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 千萬別輕視孩子的這句話!

2021-01-12 小小包麻麻

最近,被一個視頻觸動到了~

一個小男孩,放學一出幼兒園門口,就看見了來接自己放學的媽媽,既開心又想哭,想直奔過去,可被老師拉了回來。

等老師放行後,他迫不及待地奔向媽媽,強裝鎮定的表情漸漸失控~

緊緊摟住媽媽的脖子,帶著哽咽的語氣說:你第一...第一名來接我!然後,趴在媽媽肩膀上哇哇哭了起來....

原來,從孩子進入校園開始,「媽媽第一個來接我」,竟是他們最大的期待!

孩子為什麼會對「早接」有這麼大的期待呢,看看他們在幼兒園是怎樣的狀態!

從送去學校的那一刻起,就不想鬆開媽媽的手...

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家裡最親近的人都不在,瞬間慌了~

雖然老師和夥伴可以暫時轉移意力,但心裡還是想著媽媽!

孩子到陌生環境,媽媽不在身邊,會產生「分離焦慮」,怕再也看不到媽媽了。

忍了一天,好不容易等到放學,所有的焦慮不安都在門口看到媽媽的那一刻釋放出來。

焦慮和恐懼之下,父母的及時出現簡直就是孩子的救命稻草!

如果放學後總是等不到來接自己的人,孩子會想:

媽媽答應好早點來接我的,為什麼沒有來?

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媽媽是不是忘了來接我了……

有個網友留言:別說是一個小孩子了,我一個大人,也超喜歡有人等在門口接我的感覺,如果讓我獨自在門口等,那會讓我有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

心理安全感不是實體的房子或簡單的親緣血緣關係,而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

對孩子來說,放學的那一刻,結束了一天的煎熬,立馬看見自己最親密的人來接自己,就是他們找回歸屬感一種方式。

小時候「有人在門口等我」的篤定會變成長大後「在最需要的時候,父母一直都在」的安全感。

有的人會說:生性敏感的孩子才會在乎晚接,有些孩子天生心大,媽媽不來,也能開心地邊玩邊等。

才不是這樣!

胡可的大兒子安吉是公認的有擔當的「小男子漢」,但在《媽媽是超人》裡,安吉也露出了脆弱敏感的一面。

一天安吉去上學,媽媽說好放學了就去接他,但因為要帶小魚兒去體檢,耽誤了時間。

等媽媽的過程裡,安吉一直問老師媽媽怎麼還沒來。

看著小夥伴一個個接走,堅強的安吉終於忍不住哭了,在電話裡他哭著對媽媽說:「我不想等你了」...

看到這,真讓人心疼....

對於「晚接」所有的孩子感受都是一樣的,只是有些孩子注意力轉移得快,但並不等於他們沒感受到傷害。

國外一項調查發現:

那些經常被最早接走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加自信;

相反,那些最後被接走的孩子,他們往往比較內向,甚至有些自卑。

孩子雖小,但特別敏感,每次看到小夥伴一放學就能撲進親人的懷抱,而自己卻只能慢慢等待,巨大的失落感會淹沒孩子。

有個朋友,有一天接到孩子班主任打來的電話:

你家孩子情緒最近有些低落,也不和同學交流,總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發呆,希望你可以重視這個問題,抽時間早點接孩子。

從那以後,她不論多忙,都儘量早早在校門口等著,果然,一段時間後,孩子的沮喪不見了,性格也開朗自信很多。

孩子的思想很單純,父母早出現,對他們來說,就是關注,就是愛。

長時間的等候,會讓孩子的內心會產生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影響他們的性格。

為人父母,誰都想早接孩子,可是成年人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兩難全」。

「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確實有苦難言。

有幾個小辦法,可以減輕晚接孩子的不良影響:

* 委託家裡其他人接時,要提前和孩子溝通

* 遲到的話,提前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告訴孩子,回家後也要安撫孩子情緒,耐心和孩子解釋理由

*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每周儘可能準時親自去接孩子2-3次

接孩子這件事,不是只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對大人來說也是一樣。

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80多歲的老人,患了阿爾茲海默症,有一天突然走丟了,民警打電話告訴她女兒:老人正在幼兒園門口呢。

女兒趕到後,問母親:怎麼跑到幼兒園來了。

沒想到,母親一句話讓女兒當場落淚。

「接你啊。」

忘記了自己,忘記了世界,可還記得來接女兒放學。

原來,接孩子,不僅是孩子童年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所在,其實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看著孩子向自己狂奔而來的樣子,牽著他的手回家,一路聽他和我們聊各種煩惱瑣事,一切的疲憊和辛苦都隨風而去了。

仔細想想,孩子依賴我們的時間沒幾年,他們慢慢長大,總有一天會鬆開我們的手....

如此親密的日子,過一天就會少一天。

當他們有一天不再需要我們的接送,不再黏著我們的時候,我們會無比懷念這段接送孩子上下學、聽他們嘰嘰喳喳和我們分享煩惱瑣事的時光~

不要錯過了這段日子,好好珍惜,因為它不會重來!

相關焦點

  • 放學後媽媽問的第一句話影響孩子性格形成,你常對孩子說什麼
    女兒今年是第一年上幼兒園,我去接她放學,遠遠的就看到她撅著小嘴,明顯是不高興的樣子。我看見女兒這個樣子,我並沒有立刻問她為什麼不開心,而是微笑的問她: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情跟媽媽說說?女兒本來撅著的嘴立刻咧開笑了,手舞足蹈地給我講他和一個小朋友一起玩遊戲的事情,一路上她也沒有跟我抱怨自己不想上幼兒園。可能寶寶正因為第一次離開我而不適應,想要立刻撲進我的懷裡大哭一場,因為我的一句話讓她忘記了不愉快的小事,恢復了好情緒。可見孩子放學後家長的第一句話是多麼的重要,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未來性格的形成。一.孩子放學後,媽媽要說什麼樣的話?
  • 錯過孩子放學時間去接孩子怎麼辦?
    小編孩子7歲了,就在剛才小編魂都嚇掉了,因為一看時間4點35了,孩子4點20放學了,雖然和學校不遠,但都是每天用車送孩子上下學的,而且孩子書包又重,根本走不回家。遇到這類情況的家長要怎麼辦呢?小編做一下總結,希望給讀者一些經驗。
  •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別再用這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
    一時間我和老公都默契的停下來,慌張的看著孩子,生怕因為我們父母的爭吵影響到孩子。沒想到兒子僅僅是看了我們一眼,就低下頭乖乖的回到自己的房間去看書了。我心有所忌,立刻跟進去察看孩子的狀態。孩子看見我進來,放下書,用委屈的眼神看著我說:「媽媽,是不是我乖一點,你和爸爸就不會吵架了。」意識到孩子這種不自信的想法萌生,我內心非常愧疚。
  • 奶奶接大寶放學,竟把二寶拴在電動車上,你的婆婆能有多虎?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讓家裡的長輩去帶,自己在外打拼掙錢,其實這種情況的家庭有很多,然而在這種模式下,也會出現很多關於帶孩子問題的出現,導致家庭關係不和睦。前段時間就聽閨蜜給我講了她婆婆到底有多虎!
  • 如何知道孩子是中耳炎,還是一般感冒?這些徵兆別輕視
    孩子常常拉扯耳朵、挖耳朵、電視音量越開越大聲,跟他說話卻聽不懂,時常反問你在說什麼?…這些現象爸爸媽媽可別輕視,因為這可能是孩子中耳發炎的徵兆。什麼是中耳炎?為什麼我家孩子會得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腔因感冒、過敏的細菌感染而發炎。
  • 晚安|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孩子,這個春節可能是你出生以來過的最不能理解的一個假期了。我們沒有拜年,沒有旅遊,連出門,爸爸媽媽都硬性要求你戴口罩。之前,你看著電視裡的新聞主持人說疫情確診和死亡的人數,突然轉頭和我說了一句:「媽媽,我覺得有點害怕。」
  • 弟弟接姐姐放學,當姐姐將弟弟抱起那一刻,滿滿的幸福油然而生
    而很多小孩,當受到了委屈,第一時間並不是去找媽媽,而是去找姐姐傾述。特別是弟弟,對姐姐有種天生的依賴感,很喜歡和姐姐待一塊,姐弟情往往是最有愛的。最近看到個弟弟去接姐姐放學的視頻,弟弟平時在家很黏姐姐,姐姐要是去上學就會一直問媽媽為什麼姐姐還不回來。這天,媽媽被弟弟問到煩了,便決定帶著弟弟去接姐姐放學,弟弟十分開心。到了校門口,弟弟很興奮,左顧右盼的。
  • 爸爸扮奧特曼接孩子放學,網友:旁邊小朋友都「饞哭了」
    中年奧特曼你見過麼?湖南長沙張先生為了給孩子一個驚喜,扮成奧特曼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張先生妻子說,爸爸工作太忙錯過孩子的生日,為了彌補特意從網上訂購一套奧特曼服裝給孩子驚喜。「孩子挺開心的,和爸爸玩了好久。」
  • 媽媽們注意了,這3句話別當著孩子面說,否則孩子會「記仇」的!
    後來老公和孩子談了一次才發現,孩子之所以不跟媽媽親近,主要就是王女士平時說了一些話,讓孩子記在了心裡,看來孩子年紀雖小,但是對於一些東西的記憶力還是蠻深的,有些時候父母的一些無心之舉就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作為母親,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說以下三句話,否則一定會讓你跟孩子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生疏,將來孩子長大,你後悔莫及。
  • 活久見:自己打扮很光鮮,孩子卻邋裡邋遢,你見過這樣的父母嗎?
    文兒你見過自己打扮很光鮮時尚,孩子卻邋裡邋遢的父母嗎?昨天,朋友在微信裡吐槽道:我在小區裡見過一對夫妻,那打扮放在一線城市都算是時尚的,全身上下都透著精緻。而他們身邊的孩子打扮不僅土掉渣,而且衣服、臉、頭髮、手、鞋子,全身都是髒髒的。
  • 孩子放學回來開口第一句話,你會問什麼?這句話很重要
    接下來父母們說的第一句話就會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幼兒園的飯好不好吃呀?有沒有和小朋友打架呀?老師有沒有兇你們?……第二種:你在幼兒園有沒有好好表現呀?今天和別的小朋友玩了什麼遊戲呀?有沒有有趣的經歷給我講一講呀?
  • 「媽媽能給我十塊錢嗎」,不同的做法,對孩子金錢觀的影響
    回到家後,浩浩跟媽媽說:「媽媽,我的同學都是自己去買文具,我也想自己買。我想要10元錢。」媽媽渾不在意地回應:「你用什麼我平時不都給你買了嗎?你才多大會花錢嗎?學習需要什麼,告訴我,我幫你買。」被拒絕的浩浩非常沮喪和委屈,別的同學都有自己的零花錢,放學可以買文具買烤腸,自己也想買可是沒錢,顯得自己有些另類。
  • 早教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起跑線,有必要嗎?
    相信大家對於「讓孩子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這句話非常的熟悉,在以前,很多人非常地推崇這句話,認為有道理,現在已經不是70後、80後「天生天養」的時代。有能力、有條件的家庭會為孩子創造最優越的學習環境,為孩子的後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孩子哭著不上幼兒園,是真不喜歡嗎?幼師:三個原因,家長別瞎想
    對於早上哭著不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的心是懸著放不下的,不捨得和孩子分開,一整天可能都會心神不定茶不思飯不想。清晨面對孩子的哭喊:「我不要上幼兒園!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們聽著忍不住眼淚,疼愛得內心在滴血一般。媽媽們不禁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疑惑,「是我送孩子上幼兒園太早了嗎?或者孩子是在幼兒園被欺負了嗎?還是孩子真的不喜歡幼兒園或老師?」
  • 「媽媽,我的褲子出血了」,當女兒來月經,聰明媽媽要說這三句話
    又過了一個月,琪琪又如期的來了「大姨媽」,這次要比上次的多的多,好一大塊血跡粘在了女兒的褲子上,當她問媽媽時,媽媽咯咯的笑了起來,並對女兒說,「姑娘,你這是來月經了,趕快用衛生巾吧,」然後隨手拿給女兒一個衛生巾。當時把琪琪搞的莫名其妙,原來媽媽平時用的這個東西是在這派上用場的啊,我怎麼和媽媽一樣了呢,媽媽那麼大年紀了,我還怎麼小,頓時讓琪琪的心理非常的沮喪。
  •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這位母親的回答讓孩子自信走進學校
    「媽媽,為什麼老師不點我回答問題?」「媽媽,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啊?」尤其是對於「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回答孩子呢?不重視的家長可能會一句「老師怎麼會不喜歡你呢」就給搪塞過去了,而反應過激的家長可能又一直揪著個問題不放,導致激化了與老師之間的關係。
  • 孩子的能量「養」媽媽,兩敗俱傷
    兒子:「同學B把我拉他後面站隊,老師又過來把我排到前面站隊,同學B又來拉我,煩死了。」媽媽:「兩個事讓你煩。」兒子:「這兩個事沒發生的時候,我已經挺煩的,又發生這兩個事,所以我回家才發脾氣,我都忍很久了。」媽媽:「你這樣一說我了解了,我本來以為你沒事找事,對大人說話太沒禮貌。」
  • 「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當寶寶聽到這句話時,他們在想什麼?
    當孩子洗手很快的時候,你會說:「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洗手要好好洗,你洗的那麼快能幹淨嗎?」。當孩子想要一個本子的時候,你就會說:「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別整天想那那些沒用的,好看的本子能讓你成績好啊?」其實可能你自己沒注意,但是每次你說這句話的時候,孩子是真的很煩,並且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沒想到吧,是孩子最討厭的話,前五。
  • 有種尷尬叫做「輩分差」,外甥女接小舅舅放學,保安以為是母子
    有種尷尬叫做「輩分差」,外甥女去接小舅舅放學,被問兩人什麼關係時小舅舅愣是不開口此前有這樣一段視頻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在視頻中,一個打扮時髦的年輕女孩表示自己要出發去接小舅舅。當女孩站在小學校園門口等待時,網友們還以為他的小舅舅是學校裡的老師,可是當一個男孩慢慢悠悠地朝女孩走過來時,女孩卻喊了男孩一聲「小舅舅」!
  • 兒子能成為明星,王源媽媽說:我做夢都沒有想到
    「為了討好生活,我覺得王源挺憋屈的。」王源生長在重慶一戶普通人家,父母做著和汽車相關的小生意。媽媽回憶,兒子從小就很乖,不生事,她最懷念的是兒子小學那會,那是母子間少有的獨處時間。小學時媽媽每天都會接他放學,總被他黏著問這問那,王源自小就有很強的好奇心,這條路為什麼修得彎彎的,這棵樹為什麼長成這樣子,或是小嘴兒不停地講著學校裡發生的趣事。放學路上母子倆還愛玩成語接龍,兩個人一人一詞,你追我趕,互不相讓。10歲前,王源最大的願望是有零花錢買學校門口的酸辣粉,和每月能充上QQ遊戲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