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眾所周知,但建國初並沒這個稱號,它的歷史由來與你有關

2021-01-11 壺山居士

提起《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這四本厚厚的古典書籍,大家會不約而同地說我國的四大名著。確實如此,這四本書在我們小的時候就熟知它們的名字了,即使不知道內容講的是什麼,但也知道四大名著包括哪些。

四大名著書影

這四本古典書籍,其實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整理重新印刷出版的。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精神文化作為上層建築是必須要跟得上的,滿足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為此國家召集了一批文化學者進行歷史古籍的重新編排印刷。原因無非有兩方面:

第一、當然是整理古籍,保存文化。其實這個做法在歷史的每個階段都會有,大家在歷史動蕩後,都會進行前朝文化典籍的梳理,重新整理傳播。比如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焚書坑儒,明朝永樂年間《永樂大典》的編撰,以及乾隆時期《四庫全書》的編撰。這些都是對歷史古籍的整理,雖然有些有著明顯的消極影響,有些編撰的有點偏頗。

永樂大典

第二、滿足人們文化需求,弘揚精神道義。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出版優秀的文化刊物既能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又能用積極的文化思想影響人們,何樂而不為。所以挑選優秀的文學名著進行傳播,是勢在必行的。可能大家有所不知,在建國初期,我們並沒有明文規定要出版什麼四大名著。

《西遊記》拍攝花絮

大家或許要充滿疑問了,沒有四大名著,現在的四大名著算什麼說法?這個要容許小編給大家解釋一下,建國初期為了滿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們準備出版一批優秀的古典書籍,其實當時除現有的那四部書籍外,還有《聊齋志異》《儒林外史》,但是因為當時的《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出版後,引起了十分轟動的效應,人人爭相閱讀,即使隨後出版了《聊齋志異》《儒林外史》,但這種轟動效應也不及從前。

《三國演義》幕後花絮

因此,出版機構就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出版《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上了,人們接觸的、閱讀的古典名著也就多是這些了。漸漸地,人們就將這四本書統稱為「四大名著」,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並不是官方專門給出的定義。

胡歌版寧採臣

其實,這也是名副其實的,這四本書,不管是在文學水平,還是在藝術成績上,都達到了古代文學的頂峰,叫四大名著,完全恰當。當然,我國古代還有許多古典名著,比如《封神演義》《三言》《兩拍》《東周列國志》《官場現形記》《鏡花緣》,這是小說類;其它文體的還有《詩經》《楚辭》《論語》《孫子兵法》《史記》等等。

楊冪飾演小倩

如果現在國家讓老百姓去評選出心中的四大名著,你覺得有哪些古典書籍有這個分量當選四大名著,給大家列出來。

相關焦點

  •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被刪掉兩本家喻戶曉
    提起四大名著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從小學課本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了四大名著,因為對於青少年來說,學習中國古典名著也是認識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過程,而四大名著恰好可以讓年幼的青少年們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過年貼春聯的由來與來歷 有關春聯的歷史傳說故事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那麼春聯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呢?中國人為什麼都在過年的時候貼春聯?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過年貼春聯的由來與傳說故事。
  •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其實民國時是六大,那其他兩本哪去了呢
    提起四大名著,簡直是婦孺皆知,裡面的故事大都耳熟能詳,就算沒看過,也能都能說出來其中的幾個人物或者故事,可見四大名著對我們影響至深。不過在民國時期,並沒有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國慶節的由來 2018建國多少周年
    在這個祖國母親的生日裡,各地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色。那麼有關國慶節的由來,你又了解多少呢?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籤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家守護神的聖人節。
  • 中國女孩翻譯法語版四大名著連環畫
    從2011年開始,她便與熱愛中國文化的法國小夥、現在已經成為她丈夫的尼古拉,一起致力於把中國四大名著翻譯成法文版連環畫。在2012年、2013年、2014年他們先後把《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譯成法文版。
  • 星座的由來
    還有星座的這個詞說法的由來又是怎樣的?有沒去了解過呢?現在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星座說法的由來       星座起源於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巴比倫人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已提出30個星座。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決定將天空劃分為88個星座,其名稱基本依照歷史上的名稱。  1928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公布了88個星座的名稱。這88個星座分成3個天區,北半球29個,南半球47個,黃道附近12個。
  • 拒絕一知半解,專家建議孩子這麼讀「四大名著」
    有經驗的家長們都知道,無論小升初、中考還是高考,「四大名著」都是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小學時還可以背一些課外班總結的「知識點」,應付各種點招考試,但上了初中後,很多題是必須要讀原著,才能答上來的。 市面上大多數「四大名著」都只提供原文,還有一些「無障礙」讀本,加了難字注音和少量注釋,又常常對內容做了刪減。請注意,中考高考對於名著都是從全書選擇考點的,刪減改寫的版本,是萬萬不能看的,等於給孩子買了本「假書」。
  • 不知所云、讀不懂的名著,為什麼是「名著」?魯迅:它講真話
    我希望你脫離這種頹廢心情的影響。」那一刻,就突然懂了那種「碰了許多釘子」之後的頹唐感悟,只有兩棵樹,一棵已經是棗樹了,另一棵居然還是棗樹的單調與無奈。《秋園》是1924年9月15日寫的,它被收錄在《野草集》裡,裡面有回憶兄弟情誼的《風箏》,有「人之常情」的《我的失戀》,有描寫希望和絕望激烈矛盾的《復仇》二則等等,這些全部都是魯迅在那個風雨飄搖,諸事不順的時期的情感宣洩。
  • 農村大爺用小楷抄寫四大名著,引起網友巨大反響,專家:沒什麼用
    張喜才抄書年輕人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去練習書法。張喜才抄寫的《紅樓夢》歷史的困境造就了張喜才有心求學無力上學的狀態,很早就輟學回家務農。但是他不是從此深埋黃土地,不再過問可望而不可即的知識。恰恰相反,在種地之餘,張喜才喜歡上了書法,並為此進入了痴迷的狀態。
  • 中國人翻譯120回《三國演義》問世 四大名著漢英對照版出全
    四大名著漢英對照版出全了  三卷本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近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至此,凝聚了國際一批知名譯者畢生精力的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全部出齊,重現了中國古典名著的神韻。
  • 哪些成語源自四大名著?必備的語文知識,為孩子收藏吧!
    成語有的來源於古代神話傳說,有的來源於寓言故事,有的來源於歷史故事,等等。今天我們說說源自四大名著的成語。由四大名著的人物、故事形成的成語,以《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為多,《水滸傳》和《西遊記》則相對要少得多,特別是三國演義裡的成語,幾乎每一個成語都能跟一個人物對上號,跟一個故事對上號,人們耳熟能詳,口口相傳,歷久彌新。
  • 你知道歷史上「日本」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在歷史上,「日本」又被稱「東瀛」,「扶桑」等。你可知道這些名字的由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說說這些名字及其由來。文獻記載:東漢時,日本列島就與與中國有交往。《後漢書》上記載,公元57年,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其中一個島國派遣使臣來中國進獻貢品。
  • 同樣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何不是四大名著?
    《西遊記》成為了四大名著,文學經典,而《封神演義》只是普通的神魔小說呢? 而《西遊記》不一樣,它表面上是講的是西天取經的故事,實際上還融入了人性的爭鬥,這就將故事的內核升華了,高度就不一樣了。
  •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5個人,吃瓜群眾卻以為是小說裡的人物
    宋江,我國四大名著 之一的《水滸傳》裡的人物,人送稱號及時雨,是梁山好漢的頭目,後來率領好漢們歸降朝廷,走向滅頂之路!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有史書記載宋江當時領著三十六個人在山東造反,人數不多,遠沒有小說中描寫的那麼厲害,水滸傳也是根據他的事跡改編的!2.張三丰,在金庸老先生的著名小說《倚天屠龍記》裡,是張無忌的外公,武當派的創始人!
  • 四大名著,中國人必須經歷的四種修行!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是不是長了一顆《紅樓夢的》心,渴望過上一種浪漫的生活;然而環顧四周,你卻生活在了《三國演義》裡的世界,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但是你依然想結識《水滸傳》裡那種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替天行道!結果你總是遇到《西遊記》裡面的妖魔鬼怪!個個張牙舞爪、有恃無恐。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由來
    也許你已經猜到了,本文要講的正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大乘佛法的四大菩薩之一,又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作為「一生補處」菩薩,隨侍在彌陀身邊。觀世音菩薩象徵大悲,悲者,拔苦,所以經文中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四大名著研究論著一覽
    在「四大名著」中,19世紀英語世界對於《三國演義》的譯介最為重視。最終,通過對《三國演義》詮釋歷史的梳理、探析,總結提煉出讀者、文本、作者在文學作品意義生成中的地位、作用。第二節 張飛形象詮釋第三節 趙雲形象詮釋第七章 「三國」題材藝術表現形式對《三國演義》的詮釋第一節 戲曲藝術對《三國演義》的詮釋第二節 說唱藝術對《三國演義》的詮釋第三節 「三國」電視劇對《三國演義》的詮釋參考文獻四、侯會:《從「山賊」到「水寇」:水滸傳的前世今生》內容簡介「四大名著
  • 歷史上的今天 今天迎來國際兒童節,它的歷史由來是怎樣的?
    來源:新華網 國際兒童節的概念最早是1925年在瑞士召開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提出,這個節日的設立則是與二戰期間在捷克發生的一次臭名昭著的屠殺——利迪策慘案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