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娃隨父姓,網友口沫橫飛:我們該將「獨立女權」 置於何地?

2021-01-09 天涯遠hfy

大網紅papi醬趕在母親節那天和大家分享了順利分娩的消息,那個"風一樣的女子"接收到了她生命中最特別的禮物。

這本是一件幸事。

papi醬本人也是歡歡喜喜地發微博,曬寶貝兒,並收穫了一大拔祝福。

然而,卻有一小部分極端言論"獨闢蹊徑",抓住Papi醬的孩子"冠夫姓"這個點大加渲染,明嘲暗諷Papi醬的"獨立人設";

表面看起來似乎無可厚非:之前口口聲聲說什麼來?逢年過節和老公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呢?說的不想生娃,這一轉頭就有了小傢伙還冠了夫姓呢?

這太不合常理,這種行為太不papi。於是,有多少粉轉路我們不得而知,只曉得這場"女權"辯論賽的火藥味兒是越來越濃,有的甚至用上了一些侮辱性字眼來表達"憤怒"。

"勵志女神就這麼向生活妥協了麼?我們還指著你為我們的女權"代言"呢。"我想這就是大部分鍵盤俠們抨擊謾罵的心理現狀吧。

可是講真,這場"女權辯論賽",真的令我倍感無聊。

得有多少閒心,能把這麼一個微不足道,無傷大雅的小事兒炒到這麼火呀?再者言,生不生娃,冠誰的姓,難道不是人家夫妻兩個人的事兒麼?何時輪到外人去操心?一個家庭內部的探討怎麼就扯到女權上來了呢?

隨著網友們的討論熱度逐步上漲,我突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現代女性對"女權"真是有大大的誤解和執念呀。

那麼首先,我們來討論下,什麼是女權?

女權首先起源於人權,而在人類社會史上,人權的概念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並且在過去的時間裡,"人權"只包括男人的權利,並沒有將女人囊括在內,女性無法忍受歧視,女權運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女權,意即女人可以掌握更多的社會主動權,女人的位置從社會邊緣進入主流,女權成為了整個人權的重要內容。

可在男女平等、享有幾乎均衡的各項權利的今天,為什麼人們對"女權"仍舊如此敏感呢?

其實也不能過多怪責,凡事有表徵,必有其內因。

打開新聞熱搜榜,我們會發現當今有太多家暴案、強姦案,都不乏有將矛頭指向女性的嫌疑,

"她就是逆來順受的性子,她不挨揍誰挨?"(估計有這想法的人群裡男人居多)

"她穿得那麼暴露,不就是明著勾引男人嘛?"(強姦犯和心理變態者的內心獨白)

雖說這等想法過於偏激,但的確被施暴者和犯罪分子們拿來被"廣泛使用"著,以至於現代女性雖然較比從前已經和男性享有諸多平等的權益,但仍有這樣一些領域對女性的態度不甚友好,其中就包括國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家庭角色觀念。

演員戚薇在電視劇裡有句臺詞:飯我會做,街我會逛,碗我會洗,架我會打,那我還要男人做什麼呢?

想來真是無可奈何: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婚姻對女人看似不那麼公平,有多少結婚前是小公主一枚,婚後成了侍奉夫家的女傭了?

社會對女人似乎還是有那麼一些偏見的,同樣要工作賺錢,女人所負擔的家庭責任(育兒、人情往來等外交事宜)卻明顯要重。

papi醬的爆紅有人心所向的元素,女人們覺得她獨立、自由、敢做敢為、我行我素,而這一切突破了傳統女性的束縛,自然也就成了"女權主義"的代言人。

但是女人們終歸還是太緊張了,她們過於依賴心目中的偶像,以至於偶像人設稍微偏離她們內心預設的軌道,就開始草木皆兵,劍拔弩張。

papi醬確實很獨立,有頭腦,會賺錢,能量也滿,但這並不等於她是個完美的人,不等於我們就可以給她貼標籤。

她不僅是一個網紅,她首先是個人。萬事萬物都在變,人也在變,先前說的人生規劃和"生命格言"不見得一直要堅持到最後;

不婚主義的大女人後來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一樣要嫁的,說為要給女性爭得一席之地、生娃一定要隨自己姓的,碰到寵她的男人一樣會服軟。

說到底,這是人性,本就沒有必要較真兒。可還是有人前赴後繼地,不惜出賣自己的素養、不惜傷害他人,做一個尖銳的討伐者。

我們須曉得一個真理,也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約瑟·喬拉米卡利在他的作品《共情的力量》中所說的:"苛責的人是缺乏安全感的人" 。

約瑟同時引用了發生在她女兒身上的一個小故事:

她女兒艾瑞卡上五年級的時候,回來跟她說:"爸爸,強尼今天拽了我的小辮子,還說我又瘦又小。"

"你怎麼跟她說的?"約瑟問。

"我轉向他說:'強尼,你為什麼那麼沒有安全感?'"

"他又做了什麼?"

"他就不再煩我了。"

虎父無犬子,不愧是心理學家的女兒,曉得人性的弱點,也懂得如何去巧妙破攻。

很多時候,人所批判的對象未必真的有錯,只不過是批判者自己內心缺乏安全感罷了;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的papi醬便可以不被流言所左右:

我還是那個優秀的女人,我依然獨立堅韌,我為我自己的人生負責,你們是褒讚還是貶斥,我完全不、也沒有必要去care。

這該是人應對惡意批評的正確態度。

那麼同時,做為旁觀者,我們有沒有必要對這些惡意攻擊的人義憤填膺,批判她們無理取鬧呢?

若真那樣做,我們又陷入了新的漩渦,也成了一個批判者; 如此"來往",便成為"怨怨相報何時了",對我們自己、對事情本身,都沒有任何裨益。

我們只要將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已經足夠,惟願對陷入迷潭、希冀通過批判別人來彰顯自己的鍵盤俠們有所提醒: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把精力用在充實提升自己的軟實力上,能力強、翅膀硬了,就可以獲取足夠的安全感;

至於別人的事,人家一沒傷害社會、二沒惑亂眾生,那就與你無幹。

相關焦點

  • 水瓶座的papi醬用自己的方式展現了獨立女性
    但是最近papi醬因為母親節的照片,再度陷入熱搜,就是papi醬的孩子跟父親姓,然後引發的一波「女權者」的謾罵,大概意思是,孩子跟父親姓,就不是獨立女性了。女人獨立但並沒有叫女人反婚,我們要反對的是壓迫式婚姻,與其被壓迫不如不婚,並不是不婚。獨立是為了有更多選擇,原來女權(女性)主義是指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追求男女平等的運動,通過強調兩性平等和對女性進行肯定的價值觀念、學說和方法論原則,來改變社會中男性與女性之間存在的權力差異,為女性爭取更多的職場機會、社會尊重等。
  • 李湘開會面如寒霜口沫橫飛 王嶽倫一旁不敢插話
    原標題:李湘開會面如寒霜口沫橫飛 王嶽倫一旁不敢插話   日前李湘王嶽倫在某酒店大堂給員工開會,穿著黑色短袖T恤、戴著豹紋圍巾的李湘一秒調入總經理模式,神情面如寒霜,口沫橫飛地向員工訓起話來。坐在她對面的王嶽倫像其他下屬一般只有聽著的份兒,完全不敢出言打斷。
  • 月薪三千,擇偶標準月薪三萬:「田園女權」為何成為了貶義詞?
    02 「一面高舉著獨立的大旗,一面想著天上掉餡餅」為什么女權主義在我們的國家被排斥?還被戲稱為田園女權。知乎網友說:「因為真正的女權在辦公室裡,實驗室裡,飛機駕駛艙裡,手術室裡。在田野上,在教室裡,在廣大勞動婦女的身上。
  • 印尼教協總主席追憶從「口沫橫飛」中學漢語
    因為早期漢語訓練,使得她在眾印尼民族當中具語言優勢,能有效地推動學習漢語發展。她一直認為,除了華族學習漢語,印尼全民族應該多學習一種語言,特別是漢語。她也認為近年印中關係逐漸密切,掌握漢語有助提升個人的競爭力。
  • 子隨父姓最為合理,子隨母姓離婚率極高,不要讓孩子承受心靈傷害
    其實上篇文章我闡述的觀點比較明確,我個人認為,子隨父姓最為合理,文章引發了大家熱議近千條,我認真的閱讀了每位朋友的留言,有幾個網友的評論較為理性並帶有生活實例,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網友@琦謌個人表示「說白了,這不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的問題,而是隨父姓還是隨外公姓的問題(因為母親的姓繫於外公),是不折不扣的男人與男人之間的爭鬥,母親在這當真不過是女方家的一個爭鬥「法器」罷了,如果因為爭奪冠姓權造成離婚,受傷最深的無疑是隨母姓的孩子,如若隨了母姓(外公姓)導致離婚,男方可能會主動放棄孩子。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有何利弊?獨生子女家庭之選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選擇兩頭婚的多是江浙農村的獨生子女。
  • 69歲陳百祥從曼谷飛香港,不戴口罩大聲說話口沫橫飛被譴責後回應
    據港媒3月19日報導,現年69歲的陳百祥因在返程途中沒做出正確的表率而被網友瘋狂吐槽。3月18日,有網友發文稱自己和知名藝人陳百祥一同從曼谷乘機返回香港,對於能和大明星同行這件事,該網友也表示自己十分有幸。
  • 「子隨父姓,女隨母姓」有必要嗎?
    「子隨父姓,女隨母姓。」日前著名遺傳學家、復旦大學教授盧大儒從遺傳學的角度,提出一種兼顧男女雙方姓氏傳遞的建議。盧大儒教授認為這樣可以淡化「重男輕女」的觀念。(10月21日《新聞午報》)  「子隨父姓,女隨母姓」,這是這位遺傳學的教授從遺傳角度得出來的結論,更重要的是他認為這樣可以解決「重男輕女」的問題。他認為,姓氏傳遞如同生男生女隨機化,既有科學性又體現公平,有利於消除「生女不生男是斷後」的觀念。
  • 臺上口沫橫飛臺下群情激昂 傳銷陷阱又在騙人(圖)
    兩位婦女熱情向記者推銷入場券  昨日有人在西安長城大廈用中山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產品搞非法傳銷宣傳本報訊(記者周粟實習記者牟凝慧)臺上的「演講者」口沫橫飛,鼓吹著「發大財之道」;臺下400餘男女情緒亢奮,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新婚姻形式上熱搜!是「兩頭...
    津雲新聞訊 隨著時代的發展,擺在當代婚齡男女面前的問題與矛盾似乎越來越多,大到孩子隨誰姓、小到年節回哪家……在無盡的讓步與爭吵中,傳統婚姻模式似乎正與時代脫節。而獨生子女、延續香火、原生家庭等問題也開始頻繁出現在網上婚姻話題的討論中,許多家庭也在因地制宜的開始尋求新的解決方法。
  • 羅仲謙積極開工賺奶粉錢,與萱萱對戲口沫橫飛,為護妻返家即消毒
    不過長久地待在家中,難免會煩悶,再加上近期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諸多事情的發生。所以羅仲謙在私底下要求楊怡儘量避免外出,即使外出也要帶著媽媽,如此重要時刻,楊怡當然要做一個「乖寶寶」,前段時間外出的時候不但全副武裝,還帶著媽媽。楊怡安心在家養胎,老公羅仲謙則專心負責賺奶粉錢。近段時間雖然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但羅仲謙早已然開工。
  • 北控勝吉林,馬布裡口沫橫飛 球迷不滿:偷來的勝利
    本場比賽馬布裡是非常的興奮,指揮的時候是口沫橫飛,當弗格投入三分制勝球的時候,更是跳起來激動慶祝,猶如自己在場上投入絕殺球一般,數據方面:姜宇星36分4板6助、崔晉銘19分10板4助、姜偉擇17分2板,吉林本土三叉戟是對飆北控隊的雙外援,弗格48分6籃板9助攻、摩爾特裡20分8板。
  • 熊黛林曬腹肌A4腰,papi醬高調復出,每個當媽的人不該被過早定義
    01 papi醬改行了? 並沒有。 當了媽的papi醬宣布營業,那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回來了。
  • papi醬與樂羊子妻,到底哪個正確
    而最近一個叫papi醬的女性火了,原因是她生的孩子姓了男方的姓。而一直以來她是獨立女性的代表,因為這件事而被人罵上了熱搜。其實相夫教子是傳統女性的美德,比如這個樂羊子妻。對於男性來說在家庭中同樣有義務來照顧好女性和孩子這是夫妻雙方的責任,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對男性也有要求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就是對男性的品格的要求,一個自己品格都不合格的男人,家庭的狀況也不會多幸福。
  • 二寶隨媽姓,娘家和婆家翻臉:冠母姓成新潮,殊不知四重危害等著
    中國幾千年來的姓氏文化就是子隨父姓,這似乎成為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自然規律。只是,現如今,隨著男女平等觀念的普遍覺醒,女性地位的日益提升以及二胎政策的開放,孩子隨母姓已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社會現象。
  • 全家決定讓孩子隨媽姓,只因媽媽姓氏太驚豔,取名「第五月」
    孩子一般都是隨父姓,也有隨母姓的;有些家庭甚至為了孩子跟誰姓這件事而鬧出矛盾嫌隙來!近日,一位網友表示;自己生了孩子之後,全家人決定孩子隨她姓,只因她的姓氏很特殊、很罕見、取個名字也很好聽!因為孩子是5月生的,而她姓「第五」;所以孩子取名——第五月(感覺很不錯的樣子,哈)很多網友表示,「第五」這個姓氏在現實中還從未遇到過;在某本小說中見過,還以為是作者隨口胡編的,查了百家姓發現還真一個複姓!因為媽媽的姓比較罕見、太少,所以全家人決定孩子跟媽媽姓;為這一脈姓氏的延續做一點貢獻。
  • papi醬真實姓名曝光,男人味十足,網友:幸好沒用這個名字出道
    papi醬真實姓名曝光,男人味十足,網友:幸好沒用這個名字出道對於經常關注網紅圈的人來說,應該都知道papi醬這個人,而且大家也都知道papi醬學歷非常的高,而且也是網紅圈裡比較有名的一位網紅。papi醬在2015年其實就已經開始火起來了,而且剛開始活的時候用的就是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應該都只知道papi醬這個名字,但是卻不知道她的真實姓名。那最近papi醬的真實姓名也是被曝光,名字就叫做「姜逸磊」。很多人在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是紛紛的表示這個名字太中性了,簡直是男人味十足,不過和papi醬本人的性格還是比較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