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南下明軍束手無策,「庚戌之變」比「土木堡之變」還要恥辱

2021-01-10 香茗史館

說到「土木堡之變」,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明英宗朱祁鎮親徵瓦剌卻在土木堡遭遇慘敗,就連他自己也被瓦剌俘虜,堪稱大明建國以來的一大恥辱。但說到「庚戌之變」恐怕很少有人能夠想得起來,然而在我看來,「庚戌之變」明朝遭受的恥辱,甚至要遠甚於「土木堡之變」。

明中期蒙古土默特部崛起,因互市問題蒙古大軍南侵

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達延汗統一韃靼蒙古各部,後將蒙古各部分為六個萬戶,土默特部便是右翼三萬戶之一,並任命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為統領右翼三萬戶的濟農。巴爾斯博羅特去世後,其子吉囊嗣濟農位,後率領弟弟俺答、昆都力哈等東徵西討,迅速崛起。

從嘉靖元年至嘉靖十七年(1522年至1538年),吉囊率軍先後四次攻打並徵服兀良哈萬戶,兩徵青海併吞並敵亦不剌和卜兒孩,迅速崛起的蒙古右翼開始脫離可汗的掌控。吉囊晚年時,由於縱情酒色、不理軍政,右翼三萬戶的大權開始逐步落入其弟俺答手中,吉囊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去世之後,俺答便成為了右翼三萬戶實際上的掌控者。

明朝對於蒙古的政策,自仁宣年間以後便基本以羈絆為主,即在堅持戰略防禦的同時,以互市掌控掌控蒙古經濟命脈。土默特部崛起之後,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一面要求明廷授予封爵,開放互市,一面又經常襲擾明朝邊境,這便導致雙方的「貢市」關係時斷時續。

當時,明朝通過「互市」輸入蒙古的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本就難以滿足以畜牧為主的蒙古部落需求,如今由於「貢市」關係的時斷時續,導致蒙古各部的生活更為艱難。俺答在兄長去世之後,雖然掌控了右翼三萬戶,但畢竟不是名正言順,為了確保自己對右翼的掌控,他急需通過與明朝的貢市來提高自己的威信。

因此,從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開始,俺答汗便利用稱臣納貢和戰爭威脅的方式,要求與明朝擴大互市。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再度遣使赴明,以戰爭為威脅,要求明朝擴大互市,結果明朝不僅予以了拒絕,還斬殺了來使。

眼看自己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俺答汗一怒之下便企圖通過戰爭的方式,迫使明朝接受「貢市」的條件。同年六月,俺答汗率軍南下,開始進犯明朝邊地,因這一年為幹支紀年庚戌年,故名庚戌之變。

明朝中央朝廷腐敗無能,任憑蒙古軍隊與京城外圍劫掠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汗率領蒙古大軍進犯大同,總兵官張達和副總兵林椿戰死。通過賄賂嚴世蕃而得以擔任宣大總兵的仇鸞更是恐懼不敢戰,只得重金賄賂俺答,請求蒙古軍隊轉攻他地,不要進犯大同。

八月,俺答移兵東去,於同月中旬攻破古北口,殺掠懷柔、順義吏民無數,明軍一觸即潰,俺答長驅入內地,營於潞河東二十裡之孤山、汝口等處,直接威脅明朝京師。面對突然殺到的蒙古大軍,明朝京師內外驚懼,明世宗朱厚熜急令兵民及四方應舉武生守城,並飛檄召諸鎮兵勤王。

八月十八日,大同﹑保定﹑延綏﹑河間﹑宣府﹑山西﹑遼陽等七鎮共計五萬援軍先後抵達京師,明世宗朱厚熜任命仇鸞為平虜大將軍,總領諸軍。仇鸞雖然不敢與蒙古軍隊作戰,但劫掠百姓卻是一把好手,在缺少糧餉的情況下,縱兵劫掠百姓,結果導致「民苦之甚於虜」。

而忝居內閣首輔的嚴嵩,更是要求各路將領將堅壁勿戰,聽憑俺答兵在城外擄掠。於是,蒙古軍隊便在明軍眼皮底下,於京城周圍四處劫掠,並讓被俘的宦官楊增給明廷帶去了一封信,信中稱「予我幣,通我貢,即解圍,不者歲一虔爾郭!」

接到書信後,明世宗緊急召見大臣商議如何處置,嚴嵩竟然說出了「所此搶食賊耳,不足患」這樣的驚人之語,徐階等人雖然對嚴世蕃的言論予以了駁斥,但也認為無條件答應俺答汗的條件太過沒面子,於是便又派楊增跑去與俺答汗商議,讓其先行撤軍,之後再在大同就貢市問題進行商談。

八月二十二日,俺答由鞏華城攻諸帝陵寢,轉掠西山、良鄉以西,之後才於次日開始撤軍。據統計,整個庚戌之變期間,「諸州縣報所殘掠人畜二百萬」,而明廷之後也是答應了對方的貢市需求,俺答汗堪稱「滿載而歸」。

如上所述,雖說「土木堡之變」明軍同樣戰敗、且就連皇帝也被俘虜了,但那畢竟是明朝主動出兵抵禦外敵而遭遇的戰敗,且在之後的「北京保衛戰」中找回了場子,而瓦剌可汗脫脫不花和太師也先不久也因內部動蕩而先後主動與明朝議和,說起來倒也不算多麼丟人。而在「庚戌之變」之中,明廷卻是連打都不敢打,任憑蒙古軍隊在眼皮子底下縱兵劫掠。因此,我認為「庚戌之變」明朝遭受的恥辱,要遠甚於「土木堡之變」。

相關焦點

  • 明宣宗朱瞻基女婿石璟:親歷過土木堡之變和曹吉祥之亂的傳奇駙馬
    而本文的主角石璟,更是唯一親歷過土木堡之變和曹吉祥之亂這兩場驚天事變的親歷者及倖存者。今天筆者就來聊一聊這位石駙馬的傳奇人生。寒門出身的駙馬石璟,直隸昌黎縣人(今屬河北省秦皇島市)。祖父石名,隨燕王朱棣「奉天靖難」,戰後因功封德州衛副千戶。生父石林,永樂年間改任府軍前衛千戶,遂落戶在了京師北京。
  • 為何有人說中國歷史上得位最不正的皇帝是發動奪門之變的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的「名氣」全仰仗於著名的「土木堡之變」。正統十四年,眼看著蒙古瓦剌部落在太師也先的帶領下逐步崛起,並不斷在大明周邊進行騷擾侵略索求利益。年輕氣盛的朱祁鎮在寵臣宦官王振的蠱惑下御駕親徵,最終兵敗被俘,淪為階下囚。堂堂大明皇帝成為了俘虜,對於剛剛經歷了洪武、永樂盛世的大明王朝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恥辱,也是一個抹不去的汙點。
  • 清朝徹底收服蒙古的基礎是什麼,是滿蒙聯姻,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明朝除了將蒙古朵顏三衛納入羈糜統治外,長時間的是挑起蒙漢對立甚至跟隨明朝的朵顏三衛一度被認為是蒙奸!清朝初期實際上是比明朝好不了多少,在努爾哈赤統一大部分女真改為滿州和統治遼東漢人後,對於蒙古只是根據姻親關係節制科爾沁部等幾個小部落。
  • 清朝這一招太狠了:明軍士兵投降,立刻發一個老婆,還發牛羊房子
    很多人奇怪,為什麼,明軍在明朝陣營的時候,都是半死不活的樣子,一打仗動不動就崩潰。一旦投降了清軍,剃髮以後,立刻戰鬥力暴漲,出現了一種百戰百勝的瘋狂狀態。比如,李成棟在明軍的時候,就是一個普通將領,1645年清軍過江以後,李成棟和部下5000人剃髮投降,立刻,就小宇宙大爆發,如狼似虎,用五千人鎮壓嘉定三次大規模起義,是為「嘉定三屠」。第二年跟隨博洛南下,輕騎殺入閩南,斬殺隆武帝及妻兒。
  • 想和不言和,暗合不明和:崇禎十一年明朝的「議和」之念
    從薩爾滸之戰到崇禎十年,這二十年來,明朝在與清國的對峙中不僅沒能收復領土,反而讓清國多次進入京畿地區肆意劫掠,即便是正統朝的「土木堡之變」、嘉靖朝的「庚戌之變」,明朝也沒受過這種窩囊氣,尊嚴也未如此被頻繁踐踏。
  • 【乙卯與庚戌之合】
    別人沒有主動改變,命主自己也要主動求變。優點在於開拓性強,放在富貴格局裡,是開疆拓土的將軍,是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等。缺點在於耐受性差,容易因為外界的風吹草動而晃動不安,無法安住在某個特定的領域長期搞下去。八字算命收徒,我就不願意收日支為卯的學生。這種學生躁動不安,若非上器,終究會拋棄此術像一隻破鞋那麼不猶豫。
  • 中國歷史上的庚子年,其實非常精彩,並不都是災難之年
    在北方蒙古草原上,年輕的鐵木真正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力量。但是,整體實力還很弱,距離對抗大金國還差得遠。這一年,無論是金國、西夏,還是南宋、大理,都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公元1240年,當時,蒙古帝國已經橫掃歐亞大陸。早在6年前,也就是1234年,蒙古聯合南宋消滅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大金國。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蒙古帝國與南宋政權決裂,雙方開始大打出手。
  • 六十日柱解析之——庚戌·庚申
    首先,當然是給庚金賦能啦坐下偏印+劫財妥妥的坐庫通根且得印生身在庚金陣營裡在庚戌肯定算是非常「庚金」的一個日柱了如果你是個庚戌那你肯定不太會有類似「啊,我可能是個假庚金」「啊,我怎麼不像庚金啊」,喜印比,喜身強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力量見財官則為破格之所以前面說庚戌的這個窩要更適合庚金本金就是因為庚戌能夠更好地駕馭魁罡(而庚辰坐下大都是財官,雖好但和魁罡本身衝突,庚戌則沒有過大的衝突)至於魁罡有什麼用之前鯤曾把魁罡描述成一身戰甲
  • 明英宗以奪門之變重新當皇帝,等於奪了兒子帝位,所以得位不正?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他這一生最有名的三件事,一是土木堡之變,成為俘虜皇帝,但只是一年時間便是回到大明,並且在八年以後,以太上皇身份發動奪門之變,重新成為皇帝,這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絕無僅有的
  • 河陰之變,拉開了北魏大亂帷幕;梁武帝扶持無用之人而錯失良機
    南北朝時期,曾經強大的北魏在河陰之變後逐步走向分裂,爾朱榮一度掌控了北魏的朝政,並且他也是憑一己之力,消滅了漢化的鮮卑貴族以及在北魏出仕的漢族大家,為後來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打下了基礎,而且後來的兩位亂世梟雄,東魏的奠基者高歡,以及西魏的奠基者宇文泰都曾在爾朱榮的部下,可以說爾朱榮成為了創造歷史節點的關鍵人物,在北魏內亂的同時,南梁也一度有進一步削弱北魏,進取中原的機會,可是在局面大好的時候
  • 薩爾滸會戰:「天時地利人和」明軍一條都不佔!
    薩爾滸之戰前,主帥楊鎬為何嚴懲明軍「借人頭」!01天時:明軍「南兵」凍折手足、苦不堪言從他給朝廷報告來看,楊鎬對當時明軍的實際情況心中是有數的,但在兵部給事中方從哲等人急如星火的催戰令下,楊鎬若再不迅速進軍,恐怕自己也要惹禍上身。那麼,他有沒有可能在不分兵的情況下進軍?答案是否定的。只是紙上談兵的話,10萬兵力不過是個數據,但放在實際中,那是很龐大的軍隊,要佔多大的物理空間?何況還有輜重、車馬載具等還要佔用更多的地方。
  • 辛卯之變 宋蒙第二次戰爭爆發
    辛卯之變 宋蒙第二次戰爭爆發 拖雷畫像。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裡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成吉思汗的三兒子窩闊臺經過一番宮廷鬥爭後,在紹定二年(1229年)秋天成為蒙古國的可汗。立即攻打金國,成為窩闊臺上臺後燒的第一把火。在正面進攻金國的中原地區屢受挫折後,窩闊臺只得採納繞經宋境進攻金國的建議。宋蒙第二次戰爭爆發,史稱辛卯之變,曹友聞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 375年後,再看甲申之變,到底變了什麼
    此為甲申之變。 時至今日,我們再來回望375年前的那一場歷史變故,到底變了什麼呢? 第一,這個天下到底變沒變。這一年,大明亡國了,天下的「主人」由姓朱的變成了姓李的,最後又變成了姓愛新覺羅的,從此滿清入主中原,再無華夏。可是華夏真的沒了嗎?
  • 地緣三國——詳解「司馬懿卻吳」與「高平陵之變」
    俗話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恩威並施的想法人人都懂,想讓吹出去的牛落地,諸葛恪要有自己的方法。他的做法不是硬性去徵剿這些不服王化的山越。山越們熟悉地形,用這方法抓不到多少人,很可能還會把本錢賠進去。諸葛恪到任後,調集軍隊嚴守各險要路口,圍而不攻,同時每到稻熟之際,就命令軍隊搶收田裡的糧食。人是活的,山越見軍隊來了躲起來,但地是死的,卻是帶不走的。
  • 六十日柱解析之——庚戌·庚申
    庚戌畫像時間過得真快寫著寫著就寫到了本命庚戌所以也算是給你們交代一下「用戶體驗」吧儘量客觀哈一眼望去庚金在戌這片土地上首先,當然是給庚金賦能啦坐下偏印+劫財妥妥的坐庫通根且得印生身在庚金陣營裡在庚戌肯定算是非常「庚金」的一個日柱了如果你是個庚戌那你肯定不太會有類似「啊,我可能是個假庚金」「啊,我怎麼不像庚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