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國總統拉下水,上世紀的水門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21-01-09 騰訊網

發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大選期間的水門事件,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滑鐵盧,其直接導致了尼克森的辭職。一般我們認為水門事件是尼克森出於競選目的,指使手下的人闖入民主黨總部搞竊聽,責任難逃,最終導致下臺,然而事實真相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水門事件之所以能讓尼克森下臺,關鍵不在於其本身的竊聽行為,而是在於尼克森對於總統權力的濫用。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水門事件,得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那裡曾是美國民主黨的大本營,民主黨的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就在這座大廈裡面。

1972年,是美國的又一個大選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正摩拳擦掌準備著連任,而作為共和黨人的尼克森,只有一個對手,那就是民主黨。作為競爭對手,互相之間免不了會發生一些明爭暗鬥,於是便有了「水門事件」。

1972年6月17日晚,出於獲取競選對手動向這麼一個目的,來自白宮的五名情報人員,偷偷溜進了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企圖竊取一些對尼克森競選有利的文件情報,並準備在裡面安裝竊聽器,以便隨時掌控競選對手動向。

然而,或許是這群人太不專業,又或許是他們運氣太差。總之,他們被水門大廈的巡邏保安給發現,並且全部被趕來的便衣警察抓了一個人贓並獲。於是,尼克森派人潛入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設備的消息,在第二天就被登上了報紙,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雖然水門竊聽事件,給尼克森帶來了比較負面的影響,不過這還不足以達到讓尼克森下臺這樣一種地步,畢竟整件事情太過簡單,也太過荒唐,更為關鍵的是沒有證據說明這和尼克森本人有著直接聯繫。尤其是在美國大選將近這麼一個特殊時期,大部分美國民眾只會將其看做是兩方勢力為了競選總統的合理爭鬥,不會多想。甚至於相當多的人認為,這事就和尼克森沒關係,是一些激進分子的個人行為。

所以,就算矛頭指向了尼克森,竊案還是平淡的被定性為了一次普通治安事件。

幾個月後,尼克森以絕對優勢又一次連任總統,其實就充分說明了這件事對於他的影響並不大。

當然,「水門事件」並沒有因為尼克森的勝選連任而結束。之前警方在調查水門竊聽案件的時候,發現事件的參與者除了潛入水門大廈的五人以外,還有兩個白宮安全顧問。這就表明水門事件和白宮確實存在一定的聯繫,給了國會調查下去的理由。

當然,如果七人保持沉默,或者說有意的為白宮開脫,調查人員也拿尼克森沒辦法。然而,有七人中一個叫做麥科德的人,為了爭取減刑,選擇了坦白。他主動在法庭上爆料,水門竊聽事件其實還有更多的白宮成員參與。他和他的同夥之前是迫於壓力和威脅,做了偽證。麥科德的翻供,被媒體爭相報導,水門事件再度得到了全美的關注。

這下尼克森再也沒辦法裝無辜了,他只能承認自己知道白宮當初的行徑,並向美國民眾公開道歉。原本到這裡這件事兒其實就可以結束了,尼克森的行為雖然性質惡劣,但依然不足以讓他被彈劾下臺,頂多就是名聲受損。

然而,架不住尼克森自己給自己挖坑!

國會也藉此機會,派出調查組約談白宮工作人員,深挖水門事件。在這一過程中,調查人員有了新的發現。尼克森為了方便日後寫回憶錄,在白宮安裝了錄音設備,裡面記錄了尼克森的許多隱秘談話。調查人員以調查水門事件為由,要求尼克森交出錄音。然而,尼克森卻以錄音帶內容涉及國家機密為由,拒絕交出。由於尼克森是美國總統,他的錄音卻是存在一定的保密級別,所以雙方陷入了一個僵局。

然而就在此時,尼克森又作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他利用手中職權,蠻橫地解僱了調查水門事件的獨立檢察官考克斯,想以此來結束水門事件。美國的司法部部長和副部長也因為不願聽從尼克森的錯誤決定而辭職。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行政、立法以及司法是相互獨立的,這是美國民主的根本,更是美國人一直以來所自豪的東西。

然而尼克森的這種行為無疑是在幹涉司法,在反對美國的民主。在美國民眾看來,這無疑是蠻橫和卑劣的。更讓他們難以置信的是,這是一個民選總統做出來的事情。於是,尼克森觸犯了眾怒,遭到了全部美國民眾的抵制。尼克森的這種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壞了規矩,因為濫用程序所賦予自己的權力,從而動搖了人們對程序的信任,其背後影響的乃是整個美國政府的公信力。

這下錄音帶裡面到底是什麼內容其實已經不重要了,被美國民眾拋棄的尼克森明白自己大勢已去。他不得不向國會妥協,交出錄音,並且向國會主動提出辭職。1974年8月8日,尼克森在白宮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辭職下臺。當然,即使尼克森不主動辭職,他也會在兩個月之後,被國會通過的彈劾決議驅逐下臺。

1974年9月8日,接任尼克森的福特,利用憲法賦予的總統特權宣布豁免尼克森,這場你試兩年多,高潮迭起的水門事件才算是徹底落下了帷幕。

縱觀水門事件的整體過程,尼克森以及其團隊的違規競選行為,其實並不能算什麼大錯,根本無法將尼克森拉下臺。真正讓尼克森栽倒的是他在整個事件中的一系列濫用權力的行為,尤其是在解僱考克斯的問題上,完全就是在利用總統職權幹預司法。這是對於美國現有政治體系的一種公然對抗,是對憲法的挑戰。

美國畢竟是一個民主國家,總統也不能大過憲法。如果尼克森成功了,那麼就意味著美國將會進入到一個獨裁者的時代。這是美國人民所謂自由價值觀中無法接受。所以,尼克森下臺也成了必然。

相關焦點

  • 水門事件——美國總統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美國國父們的「收銀機」設計好後,雖然總體在平穩地運行,但是免不了修修補補,比如說規定總統任期只能為兩屆、增加最高法院的司法複議權等等。不過儘管如此,在權力的誘惑下還是有「勇士」敢以身試法,比如說美國三權分立制度的史上最大挑戰者——尼克森。
  • 小小的水門事件,是如何一步步地讓尼克森總統陷入絕境的?
    這裡面看似很複雜,實際上很簡單,那就是尼克森壞了美國政治的規矩!  政治講規矩,哪裡都一樣,號稱民主的美國也逃不過,所以在講政治規矩方面,都不用發牢騷,牢騷滿腹防腸斷,分分鐘讓你下臺滾蛋。  那麼導致尼克森黯然下臺的"水門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演變到讓尼克森不得不辭職的地步呢?
  • 「水門事件」究竟觸碰了美國人哪根神經,竟然導致尼克森直接下臺
    毫無疑問,「水門事件」本來與尼克森本人無太大關係,但他企圖用行政權幹預司法權,這讓「三權分立」基本架構的美國體制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儘管尼克森在任上政績突出,但最終仍然落得個下臺的結局。另外,從越南撤兵,與中國進行了正常邦交化,推翻了之前詹森總統的東亞政策,民主黨對其多有不滿。
  • 美國政壇驚天醜聞「水門事件」的來龍去脈,其實也是源於大選作弊
    在1968年的美國大選中,第三次參加總統競選尼克森終於戰勝對手當選美國第36任總統。在任期內,他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對外實現了美國總統的首次訪華,結束了讓美國損失慘重的越南戰爭,對內遏制通脹,提振經濟,將失業率降到歷史最低水平。有這些成績做背書,尼克森當然對第二個任期志在必得。
  • 川普這一通電話,比「水門事件」玩得更直接
    全文1792字,閱讀約需3.5分鐘 文/徐立凡(媒體人) 編輯 陸玖 實習生 祁倩倩 校對 陳荻雁據《華盛頓郵報》等多家美國媒體爆料,當地時間1月2日,即將到任的美國總統川普給喬治亞州州務卿拉芬斯佩格打了一小時的秘密電話。川普在電話中要求拉芬斯佩格「找出11780張選票」,推翻該州的選舉結果。
  • 水門事件中,尼克森做了哪些「神操作」?讓全美人憤怒趕他下臺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前半段人生,像極了一段「美國夢」的故事。 1946年,尼克森當選美國眾議院共和黨議員,自此開始,拉開了自己政界路途的帷幕。1952年當選美國副總統後,於1956年再度連任。 這副總統的位置,一坐就是8年。
  • 「水門事件」後,成為全民公敵的尼克森,為何還能東山再起?
    1974年8月9日,尼克森因「水門事件「黯然下臺,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迫辭職的總統。「水門事件「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醜聞之一,引發了美國民眾的空前憤怒。尼克森辭職後,社會輿論對他的口誅筆伐依然歇斯底裡,許多人希望對這位全民公敵進行徹底清算。
  • 三流小記者引爆政壇大醜聞,且看「水門」案如何讓尼克森四面楚歌
    而被中方視為「屁事兒」的「水門事件」,為何最終演變為美國法治史上前所未有驚心動魄的大案?這一切,都要從兩個三流報社小記者說起。三流小記者引爆美國政壇世紀大醜聞!「水門事件」爆發的1972年6月17日,本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那天《華盛頓郵報》的大牌記者們都紛紛外出度假去了。
  • 川普逼要選票令美譁然 美記者:比「水門事件」還惡劣
    當地時間3日,川普被曝光的一段電話錄音引爆美國輿論。在這段長達1個小時的通話中,川普敦促喬治亞州州務卿拉芬斯伯格「找到」足夠數量的選票來推翻大選結果,並以否則面臨「刑事後果」相威脅。川普版「水門事件」,對民主的可恥攻擊,與「通烏門」如出一轍……美國媒體和民主黨政客用各種措辭表達震驚和憤怒。此時距當選總統拜登1月20日宣誓就職還剩最後兩周。
  • 川普逼要選票令美譁然,美記者:比「水門事件」還...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3日,川普被曝光的一段電話錄音引爆美國輿論。在這段長達1個小時的通話中,川普敦促喬治亞州州務卿拉芬斯伯格「找到」足夠數量的選票來推翻大選結果,並以否則面臨「刑事後果」相威脅。川普版「水門事件」,對民主的可恥攻擊,與「通烏門」如出一轍……美國媒體和民主黨政客用各種措辭表達震驚和憤怒。此時距當選總統拜登1月20日宣誓就職還剩最後兩周。
  • 川普陷入彈劾危機:美國史上,最糟糕的總統也未必如此
    水門事件:一個典型案例開篇說的三次重要彈劾,最大教訓很簡單:每次彈劾都是黨派鬥爭。彈劾是由那些決心推翻他們所鄙視的總統的人所謀求和設計的。他對美國人民撒謊,樹敵眾多。水門公寓。如果你生於1965年之前,可能會記得水門事件的論戰。如果你生於1985年之後,可能就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論戰最終會成為「門」。簡而言之,當時的情況如下:1972年5月,幾個人闖入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他們在民主黨總部電話中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全程沒有人發現。但顯而易見,這些竊聽器會惹禍上身。
  • 掌紋暗藏性格密碼 解讀美國歷屆總統手相
    危機之中,美國人特別渴望有一位偉大的總統,能像當年羅斯福一樣帶他們走出陰影。歐巴馬能否擔此重任?為找答案,《時代》獨闢蹊徑,截取歐巴馬和另外幾位前總統的手部照片,請手相專家羅賓·吉爾根據手形和掌紋,一一分析其主人的性格特點。
  • 川普版「水門事件」?因涉嫌稅務欺詐,伊萬卡可能和他一起坐牢
    2020-10-06 19:24:38 來源: 敦煌人文史 舉報   本周一,負責調查"水門事件
  • 美國選舉「大戲」迎來劇終?國會確認新總統前夕,川普「絕望...
    美國新一屆國會參眾兩院從美東時間下午1點(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2點)開始舉行聯席會議,對2020年總統大選的選舉人票進行清點和認證。就在會議前幾天,美國媒體曝光了總統川普的電話錄音,他在錄音中敦促喬治亞州州務卿設法推翻喬治亞州的總統選舉結果,但遭到對方拒絕。
  • 美國總統特赦:什麼是特赦,與大赦有何區別,總統特赦人數
    美國總統擁有特赦權,可以對犯聯邦罪的罪犯進行特赦。那麼美國總統是怎麼行駛特赦權的,歷任總統特赦罪犯的人數有何不同,總統又是否能特赦自己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特赦的歷史鹹熙元年春正月壬戌,檻車徵鄧艾。甲子,行幸長安。壬申,使使者以璧幣祀華山。是月,鍾會反於蜀,為觽所討;鄧艾亦見殺。二月辛卯,特赦諸在益土者(三國志·三少帝紀)
  • 美國政要在水門大廈裡的奢華生活
    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為獲取競選情報,命人闖入水門大廈的民主黨辦公室安裝竊聽器,這便是著名的「水門事件」。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水門大廈是一個住宅商業綜合區,那裡奢侈富有,並和政治有著緊密的聯繫。圖為1969年,美國華盛頓特區水門大廈,一位女說客在她的水門公寓裡招呼客人。
  • 美國歷任總統名單:為什麼美國歷史上九位總統沒能完成任期?|查爾斯...
    1846年5月,美國對墨西哥宣戰,他率領部隊參戰,取得輝煌勝利,成為美國的英雄。在美墨戰爭中,美國奪取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墨西哥喪失的領土超過總面積的50%1848年美國總統大選,泰勒當選為第12任總統,1849年3月5日正式就職。
  • 中美關係大事記: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訪華
    1975年12月1日至5日,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訪問中國,毛澤東主席和鄧小平副總理會見了他。雙方重申遵守《上海公報》。  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 (Gerald Rudolph Ford)1913年7月14日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城。
  • 1974年8月8日 尼克森因水門事件辭職
    當因「水門事件」而辭職的尼克森登上直升機,向送行的人們揮別時,他臉上的笑容難掩心中的痛苦。   美國的第三十七屆總統理察·尼克森因「水門事件」,於1974年8月8日被迫宣布辭職。 所謂「水門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在華盛頓水門公寓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查獲的竊聽事件。當時(6月17日凌晨2點30分)有5人被捕,他們帶著手套、電筒、複雜的偷聽工具和電子竊聽器。
  • 西安一商場「不務正業」,坐擁「黃金地段」,卻被電商「拉下水」
    在西安,世紀金花商場大家應該很熟悉吧,曾經的它在西安很有名氣,它有著年代感,世紀金花商場在1998年到2010之間十分輝煌 ,它曾是西安的奢侈品牌的商場,不過,即使曾經再怎麼璀璨,也逃不過時代的變遷,和被替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