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古代的虎符能夠調兵遣將,可是為什麼沒有人偷虎符造反?
在古代,雖然說皇帝是萬萬人之上,軍政大權全部牢牢抓在手中,但是兵還是將軍帶著,那這等於其實兵權是在將軍的手上,為了防止將軍兵變這種事情,很早的時候古人就有了防範措施,這個就是虎符。
古代的將軍看似擁有百萬大軍,但是這些軍隊只聽命於虎符,認虎符不認人,這樣可以保證軍隊對皇帝的忠誠度。虎符最早是用青銅製作的,形式老虎,一分為二,皇帝手上拿著一份,另一份給帶領軍隊的將領,甚至為了防止有假冒偽劣產品混入,會用銘文金字錯書,想要調動兵馬,必須要兩塊虎符合二為一,能夠吻合才可以調兵。
另外,光有虎符能夠吻合也沒用,還需要帝王親自下詔書,明確要用多少兵,這些兵用在什麼地方,才可以用兵。
在竊符救趙的故事中,信陵君通過魏王的愛妃拿到了虎符,來到軍營調兵時,雖然主將晉鄙看到了虎符,但依舊心存疑慮,就是因為少了詔書,最後信陵君能成功借兵,還是靠得他自身的威望和主將實在不得人心,被人一錘子殺了,竟然沒有一個士兵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