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孩子是中耳炎,還是一般感冒?這些徵兆別輕視

2021-01-10 鴿子醫生育兒

孩子常常拉扯耳朵、挖耳朵、電視音量越開越大聲,跟他說話卻聽不懂,時常反問你在說什麼?…這些現象爸爸媽媽可別輕視,因為這可能是孩子中耳發炎的徵兆。

什麼是中耳炎?為什麼我家孩子會得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腔因感冒、過敏的細菌感染而發炎。我們的耳朵跟咽喉有一個通道,稱為耳咽管或歐氏管。孩子容易得中耳炎是因為耳咽管較為水平、短且寬,且黏膜纖毛的免疫及排洩功能還未成熟,當感冒、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時,細菌很容易從耳咽管入侵到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根據不同的症狀,中耳炎可大致分為急性中耳炎、積液性中耳炎以及慢性中耳炎等三種類型。

要怎麼知道我的孩子是中耳炎,還是一般感冒呢?

急性中耳炎通常會有明顯的症狀,像是耳朵痛、發燒、易怒、哭鬧、焦躁不安等情形,爸爸媽媽可以多觀察孩子,如果孩子經常做出平時感冒沒有的行為,如前面提到的拉扯耳朵等,那就要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

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聽力呢?

除了耳痛及發燒,孩子也可能會因為不舒服而哭鬧、拍打耳朵或頭部,此外還有耳朵流膿、分泌物增加的情形。當中耳炎使耳朵的膿液堆積時,原本在中耳內進行聲音傳導的鼓膜及聽小骨就會受到影響,而使聽力變差。 

孩子感冒好了,聽力會恢復嗎?

如果中耳膿液堆積一直無法排除,就會演變為積液性中耳炎,或稱中耳積水。中耳積水一般會導致輕度聽力損失,甚至更嚴重到中度聽損。

不過,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因為中耳積水帶來的聽力損失通常是暫時性的,只有不斷復發才可能帶來永久性的聽力損失。根據研究,大約三成的人患中耳炎後會在一年內再度感染,五歲以下的小孩則更高,復發率在四成左右。

要怎麼幫我家孩子預防中耳炎呢?

居家環境比較擁擠、衛生習慣不佳或長期暴露在二手菸之中,都有可能提高中耳炎的發生率,因此若家中有人抽菸,應遠離孩子所在的地方。

此外,進入幼兒園後,容易因交互感染而反覆患中耳炎,爸爸媽媽可在孩子感冒時讓他戴口罩,身體發燒不適應儘量請假在家休息,照顧自己也保護其他孩子。另外,某些疾病屬於並發中耳炎的高危險因素,例如顎裂、過敏性鼻炎、呼吸道感染或者免疫功能異常,秋冬及冬春季節交替時期也是孩子中耳炎的高峰期,爸爸媽媽要提高警覺,儘量不要讓孩子感冒了。

相關焦點

  • 孩子中耳炎的發病率僅次於感冒,很多家長並不知道
    很多家長覺得,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是孩子最多見的疾病,但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病,多發於幼年,卻常因為孩子無法充分描述病情而延誤治療,疾病由急性轉成慢性,跟隨孩子步入成年,伺機發作。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在臨床上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並與上呼吸道感染有著密切關係。它就是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發作的第一高峰是6-11月齡之間,第二高峰在4-5歲之間。
  • 保護耳朵很重要 寶寶中耳炎典型症狀及治療方法
    有以下這些表現,寶寶可能患上急性中耳炎了: 1、發燒 發燒是急性中耳炎的代表症狀。寶寶連續3 天發燒37.5℃以上,吃了藥燒卻持續不退時,就要考慮寶寶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儘早去耳鼻喉科檢查。 2、撓耳朵 孩子在2歲以前是說不清自己什麼地方疼的,不過,他會用行動告訴你。如果他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 中耳炎是什麼 中耳炎的症狀與治療方法有哪些
    中耳炎病症一般在兒童身上比較好發生。中耳炎分為兩類,化膿性和非化膿性。非化膿性,其中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等等。化膿性中耳炎又有慢性和急性之分。如何預防中耳炎1、預防傷風感冒大部分化膿性中耳炎是由於咽鼓管的感染而引起的,這種感染多半發生於感冒的時候。因此,預防傷風感冒,就能減少發生中耳炎的機會。
  • 如何判斷是不是中耳炎?
    04 特殊類型中耳炎 如結核性中耳炎、真菌性中耳炎、愛滋病性中耳炎多與全身疾病相關聯,若罹患結核或愛滋病,耳部有中耳炎表現,要注意排除特殊類型中耳炎存在。 中耳炎的症狀表現?
  • 寶寶感冒好了,可是鼻塞不通氣,怎麼辦?
    原本以為冬天過去了,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就萬事大吉了,可沒想到還是在這美好的季節裡感了冒。如今感冒好了,可留下了鼻塞的毛病。這下當媽的可苦了,因為寶寶不會用嘴呼吸,這鼻子不通氣,還不危險?日夜為此無眠的媽媽別著急,教你一套小辦法,可以緩解寶寶的鼻塞大問題。
  • 天氣忽冷忽熱怕孩子感冒發燒?關於兒童發熱這些你不得不了解!
    面對這樣的天氣,不少家長害怕孩子給天氣「忽悠」到感冒發燒。不要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李思濤來給大家講解,如何預防孩子發熱以及如何應對孩子發熱狀況。讓我們來聽聽他的解答。兒童發熱與成人相比的話,還是有些自己的特點。
  • 如何判斷是小兒中耳炎?
    小兒中耳炎是發生於兒童的中耳炎症,是由於咽鼓管功能障礙、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進入鼓室,引起中耳腔黏膜感染或免疫反應所致。那麼如何判斷小兒中耳炎?濰坊耳鼻喉專家介紹小兒中耳炎典型症狀有: 1.耳痛 急性中耳炎表現為夜間或睡後突發耳痛,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孩子是冷感冒還是熱感冒?醫生教你幾招,這幾方面兩者區別很大
    好在嫂子及時回來,帶孩子去看了醫生,才不至於讓小侄女的病情再耽誤。一般對家長來說都知道感冒分為冷感冒和熱感冒,可是冷感冒和熱感冒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來聽聽醫生怎麼說,可別自己分不清還傻傻地自作主張給孩子用藥。依據一:看孩子是否有發熱症狀醫生指出,正常情況下,孩子如果是熱感冒,一般都會有發燒這一症狀,但是冷感冒則沒有。
  • 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別讓耳朵裡的小毛病變成大件事
    ■廖木興/圖 耳朵經常流液,還發出異味,不能下水遊泳,甚至交流需要特別大聲……這些都是慢性中耳炎的表現
  • 婚姻在分崩離析之前,往往會有這些「徵兆」,別不明白
    你若視你的婚姻如寶,就不要輕視婚姻。在經營婚姻的過程中,一定要付出真心和傾盡全力才好。」我們都知道沒有人願意離婚,離婚對夫妻雙方來說,都是很沉重的打擊。但很多的婚姻還是最終走到了這一步,究其原因就是在婚姻中,兩個人都沒有學會珍惜,都沒有及時的去彌補和挽回。婚姻不是兒戲,你若不想落到離婚的地步,就要好好地去經營婚姻。
  • 打噴嚏、流鼻涕,是過敏性鼻炎還是感冒?傻傻分不清!
    打噴嚏、流鼻涕,是過敏性鼻炎還是感冒?傻傻分不清!打噴嚏、流鼻涕很多人都會誤認為是感冒,其實我們要根據症狀來判斷。感冒,除了有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外,大多數的人還會伴有咽疼、喉嚨疼、聲音嘶啞、發燒、全身酸疼等症狀。過敏性鼻炎,不會伴有這些症狀。感冒,多數一周左右就會痊癒。
  • 分泌性中耳炎是個啥?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場感冒之後,感覺耳朵堵堵的, 然後聽力也開始下降了,耳朵悶悶的,但是好像不痛也不癢, 更有甚者在耳朵覺得堵了一陣子之後,開始整個耳朵內部疼痛,連帶著頭疼, 喉嚨發炎等症狀。 去醫院就診後,醫生說是「分泌性中耳炎」,然後開了一些治療鼻子的藥物。
  • 頻繁打噴嚏流涕,究竟是鼻炎發作還是感冒
    過敏性鼻炎危害與引發因素過敏性鼻炎長期反覆發作,可伴發支氣管哮喘、鼻竇炎、分泌性中耳炎、過敏性咽喉炎、鼻息肉、鼻出血、嗅覺障礙、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隨著城市生活日趨現代化,汽車尾氣、化妝品、裝飾材料和食品添加劑等,這些因素也是引發過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
  • 急性中耳炎有什麼症狀
    耳朵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且中耳炎的危害極大,發現中耳炎的症狀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避免因治療不及時導致病情加重,那麼急性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呢? 一、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症狀: 化膿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說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有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能的發熱、嘔吐等。其後果是併發症,嚴重的併發症有顱內併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
  • 孩子經常揉鼻子竟然是這種病 家長千萬別忽視
    小孩子喜歡玩耍,身上玩的髒兮兮的就會用手去觸摸,揉揉眼睛、揉揉鼻子嘴巴等等,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簡單。由於孩子歲數小,很多都是語言功能沒有完全成熟的兒童,在身上出現不適的時候更多的是通過動作來表現,而並不能準確把自身的感受說出來。所以很多家長就不能第一時間察覺到哪裡不對勁。
  • 孩子身上出現這三種情況,寶爸寶媽需留意,這是感冒的預兆!
    每次聊到這段經歷,小文總是感嘆「如果丈夫在本地工作就好了,可以幫她一塊照顧孩子」。小文也試圖掌握一些孩子感冒前的身體徵兆,可以讓她更加從容地應對男寶感冒問題。其實孩子在患感冒前,身體會發出信號,寶爸寶媽如果留意,給孩子及早預防,可以及早將病菌排出孩子體外。
  • 如何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語言障礙?
    導讀:語言發育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話題,比如:●我家寶寶說話比別的孩子晚,到1歲半了還只會說爸爸;●我家寶寶2歲時突然出現了口吃現象;●我家孩子大舌頭、口齒不清;●我家孩子聲音比較高尖;健康查體時,醫生說這些情況可以隨著生長而緩解,但心裡還是沒有底,到能需不需要專科醫生檢查呢
  • 流鼻涕,打噴嚏,我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
    又該如何預防?一起往下看。人為什麼會過敏?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不平衡所致。當機體第一次接觸過敏原的時候,過敏原與樹突狀細胞等抗原提呈細胞結合,使得B細胞發生類型轉化,產生更多的漿細胞,這樣,漿細胞分泌更多的IgE抗體,這些IgE抗體最終會導致機體發生過敏。當機體再次暴露於過敏原時,就會引發過敏症狀。
  • 盲目當感冒治就毀了!這三種情況常被忽視…
    大部分鼻塞和流涕是普通感冒引起的,一般一周左右的時間逐步減輕、自愈。小寶寶實在難受,可以吃藥緩解症狀和不適感。家長最容易判斷的就是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精神不振,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並服藥治療。還有一些情況,不管孩子精神狀態如何,都要儘早就醫,比如鼻塞且發燒3天仍未控制住;孩子鼻塞已出現呼吸困難;鼻塞、流涕超過2周仍未好轉;耳朵疼痛或有液體(警惕急性中耳炎)等等。
  • 感冒後聽不見了 問題不在耳朵在鼻子
    「大夫,大夫,前幾天我感冒上火了,鼻子不通氣,嗓子疼,可是現在我感冒都已經好了,為什麼耳朵總感覺悶悶的,是耳朵進水了?麻煩您能不能幫我弄出來呀,我自己也摳不出來……」上述情況,是耳鼻喉科大夫在門診經常遇到的。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多數是我們耳鼻喉科很常見的分泌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