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代表的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還是有恆星,有星系?

2021-01-12 鍾銘聊科學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分成兩個角度來看,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東西,其實因為光子進入了我們的眼睛裡。但是,其實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有一部分波段的光,這個波段也被我們叫做可見光。如果打開光譜,我們就發現,其實可見光只是很短的一段,也就是說,人類能夠看到的東西其實很少很少。其實這個道理同樣也適用於聽覺系統。

實際上,恆星或者星系發出的光,很有可能不在可見光波段。所以,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射電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就可以接受不在可見光波段的電磁波。

如果,我們僅僅說,人類肉眼可見的,也就是在可見光波段的。那情況大概是這樣的,如果你在一個很晴朗的黑夜,而且沒有什麼光汙染,大氣汙染。你能看到的星星其實很多很多,如果你的視力足夠好,那其實還能看到更多一些。不過,滿打滿算,你能夠看到的星星大概就是6000顆左右的樣子,這裡面其實分類非常雜,有太陽內的行星,為什麼古代會有金木水火土?

其實就是來自於古人夜觀星象,可以看到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除了行星,還能看到很多恆星,這些恆星主要是銀河系內的恆星。也能夠看到一些和銀河系距離比較近的行星,以及人造天體,比如:人造衛星和空間站。之所以能夠看到人造人體,這是因為人造天體距離地面更近一些。

所以,其實我們能不能看到天空中的天體,主要有兩個因素決定,首先是不是夠亮,其次是不是夠近。基於這兩個因素,

為了能夠比較好地區別這些星體,古希臘的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制定了一個星標,把恆星按照亮度分成了6個等級。後來又經過天文學普森進行重新量化定義,但總體上6個等級沒有發生什麼改變。人的肉眼的極限大概是可以看到6.5星等的星體。同時,其實還存在負星等,比如:太陽其實就是26.7。

不過,就像之前所說的那樣的,人類的肉眼可見的星體其實是比較少的,如果用上望遠鏡,天空中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熱鬧多了。1995年,哈勃深空望遠鏡朝著天區中最暗的一個區域,進行了連續十天的曝光。

也就是下圖中,用黃邊框圈起來的區域。

起初,很多科學家都覺得這個做法簡直是浪費時間,浪費資源,等著看笑話。結果,等到照片被公布時,震驚了整個天文學界。因為這張照片格外的熱鬧。大概就是下面這樣的:

在這張照片當中,一共有3000多個亮點,每個亮點其實都是一個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也就是說,即使天空中最黑的區域,都有至少3000個星系。要是有一個足夠大的鏡頭可以對準整個天球,那這個星體的數量將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這樣的結果,也讓科學家認可認識到了一個道理。具體來說就是,如果站在地球朝著宇宙的各個方向去看,其實宇宙各個方向的星系都是差不多多的,而且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意思就是,地球就好像是宇宙的中心一樣。但是同是宇宙中心,也分兩種。一種是宇宙比較小,而地球正好在中心,另外一種是宇宙特別大,乃至是無限大的,所以處處是中心。根據目前對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研究來看,宇宙應該是平坦的,意思就是說,宇宙是無限大。

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效果。也就是說,如果人眼的觀測尺度不僅僅局限在可見光區域,並且足夠靈敏,我們可能看到的夜晚其實應該會非常亮,甚至可以比擬白天的感覺。而我們之所以,看到的夜晚這麼黑,其實是因為我們可能看到的光實在太少太少。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我們肉眼可見的星體,大部分其實是恆星,只有為數不多的行星,星系以及空間站,衛星。如果我們用上望遠鏡,我們其實能夠看到的天空,會有大量的星系。這裡在補充一句,這裡說的是一般的狀態下,有的時候,天空中會出現特別亮的星體,這有可能就是超新星爆炸,如果距離比較近,很有可能在白天都能看得非常。比如:如果距離724光年的參宿四,如果它發生超新星爆炸,那效果可能堪比一輪滿月。

除了超新星,其實還有類星體,它們在天空中其實是非常非常的明亮。具體類星體到底是什麼,目前還有很多說法。主要的假說是黑洞假說,這個假說認為,類星體的中心有個巨大質量的黑洞,它正在不斷吞噬周圍的物質,並且向外輻射大量的能量,所以才會如此明亮。

相關焦點

  • 夜空中的星星是恆星還是一個星系?
    古人都喜歡夜觀天象,用一些「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來測吉兇。例如比較著名的「熒惑守心」天文現象,火星在古代被稱為熒惑,而「心」指的是心宿二,這是兩顆看起來都發紅的星星。古人認為它們兩個接近預示著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進入現代社會後,有多少人幾乎都從來不關注星空了。
  • 夜晚看到的星星是恆星還是星系?
    在宇宙中最多的可能就是恆星了,之所以稱之為恆星,主要還是因為恆星距離我們都非常的遠,即使大多數恆星都在運動著,但是從地球上看位置變化非常不明顯。僅僅銀河系內就含有數千億顆恆星,夜晚仰望星空看到的點點繁星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恆星。
  • 平時我們看到星星,是恆星還是星系?
    在滿天繁星的夜空中,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既有行星,也有恆星,甚至還有河外星系。肉眼可見的行星都位於太陽系內,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其中金星最亮,並且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月亮不算)。
  • 天上的星星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梅西耶和哈勃來告訴你!
    1785年赫歇爾通過上千次觀測測定了近11.8萬顆恆星的位置,畫出了銀河系的結構,看起來像一個煎破了的蛋,跟現代銀河系的螺旋結構大相逕庭,但此後100年內,再無人比赫歇爾跟熟悉銀河系。梅西耶星表的建立出身貧苦家庭的梅西耶在14歲那年的一顆明亮的彗星讓他對天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751年梅西耶通過一次複製中國地圖的機會進入天文臺工作,這為他以後偉大的發現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梅西耶1757年梅西耶第一次記錄了M32,這是仙女座大星系的一個伴星系。
  • 獵犬座旋渦星系M94,一個正在經歷狂暴恆星誕生期的「星暴星系」
    在我們所在的宇宙中,有很多各種類型的天體,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衛星、彗星、流星、星際塵埃、星雲、黑洞等等。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就是一顆恆星,「地球」就是一顆行星,「月球」就是一顆衛星,「冥王星」就是一顆矮行星,「灶神星」就是一顆小行星,「哈雷彗星」就是一顆彗星。
  • 科學家是怎麼計算一個恆星或一個星系離地球的距離的?
    我們知道一英尺或一米有多長——對這些單位很容易理解,因為我們每天都使用它們。英裡和公裡也是一樣——這些單位都很適合用於我們地球上的空間距離。當天文學家用望遠鏡看恆星時,情況就不同了。恆星與恆星間的距離是巨大的。例如,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除了我們的太陽)是大約是40.7萬億公裡。這是最近的星星距離,還有比這更遠幾十億倍數不清的恆星存在。
  • 孤獨的流浪恆星,從星系中間飛速向外「逃逸」
    恆星一般都存在於星系內,很多星系可包含數千億顆恆星,但是有的星系中少數恆星卻以很快的速度逃離星系,在宇宙中「流浪」。恆星因為質量大的關係,只有星系這樣整體質量很大的天體系統可以將它們限制在一定範圍內,但是在宇宙中,星系也時常因為引力的關係相互作用,最終融合為一個新的星系。
  • 恆星是否只存在於星系或星團之中,它如何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
    但隨著我們對宇宙空間擁有更多了解,終於意識到太陽也只是一顆特別普通的恆星,只是因為平方反比定律的關係,導致距離更為接近的它顯得更加閃耀。恆星剩餘的生命時間,會隨著它質量的增加而縮短,儘管它的亮度會變得更高,科學家們將恆星從誕生到死亡的過程稱為恆星演化。然而,恆星通常不會單獨形成,而往往與星系和星團有關,呈現出大量恆星一起形成的趨勢,它們本身的大部分特徵都取決於其初始質量。
  • 天文學中的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該怎樣區分?
    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雖然我們人類生活在宇宙中,但是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對宇宙進行探索,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也不斷深入。在天文學方面,有許多的名詞,比如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等等。
  • 比鄰星不是固定的一顆恆星,而是一個3顆恆星換著用的頭銜
    比鄰星是一顆「單身狗」星,跟它一起玩耍的是一對「戀人」宇宙中有無數的恆星,恆星圍繞著恆星系的中心運行,許多恆星也會形成行星系,會擁有行星圍繞著這些恆星運行,太陽系就是這樣一個行星系。以前,科學家們認為單星是宇宙中比較少的存在,大多數為雙星或以上的恆星系統,但是後來又有科學家證實宇宙中有三分之二的恆星是單星。太陽是一顆單星,太陽的鄰居叫比鄰星,而這個比鄰星就是一個三星系統。
  • 晚上仰望天空,肉眼看到的星星都是恆星嗎?
    簡單的回答是:大部分都是的,而且是比太陽大很多的恆星,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下面跟著怪羅科普看下正常情況下哪些星星不是恆星?以及如何區分?一、一些星系肉眼可見所有的星星基本屬於銀河系。但也可以看到少數幾個星系,我們看到的是數百萬到數十億顆星的組合光,在夜空也像是一顆星星。我們最近的鄰居,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在南半球很容易看到。然而,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最美麗的星系之一,是我們銀河系附近的仙女座星系,也被稱為M31,明亮到可以在沒有月亮的黑暗夜晚用肉眼看到。仙女座星系也是唯一一個我們能用肉眼就能看到的螺旋星系(除了銀河系)。
  • 天上的星星,除了行星以外,背後可能都有一個「太陽系」!
    全天區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有6000-7000顆,當然如果範圍擴大到天體的話,還會多幾個,不過這些天體看起來可能比較暗淡,比如M31或者M33,或者南天區大小麥哲倫星雲等,我們簡單來了解下肉眼看到的到底都是些什麼天體!
  • 銀河系邊緣發現數千顆來自其他星系的年輕恆星
    來源:新浪科技銀河系邊緣發現數千顆奇特的年輕恆星,很可能它們源自大小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之前不斷吞噬的結果,最終這對矮星系將被銀河系完全吞噬。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銀河系正在扼殺一些星系,並且此前銀河系已吞噬了這些星系的部分恆星。
  • 恆星都誕生在星團裡,那太陽是一顆流浪恆星嗎?
    宇宙中的恆星大部分都是在星系中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誕生的,並且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集群或星團結構,那我們的太陽為什麼孤零零一個漂浮在宇宙中的?那麼太陽之前的星團去哪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宇宙中現有的開放星團推斷出來!我們下面就以離我們最近的畢宿星團為例!
  • 太陽系一直在移動,為什麼這麼多年,天上的星星卻還是那個位置?
    太陽系一直在移動,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抬頭看天上的星星卻還是那個位置呢?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銀河系的星系,在作相對的整體性運動。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由數量眾多的恆星、行星、彗星、小行星、星雲物質等組成,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直徑達到16萬光年,光恆星數量就有1000-4000億顆,絕大部分分布在銀心周圍。
  • 仙女座星系的這顆恆星瘋了
    仙女座星系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也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直徑約20萬光年。天文學家根據觀測推斷,數十億年後,仙女座星系將與銀河系相撞,最終合併成一個橢圓星系。凡此種種,使仙女座星系成為天文學家的重點觀測對象。
  • 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是每個孩子都會問的問題,而答案在不斷更新
    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是每個人在童年都提出過的問題,但大多數人並沒有得到過滿意的答案。童年的夜晚,當我們仰望星空,面對漫天的繁星,我們會不自覺地想要把它們數清楚,但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我們向成人求助,而此時我們大多會得到類似的答案「星星是數不清的,很多很多」。是的,天上的星星的確很多很多,也的確數不清,但並不是沒有具體的數字。
  • 恐怖的黑洞 最大黑洞 到底星系造就了黑洞,還是黑洞造就了星系
    黑洞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及看不見、也不可能觸摸到,但科學家一直認為它是確實存在的。而且幾乎每一個星系中間都有一個黑洞,就像我們的銀心黑洞一樣。 銀河系間的恆星都在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高速旋轉,速度大約為每小時幾百萬千米,正是因為如此,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可能存在一個巨量巨大的黑洞,吸引著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旋轉
  • 宇宙中的天體大小排名:最大行星、最大恆星、最大星系都是誰?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萬億顆星系,不計其數的恆星與行星,人類一直都想弄清楚宇宙究竟有多大,可是面對龐大的宇宙,人類又顯得無能為力,不說宇宙就是人類生活的太陽系已經很大,狹義的太陽系直徑長達200億公裡,廣義太陽系半徑則長達2光年(包括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僅僅這樣的距離人類發射的旅行者1號等深空探測器飛行40
  • 瘋狂的仙女座星系M31N 2008-12a恆星 已爆發百萬年
    仙女座星系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也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直徑約20萬光年,銀河系直徑是10~12萬光年。天文學家根據觀測推斷,數十億年後,仙女座星系將與銀河系相撞,最終合併成一個橢圓星系。仙女座對未來地球上的生命安全研究一直在論證中,使仙女座星系成為天文學家的重點觀測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