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6月17日訊,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周二(6月17日)表示,預計未來1-2年內中資銀行資產質量仍將遭遇經濟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壓力,而銀行盈利能力亦將受到利率市場化的挑戰,但多數中資銀行有較強的能力吸收壓力,而五大國有行將實現更為出色的業績並將從中受益。
穆迪稱,因為擁有良好的盈利以及充足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和資本金,多數中資銀行有較強的能力吸收壓力。預計中國政府仍有動力與能力支持主要借款人,因此可降低銀行業資產質量迅速惡化的可能性。
「隨著市場化的推進,穆迪預計中國銀行業的業績將分化,並且我們預計五大行將在這種持續分化中受益。」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郭書岑說。
郭書岑表示,與中小型銀行相比,預計五大行將實現更為出色的業績,原因是五大行更側重於大型對公貸款業務,而大型企業在行業下行周期中的風險抵禦能力更強,並且獲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更大。因政府持續參與增資,五大行吸收損失的能力亦有所提升。
「此外,五大行擁有存款網絡優勢,可吸引成本更低的存款,而且流動性極強,對市場敏感資金的依賴程度較低,因此可較輕鬆應對中國時而發生的貨幣市場流動性緊張局面。 」郭書岑稱。
穆迪近期對五大行採取了評級,授予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均為A1/穩定級別, 交通銀行為A2/穩定級別。還對招商銀行評級為Baa1/穩定級別。
「我們並不認為招商銀行從政府支持中獲益的程度可與五大行相比,但與大多數中資銀行相比,因其零售業務較強,融資成本更低、且中間收入更高,上述優勢令招商銀行有更強的能力應對當前的經營挑戰。」穆迪稱。
發稿:張莉/曹敏慧 審校:丁亮/孔馳
*本文信息僅供參考,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 官方微信互動DZH_news 上海站電話:+86-21-2021 9988-31065 北京站電話:+86-10-5799 5701 微博爆料weibo.com/dzhnews)
查看更多個股新聞,請登陸大智慧365。
本文來源:大智慧財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