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皇后是誰?為何史書幾乎沒記載?那20多個孩子是誰生的?

2021-01-08 悲秋憶文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李白

引言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同時也是皇帝制度的開創者。但是在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卻是劉邦的妻子呂雉,而秦始皇畢生都沒有冊立過皇后。在所有的史籍資料中都沒有關於秦始皇皇后的記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秦始皇13歲登基繼承王位,用時26年,平定六國成就一統天下的霸業,完成了先秦六代帝王的遺願。並且將三皇五帝中的「皇」與「帝」結合,首創皇帝制度,自認為功過三皇德超五帝。他的一生有20多個兒子,但是卻沒有一位皇后,這是為什麼?

一、親生母親帶來的影響

嬴政的親生母親趙姬原本是呂不韋的歌姬,後來送給嬴政的父親子楚做妻子,這才生下了嬴政。而趙姬天性放蕩,在子楚死後,不甘寂寞,呂不韋趁機推薦了假太監嫪毐。於是嫪毐就以假寺人的身份混跡在趙姬身邊,並且將黑手伸向了政權。隨著嫪毐不斷幹涉朝政,與嬴政之間的矛盾也不斷加重。

嬴政更驚悚的發現,嫪毐竟然還和趙姬生下了兩個孩子,平時以秦王假父自稱。嬴政自然知道嫪毐有僭越之心,於是假裝放鬆警惕,引誘嫪毐主動謀反,最後一舉平定嫪毐之亂,摔死了他的兩個孩子。趙姬和嫪毐的事讓秦始皇非常憤怒,還認為這是自己唯一的汙點,於是一輩子不願意冊立皇后。

二、杜絕後宮亂權局面發生

秦始皇經歷了嫪毐之亂後,深知後宮亂權的危害,自秦昭襄王開始,秦國的後宮幹權就沒有停止過。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死於舉鼎力竭,昭襄王繼位。年幼的昭襄王沒有親政的權力,全國都由秦宣太后和她的弟弟穰侯魏冉主持。從公元前307到公元前265年,這41年間昭襄王都活在宣太后的陰影之下。

昭襄王之後,想要專權的是秦孝文王的妻子華陽夫人,一度也想學宣太后垂簾聽政,只可惜沒有如願以償。雖然華陽夫人的目的沒有達成,但是年幼的嬴政都看在眼裡。最後是嬴政的母親趙姬,在公元前238年以前,嬴政一直沒有親政,國中大事皆由趙姬與呂不韋把控。因此為了杜絕後宮幹政的再度發生,他乾脆不立皇后。

三、無人能配皇后大位

嬴政是一個極其驕傲的人,從他自立皇帝就可以看出。他的三十多歲就做到先秦諸位君王一輩子無法完成的功業,統一六國前無古人。因此極度自負,自認為沒有人能配得上自己的皇后之位。他當皇帝時已經38歲,直到50歲時還在猶豫是否要冊立皇后。

最終他還是沒有選擇任何人,他不願意其他人與自己共同享受這份榮譽,畢竟他是千古一帝,任何女人都不配做他的皇后,和他一起留名青史。這也是為什麼,秦始皇生了20多個兒子,卻沒有一位皇后的原因。這些兒子都是他的妃子所生,因此也沒有嫡庶之分。

結語

秦始皇的一生雖然光芒萬丈,然而他死短短幾年秦國就面臨了滅頂之災。他的20多個兒子,被胡亥屠戮乾淨,就連十多位公主也沒有逃脫毒手,全部給秦始皇殉葬。秦始皇是六世餘烈的繼承人,胡亥則是老秦人的掘墓者,這對父子一個完成了先秦幾百年來的夙願,一個則用幾年時間就讓帝國走向毀滅。

秦漢歷史在中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二十四史也是從前四史開始。材料詳盡,內容豐富,是了解秦漢時期歷史的重要參考材料。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帶來這部《劍橋秦漢史》,原價218元,現價僅售138元!

相關焦點

  • 君父,仲父,繼父,《史記》記載自相矛盾,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誰
    你有二十多個兄弟,你又排在中間,安國君又不怎麼喜歡你,派你在趙國做人質,有朝一日昭王崩,安國君繼位,你能有什麼作為?"異人說:"是啊,但我能做什麼呢?"呂不韋說:"你手頭窘迫,沒有什麼來孝敬長輩和結交賓客,雖然我不是大富之家,卻願意幫助你到秦國去活動,讓安國君立你為嫡嗣"。聽到此話異人激動說:"你如果能謀劃成功,事成後我願分秦國與你共享之。"
  • 秦始皇有23個孩子,但為何只知道胡亥和扶蘇?其他人大多死於非命
    提到秦始皇的兒子,或許大家能想起來的只有扶蘇和胡亥,但其實秦始皇一共有23個兒子,而到了胡亥這裡都已經是第18個孩子,但是我們大部分熟悉的也就是扶蘇和胡亥這2位,那麼其他的幾位太子都哪兒去了呢?其實在史書上也曾經有一些記載,但是也不完全,不過我們卻可以從這些不完整的記載中,探尋到一些蛛絲馬跡。
  • 古代真命天子,連秦始皇都不是,史書記載四位,有趙匡胤、朱元璋
    古代當皇帝的有一大堆,老百姓最信服誰?這個老百姓心裡有數,老百姓最信服的是奉天而生的真天子,其他的老百姓只是屈從。真天子又分兩種,一種是「真龍天子」,一種是「真命天子」。真龍天子不但奉天命而生,而且有龍相隨。真命天子是奉天命而生,生有異象,但無龍相隨。
  • 千古帝王: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沒燒《易經》?
    酒會之後,始皇和丞相李斯討論,李斯說:「淳于越這個混蛋,以古非今,妖言惑眾,都是私藏史書、私學泛濫導致的,建議把秦國之外的史書都燒掉,而《詩》、《書》、諸子百家的著作也要集中燒掉,想學習的必須通過官辦機構學習,禁止民辦學校招人授課,有敢妄議《詩》、《書》的棄市,以古非今的滅族,知而不報的,同罪,秦始皇同意了。
  •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
    自從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挖掘以來,共出土了八千多件工藝精湛的陶俑。這個寵大的地下軍團靜默地向人們展示遠古帝國的無限榮光。如此氣勢磅礴的浩大工程為什麼所有史書上隻字未提呢?雖然修建皇陵徵發了70萬民工,但是,這些被徵用的民工到底幹什麼去了,恐怕沒人知道。這70萬人的結局怎樣呢?有兩種說法,一個是直接被殺光了。另一種說法是章邯率領這些人上了戰場,成了巨鹿之戰的炮灰。總之,都被封口了。千方百計想要保密的事情怎麼會記載入冊呢?既使有史書記載,鑑於秦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狀況,恐怕也被項羽一把火燒光了。
  • 秦朝早夭的原因是因為秦始皇過於仁慈?
    說起秦國來,也確實很牛,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諸侯,經過幾代國君的熱血奮鬥,終於在秦始皇這一代統一天下。秦始皇滅了六國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首個個封建王朝,但是就是這麼牛的一個國家,卻只存在了15年,歷經兩代君主就宣告滅亡。這非常讓人深思,秦國有那麼大的實力統一天下,為何這麼快就亡了呢?
  • 清朝最漂亮的皇后50多歲了還常常被翻牌子,兒子當皇帝後自責而亡
    皇上每天忙著朝廷上的事情,都已經夠煩的了,肯定不願意再管理後宮,這樣一來,就得有個統領後宮的人,那就是皇后,現在要說的是康熙的一個皇后。 後宮佳麗如此多,皇上每天晚上是要進行翻牌子選人的,皇上喜歡誰自然翻誰的牌子最多,康熙的孝恭仁皇后,也就是德妃。
  • 這個開國皇后生了6個兒子,每次生子都夢到動物,3個兒子當了皇帝
    中國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傳奇人物,那就是北朝的武明皇后婁昭君,她是北齊的開國皇帝高歡的老婆,也就是名正言順的北齊帝國的開國皇后。她出身於鮮卑人的名門世家,祖父是侯爺,卻選擇了高歡這樣一個出身並不高貴的將領。
  • 身高近兩米的雄壯山西大漢秦始皇 郭沫若為何說他佝僂病氣管炎?其...
    郭沫若寫了一個《十批判書》,根據《史記》中尉繚子說的一段話:「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斷定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準就是馬鞍鼻,摯鳥膺就是現代醫學的「雞胸」,豺聲表明氣管炎;其胸形、鼻形變異與氣管炎常發顯示他是個軟骨病患者。
  • 秦始皇陵其實有守墓人,還是一個大家族,每20年換一代人
    其實最開始並不能稱之為職業,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尊崇「孝」道,百善孝為先,受到儒家這種思想的影響,如果家中親人過世,不管多忙,必須要放下手中事,回家為父母守墓27個月,這便是守墓的由來,之後又誕生了守墓人。
  • 1975年,秦始皇陵墓被發現,為何過了40多年還沒開挖?原因不簡單
    秦始皇一方面為了長生不老,令徐福等方士為他尋找靈丹妙藥。另一方面,秦始皇還在驪山花大本錢修建自己的陵墓。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的修建動用了當時70萬的民夫,耗費了40年的時間才把始皇陵修建完成。
  • 誰能解釋下,巧合還是迷信,史書記載的十大名人預言全部成真
    扁鵲能預測蔡桓公的病情,雖然很神奇,科學當時無法解釋,但那是醫術。科技發展到今天,科學理論已經到了邊界。而人世間,還有多少事,是科學所無法解釋的呢?今天,我們不講馬前課、推背圖、燒餅歌。這些作品雖然名氣很大,但是真偽難辨,被人有意曲解之誤較多。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史書上確有記載的預言故事,看一看是不是很神奇。首先聲明一點,此文只供消遣,絕不是傳揚迷信。
  • 史書中寥寥數語的虞姬為何能流傳千年?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寫《垓下歌》前遭遇了「四面楚歌」,心生憂慮的他在帳中飲酒,此時,司馬遷引出了這位名叫虞的美人,緊接著,太史公用了「常幸從」,其意乃是受到項王的寵幸時常跟隨在側,而這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虞姬和項王到底是什麼關係。
  • 歷史上最慘的三位皇帝,第一個是秦始皇,最後一位死後被做成燈油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公元前259年秦始皇開始,到清朝末期的宣統帝溥儀,前前後後共有349個皇帝。有些皇帝生的光榮,死的也偉大。但是有些皇帝,卻死得十分的悲慘。眼鏡看歷史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嬴政,一統華夏,建立首個多民族政權的國家,開創帝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卻又大興土木修建長城修建阿旁宮驪山墓。並且還焚書坑儒。這樣令人褒貶不一的人物,卻死的十分憋屈。
  • 美國史學家眼中的中國大帝,和秦始皇媲美,唯獨怕老婆像老鼠見貓
    據《隋書·后妃列傳》記載,獨孤皇后十四歲就嫁給了隋文帝,婚後兩人感情一直很好,但是這個獨孤皇后什麼都好,就是在一個方面不好——愛吃醋!楊堅下朝之後得知這個消息,自然是暴跳如雷,但是除了罵幾句,也不敢對獨孤皇后怎麼樣。越想越氣之下,竟然獨自騎上一匹快馬,一口氣跑進了山中二十多裡,看架勢大有離家出走的意思。
  • 歷史揭秘: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玉環,為何唐明皇沒有將其封為皇后
    縱觀中國歷史,在中國古代,凡是受到君王寵愛的女子大多數都會一躍成為人上人,封為皇后,再不濟者也會在死後追封為后,而有一位女子,他擁有著皇帝的萬千寵愛,卻沒有被封后,死後更是沒有追封,這讓很多的人們著實好奇,這個人就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楊玉環,大家都知道,唐玄宗對楊玉環那可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但就是這樣,也沒有封楊玉環為後,其中緣由讓人好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楊玉環不被封后的原因
  • 甄嬛傳:眉莊兩度懷孕,為什麼皇后一直沒有動手打胎,這心機誰懂
    甄嬛傳:眉莊兩度懷孕,為什麼皇后一直沒有動手打胎,這心機誰懂不知道大家看《甄嬛傳》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大部分後宮妃嬪的位份晉升是極其的慢。隨便舉個例子吧,就比如說欣貴人了,剛一開始的時候,她就是貴人,但是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貴人,等到她晉升的時候,已經是甄嬛回宮的時候了。是不是覺得這個實在是太久了,在劇中,和她一樣的角色也是不少。除了這個現象之外,《甄嬛傳》之中還有一個十分普遍的一點,那就是後宮想要多出一個孩子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如果說是嬪妃們不給力,那也不是,還是有不少人懷上了龍種,但是能成功生下來的就沒有幾個了。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墨家為何神秘消失?連《史記》都沒有記載?
    小編對戰國時期,各家學派都非常感興趣,那時在東周各國裡,最大的顯學是儒學、墨學、及道學,前幾年看了《墨攻》後,小編便對墨學越來越好奇,但讓人奇怪的是墨家學派居然沒有傳人,而且在秦始皇一統六國後沒學就像是徹底消失了一樣,在將近兩百年的時間裡,曾經轟轟烈烈的學派,為何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 秦始皇活著的時候叛亂不足為懼,為何去世後天下大亂?
    史書記載,秦二世胡亥繼位後,與趙高謀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彊,威服海內。今晏然不巡行,即見弱,毋以臣畜天下。」從秦二世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實秦始皇活著的時候,就很擔心天下的安寧。於是秦始皇通過巡遊天下,威壓四方,鎮服天下。
  • 甄嬛傳純元皇后是誰 後宮甄嬛傳純元皇后
    甄嬛傳純元皇后純元皇后這個神秘女子在劇中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卻對劇中的每一個主要人物都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影響,皇上一生深愛純元,即便之後甄嬛如此受寵,但皇上心裡唯一的妻子依舊只有純元皇后,可見純元皇后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