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滅亡後,朱元璋怎麼處置十萬蒙古女人的?僅用一招永絕後患

2021-01-13 網易

2021-01-08 06:22:45 來源: 蘑菇樂

舉報

  在我國歷史上,建立各個朝代的民族基本上都是漢族,而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則是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歷時九十八年。說起朝代的建立,自然少不了朝代的更迭,當一個朝代發展到鼎盛時期後,總是會有一些後來的繼任者肆意妄為,置黎民百姓於不顧,從而一次次地重蹈被百姓推翻的命運。而元朝也是如此。

  

  元朝建立之初一直是用實力說話,不論是滅南宋建立元朝,還是建國後出海徵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等等,都說明蒙古族人很有血性,只可惜直到元朝中期,依然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走上正軌,所以治理一個國家不是只有蠻力就可以的。元朝到了後期更是因為政治腐敗權臣幹政,使得民不聊生,這才有了後來的農民起義和朱元璋這個草根皇帝。

  

  雖然朱元璋是個草根皇帝,小時候也沒怎麼讀過書,但是在明朝建立後,在對元朝一些殘留事情的處理上,卻用了正確的方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都知道當一個朝代滅亡後,高級階層遺留下來的人是留不得的,以免留下後患慘遭政權顛覆。

  

  而當漢族人建立的明朝與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產生政權更迭的時候,就不僅僅是貴族遺留人員的處置問題,而是將範圍擴大到了整個蒙古族。其實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以後,曾下過徵伐令: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無疑是要對蒙古人不客氣,自帶一種鐵血的殺氣。如果是以往各朝代的做法,就會對強壯之人斬殺,對老弱婦孺進行奴役,女人更是被多種花樣的折磨。

  

  但是朱元璋卻沒有這麼做,而是下令把俘虜的蒙古女人都放了,不過是有條件的,那便是留下來的蒙古女人必須嫁給漢族人,完全依照漢人習慣生活,從禮制到衣著打扮上不能有絲毫蒙古族的習慣,也就是要全面漢化。如果不願意,就要被處以80軍棍的懲罰。

  

  表面上看朱元璋的政策挺寬鬆,被俘的數十萬蒙古女人不僅不會受到折辱而且還擁有自由,但是蒙古族人對血統非常地看中,朱元璋的這一政策從血緣和文化上徹底將蒙古族人改變成了漢人,大大弱化了蒙古族遺孀對明朝的威脅。除此之外,朱元璋這個方法另一好處就是,可以彌補因為戰爭造成人口減少的問題,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了。所以能擔大任者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攻打元朝,北京突然出現紅霧,劉伯溫預言7個字,果然應驗
    隋朝滅亡時,隋煬帝楊廣被宇文化及絞殺。但元朝滅亡時,元順帝卻逃到了草原之上,善終而亡。這主要還是因為,子嬰和楊廣作為中原人,無路可退,而元順帝是蒙古人,在失去中原政權後,他在草原仍有安身之處。實際上,元順帝的結局,曾經被劉伯溫預言到。
  • 元朝為什麼迅速滅國?
    蒙元帝國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作為一個大一統份封建王朝,元朝為什麼會滅亡?一、元朝的建立大約在9至11世紀,形成了合木黑蒙古,包括許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除此之外,當時在蒙古高原活動的,還有蔑兒乞、塔塔兒、克烈、乃蠻、斡亦剌等部。所有這些氏族部落,先後都受到遼和金的統治。蒙古部落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從事狩獵遊牧,只有少數部落經營農業。為了掠奪更多的財富,各個部落的奴隸主互相展開戰爭。
  • 南宋滅亡後,宋徽宗棺材被打開,裡面為何只有一截木頭?
    北宋雖然不是在他手上滅亡的,但他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寵幸奸佞,醉心書畫,一步步把國家帶向了滅亡。在國家面臨危難的時候,他不是採取措施力挽狂瀾,而是急忙退位給兒子,撇清自己的責任。最終,北宋滅亡,宋徽宗一家老小被金人擄走。只有在外徵兵勤王的康王趙構躲過一劫,建立南宋。但宋徽宗後來的結局到底如何,很多人並不了解。而在南宋滅亡後,盜墓賊打開宋徽宗的棺槨,這才發現了真相。
  • 天曆之變——元朝暮年的「迴光返照」
    天曆之變對於元朝和蒙古帝國來說,是一次「迴光返照」。諷刺的是,對於一個即將走向滅亡的王朝來說,改革可以作為一種手段,可以讓巨大的國家機器多苟延殘喘幾年。而對於元朝中後期統治階級來說,「迴光返照」的不是國家的延續統治,而是爭權奪利時沉寂許久的蒙古軍隊互相重新徵討。
  • 一位悲慘帝王,國家滅亡不說,頭蓋骨還被做成酒杯獻給後朝皇帝
    南宋是一種個悲慘的朝代,除了開國皇帝趙匡胤之外,幾乎沒有哪個皇帝在對外戰爭中取得過勝利,除了北宋末期靖康之難遇難的兩位皇帝以外,其實還有一個皇帝更慘,他的悲慘遭遇是歷史所有皇帝之最,幸好有朱元璋幫忙找回屍體,否則將會是屍骨不全。
  • 朱元璋為何要求大臣不能貶低元朝,他這樣說有什麼深刻含義
    中書省的宰相們擬定了張貼出去的捷報,拿給朱元璋看。朱元璋發現捷報中,對元朝皇帝用了很多「侈大之詞」。心裡很不舒服,於是說:「卿等為宰相,當法古昔致君於聖賢,何乃習為小吏浮薄之言,不知大體,妄加詆誚?況元雖夷狄,然君主中國且將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元之興亡,自是氣運,與朕何預?而以此張之四方,有識之士口雖不言,其心未必以為是也。可即改之。」
  • 雖然都有蒙古包,但也有很多差異
    要說起內外蒙古的劃分因何而起,就不得不提元朝。在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起了大蒙古國,六十多年後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幾乎徵戰下了整個歐亞大陸。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率軍攻克元大都,元朝滅亡,其殘部退回蒙古草原。 元朝滅亡之後,殘元政權在內部混戰和明朝的打擊下,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便瓦解了,蒙古自此開始出現了分裂。
  • 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時,元朝手握重兵的四位帖木兒,正鬧得不可開交
    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前,進行的最有名的戰鬥,恐怕莫過於大戰陳友諒和消滅張士誠兩場戰役。但是有一件奇怪的事情,那麼能打的大元王朝在這段時間跑到哪裡去了? 更詭異的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朝代絕對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可偏偏有個人把他的風頭搶走了。
  • 朱元璋最恨的一個姓,命他世代為奴為娼,後代只好改名換姓!
    朱元璋最恨的一個姓,命他世代為奴為娼,後代只好改名換姓!朱元璋這個名字我們並不陌生,他在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做了很多的事情,最轟動的事情就是在建國之後開始大肆的殺害當初和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人在建國之初賞賜免死金牌,之後又對他們殘忍殺害。
  • 從漠北小部落到多民族國家,看蒙古如何發動統一戰爭,成天下霸主
    在強大實力的加持之下,蒙古只用了21年的時間便使西夏政權覆滅,後來又多次發動對金朝的戰爭,完全佔有華北一帶的領土。而對西方的入侵,蒙古方面也三次發動西徵,使得蒙古帝國逐漸稱霸整個歐亞大陸。後來元憲宗在徵伐宋朝的時候不幸去世,這也導致了其內部矛盾的爆發,最終忽必烈在爭奪中脫穎而出。在至元八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歷史上將他稱為元世祖。
  • 都知道蒙古曾東徵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兇嗎?
    雖然依然重視海貿,但元朝卻無力維持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只能任由倭寇來去自由。倭寇對於元王朝的襲擊,從弘安之役一直持續到元朝滅亡,從未間斷,記載不絕於書。其持續時間之長,肆虐範圍之廣,實際上是明代倭寇所無法比擬的。在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日本商人獻上黃金鎧甲作為貢品,得以在沿海重鎮慶元府(寧波)貿易。
  • 用宋理宗的頭骨製成的「嘎巴拉碗」是什麼?真相令人無語
    文|武品文史宋朝滅亡後,蒙古帝國在中原建立了王朝,緊接著就大肆破壞宋朝皇陵,這其中就包括宋理宗的陵墓,而他的頭蓋骨也被取下來製作成了「嘎巴拉碗」,為什麼有這樣的名字?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呢?但根據史書對他的記載進行研究後發現,這個人說到底就是個用僧衣來偽裝的自己的「盜墓賊」,一個徹頭徹尾的妖僧。蒙古滅宋後,此僧就在當權者的支持下對宋皇陵進行野蠻挖掘,當發現宋理宗的屍體時,屍體全部浸泡在水銀當中,所以還保存得比較好,這僧就將屍體拉出來倒掛在烈日下的樹枝上,接著就把屍體的頭蓋骨單獨剔取,並做成了「嘎巴拉碗」。
  • 皇帝退位當太子,又殺皇帝「二進宮」,如此猛人能否救得了元朝
    出身草莽的蒙古帝國,始終沒有過一套穩定有效的繼承制度。從1227年成吉思汗歸天,到1368年元朝滅亡,將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內,真正如中原王朝一般的嫡長子繼承制,只出現過一次,那就是元仁宗傳位給兒子元英宗。這二帝執政期間,也正是元朝漢化改革的最高潮。
  • 辛亥革命爆發後,此人為何不像元順帝一樣逃到北方?其實原因簡單
    元朝和清朝,大家都知道,屬於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統治中國的政權,然而讓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是,這兩個政權在滅亡的時候,末代皇帝的選擇卻是大為不同的。據史料記載,朱元璋率領的明軍即將攻陷大都的時候,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居然選擇了逃跑,並且回到了北方的蒙古草原中。
  • 朱棣五徵蒙古三次無功而返,最後死於徵途,這樣勞師遠徵值得嗎?
    朱元璋本意是讓他能夠為國家鎮守邊疆,做一個守衛大明疆土的王爺,讓其多次跟隨徐達等名將出徵,使得朱棣學會了一身打仗的本領。之後朱元璋去世,在建文帝的削藩下,朱棣起兵靖難奪取了皇位。之後遷都北京、修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佔領安南、在東北設置奴兒幹都司、西北設置哈密衛,之後更是五次親徵蒙古。他在位時明朝國力達到鼎盛,被人稱為永樂盛世,但是他的一些做法也飽受後人詬病。
  • 元順帝迷戀「雙修」之法,下令元朝女人被和尚「開紅」,才能嫁人
    ,但是這個朝代裡,在元順帝時期隱藏著一個讓人感覺很是不堪的元朝律法,元順帝曾下令:凡是元朝的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齡,不論美醜高矮都要先讓和尚睡一下,叫做「開紅」,只有等到和尚開了紅,才可以回家完婚。  其實元順帝在剛親政的時候也很是勤於政事,並且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統治危機,史稱「至正新政」。
  • 元朝鐵騎中,士兵常帶的「深簷胡帽」含義是什麼?背後又有何含義
    隨著蒙古鐵騎徵戰,帽笠遍及全中國,中亞以及波斯地區。明朝成立後,將「帽笠」視為元代「胡化」的重要象徵,從而走出歷史舞臺。對「帽笠」的研究我們更能看到蒙古種族的興衰,以及文化的變遷。 (一)為什麼帽笠會被定為胡服?
  • ...有個「蒙古村」:村民自稱成吉思汗後裔,身份證都註明為「蒙古族」
    但你或許不知道,在重慶彭水的深山中,卻有著一個「蒙古村」,他們男耕女織,在這裡生活了數百年時間,卻又保留部分祖先留下的習俗。近年來,當地政府希望依託「蒙古村」特色,利用崇山峻岭的地理條件與草原遊牧民族文化習俗的反差打造出一個獨特的鄉村旅遊景點。或許在不久後,我們就能在這裡領略到大山深處的蒙古部族獨具一格的風俗和文化。
  • 元朝時,漢人排第三,在漢人之下還有南人,那麼,南人是什麼人?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尼魯溫諸部之一的孛兒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為98年。另外,元朝退出中原後的北元政權,一直持續到了1402年。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統一了全中國,建立了元政權。
  • 文明大倒退,中衰的時代,為何元朝會有這麼不堪的評價
    元朝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沒有存在感的朝代,由於各種的史書方面都有意去迴避它,甚至到了後來連有關它的資料都很少有人去涉及,人們對於元朝還存在著它是不是屬於中國歷史的爭議,不過以元朝的整體形勢來看,它的確是屬於中國古代的王朝,自然也就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