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什麼 中耳炎的症狀與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1-01-15 三九養生堂

耳朵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一旦耳朵出現病症,會影響人正常的生活。而耳科疾病最常見的就是中耳炎,中耳炎的危害特別大,幾乎是遍布全身的,如果患有中耳炎,您一定要重視。但是我們並不了解中耳炎到底是什麼?它的症狀是什麼?又有哪些治療和預防的方法呢?下面小編帶您去了解一些關於中耳炎的知識。

中耳炎是什麼

中耳炎,屬於耳科疾病,是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耳科疾病。它主要是耳朵的內部炎症病變,主要包括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然後累及中耳。

中耳炎病症一般在兒童身上比較好發生。中耳炎分為兩類,化膿性和非化膿性。非化膿性,其中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等等。化膿性中耳炎又有慢性和急性之分。

如何預防中耳炎

1、預防傷風感冒

大部分化膿性中耳炎是由於咽鼓管的感染而引起的,這種感染多半發生於感冒的時候。因此,預防傷風感冒,就能減少發生中耳炎的機會。

2、不亂挖耳屎

很多人有亂挖耳屎的壞習慣,用力過度是會損傷耳膜導致中耳炎的。

3、掌握正確遊泳方法

夏季來臨,在遊泳的時候也千萬要注意,如果在遊泳時將水咽入口中,也可能通過鼻部進入中耳,從而引發中耳炎。因此要避免在遊泳時,將水嗆入口中。而外傷所導致的鼓膜穿孔,是禁止滴任何水樣液體的,這樣會影響創口癒合。

4、注意中耳其他器官的影響

鼻和咽部的疾病,像鼻竇炎、扁桃體炎、增殖腺炎等,常並發中耳炎。為了保持中耳的健康,還必須注意治療這一類疾病。

5、預防急性傳染病

中耳炎還常常是兒童時期一些急性傳染病的併發症,它常在麻疹、腦膜炎、腥紅熱、中毒性菌痢、肺炎、流感等病的後期發生。

6、聽音樂音量不要過大

不要長時間用耳機聽搖滾類的大分貝的音樂,如果時間較長的話,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的症狀與治療方法有哪些

中耳炎的症狀

1、聽力減退

聽力下降一般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是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聽力就會下降,這很有可能就是中耳炎的症狀。

由於兒童在上課時對聲音的反應不是很靈敏、注意力不集中,家長發現後就診,發現是中耳炎的情況較大。但是如果一個耳朵聽力正常,另一個耳朵聽不到,可能長期都不會被察覺。

2、耳痛

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第一症狀,可為持續性,亦可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本病常伴有耳內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後可暫時減輕。

3、耳鳴

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有時會間斷一下再次出現。

4、耳聾

可於感冒後、乘飛機下降或潛水時,突然出現聽力下降,壓迫耳屏或頭位改變時,聽力可有所改善。

5、耳鏡檢查

急性期鼓膜充血、內陷、光錐變形或縮短,錘骨短突外突明顯;鼓室積液後鼓膜顏色改變,呈淡黃、橙紅或琥珀色;若病程較長,則鼓膜多灰暗、混濁。

中耳炎治療方法

鼓膜切開術

液體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盡;小兒不合作,局麻下無法作鼓膜穿刺時,應作鼓膜切開術。手術可於局麻(小兒須全麻)下進行。用鼓膜切開術。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狀或弧形切口,注意勿傷及鼓室內壁黏膜,鼓膜切開後應將鼓室內液體全部吸盡。

鼓膜穿刺抽液

成人用局麻。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積液。必要時可重複穿刺,亦可於抽液後注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咽鼓管吹張

捏鼻鼓氣法、波氏球法或導管法。尚可經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潑尼松龍,隔日1次,每次每側1ml,共3-6次。

鼓室置管術

病情遷延不愈,或反覆發作;膠耳;頭部放療後,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者,發起人應作鼓室置管術,以改善通氣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8周,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復後取出通氣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於外耳道內。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暢

可用1%麻黃鹼液或與二丙酸倍氯米鬆氣霧劑交替滴(噴)鼻,每日3-4次。

總結:人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是會影響正常生活的,更何況耳朵是經常要用的,因此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耳朵,注意文章中所描述的症狀,當你覺得耳朵出現不適的時候,就應該趕緊去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中耳炎一般只能用藥物或者手術治療,所以及早預防是關鍵。

相關焦點

  • 保護耳朵很重要 寶寶中耳炎典型症狀及治療方法
    原標題:保護耳朵很重要 寶寶中耳炎典型症狀及治療方法 --寶寶中耳炎症狀 中耳炎是由於耳咽管( 連通中耳腔和鼻腔後壁)功能不良或阻塞,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引起聽力障礙,甚至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和學習能力差。
  • 急性中耳炎有什麼症狀
    耳朵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且中耳炎的危害極大,發現中耳炎的症狀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避免因治療不及時導致病情加重,那麼急性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呢? 一、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症狀: 化膿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說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有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能的發熱、嘔吐等。其後果是併發症,嚴重的併發症有顱內併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
  • 得了中耳炎有哪些表現,3種緩解方式,看看是否適合你
    中耳炎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一種疾病,得了這種疾病之後,會對人們正常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認真展開對中耳炎這種疾病的症狀和治療方式的學習,對人們更好的認識這種疾病有著很大的幫助。如果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慎得了中耳炎,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 耳朵如果出現這3種狀況一定要注意,可能是中耳炎的症狀!
    中耳炎是非常常見的耳朵的炎性病變,在臨床上分為化膿性中耳炎和非化膿性中耳炎兩種類型,好發於兒童。很多人都對中耳炎並沒有多少了解,乃至症狀發生的時候不能及時的接收到信號,從而引發較為嚴重的後果,導致聽力的永久性下降,甚至耳聾。中耳炎有哪些症狀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如何判斷是不是中耳炎?
    02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也是小兒常見,與分泌性中耳炎區別在於前者的中耳積液不含細菌或很少檢查到細菌,臨床症狀比較平穩,後者為膿液,為細菌感染所致,患兒會有明顯耳痛等急性症狀,若不及時治療,容易產生併發症。
  • 如何判斷是小兒中耳炎?
    小兒中耳炎是發生於兒童的中耳炎症,是由於咽鼓管功能障礙、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進入鼓室,引起中耳腔黏膜感染或免疫反應所致。那麼如何判斷小兒中耳炎?濰坊耳鼻喉專家介紹小兒中耳炎典型症狀有: 1.耳痛 急性中耳炎表現為夜間或睡後突發耳痛,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孩子中耳炎的發病率僅次於感冒,很多家長並不知道
    據調查顯示:62%的寶寶在1歲內都患過急性中耳炎,3歲以內的比例更是高達83%早知道什麼是中耳炎?我們的耳朵裡有一層薄薄的鼓膜,把耳朵的通道分隔成兩部分,外側的叫外耳道,內側就叫中耳。中耳包括鼓膜、聽骨鏈、鼓室和咽鼓管等結構。中耳炎就是發生在中耳腔的各種炎性病變,是耳科最常見的一種疾病。
  • 一場中耳炎竟然改變了人生 看他是怎麼被耽誤的
    沒有幾個人知道,肖斌小時候也曾是一名成績優異的孩子,只是因為一場中耳炎,讓他的人生發生了改變。中耳炎導致學業荒廢只能打工謀生活在中民耳鼻喉醫院就醫的肖斌告訴記者,從四五歲開始,他就患有中耳炎。城口本就偏僻,家裡經濟條件有限,父母也沒覺得是大事,找了村裡的土醫生開草藥治療,可病情一再反覆。上學後,肖斌原本成績優異,那也是他引以為傲的時光。
  • 耳朵流膿,都是中耳炎?
    楊醫生,聽說中耳炎好不了的?|圖片來源於網絡|有次朋友小張跟我聊天:|圖片來源於網絡|小張耳道又進水流膿了,這次來醫院找我看了:楊醫生,我中耳炎又犯了,耳朵悶住了很難受,還有耳鳴|圖片來源於網絡|是啊,老是有分泌物流出來,癢的厲害,忍不住用手去摳,棉籤也用你這個不是中耳炎,是黴菌性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溼疹;|圖片來源於網絡|
  • 分泌性中耳炎是個啥?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場感冒之後,感覺耳朵堵堵的, 然後聽力也開始下降了,耳朵悶悶的,但是好像不痛也不癢, 更有甚者在耳朵覺得堵了一陣子之後,開始整個耳朵內部疼痛,連帶著頭疼, 喉嚨發炎等症狀。 去醫院就診後,醫生說是「分泌性中耳炎」,然後開了一些治療鼻子的藥物。
  • 成都民生耳鼻喉科普:「膽脂瘤型中耳炎」——耳朵裡的破壞王
    通常我們對中耳炎的印象有三點——耳痛、耳流膿、鼓膜穿孔。其實,並非所有的中耳炎都具備這三個特點,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種特殊的中耳炎——中耳膽脂瘤,也叫「膽脂瘤型中耳炎」,它還有個稱號——耳朵裡的破壞大王。  膽脂瘤雖然有「瘤」字,卻不是真的瘤子,而是能產生角蛋白的鱗狀上皮在中耳、上鼓室、乳突、巖尖的聚集。
  • 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別讓耳朵裡的小毛病變成大件事
    日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接診了一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李小姐,由於沒有及時治療,她的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導致需要進行耳內鏡微創手術。 醫生指出,急性中耳炎第一次「犯病」多是由於兒童期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每年冬春上呼吸道疾病高發,12歲前的兒童如出現相關症狀,家長需特別注意,切忌把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 視頻|耳朵總癢是中耳炎的前兆嗎?
    中耳炎的症狀之一是耳朵癢,如果耳朵癢說明可能已經患上了中耳炎。
  • 如何知道孩子是中耳炎,還是一般感冒?這些徵兆別輕視
    什麼是中耳炎?為什麼我家孩子會得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腔因感冒、過敏的細菌感染而發炎。我們的耳朵跟咽喉有一個通道,稱為耳咽管或歐氏管。孩子容易得中耳炎是因為耳咽管較為水平、短且寬,且黏膜纖毛的免疫及排洩功能還未成熟,當感冒、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時,細菌很容易從耳咽管入侵到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 怎樣判斷孩子是不是得了中耳炎呢
    所以,中耳炎一旦發病,公益慈善,會劇痛難忍。嬰兒雖然說不出來,可是只要動動嘴,不管是吸吮和吞咽動作,都會壓迫感染部位感到疼痛。因此,寶寶可能會在吃東西時煩躁、哭鬧,也可能不願入睡。 二是發燒,中耳炎往往伴隨著突然發燒,體溫可升至37.8℃至40℃。
  • 耳朵內疼痛是什麼原因,可能是三種疾病導致,早發現及時治療
    很多人經常會出現耳朵疼的現象,有的人也可能是耳朵裡面疼,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治療,但其實耳朵裡面疼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前兆,如果出現類似症狀的話,應該及時到醫院去進行治療。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耳朵裡面疼是怎麼回事,經過醫生的指導我們可以知道,耳朵裡面疼可能是因為一些原因引起了外耳道發炎,有可能是因為經常掏耳朵或者是耳道進水而引起類似的症狀,還有可能是因為感冒上火引起了中耳炎,或者還有一些其他外在的原因,比如說經常用耳不當也會引起相關的症狀。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具體看一下耳朵疼都可能患了哪些病。1.
  • 中耳炎作怪 睜眼「天旋地轉」
    經檢查,原是中耳炎在作怪。  2004年末開始,吳女士便出現不明原因的眩暈,認為自己貧血的吳女士便自服補血藥品,幾周後眩暈更加嚴重。每當她睜開雙眼,便感覺地動山搖,看任何靜止的東西都是在搖擺。  近日,吳女士來到西南醫院就診,通過CT檢查後,診斷為右中耳炎性肉芽腫伴外淋巴瘻。因患者中耳炎破壞內耳平衡功能,導致眩暈。
  • 耳朵常常出現的症狀有哪些類型?
    聽力損失的類型 (1)傳導性耳聾:常見病因有耵聹堵塞耳道、中耳炎、耳硬化症、聽骨鏈中斷等使聲音不能有效傳遞。受損部位:外耳或中耳。治療方法:一般症狀都能以藥物或手術治癒或減輕,否則可使用助聽器,效果大都良好。
  • 我們的耳朵經常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耳朵突然發癢的問題。耳朵突然發癢,特別難受,然後我們就趕緊拿掏耳勺掏兩下,但是結果是一無所有。耳朵裡面其實什麼東西都沒有,就是特別的癢。耳朵這樣的情況你有注意到嗎?
  • 耳鳴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中醫治療耳鳴方法
    有些急性耳鳴可以查到病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是外耳道的耵聹堵塞(也就是被耳屎堵住了)、外耳道炎症等,引起的外耳道傳音不暢,或者中耳的疾病,比如化膿性中耳炎、膽脂瘤型中耳炎等,引起中耳的聲音傳導障礙,部分患者對因處理即可緩解。 2、是服用了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如奎寧、水楊酸等,停用這些藥物耳鳴就可能有所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