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在嚴監管政策下,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自5月份開始...
【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降至8666款 年前壓降任務持續推進】今年以來,在嚴監管政策下,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自5月份開始逐月下降,至8月末首次低於10萬億元,降至94202.58億元,完成了在9月30日之前將結構性存款規模壓降至年初規模的目標。
-
10月結構性存款驟降5000億,降幅創歷史新高,發生了什麼?
市場分析認為,此次發布的規定將使結構性存款更加規範化,也將使得不規範的結構性存款規模繼續壓減。金融監管研究院院長孫海波分析稱,通知對「假結構」存款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假結構」存款發行越來越難;對於真結構性存款影響不大,強化規範,防止誤導銷售。對資金面暫時沒有太大影響。
-
銀行的好日子又來了?從2017上市銀行年報看行業變化
與很多人想像中不一樣的是,在「最強金融監管年」、「亂象整治」、「資管新規」、「存款難拉」等一系列現實的重壓之下,銀行業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淨利潤增速加快,不良率下降,業績提升明顯。從根本上來說,在金融去槓桿背景下,銀行在資產規模擴張的道路上遭遇緊急剎車,但淨息差和資產質量邊際改善成功補位,保障銀行業盈利增長。那麼,上市銀行在2017年具體有哪些變化呢?請看下文分析。
-
詳解mpa考核及對債市的影響——兼上市銀行2016年三季報分析
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必要性上升,利好資本佔用較低的品種。表內表外共用廣義信貸的額度下, 銀行或優先發展表內,表外增速或放緩。在表外理財增速放緩背景下,廣義基金配置的增速下降,給信用利差帶來不確定性影響。在正式實施前,短期理財衝規模擴大基數;長期或壓縮表外理財,尤其是調整同業理財的規模。為放緩表外理財的增速,同業理財增速或明顯放緩,商業銀行或更有動力加大表內買債基的力度。
-
銀行周報(11月23日)
3.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降至8666款 年前壓降任務持續推進11月20日訊,今年以來,在嚴監管政策下,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自5月份開始逐月下降,至8月末首次低於10萬億元,降至94202.58億元,完成了在9月30日之前將結構性存款規模壓降至年初規模的目標。
-
銀行周報(11月30日)
徽商銀行:收購承接包商銀行的業務價值為153億元人民幣建設銀行:因工作調動 劉桂平辭任行長等職務招商銀行:資產託管規模突破15萬億元杭州銀行:李常青獨立董事任職資格獲監管機構核准農業銀行:匯市劇烈波動 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僅獲低收益概率升高華夏銀行:科技子公司三年內將擴容至3000人成都銀行:完成發行60
-
支付寶下架存款產品,網際網路理財平臺高管惴惴不安,互金監管風暴將至
「一方面,民營小銀行吸儲困難所以提高利率,以定存的高利率支付活期存款客戶;另一方面,互金平臺在被整治之後P2P產品不能再發新標,而平臺的客戶只能接受高流動性,保本保息的產品。智能存款正好是符合平臺客戶的要求。雖然收益低率於P2P,但是在平臺著重宣傳銀行保本的前提下,短短一兩年時間內爆發到上萬億規模。」趙勁松向時代財經分析。
-
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8 月 5 日,人民幣匯率在市場力量推動下破「7」,發揮 了自動穩定器作用。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在合理 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繼續在香港常態發行中央銀行票據,進 一步豐富香港市場短期高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促進離岸人民幣貨幣 市場發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成效顯著,傳導效率明顯提升。
-
興證策略張憶東:壓制銀行股估值的「三座大山」能否被推翻
1)復盤歷史規律:2011至今,在銀行估值系統性下降的過程中,經濟復甦預期和監管政策預期改善,均帶來銀行估值的階段性修復。好時機》),進一步探討目前壓制銀行股估值的「三座大山」能否被推翻,探討此輪銀行股行情的空間及時間。 1)短期,銀行業績風險和監管政策的壓力。上半年,經濟受疫情衝擊,除了商業銀行自身盈利增速下行,市場更擔心監管政策要求銀行向實體經濟「讓利」。
-
央行釋放重要信號,貨幣政策大概率這麼走
央行本月超額續作MLF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均凸顯出「金融機構需求」:一是自8月以來,為緩解銀行因壓降結構性存款造成的負債端壓力,央行連續數月超額續作MLF,本月超額續作也在市場預期之內三是受壓降機構性存款、政府債券集中發行等多因素推動,7月以來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便開始明顯上行,當前市場的中期利率與1年期MLF利率之間的利差依然較大,央行加大MLF供給,也意在推動市場中期利率下降,降低銀行負債端中長期資金成本壓力。緣何連續數月超額續作MLF?
-
央行表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銀行意味著什麼機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新重點任務後,金融行業也開始了相關工作部署。1月6日,央行網站公布消息稱,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4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在工作會議提出的10項重點工作中,將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位列貨幣政策、信貸政策之後的第三位。
-
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疫情下中國沒有「大水...
4、通過深化LPR改革推動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場化。加強對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和異地存款的管理,維護存款市場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 5、2021年將繼續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注重預期引導。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穆迪:多數中資銀行抗壓能力較強,五大行表現更佳
中證網訊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6月17日表示,預計未來1-2年內中資銀行資產質量仍將遭遇經濟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壓力,而銀行盈利能力亦將受到利率市場化的挑戰。但是,因為擁有良好的盈利以及充足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和資本金,多數中資銀行有較強的能力吸收壓力。此外,穆迪預計中國政府仍有動力與能力支持主要借款人,因此可降低銀行業資產質量迅速惡化的可能性。
-
周小川英文演講表達中國貨幣政策:審慎中性,在去槓桿和穩增長間...
自去年IMF年會以來,中國經濟增速趨穩,「2016年GDP增速為6.7%,為全球增長貢獻了30%,」周小川預計,今年能夠實現6.5%的GDP增速,中國也將繼續全面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周小川也提及,全球經濟自去年以來穩步復甦,但是貿易保護主義情緒以及政策、政治的不確定性仍然是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
-
高息攬儲遭三連擊 銀行優化負債結構還有哪些抓手?
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不是對所有存款產品都進行約束,此前,結構性存款和各類創新型存款品種成為銀行迴避自律機制約束,進而高息攬儲的重要產品。為了打擊高息攬儲,去年底,監管機構就已明確叫停銀行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表示,監管加強對存款利率的管理可以提升利率環境和政策的有效性,引導銀行降低負債成本,推動利率市場秩序更加規範。
-
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疫情下中國沒有「大水...
對於中國的貨幣政策而言,退出問題較小。3、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宏觀槓桿率增速已經放慢,預計今年可以回到基本穩定的軌道。4、通過深化LPR改革推動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場化。加強對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和異地存款的管理,維護存款市場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5、2021年將繼續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注重預期引導。
-
監管放大招推最嚴「限貸令」 2021年房貸要排多久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監管放大招推最嚴「限貸令」, 2021年房貸怎麼拿,要排多久隊?2020年最後一天,監管放大招,個人房貸業務再臨變局。而中小銀行中,成都銀行、鄭州銀行、西安銀行、青農商行調整壓力相對比較大,也有四年調整期。從上市銀行數據看,未來四年,總計需要壓降7500億的按揭貸款,需要合計壓降的房地產行業貸規模是6400億。比較來看,按揭需要壓降的規模更大。大行和股份制壓降規模更大,按揭需要壓降的規模分別是3000億、4200億。
-
成都銀行何踩「兩紅 」?
然銀行板塊卻再次缺席了,1月4日收盤,37家上市銀行股中33家「飄綠」,其中成都銀行大跌8%,杭州銀行跌超6%,興業銀行、青島銀行等跌逾4%。1月5日,銀行板塊延續弱勢,成都銀行股價也再次下跌3.98%。01「房貸新規」來了 成都銀行踩兩紅是啥原因呢?一個政策大招,不容忽視。
-
穆迪:多數中資銀行抗壓能力較強,預計五大行表現更佳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6月17日訊,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周二(6月17日)表示,預計未來1-2年內中資銀行資產質量仍將遭遇經濟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壓力,而銀行盈利能力亦將受到利率市場化的挑戰,但多數中資銀行有較強的能力吸收壓力,而五大國有行將實現更為出色的業績並將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