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不舒服?如何判斷是不是中耳炎?

2021-01-10 騰訊網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遊泳後竟然得了中耳炎!中耳炎是咋回事,這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中耳是耳朵鼓膜裡的一個小結構,它與鼻咽部相通,而咽鼓管就是它們之間的通道;當咽鼓管出現堵塞、功能障礙時,就會造成中耳炎。

中耳炎是耳科臨床常見病與多發病,包括四種類型:

(1)分泌性中耳炎

較常見,多由於咽鼓管堵塞,導致有液體向中耳內滲出所致。

(2)化膿性中耳炎

較常見,滲出液為膿液,由於細菌感染所致。根據病程又可以分為急性發作及慢性發作性中耳炎;

(3)中耳膽脂瘤

最危險,容易引起顱內外併發症,也稱之為危險型中耳炎,可以和化膿性中耳炎相互轉換;

(4)特殊類型中耳炎

較少見,主要是指真菌性、結核性中耳炎或愛滋病性中耳炎等。臨床容易誤診、漏診,應引起重視。

圖片來源:千庫網

中耳炎愛找哪些人?

根據中耳炎的不同類型,易感人群有所不同:

01

分泌性中耳炎

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小兒的發病率比成人高,是引起小兒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病機制與咽鼓管解剖發育未成熟、反覆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關。

02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也是小兒常見,與分泌性中耳炎區別在於前者的中耳積液不含細菌或很少檢查到細菌,臨床症狀比較平穩,後者為膿液,為細菌感染所致,患兒會有明顯耳痛等急性症狀,若不及時治療,容易產生併發症。

03

中耳膽脂瘤

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之間關係密切,人群普遍易得。由於此病多呈慢性進程,其出現顱內外併發症機率會增加,因此一旦確診應及時治療,以去除可能發生併發症的隱患,重建聽力。

04

特殊類型中耳炎

如結核性中耳炎、真菌性中耳炎、愛滋病性中耳炎多與全身疾病相關聯,若罹患結核或愛滋病,耳部有中耳炎表現,要注意排除特殊類型中耳炎存在。

中耳炎的症狀表現?

對於常見的分泌性中耳炎而言,其主要的表現是耳朵悶脹,感覺耳朵像進水或塞了一團棉花一樣,聽不清聲音,聽力下降;檢查時可透過鼓膜看到鼓膜後面有液體徵象,通過專門的聽力檢查可進一步確診。

圖片來源:千庫網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膽脂瘤型中耳炎會有鼓膜穿孔、耳道流膿或耳道血性溢液等表現。

若是中耳炎反覆發作,尤其是膽脂瘤型中耳炎會侵犯周圍組織,出現一系列顱內外併發症:

顱外併發症常見的有迷路炎、巖錐炎及耳源性周圍性面癱,其他還包括耳後骨膜下膿腫和瘻管、頸部膿腫等;

顱內併發症可危及生命,常見的包括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膜炎、腦膿腫、腦脊液耳漏等。

中耳炎有哪些嚴重後果?

中耳是一個含氣腔,其上承顱腦、下前與大血管相鄰,外側是鼓膜,內側是內耳及面神經,向前與鼻咽部相連,其重要功能是傳導聽覺,一旦中耳有炎症出現,患者會有耳聾、耳鳴、耳痛、耳堵、耳道溢液、自聽過響、眩暈等症狀,甚至會出現面癱、頭痛以及顱內感染等表現。

圖片來源:千庫網

「一老一小」群體更容易出現中耳炎併發症:

老齡群體由於反覆中耳炎發作,病史較長,對周圍組織影響較大,而且老年人全身可能罹患多種慢性疾病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老齡群體中耳炎患者更易出現顱內外併發症;

小兒患者本身鼓膜較厚,急性炎症發作時膿液不易經鼓膜排出,也容易產生併發症。嬰幼兒頻繁抓耳、發熱及哭鬧也是中耳炎的常見表現。

其次,膽脂瘤型中耳炎也更易引起嚴重後果,中耳膽脂瘤可以破壞耳部重要結構,如聽小骨及面神經,導致聽力損失或者面癱;且由於耳部上面是腦組織,僅有薄層骨質分隔,若膽脂瘤一旦破壞這層骨質,炎症會侵入大腦,引起腦部感染,嚴重的會引起腦膿腫,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中耳膽脂瘤需要及時手術,徹底清除膽脂瘤並避免引起嚴重併發症。

中耳炎怎麼治療?

中耳炎的治療包括局部滴藥治療、全身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 對於分泌性中耳炎,多數經過局部用藥加上適當全身應用抗生素或促排類藥物,多可獲得滿意效果;根據病情進展,其他的幹預手段還包括鼓膜穿刺及置管治療。

● 對於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中耳膽脂瘤,局部用藥及全身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症狀,根治的辦法是手術治療,清除病變並重建聽力,可以去除潛在併發症隱患。

● 特殊類型中耳炎如結核性中耳炎,要進行全身抗癆治療,根據中耳病變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中耳炎患者注意事項

由於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病症,不同群體罹患中耳炎類型不同,不同類型中耳炎危害也不同,所以中耳炎患者的注意事項要區別對待。

一般注意事項包括:

1、儘量預防感冒

很多中耳炎疾病是由於感冒引起的,減少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會減少中耳炎急性發作的機率。

圖片來源:千庫網

2、預防或積極治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一般腦膜炎、流感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會引起中耳炎,病菌或病毒可通過鼻咽部感染中耳。比如鼻腔有分泌物或感冒後,不要同時捏住兩個鼻孔使勁擤鼻涕,防止有細菌的分泌物被擠壓進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

圖片來源:千庫網

3、遊泳時儘量避免嗆水,選擇乾淨泳池,以免細菌感染引發中耳炎。

圖片來源:千庫網

4、如已有鼓膜穿孔,則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潔淨與乾燥,淋浴、洗髮時防止進水,禁止遊泳。

另外,對於小兒患者注意事項還包括:

(1)對於哺乳中新生兒或嬰兒,應避免平躺哺乳餵奶,這是因為嬰幼兒咽鼓管短、寬且平,平躺餵奶會導致奶液倒溢,將鼻咽部病原菌帶入中耳引發感染。

(2)對於伴有發熱患兒,應保持充足水分,這是因為發熱會導致脫水,降低患兒抵抗力,影響恢復。

(3)應隨時注意患兒全身狀況。若炎症未被有效控制或出現有嗜睡、頸部僵硬強直現象,應該警惕顱內併發症出現,需要及時就醫。

作者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伊海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北京114預約掛號

相關焦點

  • 耳朵不舒服卻要治鼻子?分泌性中耳炎是個啥?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場感冒之後,感覺耳朵堵堵的, 然後聽力也開始下降了,耳朵悶悶的,但是好像不痛也不癢, 更有甚者在耳朵覺得堵了一陣子之後,開始整個耳朵內部疼痛,連帶著頭疼, 喉嚨發炎等症狀。 去醫院就診後,醫生說是「分泌性中耳炎」,然後開了一些治療鼻子的藥物。
  • 耳朵流膿,都是中耳炎?
    耳朵流膿,都是中耳炎?楊醫生,聽說中耳炎好不了的?|圖片來源於網絡|電耳鏡耳鏡一看, 耳朵裡面全是分泌物去衝洗一下吧,耳朵裡面全是分泌物,我看不清楚鼓膜;衝洗完回來,小張高興的說:一下子感覺清爽多了,
  • 如何判斷是小兒中耳炎?
    小兒中耳炎是發生於兒童的中耳炎症,是由於咽鼓管功能障礙、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進入鼓室,引起中耳腔黏膜感染或免疫反應所致。那麼如何判斷小兒中耳炎?濰坊耳鼻喉專家介紹小兒中耳炎典型症狀有: 1.耳痛 急性中耳炎表現為夜間或睡後突發耳痛,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保護耳朵很重要 寶寶中耳炎典型症狀及治療方法
    有以下這些表現,寶寶可能患上急性中耳炎了: 1、發燒 發燒是急性中耳炎的代表症狀。寶寶連續3 天發燒37.5℃以上,吃了藥燒卻持續不退時,就要考慮寶寶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儘早去耳鼻喉科檢查。 2、撓耳朵 孩子在2歲以前是說不清自己什麼地方疼的,不過,他會用行動告訴你。如果他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 孩子中耳炎的發病率僅次於感冒,很多家長並不知道
    物品不衛生錯誤原因:毛巾等物品使用時間過長,細菌超標,嚴重時也會引起中耳炎。正確做法:毛巾等物品應保持清潔,至少2~3個月更換一次。常吸二手菸錯誤原因:吸入二手菸會使寶寶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正確做法:避免在寶寶居住生活的環境裡吸菸,不帶寶寶到吸菸的場所。
  • 視頻|耳朵總癢是中耳炎的前兆嗎?
    中耳炎的症狀之一是耳朵癢,如果耳朵癢說明可能已經患上了中耳炎。
  • 如何知道孩子是中耳炎,還是一般感冒?這些徵兆別輕視
    孩子常常拉扯耳朵、挖耳朵、電視音量越開越大聲,跟他說話卻聽不懂,時常反問你在說什麼?…這些現象爸爸媽媽可別輕視,因為這可能是孩子中耳發炎的徵兆。什麼是中耳炎?為什麼我家孩子會得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腔因感冒、過敏的細菌感染而發炎。
  • 中耳炎是什麼 中耳炎的症狀與治療方法有哪些
    耳朵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一旦耳朵出現病症,會影響人正常的生活。而耳科疾病最常見的就是中耳炎,中耳炎的危害特別大,幾乎是遍布全身的,如果患有中耳炎,您一定要重視。但是我們並不了解中耳炎到底是什麼?它的症狀是什麼?又有哪些治療和預防的方法呢?下面小編帶您去了解一些關於中耳炎的知識。中耳炎是什麼中耳炎,屬於耳科疾病,是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耳科疾病。
  • 怎樣判斷孩子是不是得了中耳炎呢
    羅仁忠說,耳朵的構造很特殊,裡面是骨頭,外面包著一層皮膚,兩者間沒有其他可起到緩衝作用的肌肉組織等。所以,中耳炎一旦發病,公益慈善,會劇痛難忍。嬰兒雖然說不出來,可是只要動動嘴,不管是吸吮和吞咽動作,都會壓迫感染部位感到疼痛。因此,寶寶可能會在吃東西時煩躁、哭鬧,也可能不願入睡。 二是發燒,中耳炎往往伴隨著突然發燒,體溫可升至37.8℃至40℃。
  • 耳朵如果出現這3種狀況一定要注意,可能是中耳炎的症狀!
    中耳炎是非常常見的耳朵的炎性病變,在臨床上分為化膿性中耳炎和非化膿性中耳炎兩種類型,好發於兒童。很多人都對中耳炎並沒有多少了解,乃至症狀發生的時候不能及時的接收到信號,從而引發較為嚴重的後果,導致聽力的永久性下降,甚至耳聾。中耳炎有哪些症狀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別讓耳朵裡的小毛病變成大件事
    「雙耳經常流液,發出異味,不能下水遊泳,和同事交流都需要特別大聲……」今年40多歲的李小姐表示,她也聽說嚴重的中耳炎可以引起顱內外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曾到多家大醫院就診,醫師都建議她儘早手術治療,但她顧慮很多,擔心開刀手術會留下疤痕,擔心要剃掉部分頭髮,而且兩邊耳朵都得做手術,要花一星期多的時間…… 目前,中耳炎已經嚴重影響了李小姐的生活質量,歐陽順林表示不能再
  • 寶寶總是抓耳朵,不一定是因為癢,這幾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寶寶總喜歡抓耳朵,媽媽說是正常現象,去醫院檢查被「打臉」李女士的寶寶5個月了,平時吃奶睡覺都正常,就是最近寶寶總喜歡抓耳朵,經常抓的耳朵通紅,一副很煩躁的樣子。剛開始李女士沒當回事,寶寶抓臉抓耳朵,不是很正常麼,等大大就好了,但是過了一個月,抓耳朵的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頻繁了,耳朵都抓出了血,寶寶也沒有停止。
  • 成都民生耳鼻喉科普:「膽脂瘤型中耳炎」——耳朵裡的破壞王
    通常我們對中耳炎的印象有三點——耳痛、耳流膿、鼓膜穿孔。其實,並非所有的中耳炎都具備這三個特點,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種特殊的中耳炎——中耳膽脂瘤,也叫「膽脂瘤型中耳炎」,它還有個稱號——耳朵裡的破壞大王。  膽脂瘤雖然有「瘤」字,卻不是真的瘤子,而是能產生角蛋白的鱗狀上皮在中耳、上鼓室、乳突、巖尖的聚集。
  • 耳朵老是發熱,不是有人想你,可能是被這些疾病「盯上了」
    常聽人說耳朵紅、耳朵發熱就是有人在想你,或者有人在議論你的「心靈感應」。人們在打噴嚏時也會想一想是不是誰在罵自己,這些都是人對於自己身體反應狀況的猜測和判斷。但是隨著科學人們文化素質的逐漸提高,我們不應該再如此盲目地進行推斷,耳朵紅、發熱很可能就是身體的某些連鎖反應症狀。
  • 寶寶經常抓耳朵,真是癢那麼簡單嗎?可能在傳遞這些信號,要重視
    寶寶的到來,對與新手爸媽來說,迷茫、無措、欣喜,更多地是擔心,擔心自己沒有經驗照顧不好寶寶,尤其是在寶寶哭鬧時,不知道哭鬧的原因,看著寶寶哭鬧,束手無策。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寶媽看見寶寶總是抓自己的小耳朵,抓得特別用力,耳朵紅彤彤的,甚至有時候抓破出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耳朵突然發熱發紅,不是有人念叨你,可能是這5個原因,了解一下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耳朵發熱發紅的感覺吧,小時候,經常聽到老人說:「耳朵發熱,是有人在念叨你了」。那時候聽了還以為是真的,因為耳朵發熱發紅時,並沒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就誤以為是真有人在念叨自己了。長大後才知道,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看來小時候真是天真又爛漫呀。那麼耳朵突然發熱發紅,有哪些原因呢?
  • 急性中耳炎有什麼症狀
    耳朵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且中耳炎的危害極大,發現中耳炎的症狀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避免因治療不及時導致病情加重,那麼急性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呢? 一、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症狀: 化膿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說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有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能的發熱、嘔吐等。其後果是併發症,嚴重的併發症有顱內併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
  • 耳朵裡面總是癢,卻掏不出耳垢是怎麼回事?可能是這件事做多了
    耳朵裡面總是癢就困擾著很多人,這種情況是怎麼引起的呢?耳朵裡面癢可能由很多情況造成。癢覺產生主要是外耳道裡的皮膚感覺神經收到刺激而產生,可能是耳內的耳垢壓迫,也可能是溼疹、真菌感染、過敏等情況。要想弄清耳朵裡面癢的原因還需要去醫生出做進一步觀察。
  • 男子撓完腳掏耳朵 耳朵長白毛原是腳氣生細菌
    前天,27歲的王先生到醫院去複查,發黴的耳朵終於好了,他鬆了一口氣。什麼?耳朵會發黴?最近他的耳朵總是悶悶的,有點像遊完泳進了水又弄不出去。跑到醫院一查,把他嚇得夠嗆,耳朵裡居然長了一圈白毛,把耳道給堵住了。更囧的是,這居然跟腳氣有關。
  • 一場中耳炎竟然改變了人生 看他是怎麼被耽誤的
    醫生正在給肖斌(化名)進行術後檢查41歲還在外打工,最怕的不是辛苦,而是無能為力!來自城口的肖斌是一名木工,文化程度不高,為了謀生活,長期在異鄉漂泊。沒有幾個人知道,肖斌小時候也曾是一名成績優異的孩子,只是因為一場中耳炎,讓他的人生發生了改變。中耳炎導致學業荒廢只能打工謀生活在中民耳鼻喉醫院就醫的肖斌告訴記者,從四五歲開始,他就患有中耳炎。城口本就偏僻,家裡經濟條件有限,父母也沒覺得是大事,找了村裡的土醫生開草藥治療,可病情一再反覆。上學後,肖斌原本成績優異,那也是他引以為傲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