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的意思是家和房子,蒙古包是蒙古和其他民族的傳統活動房屋,這種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生活而創造的住宅,拆裝方便,方便遊牧民族,從匈奴時代就出現了,一直用到現在。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屋,建設和搬遷都很方便,適合畜牧業和遊牧生活,古代蒙古包叫穹廬,「氈包」或「氈帳」。
蒙古包是圓形的,周圍的側壁被分成幾塊,用木條編織成一個網,幾塊連接成一個圓圈,覆蓋著一個傘形圓頂,並與側壁連接,帳篷的頂部和牆壁被毛氈覆蓋或包圍,並用繩子固定,西南面牆上留有木架安裝門板,帳篷頂部留有圓形天窗照明、通風、排出炊煙,夜間或雨雪天用毛氈覆蓋。
每當盛夏來臨,美麗的草原就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一片片白雲漂浮在無邊無際的藍天上,牧羊人騎著馬,牛羊在遊泳,蒙古包裡的炊煙和緩慢移動的勒車樂,融入大自然的遊客會感到放鬆和美麗。內蒙古呼倫貝爾敖包是蒙古族祭祀的重要載體,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都當作神來崇拜,因而崇拜山和地球的其他部分或掌管這些部分的神。這種聖地可以分為普通和個別兩類,個人聖地是敖包。
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一群群的白羊和映襯著天空的蒙古包,是所有遠方客人對內蒙古遊牧地區的初步勾勒。遼闊的草原是蒙古馬自由搏擊和放牧的大舞臺,點綴在藍天白雲下的蒙古包也屬於牧羊人。
在遼闊的草原上,在牧民的蒙古包裡,好客的蒙古族主人會捧著鮮牛奶、肥羊、香噴噴的炒飯、醇香的奶茶招待客人,草原美食的獨特風味會滲入人心.品嘗草原特有的美食,坐看連綿起伏的山丘,靜靜移動的牛羊,蔥鬱的草地,清新的空氣,草原風光。
在中國,隨著蒙古族遊牧習俗向定點放牧或半舍飼轉變,蒙古族人幾乎完全定居在磚房或建築中。只有在那些旅遊區才能看到傳統的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