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給我們捐的羊去哪兒了?不如直接去蒙古吃!

2021-01-20 食味藝文志

蒙古人向中國贈送了30000頭羊,那些羊不知道最後咋送進來了~

2019年,我去了蒙古。所以當初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腦子裡浮現的是我自己看到的,牧場上很大很大一群在悠哉遊哉吃草的羊。

突然看到蒙古給中國送羊的新聞,我一點都不奇怪,反而還有種覺得特別正常的感覺,人家就是羊多嘛。

印象比較深的,羊肉比較好的地方就是蒙古的,中國西北的羊肉,澳洲的羊肉,這個排名不分先後,就是三個地方的羊肉都很不錯。用我們的標準來說就是不腥不羶,極其鮮嫩。

今年蒙古給我們送了羊,所以就重點講講為什麼蒙古羊肉能在全世界排上名號。

在講羊肉之前,我先大概說說去蒙古的經歷和感受。因為蒙古不是一個特別熱門的旅行目的地,我分享一些經驗,如果接下來有朋友想去的話,可能會有所幫助。

蒙古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她的存在感一直是很弱的。它和我以往去過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一樣。我的 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有些國家,他們的民族或者文化是有交融的,可以感受到一些類似的地方,但是蒙古是,沒有和某一個其他國家,或者民族,有那種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交融。

這個要從蒙古帝國的滅亡說起。成吉思汗創立了蒙古帝國,又經過擊幾百年的分分合合,15世紀,一個叫達延的大汗重新滾統一蒙古,為了治理方便,採取了分封制,把蒙古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卡茨親六個部,分給兒子們去統治。

分封制管理是方便,但是有個壞處,就是權力不集中了,時間一久,幾個分封出去的部族容易不聽指揮。

蒙古的這個分封制持續到明朝末年,事實上已經是各個部分而治之的局面了,這個時候有個叫林丹的大汗即位了,沒錯這個大汗的名字和羽毛球冠軍是同名的,他管理的是察哈爾部,輪到林丹做大汗的時候,他雄心壯志的想重新統一蒙古。

他想統一,其他幾個部的大汗當然都不願意。特別是漠南的幾個部族。所謂漠南、漠北是以今天的中國 和蒙古交界處的一大片戈壁沙漠來劃分的,漠南就是今天更靠近內蒙古的這一帶,當時主要是科爾沁部、鄂爾多斯部的勢力範圍。這幾個漠南部族非常的不願意被林丹汗重新統一回去,一轉身,投靠了後金,就是後來的清朝,搞了個滿蒙聯盟。

只有喀爾喀部和林丹汗自己掌權的察哈爾部仍然在漠北守著,所以外蒙古在清朝的時候也被叫做喀爾喀蒙古。今天看一下內蒙古自治區的版圖,當年投靠後金的科爾沁啊,鄂爾多斯啊,現在都在內蒙境內,所以內外蒙之分的源頭在明朝末期就出現了。

投靠後金,也就是後來的清朝的幾個部族一直和朝廷關係很好,看清宮劇的人知道,科爾沁部還出過皇后。

後來在清朝國力強盛的時候,還收復過蒙古全境,就是把喀爾喀蒙古也收進囊中。但這個時候清朝對內蒙和外蒙的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好像一個是自家小孩,一個是鄰居小孩。外蒙也感受不到自己被愛,到了20世紀,沙俄策動外蒙獨立,蒙古國這個時候起徹底分裂了,但中國還一直沒有承認外蒙獨立的,直到1945年,外蒙才作為蔣介石和蘇聯談判的條件,公投宣布正式獨立。

所以現在的外蒙,儘管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也和中國糾糾纏纏了好幾百年,但從來也沒有真正的交融過;和他的另一大鄰國,俄羅斯之間就更加不同了,儘管現在外蒙人對俄羅斯人還抱著感激之情,認為當時是蘇聯支持了他們的獨立,但這種人種和信仰的差異仍然是巨大的。

作為夾在中國和俄國兩個大國之間的緩衝國,其實還是挺難的,也沒什麼存在感。他其實錯過了2次發展的機會,一次是滿蒙聯盟的時候,漠北的那幾個喀爾喀部、察哈爾部錯過了滿蒙聯盟,二是中國

很多人會拿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省相比較,那不管怎麼說呢,烏蘭巴託這個城市跟我們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包頭之類的城市比起來肯定是差遠了。2018年的數據,內蒙的人口是外蒙古的8倍,GDP是外蒙古的18倍。2018年,蒙古的GDP是130多億美元,而內蒙古自治區的GDP是2400多億美元,但你要知道,蒙古是一個國家啊,而內蒙只是一個省級單位。

蒙古,真的是一個很特立獨行的存在。

蒙古籤證的辦理是很方便的,但如果你自己diy的話需要蒙古那邊給你出邀請函,比較麻煩,所以直接上某寶,4、500塊,全套就能搞定,而且出籤很快,一周就夠了。

現在國內的話北京、廣州、香港都有直飛蒙古首都烏蘭巴託的航班,我是從北京飛的,而且北京過去的機票不貴,2000塊左右就能往返。

下了飛機以後,就有司機會來兜生意,這些司機都是「黑車」司機,這個黑車是打引號的,因為烏蘭巴託沒有正規的計程車系統,所有的私家車都可以變身計程車,你招手他們就會停下來載客。所以我們國內所說的沒有營運證的黑車,在蒙古是被允許的。

但是打車千萬要記得還價,從機場到烏蘭巴託市中心的那段路,司機要價40000圖格裡克,圖格裡克就是蒙古貨幣,跟人民幣匯率大概是1塊人民幣兌300多圖。40000圖的話就是人民幣150不到,但我去之前做過功課,給他對半砍的,砍到了20000圖,人民幣70左右把。

然後從機場坐車到烏蘭巴託市中心,一路上非常非常非常之擁堵。因為烏蘭巴託的城市道路都很窄,幾乎沒有高架、快速路之類的基建,然後車子又非常多。不過我去之前已經做過攻略,知道烏蘭巴託就是那麼堵的,所以也還好,坐在車裡比較淡定。

烏蘭巴託的堵車不僅是因為基建差,還因為蒙古全國將近一半的人口都住在這裡。有意思的是什麼呢,蒙古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每平方公裡只有2.04個人,但是他全國300多萬的人口裡,有將近一半的人口,140萬人住在烏蘭巴託。然後因為買車的關稅極其低,所以他的私家車保有量非常高,我看過一個數據,烏蘭巴託140多萬人口,私家車保有量超過60萬輛。十幾公裡路程開1個小時,在烏蘭巴託是很正常的事情。

烏蘭巴託呢,比我想像中繁華,特別是市中心,其實也是建設的很漂亮,而且充分顯示了蒙古人對成吉思汗的蜜汁喜愛,很多大廈、公園、廣場都是以成吉思汗命名的,然後也可以看出他們是一個很喜歡「大」的地方,廣場、樓宇都造得很大。可能至今還保留著成吉思汗時代對廣袤領土的追求。

同時呢,也可以看到,他的貧富分化非常明顯,富人區是高樓大廈現代化的樓宇,窮人區基本都是鐵皮房,棚戶區。

我去之前有人提醒我小心,蒙古有排華情緒。但整體去下來的感覺還好,其實很多所謂排華的國家,你真正去旅行的時候是不太能感受到當地人這種情緒的。因為一你是個遊客,待上十天半月就走了;二,遊客去的都是景點,景點裡做生意的人看到你當然都是客客氣氣的;第三,其實大部分國家都一樣,老百姓也都想著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沒有那麼的關心家國情仇。

至少我在蒙古遇到的蒙古老百姓還是比較熱情,我們有一次在街邊打車,講價講不好,因為司機不會說英文,就有當地人主動的上來幫我們當翻譯講價。

蒙古的大致情況就是這樣。接下來我們來講講羊肉。

蒙古是個畜牧大國。出了烏蘭巴託城之後,滿眼都是牛和羊,成片成片的在吃草。儘管人口才300多萬,但是牧畜的總量有5000多萬,然後其中有85%是羊。

畜牧大國,在世界上不少,比如澳大利亞,比如紐西蘭,但是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他們的畜牧業是工業化養殖,就是他的草地不是自由生長自生自滅的,是有人在管理的。在澳大利亞境內

一路自駕可以看到他們很現代化的灌溉系統。但蒙古就不一樣,蒙古對羊的飼養方法仍然是最傳統的遊牧形式,也就是我們說的「逐水草而居」。牧民住的是蒙古包,需要移動了,把蒙古包收起來,可以隨身帶著走,到下一個地方再安頓。

那麼為什麼蒙古的羊會好吃呢,原因有三。

首先呢,蒙古羊的品種主要是綿羊中的蒙古羊、哈薩克羊,這些品種的羊毛色比較淺,毛也比較厚,非常耐寒,會更適應蒙古的氣候,因為蒙古最冷的時候也會達到零下好幾十度。這種羊的品種本身就是肉香濃、羶味小的。

第二呢, 要從蒙古的自然地理環境來看。蒙古的地貌以戈壁荒漠為主,這種地貌人類生活當然是不夠舒服的,但是對人類不夠舒適,對羊卻是很適合。戈壁的土壤鹼性通常都很高,而羊是喜歡吃鹼性植物的;我看過一個研究,影響羊肉羶味的物質主要是4-甲基辛酸、4-甲基壬酸和一種叫8-10碳質鏈不飽和脂肪酸的物質,這些物質越多,羊肉的羶味就越重。

而如果在羊的食物裡大量添加鹼性飼料,可以明顯的減少羊肉裡產生羶味的物質。這是很正式的署名發表過的研究成果,而且這種情況不是僅僅在北方或者西北部得到證實,海南很有名的東山羊,也是羶味很輕,廣東人喜歡拿來做白切羊肉,就是因為東山楊喜歡吃的草料裡有一種植物叫熱帶苜蓿(mu xu),熱帶苜蓿也是非常典型的耐鹼性植物。這個東山羊好吃,羶味小,和蒙古羊羶味小就是一個道理。

另外呢,由於蒙古工業發展比較落後,自然環境也基本沒有受到汙染,牧草長得很茂盛,再加上自然的放牧方式,基本不餵飼料,一隻羊的生長周期有2——3年,肉質都非常鮮美。

蒙古人吃羊肉,最常見的做法是手把肉,手把肉就是水煮羊肉,在我國的西北地區也很常見,蒙古的手把肉和西北地區的不分上下。

做手把肉,基本不放調料,只在吃的時候蘸一點鹽。手把肉最好吃的是用羊羔肉做,極其的肥美鮮嫩,第一次在蒙古吃手把羊羔肉,我一口氣吃了快半斤,把我自己都嚇一跳。

還有種吃法就是烤。蒙古烤肉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道菜,傳說是成吉思汗在徵戰時候的發明,

蒙古戰士徵戰時條件艱苦,會把肉和菜放在盾牌上烤制。很多這種美食故事都會和一位偉人結合起來,比如說刷羊肉時忽必烈發明的。欸,說到這裡我倒發現,蒙古族的大汗都是美食家啊。不過這些食物是誰發明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吃。

蒙古烤肉和中亞地區的烤肉很像,他其實是一個綜合烤肉的拼盤,裡面有牛肉、羊肉、雞肉,上菜的時候是把所有的肉類都裝在一個盤子裡,邊上會配點土豆茄子之類的蔬菜。

三種肉雖然是一起上來,但是可以嘗出做的還是很講究,三種肉的調味是不一樣的,像雞肉甚至是提前醃製過的。做法呢比我想像中的講究,三種肉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和香味,但口味還是很粗獷,很紮實的肉原本的香味。

其他還有一些蒙古特色的羊雜鍋、羊肉煎餃、羊奶酪,特別是羊奶酪,現在已經是蒙古人的日常了。我們在跟蒙古的酒店老闆聊天的時候聊到,蒙古在中國和俄羅斯中間,飲食習慣也是蒙古、中國、俄羅斯的結合。比如說他們的早餐,基本都是西式的奶酪+麵包,中午呢,如果是學生和上班族,會去便利店解決,買點便當、三明治、麵條之類的,也有炒蔬菜或者蔬菜沙拉,但蒙古的蔬菜水果很貴,買起來不是像我們一樣一斤兩斤的買,而是一粒一粒的買。像橙子每次買個1力2力、葡萄買個5力8力。

晚餐呢一般是正餐,會比較認真的吃點肉,當然主要也是吃羊肉。總的來說,蒙古作為一個小眾旅遊地,是推薦大家去體驗一下的,體驗一下這個既帶著俄羅斯風貌,也帶著中國印記,但骨子裡仍然完整的保持著自身特色和驕傲的民族。

讀萬卷書,吃萬裡路,跟著甜怡吃世界~

相關焦點

  • 蒙古羊肉運抵武大中南醫院,雷神山醫護工作者吃上蒙古羊
    蒙古羊肉運抵武大中南醫院,雷神山醫護工作者吃上蒙古羊 視頻來源:微博@楚天都市報 (00:08)@楚天都市報 11月30日消息,經過檢驗、隔離等程序, 當日中午,一輛載滿蒙古羊肉的貨櫃車從武漢陽邏港運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 蒙古女強人
    如果說清明節讓大地春暖花開,那麼我們額爾登特品牌旗艦店也和首府人民約個「惠」,帶給廣大市民一份我們特別地溫暖——全場2017年春季最新款地毯掛毯全部9折優惠;兩件以上全部8.8折另有最新款100%純羊絨女裝、圍巾、披肩,將全部8.5折處理。額爾登特品牌地毯中國辦事處開業以來最大限度優惠活動,數量有限售完為止!低價狂潮、踏青樂購,我們一直「惠」等您的到來!
  • 關於蒙古的3萬頭羊,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蒙古為什麼選擇送羊?蒙古國並不富裕,人口只有300多萬,但羊有的是。這三萬頭羊是蒙古政府從民眾那裡收購的,不僅要求符合防疫標準,還要膘肥體壯,因此也被戲稱為「選美羊」。在蒙古,隨處可以看到羊群的蹤跡。據了解,羊屬於溫性,在蒙古文化中寓意真誠和熱情。而且羊渾身是寶,是待客送禮的最佳選擇。在一個牧場,陳雷看到牧民們在寒風中剝羊皮,招待客人。而在首都烏蘭巴託,一位蒙醫給陳雷治療腿傷,並邀請他到自己的蒙古包做客。一位被蒙醫治好病的牧民,從自己的羊圈中挑出一隻羊,送給了醫生,藉此報答救命之恩。
  • 《蒙古馬》氣勢恢宏 120匹蒙古駿馬擔綱「主角」
    《蒙古馬》氣勢恢宏 120匹蒙古駿馬擔綱「主角」 2018-07-19 14:13: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蒙古馬——草原上的高貴生靈
    《蒙古秘史》的開頭語中記錄的狼圖騰只是蒙古民族乞顏部落的圖騰,馬所擁有的速度和力量使原始的草原先民自然產生了崇拜心理,並成為整個北方遊牧民族崇拜的對象。 蒙古馬是世界上較古老的馬的品種之一,曾被90年代的世界馬刊評為世界第一優秀馬種。
  • 雖然都有蒙古包,但也有很多差異
    說起內蒙,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草原上蒙古包與成群的牛羊,而且他們非常的好客、熱情。不過當我們打開地圖時,肯定會發現在內蒙的北部還有著一片更廣闊的草原,它就是外蒙。
  • 「蒙古四狗」,這真的不是罵人的意思
    蒙古四狗(或獒),便是鐵木真時期最為出名的四位猛將,這四位分別是速不臺、者勒蔑、哲別、忽必來。徵戰範圍最廣的猛將——速不臺速不臺以質子身份效力於鐵木真,先為百戶長。他勇猛善戰,在鐵木真統一蒙古高原各部的戰爭中已作為「朵兒邊·那孩思」(四獒)之一而聞名漠北草原。在1208年大蒙古國建立時,他已是成吉思汗所封的95個千戶長之一。
  • 中東有個民族自稱中國人,還用十二生肖,與蒙古有關
    特別是北方蠻夷,比如蒙古、女真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極大刺激了周邊國家。尤其是日本,從虔誠的學習者變成膽大妄為的侵略者。這無不有著北方蠻夷入主泱泱華夏所帶來的刺激。到了近現代,隨著列強對老大之帝國的侵略、凌辱,讓原先臣服於中國的藩屬國也莫名心痛。為此,越南這個小老弟不遺餘力地開始去中國化,首先便是將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改成用拉丁字母書寫的國語字。
  • 蒙古南下明軍束手無策,「庚戌之變」比「土木堡之變」還要恥辱
    明中期蒙古土默特部崛起,因互市問題蒙古大軍南侵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達延汗統一韃靼蒙古各部,後將蒙古各部分為六個萬戶,土默特部便是右翼三萬戶之一,並任命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為統領右翼三萬戶的濟農。巴爾斯博羅特去世後,其子吉囊嗣濟農位,後率領弟弟俺答、昆都力哈等東徵西討,迅速崛起。
  • 你去寺廟還會傻傻的上香捐香火錢嗎?快看看,你的錢都去了哪兒?
    你去寺廟還會傻傻的上香捐香火錢嗎?快看看,你的錢都去了哪兒?說起寺廟,在我們印象裡都是紅磚綠瓦,有著特殊標誌的房屋建築,裡面住著一群吃齋念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研究佛學的人,可最近頻繁爆出的佛院醜聞讓我們瞠目結舌,重新在心裡對佛教有了另一個認識。
  • 成吉思汗的西徵的意義:被蒙古鐵騎踏過的地方,後來怎麼樣了?
    蒙古在1219年至1260年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徵,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公元1219年的第一次西徵(1219-1225)中,成吉思汗以西域強國霍拉茲姆為藉口,殺死了蒙古商隊及其使者,率領20萬大軍西徵。他的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和拖雷,以及將軍蘇布泰和哲別陪同他。
  • 清朝徹底收服蒙古的基礎是什麼,是滿蒙聯姻,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明朝除了將蒙古朵顏三衛納入羈糜統治外,長時間的是挑起蒙漢對立甚至跟隨明朝的朵顏三衛一度被認為是蒙奸!清朝初期實際上是比明朝好不了多少,在努爾哈赤統一大部分女真改為滿州和統治遼東漢人後,對於蒙古只是根據姻親關係節制科爾沁部等幾個小部落。
  • 西夏被蒙古吊打,作為宗主的金國為何選擇見死不救?
    1206年,蒙古高原上,孛兒只斤鐵木真在斡難河源被推選為蒙古各部大汗,即成吉思汗,蒙古汗國建立。(圖)斡難河蒙古人是逐水草而居,擅長騎射,是天生的戰士,而經歷了統一,蒙古汗國很快爆發出驚人的力量。蒙古的崛起,首先遭殃的是蒙古周邊的政權,尤其是東部的金國和南部的西夏。
  • 蒙古草原神曲怎麼全是藏族人唱的?
    但很少有人發現,這些蒙古風味濃重的草原歌曲,很多都是藏族人唱的。圖片來源:QQ音樂很多用車載音響的朋友從未發現其中的破綻,像《我和草原有個約定》這樣的歌曲,明明歌詞裡寫滿了氈房、馬奶酒還嚷嚷著要踏上回家的路,怎麼可能是藏族人唱的呢?
  • 成吉思汗反攻,死人頭會笑,蒙古與乃蠻的大戰即將展開
    等了很久,機會來了,有一天成吉思汗兩個手下急著飛報:「王軍現在正立起金帳,舉行宴會,是我們圍攻的時候了。」所謂「立起金帳」的意思是說,立起以細毛布做成的金碧輝煌的巨帳,是蒙古貴族舉行盛大宴會使用的。成吉思汗立刻揮兵,包圍了王罕部眾,斯殺了兩天兩夜,到了第三天,他們不能抵抗,只好投降了。但是王罕、桑昆父子卻趁著夜間溜走了。
  • 蒙古與南宋的一場小戰役,為何會讓非洲人和歐洲人都「彈冠相慶」
    釣魚城更因蒙古和宋朝之間的對峙而流傳百世。13世紀,北方的蒙古在"只識彎弓射大雕"的硬漢成吉思汗鐵腕的手段之下,逐漸崛起,此時,蒙古早已不滿足自己僅有的那些土地,他們早已有了志奪天下的意向。南宋,一個漢人政權,卻依舊沉浸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溫柔富貴鄉中,享受偏安所帶來的快樂。南宋,開始成為了蒙古政權中的一塊肥肉,遲早都要把它吃進肚子裡。
  • 蒙古軍團如何消滅13世紀的恐怖組織?
    法國的東方學者昂裡·馬塞認為這個教派「與其說是一種宗教學說,不如說是一種秘密的政治組織」。事實正是如此。尼扎裡耶派(即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提到的依斯美良派)的創始人哈桑·本·薩巴(?-公元1124) 於1090年率領信眾從塞爾柱突厥人手中奪取阿剌模忒堡並以此為大本營,建立了一個地勢險要、與世隔絕、防範嚴密、獨立的宗教王國。
  • 蒙古包,牧人們的歸屬,也是蒙古族「祭祀」的重要載體!
    「包」的意思是家和房子,蒙古包是蒙古和其他民族的傳統活動房屋,這種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生活而創造的住宅,拆裝方便,方便遊牧民族,從匈奴時代就出現了,一直用到現在。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屋,建設和搬遷都很方便,適合畜牧業和遊牧生活,古代蒙古包叫穹廬,「氈包」或「氈帳」。
  • 鐵木真幼年喪父在草原流浪,是什麼使他屠戮四方,締造蒙古帝國?
    他一手締造的蒙古帝國讓世界震撼。鐵木真一生殺戮無數,蒙古帝國的每一次凱旋都是建立在無數人死去的前提之上。鐵木真是一位極具雄才偉略的帝王,那麼為何鐵木真完全不顧及史書對自己的評價而四處屠戮呢?鐵木真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蒙古各個部落之間常常會因為草場和水源的歸屬而互相爭鬥。鐵木真的父親是蒙古乞顏部落的首領,為了自己的部落爭奪草場和水源是理所當然。
  • 戎馬倥傯的明成祖,為何要五次率軍親徵蒙古?主要在於這幾大原因
    朱棣明永樂八年,明成祖朱棣為了鞏固漠北蒙古的統治,曾經御駕親徵蒙古五次。永樂初年,由於蒙古貴族在意見上產生了較大的分歧,導致本國內部矛盾加大,人們互相殘殺,後蒙古一國分裂成韃靼、瓦刺和兀良哈三個部分。明朝作為一個大國,一開始是對蒙古採取懷柔政策,永樂七年,朱棣曾經在給韃靼的信中寫到:「朕主中國,可汗王朔漠,彼此可相安無事」。直到韃靼部落發生內亂,當時的阿魯臺就成為了大汗,在這以後,他對明朝更加不屑,在阿魯臺將明朝的使者殺害後,朱棣知道後馬上下令大軍出徵韃靼,遠徵蒙古,這也是明朝首次徵戰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