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64個智慧:周文王創作《周易》,是為了復仇?

2021-01-10 一堂國學

【引子】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王子復仇記》。周武王之所以能夠克殷興周,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他的父親、84歲的西伯侯姬昌被紂王關押在羑(yǒu)裡,推演出64卦,創作了《周易》時,就已經為其制定好了復仇和治國方略了。

《周易》六十四卦並非隨意排列,而是深藏玄機。文王把對畢生的反思總結的智慧、感悟的使命、伐紂建周的方略、教育世子的法則、治國安民的道法都融在了卦象圖裡。

所以後世贊曰:半部論語治天下,文王八卦定乾坤!

眾所周知,《周易》六十四卦按照「非覆即變」的順序排列,為便於記憶卦序,朱熹在《周易本義》中編制了《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恆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始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半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整部《周易》重剛抑柔,所以乾卦至剛至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是第一卦,顯示了西伯侯(周文王)姬昌富國強兵,克殷伐紂的決心。

所以有一種說法,認為《周易》是西伯侯姬昌發動戰爭,討伐殷商的戰略規劃。這從《周易》的卦辭和爻辭中也能看出些端倪。

從第一卦乾卦至第七卦師卦,是一個小結,每一卦都是為第七卦「師」卦(戰爭)做準備的。

第一卦,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二卦,坤卦,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第三卦,屯卦,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諸侯);

第四卦,蒙卦,上六,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匪寇);

第五卦,需卦,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行軍作戰);

第六卦,訟卦,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禠(奪)之。

第七卦,師卦,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戰爭結束,開始對有功勞的人分封)

第八卦,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比樂師憂,比卦,承接師卦的上六,是戰爭完全結束,分封完畢,新的國家秩序建立,同時百廢待興,需要修養生息,恢復生產,從而就進入到第九卦風天小畜卦了,國家社會開始有一定積蓄了。

風天小畜卦是《周易》上經的第9卦,9在《易經》中是最大的陽數,由此可見這一卦的重要性!

9,也代表事物發展的全過程,所以風天小畜是整個《周易》上經裡承前啟後的一卦,要放在整部《周易》中審視這一卦。

風天小畜,排在水地比卦之後,天澤履卦之前。

因為《周易》卦的次序是兩卦相耦,非覆(綜卦)即變(錯卦),履卦的綜卦正是風天小畜。

與天澤履的「行己之道」相對,風天小畜說的是「制人之道」。

這裡的「制」不是控制、制服,而是依照規定的標準來做人的意思。

履者,禮也。履,是禮儀,是行動;小畜,是儲蓄,是積蓄力量,以待時機。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小畜卦是在為第10卦——履卦創造條件。

小畜卦原文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小畜的「畜」與需求的「需」同音,所以擁有類似的含義。

《周易》第5卦是「水天需」,而9和5互為照應,所以「需」卦的卦象也與「小畜」卦類似:

需卦原文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比較二者,需卦就是「需求」。

講人類的需求,最著名的莫過於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即: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五大需求。如圖:

1950年代,馬斯洛對《易經》等東方傳統文化開始感興趣,1959年以後,隨著對東方文化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人類天性中還有一種固有的精神維度,形成了「超人本心理學」(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隨後又提議用「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這一術語,並根據《易經》六爻模型,修正了他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第五需求「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金字頂上,增加了「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暗合和需卦,反映了整個人性的需求。

有了需求,就要滿足需求。所以《周易》第9卦小畜卦是呼應第5卦需卦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周易》的另一個貫穿全文的準則就是位要「中正」,滿足需求的手段要重視個人操守。

所以,小畜的《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懿,是美好的意思。

具體看一下小畜的爻辭: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九二:牽復,吉。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徵兇。

小畜卦的爻辭看起來很難理解,但舉個例子,立馬你就明白了:

武王伐紂成功後,實施分封制,讓姜太公呂尚返回老家莒縣所在地——山東半島,建立齊國。這就是「初九,復自道」蘊含的意思。

「復」者,「回」也。姜太公成了齊國的開創者,回到家鄉開始生產建設,管理百姓。這時,重點來了,武王會放心他幹嗎?

從九二、九三的爻辭我們揣測是吉兇參半。因此,小畜卦又講了「六四」和「九五」的關係。

六四處在靠近「九五至尊」的位置,但是「陰」爻。

因為《周易》的核心思想是「重陽抑陰」,所以姜子牙要想免於傷害(血去),免於憂懼(惕出),只有贏得周武王姬發的信賴(有孚)。

因此,《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孫子兵法》也說,「上下同欲者勝」。這也是「同志」一詞的來源之一。

而作為老闆應該如何對待下屬呢?

九五,有孚攣(luán)如,富以其鄰。

攣如,是相互牽繫,合作緊密的意思。正所謂「貼近,合作,共贏」。

上下同心,其利斷金。君臣之道最重要的是相互信賴,以誠相待,而且老闆的意圖很重要,因為「九五」居上,只有用人不疑,下屬才可以全力以赴。而且老闆要及時獎勵,懂得「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道理。

所以,《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如果說「水天需」是講需求,那麼「風天小畜」就是講公司如何賺錢的。

從五行而言,風天小畜,上卦巽為風,為入,下卦乾為天,為金,有招財進寶之意,也是有利於生財聚財的吉卦。

相關焦點

  • 真正的《周易》是科學巨著,周文王只是編輯,辯證法來源於易經
    在中華文化五千年的進程中,有一本奇書,那就是《周易》,相傳易經是上古伏羲氏所注(連山易,歸臧易已失傳),周文王也就是姬昌在獄中注釋了64卦爻辭。雖主要為佔卜所用,但中國古哲學大多源自易經。而太極圖等一些東西,出自陰陽家,而道家的創始人老子一部分思想也是符合《易經》的。
  • 周文王姬昌,臨終前留下的遺言,可能透露著《易經》核心!
    《易經》被稱為三玄之冠,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總源頭。易經的發展經歷了4個版本:伏羲氏創造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然後是神農氏創造連山易,也叫連山八卦;再到黃帝軒轅氏創造歸藏易,也叫歸藏八卦;最後才是我們熟悉的《周易》,周文王將《易經》的八卦演繹成64卦和384爻,並作卦辭、爻辭,後人把這個版本稱為《周易》。
  • 易經除了64個卦象其餘都是偏見
    所以關於易經的知識多如牛毛,但是除了64個卦象,都是不同的人作出的不同的見解。名氣大的有文王、孔子、朱熹等,名氣小的就數不清了。但是科學證明人類的頭腦是有局限的。名氣很大的人跟普通人的頭腦實際差距不大。那麼誰的見解屬於正見呢。這是無法保證的。最接近正見的人可能是伏羲。因為他發明了卦象。有可能是8個,也可能是64個。
  • 三個問題告訴你,《易經》《易傳》《周易》的異同及核心
    要知道啥是《易經》,得先搞清楚「三易」是啥。其實《易經》有三種,分別是:《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上說:《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黃帝時代的《易》為《歸藏易》。易中天先生的《中國人的智慧》上說:夏代的《易》叫《連山易》,商代的《易》叫《歸藏易》。
  • 周文王臨終留給兒子一段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沒琢磨透
    而且至今還沒有人能夠完全的參悟此書,這本奇書就是《易經》。現在很多人其實分不清《易經》還有《周易》的區別。通俗點講,《易經》其實是一個統稱,從原始時代的伏羲開始,到周文王姬昌演繹《周易》一共有4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就是伏羲氏開創的先天八卦。第二個版本是之後神農氏創造連山八卦。之後黃帝軒轅氏又開創了歸藏八卦。最後才是周文王姬昌演繹的《周易》。
  • 易經8宮64卦最難記?死記硬背,不如牢記這3個規律,一點即通
    易經8宮64卦最難記,死記硬背,不如牢記這3個規律,一點即通上古時期,伏羲聖人一畫開天,創立了先天太極八卦圖。八卦者,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周易》說卦傳中解釋八卦時,稱: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這句話通俗地理解,就是:先天八卦之中天南地北,乾卦與坤卦相對應;艮卦與兌卦,分別於西北方和東南方,兩相對應;東北方的震卦與西南方的巽卦兩相對應;正西方的坎卦與正東方的離卦兩兩對應。
  • 周文王臨死留下300字告誡,卻是《易經》精髓,至今無人讀透
    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從簡至繁,也可重回樸素,治大國若烹小鮮,這一生只要讀懂《周易》就夠了。周文王可以稱為《周易》的創始人,但他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演繹,將《易經》的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並加上卦辭、爻辭,後人把這個相對完整的版本稱為《周易》。周文王在臨終前給兒子留下一段話,後人稱為《保訓》,僅僅300字,至今無人讀透。
  • 三本易經,只剩《周易》,失傳天書在古墓重現,專家研究卻被中止
    《易經》不是迷信,是崇尚自然的,「易」由「日」「月」組成為陽,月為陰,象徵宇宙的陰陽二元論。是聖人仰觀於天文,俯察於大地,感悟人生、明斷吉兇的結果,是對天、地、人觀察後的感悟。《易經》繫辭說,伏羲是在觀天、察地、觀鳥獸之文而作的八卦。有人會說,《易經》不是周文王寫的麼,這就是把《易經》和《周易》弄混了。
  • 周文王被困推演《周易》,六十四卦蘊含天地間一切變化,無上智慧
    《周易》是「三易」之一,其他兩易分別是《連山易》和《歸藏易》,不過這「兩易」已經失傳了,只有周文王的《周易》流傳了下來,而中國文化的源頭正是從《周易》開始的。本土文化裡的「三教九流」哪一家的思想裡沒有《周易》的影子,《周易》是在解釋「道」,而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思想無不在解釋「道」,最終的目標就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樣才會「頓悟」,才能夠真正的明白。那麼關於《周易》是怎麼產生的,你知道嗎?傳說這是「周文王」創作出來的。
  • 周文王——「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姬昌是周朝的奠基者,他是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武王姬昌之父。同時他還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一代明君。 圖為周文王姬昌石像。季歷去世後,姬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 姬昌在位四十二年後,才正式稱王,史稱周文王。他在位期間,重視農業生產。
  • 《周易自測牌》3天教你掌握易經64卦預測!
    《周易自測牌》3天教你掌握易經64卦預測! 《周易自測牌》是什麼?前面幾篇我們已經講述過關於易經影響,我們也討論過易經和《周易自測牌》的關係。 《周易自測牌》源自易經,和《易經》一樣都是中華祖先從上古傳承下來的文明智慧,包括象(符號學相關)、數(數學科學相關
  • 【周易64卦卦辭及基本圖解】了解人生每一階段需要做得事情!
    2019-08-21 17:59:02 來源: 易經風水顧問策劃大師李亮德 舉報
  • 周易的64卦能判斷吉兇嗎?
    幾千年前,智慧的先人們從自然界中選取了八種現象,作為說明世界其他事物的根源,組合為64卦,這就周易的基本構造。文王完成了符號與文字的結合,並以佔筮的形式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周易。周易的64卦只是特定時空下的體現,是性情的表達。
  • 《易經》64卦只有一卦代表「吉」,悟透此卦的人,多數能大富大貴
    古人云:「《易經》之重,在於包羅萬象,點透世人。」有些人,為了生活得更好,而學習各種各樣的大師。能學會學習,卻發現自己的生活沒有改變。其實,成功最大成功學奧義在於《易經》裡面。如果我們能讀懂《易經》,我們就能讓我們的生活不再平庸。我們不僅要自己發財致富,還要造福子孫後代,讓好運不斷。
  • 易經64卦:64句箴言,64種人生智慧!得之者可破迷開悟心生歡喜
    《周易》是國學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源源不斷的為中華文化注入生機和活力,其思想精髓早已融入我們的骨血,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只是我們日用而不知罷了。相傳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把八卦兩兩重疊,推演出64卦,由於64卦卦辭爻辭中古文深奧,典故繁雜,使不少易學愛好者深感苦惱,今把每卦的核心精髓提煉成一句箴言,以除其煩惱,供其參考,僅拋磚引玉,還望不吝賜教!易經64卦亦是64種人生智慧,得之者可破迷開悟,心生歡喜。
  • 《周易》乾卦的六個爻辭究竟是怎麼來的?周文王:源自這六個卦象
    喜歡《周易》文化的同學們往往對爻辭理解不好,因為爻辭中一會說這個,一會說那個,似乎沒有緊密的邏輯性。那麼我們從今天開始,就與天機易測一起探索《周易》64卦384個爻辭的由來吧!在《周易.繫辭傳》中有這樣一段話: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
  • 《繫辭》第二章內容,包含了《易經》的創作原理和讀解方法
    現在的清華大學,也還在開辦《清華大學周易智慧總裁高級研修班》,還特別註明這是官網培訓,專門招收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幹部,各行業董事長、總經理及高層管理人員等,收費還不低,要好幾萬一個人。以上資料,在百度上都可以找到,可不是我們隨口說說的,誰要是不相信的話,儘管去百度上搜索劉大鈞、朱伯昆等詞條。
  • 《易經》的前八卦為何是如此排序?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你!
    在坊間流傳的《易經》一共有三部,《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這三部易經的最大區別就是64卦的排序不同,其中《連山易》是以艮卦就是山為第一卦的,因為山具有連綿不斷的特點,古人看到的地面上最高的就是山丘,所以希望自己的朝代能夠像山一樣綿延不絕。
  • 易經64卦與64個DNA遺傳密碼一致吻合!古人在遠古時就已知道麼?
    曾被宗教一手壟斷的解釋權,終於透出科學的聲音:1973年法國學者M申伯格出版了《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首次闡明了64個生物遺傳密碼與《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對應。由DNA三聯體組成64個排列順序,64個密碼驚奇地與《周易》六十四卦圓圖相吻合,其中鹼基A腺嘌呤對應於少陽,G鳥嘌呤對應於太陽,C胞嘧啶對應於太陰,U/T尿嘧啶對應於少陰。
  • 讀一輩子易經,看不到這5個真相,也是枉然
    關於《易經》的歷史地位,自古以來早有定論,八個字: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那麼《易經》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想要明白易經的學問體系,我們先要了解5個問題。1、易經沒有真正的作者很多人都在苦苦追尋和追問易經的作者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