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舉行的2019揚州鑑真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中,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專業16級學生吉婷怡,擔任了外籍選手接待崗位志願者。記者26日採訪了解到,吉婷怡是個有故事的女生,她曾先後赴美國、哥倫比亞、日本等國進修學習,在哥倫比亞卡羅依古爾洛博大學交流期間,憑藉出色的學業成績,獲得了國際項目全額獎學金,不僅接受了央視西班牙語頻道的採訪報導,還受到哥倫比亞總統的親切接見。
吉婷怡。
吉婷怡(中)被哥倫比亞總統親切接見。
「在語言學習上,國內注重閱讀,很多同學口語與聽力是弱項。我在國外交流期間,老師每節課都會給學生提供口語鍛鍊機會,採用情景劇表演、廣播臺模擬等形式,幫助我們熟練掌握課上新學的知識。」談及國內外教學模式的差異,吉婷怡認為:「學習一門外語最好的方法,就是將自己置於對應的語言環境,這樣不僅對口語、聽力學習效果顯著,還會讓你發現語言本身的魅力和語言背後不同文化的魅力。」
記者了解到,吉婷怡經常為當地學生教授中文。「西班牙語的讀與寫是一個體系,而漢語分兩個體系。我第一次嘗試教當地學生筆畫規則的時候,他們都認為學會寫漢字對他們來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經過多次嘗試後,吉婷怡決定換種方式——為他們上書法課,幫助他們了解中國書法文化的同時,激發他們學漢字的興趣。「我的學生們一直跟我說,漢字書法特別有美感,像繪畫一樣,他們特別喜歡書法課,還有兩個學生甚至想把漢字紋在身上。」
據悉,吉婷怡初到拉丁美洲,就被哥倫比亞人感染了,「拉丁美洲的人十分友好熱情,即使語言溝通不是很順暢,他們也樂於與你交流。走過小鎮的廣場,隨時都可以看到盛裝的街頭表演者,甚至有老爺爺神採飛揚地跳著踢踏舞。我曾在街上見過自行車婚隊,每輛車後都繫著氣球,一群人就這樣唱著歌穿行而過。那裡的生活氣息很濃,會不自覺地讓人感到心情舒暢,我在那裡從未感受過壓力。」
為了更加真切地了解哥倫比亞的印第安文化,吉婷怡和同學一起去當地的國家森林公園探索印第安土著生活。在雨林裡穿行攀爬了五個多鐘頭後,艱難地打著手電筒在狹小的洞道裡匍匐前進,才到達了當地最後一個印第安人居住過的洞穴。「在洞穴裡,我們觀察了土著人當年的生活環境,這樣的經歷終身難忘。」
2019年揚州鑑真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中,吉婷怡作為擔任外籍選手接待工作的志願者,從4月18日到21日一直奔波在機場、酒店、會場等外籍選手需要的地方,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談及選擇西班牙語這門語言的原因,吉婷怡說:「我本身就很喜歡學習語言,我一直認為能講很多語言是一件超酷的事情。西班牙語是世界第三大語言,如果我能在母語之外,熟練掌握英語和西班牙語,就有走遍世界的可能了,我未來也會有更多的選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