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網紅papi醬趕在母親節那天和大家分享了順利分娩的消息,那個"風一樣的女子"接收到了她生命中最特別的禮物。
這本是一件幸事。
papi醬本人也是歡歡喜喜地發微博,曬寶貝兒,並收穫了一大拔祝福。
然而,卻有一小部分極端言論"獨闢蹊徑",抓住Papi醬的孩子"冠夫姓"這個點大加渲染,明嘲暗諷Papi醬的"獨立人設";
表面看起來似乎無可厚非:之前口口聲聲說什麼來?逢年過節和老公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呢?說的不想生娃,這一轉頭就有了小傢伙還冠了夫姓呢?
這太不合常理,這種行為太不papi。於是,有多少粉轉路我們不得而知,只曉得這場"女權"辯論賽的火藥味兒是越來越濃,有的甚至用上了一些侮辱性字眼來表達"憤怒"。
"勵志女神就這麼向生活妥協了麼?我們還指著你為我們的女權"代言"呢。"我想這就是大部分鍵盤俠們抨擊謾罵的心理現狀吧。
可是講真,這場"女權辯論賽",真的令我倍感無聊。
得有多少閒心,能把這麼一個微不足道,無傷大雅的小事兒炒到這麼火呀?再者言,生不生娃,冠誰的姓,難道不是人家夫妻兩個人的事兒麼?何時輪到外人去操心?一個家庭內部的探討怎麼就扯到女權上來了呢?
隨著網友們的討論熱度逐步上漲,我突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現代女性對"女權"真是有大大的誤解和執念呀。
那麼首先,我們來討論下,什麼是女權?
女權首先起源於人權,而在人類社會史上,人權的概念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並且在過去的時間裡,"人權"只包括男人的權利,並沒有將女人囊括在內,女性無法忍受歧視,女權運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女權,意即女人可以掌握更多的社會主動權,女人的位置從社會邊緣進入主流,女權成為了整個人權的重要內容。
可在男女平等、享有幾乎均衡的各項權利的今天,為什麼人們對"女權"仍舊如此敏感呢?
其實也不能過多怪責,凡事有表徵,必有其內因。
打開新聞熱搜榜,我們會發現當今有太多家暴案、強姦案,都不乏有將矛頭指向女性的嫌疑,
"她就是逆來順受的性子,她不挨揍誰挨?"(估計有這想法的人群裡男人居多)
"她穿得那麼暴露,不就是明著勾引男人嘛?"(強姦犯和心理變態者的內心獨白)
雖說這等想法過於偏激,但的確被施暴者和犯罪分子們拿來被"廣泛使用"著,以至於現代女性雖然較比從前已經和男性享有諸多平等的權益,但仍有這樣一些領域對女性的態度不甚友好,其中就包括國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家庭角色觀念。
演員戚薇在電視劇裡有句臺詞:飯我會做,街我會逛,碗我會洗,架我會打,那我還要男人做什麼呢?
想來真是無可奈何: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婚姻對女人看似不那麼公平,有多少結婚前是小公主一枚,婚後成了侍奉夫家的女傭了?
社會對女人似乎還是有那麼一些偏見的,同樣要工作賺錢,女人所負擔的家庭責任(育兒、人情往來等外交事宜)卻明顯要重。
papi醬的爆紅有人心所向的元素,女人們覺得她獨立、自由、敢做敢為、我行我素,而這一切突破了傳統女性的束縛,自然也就成了"女權主義"的代言人。
但是女人們終歸還是太緊張了,她們過於依賴心目中的偶像,以至於偶像人設稍微偏離她們內心預設的軌道,就開始草木皆兵,劍拔弩張。
papi醬確實很獨立,有頭腦,會賺錢,能量也滿,但這並不等於她是個完美的人,不等於我們就可以給她貼標籤。
她不僅是一個網紅,她首先是個人。萬事萬物都在變,人也在變,先前說的人生規劃和"生命格言"不見得一直要堅持到最後;
不婚主義的大女人後來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一樣要嫁的,說為要給女性爭得一席之地、生娃一定要隨自己姓的,碰到寵她的男人一樣會服軟。
說到底,這是人性,本就沒有必要較真兒。可還是有人前赴後繼地,不惜出賣自己的素養、不惜傷害他人,做一個尖銳的討伐者。
我們須曉得一個真理,也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約瑟·喬拉米卡利在他的作品《共情的力量》中所說的:"苛責的人是缺乏安全感的人" 。
約瑟同時引用了發生在她女兒身上的一個小故事:
她女兒艾瑞卡上五年級的時候,回來跟她說:"爸爸,強尼今天拽了我的小辮子,還說我又瘦又小。"
"你怎麼跟她說的?"約瑟問。
"我轉向他說:'強尼,你為什麼那麼沒有安全感?'"
"他又做了什麼?"
"他就不再煩我了。"
虎父無犬子,不愧是心理學家的女兒,曉得人性的弱點,也懂得如何去巧妙破攻。
很多時候,人所批判的對象未必真的有錯,只不過是批判者自己內心缺乏安全感罷了;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的papi醬便可以不被流言所左右:
我還是那個優秀的女人,我依然獨立堅韌,我為我自己的人生負責,你們是褒讚還是貶斥,我完全不、也沒有必要去care。
這該是人應對惡意批評的正確態度。
那麼同時,做為旁觀者,我們有沒有必要對這些惡意攻擊的人義憤填膺,批判她們無理取鬧呢?
若真那樣做,我們又陷入了新的漩渦,也成了一個批判者; 如此"來往",便成為"怨怨相報何時了",對我們自己、對事情本身,都沒有任何裨益。
我們只要將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已經足夠,惟願對陷入迷潭、希冀通過批判別人來彰顯自己的鍵盤俠們有所提醒: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把精力用在充實提升自己的軟實力上,能力強、翅膀硬了,就可以獲取足夠的安全感;
至於別人的事,人家一沒傷害社會、二沒惑亂眾生,那就與你無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