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什麼只認虎符不認人?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嗎?

2021-01-17 科技歷史說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虎竹」,即虎符與竹使符,皆為調動兵馬之信物,一般來說不同軍隊有專屬虎符,兵權君授,虎符在人在,丟失虎符者乃是大罪。 《文帝紀》有載:「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謂之「虎符」者,銅鑄,虎形,背有銘文,分兩半,右半留中,左半授將。」

使用虎符調兵時由使臣持符驗合,方能生效。唐代詩人李白在《古風》中寫道:「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說的就是合驗兵符之情景。

01始於春秋,符影后朝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各方諸侯都統領著大批兵馬,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天子為掣肘諸侯便增加了調動兵馬的必走程序,虎符就應運而生。後來諸侯國的體制和發展越來越成熟,與天子的離心力越來越大,有沒有合驗符節都管束不了諸侯了,天子的地位也慢慢架空。歷史上信陵君盜得另一半虎符,欲調兵救趙,信陵君官拜魏國相國,威望很高。在璧全符印後,仍有守將懷疑他的動機,情急下他斬殺了守將,這才調動兵馬解了邯鄲之困。

又盜取了魏王手裡的半個虎符,在調兵時依舊受到大將晉鄙的質疑,不允出兵。

君主專制下,虎符調兵成了歷史之痕,歷朝歷代都效仿。

絕對的力量面前,制度才會發揮優勢。秦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將虎符調兵制度徹底堅持貫徹,以鞏固中央集權,在當時凡遇調兵都需要出示虎符,沒有授予虎符的還須上奏申請,還需和皇帝的另一半虎符合璧,並要有加蓋了皇帝玉印的調兵詔書,明確由哪個將軍統兵?調兵數目幾何?調兵目的是?回營期限多久?軍事完畢後另一半虎符還得上交。

02兵權授符不授人

虎符一半留將,一半歸中央,在軍隊中,絕大部分士兵未見天子之顏,軍中等級森嚴,級級管轄,如果出現越級調兵或其他長官調動,就需要虎符。可以說一定程度上只認虎符不認人。虎符分兩半,就是要避免單人持有,導致獨斷專行,私結勢力威脅到天子統治。

擔心此類情況發生,也是不無原因,有些軍營中士兵追隨將軍徵戰多年,對將軍忠心不二,況且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軍不在少數,例如唐玄宗時期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位擁有重兵的大將,發動的有名的「安史之亂」

直接將一個鼎盛王朝搞得元氣大傷。所以皇帝為了防止手握重兵的將軍擁兵自重,甚至倒戈反亂,對於兵馬的控制與兵權的授予是極其重視的。如有將軍不用虎符就憑自身威望擅調兵馬,便會引起皇帝的極大猜忌和處罰。所以很多將軍雖然不憑虎符也能調動兵馬,但依然要走合符對印的流程。

03仿造虎符,無異自殺

歷史上沒有人能靠仿造虎符而成功調兵。現代的《國家寶藏》節目中:「虎符引申出來是如今密碼學。細看現存的虎符文物的背面,有許多不規則凸起」。其實虎符的背面全為凹凸不平的古代符字篆刻,且符字大小不一、凸起高低不同,無從仿製。在技術不發達的古代,仿造由一個模子中澆築且出自同一工匠之手的兵節虎符無異於自殺。

總結:虎符作為調兵的最高信物和兵權象徵,它在整個君主專制時代的作用是巨大的。任何人並非只憑虎符就可調兵,同時也是需要許多輔助文書的。

相關焦點

  • 古代虎符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遣將?
    那麼,虎符到底是什麼呢?是不是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遣將?下面,小編就說說與虎符有關的知識!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
  • 古代拿著虎符就可以調兵遣將,那為何沒有人去仿造?
    現在我們的通訊越來越方便,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傳達,但在基本靠人工傳遞的古代,為了防止別人偽冒身份,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就比如說皇帝,那是絕對的權威,但他們基本上是只在皇宮活動,那要是他們想要調兵遣將,怎麼辦呢他總不至於自己親自去吧!
  • 古代的虎符能調兵,為何沒人偷虎符造反呢?原因用4個字就能解釋
    為了防止造假,虎符上還刻有銘文金字錯書,調兵時必須兩半合二為一,驗過真偽才行。 所以,古代的將軍只有統兵之權,但要是調兵,則必須用虎符。《琅琊榜》中就有這樣一個片段,譽王造反拉攏了慶曆軍主帥,但因為沒有虎符,調動軍隊時還是被部下質疑要求出示虎符才能出兵。
  • 古代行軍打仗的「虎符」,拿到就可以調兵嗎?防偽措施讓你沒門
    某個無名小卒,機緣巧合之下拿到虎符,立刻調動大軍徵伐戰場,立下戰功走上人生巔峰。但實際上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因為虎符的使用有著極為嚴格的限制,並不是任何人拿著虎符都能調動兵馬。如果隨便出來個人有虎符就能被認同,那大家也別打仗了,直接去偷對方虎符不是更省事?古代人民的智商,沒那麼低。
  • 虎符能夠調兵,卻為何無人盜虎符造反?信陵君的所作所為揭露真相
    在中國古代社會,掌握最高權力的一般都是君主,要麼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王侯,要麼就是封建社會的皇帝,然而也出現了許多臣下謀反篡位的事情。東漢末年漢獻帝雖然名為一國之主,但最終卻因為沒有軍隊的支持,被曹丕篡位,漢朝正式滅亡,坦白來說,皇帝一般都在宮中,不可能整日在軍營中掌管軍隊。
  • 既然古代的虎符能夠調兵遣將,可是為什麼沒有人偷虎符造反?
    既然古代的虎符能夠調兵遣將,可是為什麼沒有人偷虎符造反?在古代,雖然說皇帝是萬萬人之上,軍政大權全部牢牢抓在手中,但是兵還是將軍帶著,那這等於其實兵權是在將軍的手上,為了防止將軍兵變這種事情,很早的時候古人就有了防範措施,這個就是虎符。
  • 古代調兵憑證虎符,為什麼沒有人仿製?看完感嘆古人智慧
    導語:古代調兵憑證虎符,為什麼沒有人仿製?看完感嘆古人智慧在古裝電視劇當中,我們都會經常看見虎符的出現。虎符在古代是一種很重要的物品,簡單的來說虎符就是調兵的兵符,誰擁有虎符就可以調兵遣將。一般虎符都用青銅或者黃金來製作,做成伏虎形狀,然後把它劈成兩半,一半歸皇帝所有,另一半交給將帥保管。能夠得到虎符的將帥,應該也能稱得上是皇帝的親信了。虎符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在當時,虎符都是專符專用。一個兵符只能調動一個地方的軍隊。虎符在現代是一種珍貴又難得的東西,至今在西安市的陝西博物館當中就有一枚秦代錯金「杜」字鐧虎符,屬於戰國文物。
  • 在古代,虎符可以調兵遣將。戰士們只認虎符不認人。怎麼沒人抄?
    從各大古裝電視劇中可以看到,虎符一般會被拆成兩半,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帶兵的將領手中,一旦兩個虎符匹配,並且合在一起就可以使用,那麼拿到虎符的人就可以調動所有的軍隊。也就是說,擁有虎符的人相當於掌握了整個國家的軍權,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 古代打仗為何用虎符調兵
    虎符,皇帝調兵遣將的信物。「虎符」分為左右兩半,右半符留在皇帝身邊,左半符交於領兵在外的將軍。需要調兵時,皇帝派使者持右半符前往駐軍之處,右左合一,二者如果嚴絲合縫,將軍即可調兵運籌。「符合」一詞也來源於此。
  • 隨便一個人拿著虎符就可以調動軍隊嗎?
    虎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管是在電視劇裡,還是在遊戲當中,都經常能夠見到。只要有人拿到了虎符,那麼這個人就等於拿到了一國的兵權。難道這小小的虎符真就那麼神奇?只要一看見虎符,那麼所有的士兵都會心甘情願聽從持有虎符的人的調配嗎?
  • 古代軍隊只聽命虎符,那為啥沒人偽造虎符造反?原因很簡單
    虎符虎符最早出現在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使用銅製作,虎符的背面雕刻著銘文,一分為二,右邊存在皇帝手裡,左邊一半發放給統兵的將軍或者地方的駐守,都是單獨的虎符,每一個軍隊和地方的都不一樣,一個虎符只能調動自己的部隊,調兵時
  • 古代的虎符能調兵遣將,為何無人敢仿製虎符,改朝換代呢?
    在古代,默認一般情況下,帝王都是國家最高權力的掌控者,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如果這個帝王不能夠很好的控制國之重器——軍隊的話,就會使得各地軍閥林立,地方上的勢力漸漸大過中央,難免會出現像漢獻帝那樣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甚至,神器更替、改朝換代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 古代的虎符能調兵,為何沒人偽造虎符造反,竊符救趙說明真實原因
    眾所周知兵符是古代調動軍隊的重要憑證,在那個沒有電腦,沒有通信器材的古代,一個國家發動戰爭,往往都不是君王親自率兵御駕親徵的,都是由指定的某個將帥領兵,而調兵的重要憑證就是兵符,最常見的兵符就是虎符。 「符,信也。
  • 古代虎符很容易造假,為何能隨便調兵,重點是皇帝手裡另一件東西
    當皇帝的敏感多疑還是非常重的,尤其是像軍權兵權那樣的事兒,經常分外比較敏感,可是皇帝又不可以每天守著軍隊,最終還是要將軍隊讓大將來管理方法,但又怕功高震主,所以他們對自身不好,因此就有一個皇帝想到了一個特別好的方式 ,也就是兵符調兵。
  • 一個小小的虎符,就可以調動千軍萬馬,為何從沒人模仿製造?
    01前言冷兵器時代的信息自然沒有如今這麼方便,所以在我國古時候調兵遣將都需要一個信物。而虎符可以說是我國歷史記載中流傳最廣的調兵信物了。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可以調動千軍萬馬,可以說手中有一個完整的虎符,就等同於擁有一支軍隊。我國很多朝代之中,皇帝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更是訓練士兵只認虎符,不認將軍。那麼為何自古到今歷史上沒有記載過有人偷偷製造虎符從而發動兵變呢?
  • 虎符就代表兵權,古代為何沒人偷虎符來造反呢?4個字就能解釋
    現在大家對古代的事情了解也是比較多的,我們都知道在當時,國家的掌權者通常都是當時的君主。在這裡我們用到了通常,為什麼會用到通常呢?因為當時的軍隊,他象徵著你的權利。如果你只有權利,沒有軍隊,那麼後果也就會像之前漢獻帝那樣成為一個傀儡。在你面上你是一國之君,但是實則你一點權利都沒有。甚至還會會面臨著被殺害。
  • 小小虎符為何能調動千軍萬馬的軍隊,甚至只認虎符不認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統治者為了便於管理軍隊,製作了一些列代替皇權的物品,以達到見物如見人的效果,其中,虎符是最常見的一個。 古人認為,虎是百獸之王,在叢林戰鬥中處於不敗的地位,因此,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於是乎古人就將這種代替權利的東西製成了虎形,我們也就稱之他為虎符,當然了,古代並不只是這一種形狀的兵符,像秦代也有龍符和鷹符。
  • 虎符作用這麼大,在古代為何沒人偷來造反?原因很簡單
    在古代的時候,一個國家的老大,真正掌握實權的人一般來說就是皇帝。但凡事有例外,一旦皇帝手上控制不了兵權,他的話可就沒人聽了。漢獻帝劉協就是一個好例子,從一上臺開始就是董卓的傀儡,後來又成了曹操的傀儡,一輩子沒發號施令過,這皇帝當的也真是窩囊。但是劉協尚且能夠保命,有的皇帝可就直接人死國滅了。
  • 古代虎符是調兵憑證,但為何沒人仿製?看完佩服古人聰明才智
    我們在觀看古時候的影視劇的時候,會經常看到虎符的出現,虎符在我國古時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物品,擁有虎符,那麼就能夠調動兵力,所以說誰擁有虎符,誰就能夠調兵遣將。而且虎符大都是使用青銅或者是黃金來製作而成的,將其做成伏虎的形狀,然後將其劈成兩半,一半交給皇帝所有,一半則交給將帥所保管著。因為虎符非常的有影響力,所以說能夠得到虎符的將帥可以說是皇帝的親信,也就是說皇帝最為信賴和信任的人。
  • 在古代,虎符能調兵遣將,為什麼沒有人偽造?
    通常,虎符會被劈為兩半,左符由將領保管,右符則由中央保管,一般都在皇帝手中。如果君王想調兵遣將,必須帶上右符,與將領手中的左符驗合成功,將領才會奉命調兵。若是沒有右符,除非皇帝親自去現場調兵,否則將領是不會執行命令的。在戰國、秦朝、漢朝時期,虎符非常流行。特別是西漢初期,藩國猖獗,劉邦在誅滅異姓王后規定藩國必須要有中央的虎符才能發兵,但這一措施對藩王們兵權的限制作用十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