1924年,已經成年的溥儀被馮玉祥從紫禁城中趕出去,後來他就開始四處漂泊,還有心要復闢的他,最終選擇了他這一輩子都會後悔的一個決定,那就是投靠日本人,成為偽滿洲國的皇帝。原本打算只是暫時苟且,沒想到自己在東北一點自由都沒有,眼看復國無望,還搭進去個自己,想必他自己也已經懊惱至極了。
  • 祖先牌位不可緊貼牆面!祖先牌位的擺放禁忌,擺好後人必富貴興業
    許多人家裡的神桌上同時供奉財神和祖先,風水命理姓名學專家提醒,神像最好緊貼神明聯,祖先牌位若不緊貼,須稍微向前靠,大概離公媽聯約1指遠,會這樣主要是因為神明地位比祖先高,其次是祖先牌位若靠牆放,後代子孫恐怕會賴在家裡,只想靠祖先、長輩的遮蔭吃飯,沒辦法到外面討生活、興家。
  • 你知道清朝皇帝的牌位現在在什麼地方嗎?原來它們一直在這裡
    目前,故宮安放保存的清朝皇帝牌位共有11塊。分別是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帝皇太極,世祖順至皇帝,聖祖康熙皇帝,高宗乾隆皇帝,仁宗嘉慶皇帝,宣宗道光皇帝,文宗鹹豐皇帝,穆宗同治皇帝,徳宗光緒皇帝,由於歷史原因,宣統皇帝溥儀牌位沒有安放在故宮。乾隆皇帝牌位被盜賣國外長達百年,後來在拍賣會上由國人購回,乾隆牌位回歸故裡。故宮奉先殿是明清皇帝安放祖先靈位的地方。
  • 1967年溥儀去世之後,他留給妻子多少遺產?一看令人大吃一驚
    他一生中當了三次的皇帝,最終成為了中國公民,迎來了新世紀、生活在新時代,成為了人民的公僕,國家的官員,那麼作為皇帝的溥儀在1967年溥儀去世之後,他留給妻子多少遺產?一看令人大吃一驚。溥儀的前半生慈禧太后駕崩、光緒皇帝駕崩後,溥儀三歲就成為了皇帝,還是小孩的他,啥也不懂,卻成為了皇帝,也在他懵懂無知的時候,退了位,實屬悲劇;1917年張勳復闢後溥儀再度登基,這次僅持續了十二天,就再一次退位了;日本侵華後,日本人為了更有理由侵略中國,於是建立了偽滿洲國,而溥儀天真的想借日本人的力量重建大清國,自己重新當回皇帝;而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不過也當了十一年的皇帝
  • 溥儀請求國家將祖宗牌位給他,國家為何沒有同意?專家:價值不菲
    只有十一個排位的時候是因為沒有溥儀的,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他的排位是沒有資格進入故宮的,因為清王朝被推翻的時候溥儀被迫退位。 後來中國的一些愛國人士四處打聽乾隆皇帝排位的下落,最終打聽到了這位德國農民的身上,於是花了大價錢將乾隆皇帝的排位買回來,這才讓故宮的十一位皇帝的排位湊齊,而乾隆皇帝的排位流落在德國民間近百年時間之後
  • 如何安放祖先牌位?
    安放祖先牌位,在堪輿學上也有一定風水講究。    一、祖先牌位應該放在哪個方向祖先牌位應該和房子方位一致,放在大堂(客廳)即可。但剛安放時應避開與該年太歲相衝的位置。祖先牌位安放好了之後,儘量不要移動。在有些人家中,除了有祖先牌位,還供奉天神和土地。這種情形最好按「天地人三才相配」的辦法擺設。
  • 家中祖先牌位的擺放有哪些講究?犯了禁忌後代都要遭殃!
    在很多人的家中都會擺放一些神像或者祖先的牌位,一方面這是一種尊重,另一方面人們也希望他們可以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在家中供奉祖先的牌位可不能亂放位置,這其中都是有講究的,一不小心放錯了就可能會影響家人的運勢,甚至還可能威脅到子孫後代。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祖先的牌位擺放有哪些禁忌,不清楚的朋友快來看看吧。
  • 祖先牌位宜穩定有靠
    尊敬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自古以來,上至天子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在居所裡闢專門地方設祖先牌位供奉拜祭。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家庭擺設祖先牌位以表達對先人的敬重與懷念。  祖先牌位下方不宜養金魚  在家居內安放祖先牌位,在堪輿學上也有講究。一般而言,可按以下規則去做:  首先,祖先牌位擺放要穩定。
  • 祖先牌位龕隱藏多少秘密?
    有供奉祖先要注意以下事項:祖先牌位龕沒有外面的玻璃罩,很容易隨時會被外靈幹擾,對應在子孫身上,如同把自己暴露在隨時可能面對的險境中。,儘可能不要拜雙姓祖先,並影響子孫之婚姻,小人特多,財退破敗,事業難成傳丁不易。
  • 為什麼要寫牌位?牌位究竟有多重要?
    因為牌位就如同門票一樣,它是入場參加法會及領受功德的依據,對於沒有門票(牌位)卻要硬闖的眾生,這時警務人員(龍天護法)就會將他繩之以法,或趨離現場。冥陽各界,本有該界應有或要遵循的規範,不可能隨意讓任何冥界眾生,想入法會現場就可進入的!縱使你超度的是十方法界眾生,這些十方法界眾生也絕對與超度者有關聯者,他才可能得入會場,而非所有的冥界眾生都可同入會場。
  • 佛龕及祖先牌位安放禁忌
    在我國一些地區還保留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以前直接安放在祠堂或中堂,現在家居格局與以前格局大為不同,佛龕和祖先安放空間要符合穩(避免動線區),定(要在安定靜區),靠(背後有靠山)這些最基本要求,還要特別注意供桌的擺放位置,以及神明、祖先、靈獸的相互關係,否則將對家運影響甚遠,所以要特別注意。現將現代家居祖先和佛龕安放禁忌整理如下,以便大家參考。
  • 大清12帝,故宮牌位為何只有11個?專家—因為有個人不配
    牌位被供奉在皇宮裡。因為這不僅是對他們的敬意,也是對歷史的尊重和保存。然而,由於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但是每一個去過紫禁城的人都知道紫禁城實際上只有十一塊,而上面卻沒有誰的牌位呢?為什麼沒有?他的牌位現在在哪裡?下面就跟隨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 如何安放神位、祖先牌位?(一)
    一、安神位及祖先牌位的總體原則安神位及祖先牌位,必須注意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方面的完美配合。所謂天時就是慎重選擇吉日良時來安神位與祖先牌位。地利就是要選擇屋宅中的吉祥方位,或主事者的吉方來安神位及祖先牌位。人和就是選擇與自己有緣、有感應的神,並且請有法力的師傅做好完整的安神位儀式。
  • 祖先牌位的擺放有哪些禁忌
    在中國,祖先的牌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對於家裡的風水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如果隨便亂擺放,觸犯風水,不僅是對祖先的不尊重,還會給自己和整個家族帶來黴運和晦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祖先牌位的擺放有哪些禁忌吧。還有類似灶臺之類也是屬火的,祖先的牌位切勿靠近此類屬火的東西。不能擺放在大門口祖先的靈位是不能夠擺放在家裡大門口處的,靈位被進出的人隨意看見,是大禁忌。而且在大門口,氣息非常混亂,祖先靈位在這個地方容易聚集過多的陰氣和煞氣,還有晦氣,會導致事業運下滑,財運差,有損健康運。
  • 如何安置好祖先的牌位和神位?心要有敬畏
    祖宗牌位的擺放,要集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方面必須協調好,才能給家宅帶來好運。
  • 佛友安奉了祖先牌位和地基主牌位,夢見出家人以及佛塔的感應
    佛友安奉了祖先牌位羅定靈山寺:佛友安奉了祖先牌位和地基主牌位,夢見出家人以及佛塔的感應我在3月1號幫祖先立了祖先牌位,3月2號幫家裡安奉了地基主牌位!第一個晚上,我夢見女兒叫別人念一部地藏經給她,後來又看見女兒對我笑著說家裡建了新房子,問我要不要過去那裡吃飯。第二睌上睡覺夢見一個出家人在家裡打坐念佛,旁邊有很多人。
  • 敬拜祖先的重點不是「立牌位」,而是這樣……
    傳統民俗與泛佛教圈,都習慣於為祖先立牌位,希望可以以它作為祖先的「基點」,讓祖先能夠因此而接受祭祀、或是親近修行。但你知道,若依照正統佛法的觀點,若只有「立牌位」毫無意義嗎?那麼,我們是否需要為自己離世的親族、祖先立牌位祭拜呢?或是為他們立牌位,是否就比較好呢?其實不然,因為他們是否能來領受我們的供品,關鍵才不是牌位!《賢愚經》記載,毘沙門天鼓勵某個女士,要為他供養三寶或者祭拜時,要「稱呼」他的名字(毘沙門天),而他的天耳(類似順風耳這樣)就能聽到有人稱呼他的名字,因此而得到福報增長、或是領受祭拜。
  • 老照片:溥儀最後一任妻子抱著溥儀骨灰;墓葬寒酸與帝王不匹配
    晚年的溥儀。末代皇帝,最後成為普通人,但在各方面還享受有禮遇,心態回歸平常後,生活也很幸福。 參加溥儀追悼會的溥儀家屬,有李淑賢,溥儀弟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