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今日頭條數據之爭:誰的統計分析最可信?

2021-01-10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5日消息(記者趙珂)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第三方數據機構艾瑞諮詢今天上午發布微博長文,標題是《今日頭條艾瑞事件真相完整版》。這篇文章開頭就說:「昨天「今日頭條」的張一鳴先生及團隊,在朋友圈上公開抨擊一份關於艾瑞行業排名的數據,迅速引爆朋友圈。大過年的,是時候需要給您一份完整版真相了!」

  文章裡提到的張一鳴是手機APP新聞門戶「今日頭條」創始人。昨天上午,張一鳴突然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炮轟艾瑞諮詢報告數據不實。到了晚上,「今日頭條」再發官方聲明,指出艾瑞數據失實,並非一朝一夕。

  讓「今日頭條」這麼惱火的是兩組據稱來自艾瑞的關於移動新聞客戶端的數據。一個是「主要新聞資訊平臺人均使用天數」,「主要新聞資訊平臺日均活躍用戶數」,「今日頭條」分別被排在第三名和第四名,而它的主要競爭對手「一點資訊」則排名第一和第二。

  不過,艾瑞諮詢稱並不是艾瑞官方發布,而是來自「今日頭條」的友商。那麼這個友商是誰呢?逐鹿網創始人闌夕告訴我們,這些數據其實來自「一點資訊」的一篇公關稿:

  闌夕:一點資訊一直是落後於今日頭條的,但是一點資訊利用艾瑞一份報告裡面篩選了很多條件,發現在這個條件中,它超過了今日頭條。這個數據確實是真實的,所以拿它做了推廣的公關稿件,也是給用戶和投資人看的。這確實是沒有撒謊和編造的數據,而是通過一個特定的條件,去找到最對它有利的數據,比如客戶端上日活很低,用戶註冊量也很低。但是這些用戶在晚上八點到十點之間是最活躍的。那就把這段時間單獨抽出來,定位成黃金時段。那就可以說這個應用在黃金時段是排第一的,確實有數據在,所以說它確實沒說謊。但它忽視了所有大的條件,只摳出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然後給出最有利的數據。

  艾瑞諮詢在聲明說,這組數據是某公司按照最有利於自己的條件,從艾瑞諮詢的市局哭中篩選出來的,並非自己的官方發布。今日頭條的高層「憑藉一些流傳的數據指責艾瑞,真是無稽之言,貽笑大方。」「艾瑞致力於提供公正客觀,有事實依據的數據。」

  艾瑞諮詢CTO郝欣誠向我們介紹了他們收集分析數據的研究方法:

  郝欣誠:我的研究方法跟行業裡其它幾家公司都是一樣的,都是在市場上找到足夠多的用戶渠道,使用技術方法手機上百萬用戶使用APP的數據,讓後通過這一百萬人的數據推測出中國各主流APP的市場份額和用戶使用規律。

  艾瑞諮詢表示,他們和今日頭條為了數據收集的事其實早已產生積怨。逐鹿網創始人闌夕表示,他對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比較清楚:

  闌夕:艾瑞要做一個新聞客戶端的報告,可能市面上有十個企業有新聞客戶端,那我就會去一一交涉,因為企業要求做數據,也不是很機密的,所以需要在你的客戶端裡安插一段代碼,以得到所需的統計數據,比如用戶打開客戶端的次數以及規模,代碼本身是無害的。因此大多數企業都會同意在客戶端裡安插代碼,但今日頭條不允許艾瑞做統計,而只是給艾瑞最後的數據。那麼,艾瑞自然不會同意,因為這個數據可以隨便填上報,因此雙方談崩。今日頭條不妥協,但艾瑞又無法在報告中缺失今日頭條的數據,畢竟今日頭條也是很主流的新聞客戶端。那艾瑞只能從其他方面估測,自然不會很精確。因為統計的樣本不在一個維度之內,所以誤差很大,因此今日頭條「怒」了,艾瑞其實挺委屈的,你不讓我做數據,我也沒辦法。

  今日頭條在給艾瑞諮詢的一份聲明郵件中稱:鑑於貴方近期發布的數據報告,多次在行業內遭受普遍質疑,我方不認為貴方具備提供客觀、準確、中立報告的技術能力,也不認為貴方具有提供客觀、準確、中立報告的主觀願望。

  今日頭條合伙人、高級副總裁張利東今天下午發布文章,對艾瑞諮詢的微博文章進行回應。文中稱,根據艾瑞12月的數據,今日頭條的日活是1097萬。但事實上,今日頭條日活去年的真實增長數據是,年初超過1500萬,到12月份,超過3500萬。

  張利東的文章還說,去年5月份,他與艾瑞諮詢總裁楊偉慶減免,抱怨數據不準的事。但對方迴避數據,直接提起要投資今日頭條,艾瑞已經不滿足過去主要靠研究及數據獲取收入了,他們要通過「參與優秀企業早期投資」來獲取收益了。這個已經是公開信息了。

  但是,投資的事雙方最後沒有談妥。因為今日頭條拒絕了艾瑞諮詢的投資和植入監測網站數據的SDK代碼的要求,所以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艾瑞諮詢讓今日頭條的的數據增長呈現停滯狀態。

  艾瑞諮詢CTO郝欣誠說,他可以保證艾瑞給出的相對數據都是準確的,但今日頭條如果不配合,確實很難說絕對數據完全準確:

  郝欣誠:我們是做市場行為分析的,我們只負責提供我們收集到的這一百多萬用戶裡面到底有多少人是它(今日頭條)的用戶。我只負責反饋我所看到的現象,至於如何理解,大家各有看法。我也不會對它它(今日頭條)和它的競爭對手有什麼區別對待。但是你去問它的競爭對手,他也會說自己被低估了。我們得到的市場份的結論是今日頭條排第二,這是對的。但是他們的絕對值是多少,我們只能說,今日頭條一直沒給過我們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不是有3千多萬日活用戶。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公布最新數據顯示,95後健康關注度上升最明顯
    11月30日,2019今日頭條算數健康大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今日頭條平臺上健康類資訊閱讀量高達540億。「失眠」首次上榜「十大最受關注疾病」,「醫生」以55.5億的閱讀量成為今日頭條健康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和群體。
  • 信息創造價值:今日頭條競品分析報告
    項目描述 1.1 競品分析描述 通過分析目前市場上的新聞資訊類的APP,分析其直接競品,對今日頭條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與其他軟體相對比,進一步優化產品的結構和布局,確立產品的核心功能。 通過市場分析,了解用戶的核心需求,為以後的今日頭條優化做準備。
  • 今日頭條趙添:4分鐘是短視頻最適合播放的時長
    今日頭條副總裁趙添今日公布了一條主流短視頻時長特徵:4分鐘是短視頻最適合播放的時長。趙添公布了一組數據,截止4月份,今日頭條視頻日均播放量達到16億,相比9月份創作者大會時的10億日均播放量,增長了60%。
  • 京東牽手今日頭條開放新場景:今日頭條將開設購物入口
    京東牽手今日頭條開放新場景:今日頭條將開設購物入口   據了解,「京條計劃」主要涵蓋三個方面:首先,京東將在今日頭條上開設一級購物入口,「京東特賣」;其次,今日頭條將依託於個性化數據推薦能力幫助京東和京東平臺上的商家實現精準的廣告投放;第三,雙方將公共開展基於興趣閱讀的電商合作,通過導購、分傭等模式,幫助更多的頭條號變現。
  • 我眼中的今日頭條「原罪」:創始人張一鳴格局決定企業命運
    我眼中的今日頭條「原罪」2—創始人張一鳴格局決定企業命運日前,第一財經周刊推出了有關一家風頭正勁的企業的專題報導,這家企業就是正處於監管及輿論漩渦的今日頭條,暴露出其內部的更多問題。有意思的是,之前一直堅持「不讓價值觀先行」的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在今年頭條年會上宣布,,現階段今日頭條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社會更多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開展業務。自此,今日頭條的價值觀正式出爐:正直向善、科技創新、創造價值、擔當責任和合作共贏。然而,從今日頭條被有關部門連續約談、媒體連續曝光來看,新的價值觀似乎在今日頭條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 若微信徹底幹掉刷量漏洞會怎樣再讀電商未來之爭內有紅包
    對於資訊類、社交類APP最容易實現的商業模式是廣告模式。微博、今日頭條的最大營收也都來源於廣告。但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支付的普及,人們不僅希望閱讀資訊,更希望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商品、服務。比如,我的讀者群中,有人使用了一個健腹輪把「啤酒肚」減掉了。於是推薦群裡的男士使用。
  • 今日頭條張一鳴:我當然想做龍頭
    張一鳴在分發平臺基礎上疊加創作平臺和孵化的功能,試圖帶領今日頭條成為移動網際網路內容生態系統的「龍頭」。  回到原點,碼農張一鳴希望做一個「全網」、「全內容」的搜索平臺。作為「重度信息需求者」,他注意到「信息很多很雜亂,搜關鍵詞很慢,最好系統給你直接推出來」,所以他要解決分發的問題,這也是今日頭條最基礎的定位——個性化信息推薦引擎。
  • 今日頭條做社交,靠譜嗎?
    最常規的思考路徑無非是兩條:第一,如何讓好友之間的內容分享和傳播,無需藉助於第三方社交平臺就能夠進行?打個比方,我在頭條上看了一篇文章,十分認同,於是分享到朋友圈:我的好友看到了,於是評論+點讚。在這個典型的社交分享過程當中,如果事先可以知道我和哪些人之間存在好友關係,那麼,其實完全可以不藉助於微信朋友圈這個載體,直接在今日頭條的體系內完成閉環。而這個好友關係來源,最容易想得到的,就是手機通訊錄。當然,技術允許的話,也可以直接從微信或者QQ上往外拉——搞得定的話。
  • 今日頭條如何實現和傳統媒體共贏?
    ,這個成立不到兩年的公司融資1億美元的新聞竟然會隔日就引來傳統媒體大鱷的核武器,《新京報》以社論形式發表評論文章《「今日頭條」,是誰的「頭條」》,抨擊其版權侵權。雖然今日頭條立即回應否認侵權,但樹欲靜而風不止,今日頭條版權侵權迅速升級為公共事件,成為各路媒體新一波集體維權活動的焦點。  討伐今日頭條之表象  在這場對今日頭條的討伐中,傳統媒體、門戶網站乃至個人自媒體均參與了進來。《新京報》、其他平面媒體及部分自媒體達人是連篇累牘的口誅筆伐,門戶網站搜狐、騰訊宣布停止與今日頭條合作。
  • 今日頭條拆分放心購 電商之路怎麼走
    今日頭條拆分放心購 電商之路怎麼走  放心購拆分成兩個產品線;有分析稱今日頭條或依靠流量做商品的信息流,並與抖音產生聯動  此外,電商雖是一塊大蛋糕,但假貨治理一直是平臺之痛。淘寶、京東多年未解決這個問題,新晉電商巨頭拼多多也因此備受詬病。對今日頭條來說,如何甄別商家資質、管控商品質量也會是一個難題。  今日頭條通過事先篩查、客戶投訴等機制建立起監督規則,但是不可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店主有可能將店鋪帳號私下倒賣。在一個放心購的商家群中,記者看到有多位商家聲稱要轉讓放心購店鋪。
  • 今日頭條發2019年度搜索榜「天氣預報」成搜索最多問題
    中關村在線消息:今日頭條發布正式發布了2019年度搜索榜單,顯示過去一年,今日頭條上搜索最多的問題是「天氣預報」,搜索次數最多的漢字是「福」,搜索次數最多的英文單詞是「China」。事件「國慶大閱兵」、城市「香港」、提問「天氣預報」、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民生「今日豬價」,成為2019年用戶搜索最多的關鍵詞。
  • 今日頭條首次發布年度搜索榜單:「天氣預報」成搜索次數最多的問題
    1月9日,今日頭條發布2019年度搜索榜單。榜單顯示,過去一年,今日頭條上搜索最多的問題是「天氣預報」,搜索次數最多的漢字是「福」,搜索次數最多的英文單詞是「China」。  事件「國慶大閱兵」、城市「香港」、提問「天氣預報」、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民生「今日豬價」,成為2019年用戶搜索最多的關鍵詞。
  • 艾瑞諮詢:2020年數說雙11電商購物節報告
    2020-12-28 19:19:41 來源: 數據局 舉報
  • 最可靠的快速下載今日頭條視頻
    今日頭條是目前深受千萬手機網友喜愛的網站,它的視頻內容豐富、詼諧幽默,看後令人或捧腹大笑,或增長見聞,令人耳目一新。很多小視頻讓人愛不釋手,總想下載到手機上,抽空兒再欣賞一番。如何下載小視頻呢?這裡只需要有個電腦版的隨便的瀏覽器,快速有效的下載視頻打開今日頭條的手機客戶端,找到你想要的視頻,收藏,還有的方法就是分享到QQ空間,新浪微博什麼的,作用都是可以把視頻放在PC端播放。
  • 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拓寬內容價值邊界,助力品牌長效增長
    優質、多元的內容,是當下這個信息爆炸時代最稀缺的資源之一。11月25日,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的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
  • 低估了在今日頭條做電商的難度,據爆料,毛利沒有70%就不要想了
    # 文章 #上周五,調戲電商發了一篇分析今日頭條自建商城「放心購」的文章(10%扣點,100天退換承諾,今日頭條「放心購」讓商家有點懸心),當時我們得出的結論是:100天退換的規則不合理,操作上會有很多扯皮的地方,也未必能保證消費者利益;針對40+男性的低單價(單價不超過200)、高利潤(
  • 倔強的今日頭條和張一鳴
    26日有自媒體爆料說阿里打算拿出數十億美元參與今日頭條的融資,傳言出來後,一石激起千層浪,今日頭條在重壓之下還是沒躲過被BAT收割的命運?張一鳴沒能成為騰訊的員工,卻要投入阿里的懷抱?對此傳言,今日頭條當即表示:「不予置評」,網友用自己的經驗稍稍一看,就從這回覆中看出一行大字:多半是真的了!
  • 玩不動金錢遊戲的趣頭條:撕開了內容多元化口子
    伴隨著拼多多、今日頭條、快手等不同領域的產品在下沉市場紮根獲益,趣頭條也在下沉市場紅利中收割一波用戶。據官方數據顯示,趣頭條70%的用戶來自於下沉市場,60%的用戶是女性,年齡中位數40歲左右。這些目標用戶,閒暇時間多需要消磨時間,順便賺點小錢,同時她們的數量也是龐大的。數量龐大的用戶群體加上補貼式的獲客方式,趣頭條運營前期必然要支出巨額的營銷成本。
  • 今日頭條: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TechWeb】11月25日消息,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今日在北京舉行,大會發布了最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頭條行家計劃」,在未來一年幫助1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健康、財經、科學、教育等多個專業垂直領域內容,在今日頭條大受歡迎。
  • excel數據統計:三個公式提高統計工作效率
    在日常的辦公中,我們經常會統計excel裡各種數據。在excel裡關於統計的函數也是數不勝數,SUM、SUIMIF、SUMIFS、COUNT、COUNTIFS等等。掌握這個套路之後,再遇到按日期區間求和的問題時,只需要選擇對應的求和區域、條件區域和起止日期就能完成統計。第二類問題:按照多個指定的數據區間統計人數例如需要按照成績劃分為四個區間,並統計出每個區間內的人數。可以使用公式=FREQUENCY($B$2:$B$17,{60,75,90}-0.01)得到所需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