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敏捷的中美科技觀察,矽發布微信號Guifabucom
作者 楊琳樺
有些東西你也不知該怎麼分類,但就是覺得「狠酷」。我注意到 Chariot,是因為它允許我自己設計交通路線,真好玩,就像小時候搭積木。
但找來它 App,沒看懂;又找來網站,搞懂一些;最後,一頭撞到它天使投資人,挖了些目前 Chariot 還沒全局展現的東西。
有個背景是:先不講美國公共運輸,遠未和諸如 Apple Pay 等高科技結合,單從路線看,已存在上百年的 Bart Route,不少設計也已經很不合理。比如舊金山某路公車,從「漁人碼頭」開始,這段著名的「吃喝玩樂」路線,經常性人爆多;而有些路線完全相反,某些時間段,一個人也沒有。
我相信這個問題,中國也有。來看看 Chariot 是怎麼解決的。
1,我在哪
先給大家一個概念:我在哪。看下圖,我在右下角,City 名叫「Fremont」,如果我要去舊金山看望各大科技公司好友,考慮到三番 Parking 實在恐怖,而且經常性一不小心就被罰款,加州目前窮瘋,警察埋伏在各個你想也想不到的地方,我的最佳方案是:不開車,改坐 Bart,因為打 Uber 也不省事,它太貴,來回要 100 美金呢。
所以:從右下角始,噼裡啪啦我坐 45 分鐘車左右,到達左下角 South San Francisco 這站。但問題在於:矽谷只有舊金山,公共運輸還有點像中國城市;更多地方,它就是大漠一片,如果沒車?幾乎寸步難行。
2,解決方案:自製路線
怎麼辦?Chariot 來了。打開它網站,我被提示的第一個功能:Roll My Route。也就是說:我可以自制路線。這太棒!雖然記者整天基本沒固定路線,東南西北亂闖,但一周內某幾天,我也是會固定出現在某個星巴克的,所以第一步:自製路線。
隱私起見,我這裡寫的出發地和終點,都是我亂填的,我想從 Fremont 這個 City 的 Kraftile Road 的 990 號,到 Newark 這個 City 的 Enterprise Drive 的 7855 號。假設:它是從我家,到我辦公室的固定路線。看下圖,我每天要橫跨的距離,也就是那兩個粉色大頭針的距離。
接下來,有點意外:它讓我自己命名路線名字,而且以我的註冊名「Lynn」為默認選項。起啥名字呢?我選了個「Lynn’s Run」。
哈哈,突然,我感覺自己像是楊致遠或 Nvidia 創始人 Jen-Hsun Huang,向斯坦福一擲千金後,有了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教學樓公共建築;而我,還不需要一擲千金……
3,分享—眾籌
接著按「Next」,頁面出來啥?Chariot 說,這條路線目前還沒人贊成開通,趕緊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朋友「Vote」。當然,我這條新路線,也會被 Chariot 存在它資料庫,而等投票到一定指標,它就會被展示在 Chariot 官網,供更多我不認識、也不認識我,但和我有共同路線需求的人投票。
所以從網站走,Chariot 其實有三個功能:一,用戶設計路線;二,用戶對新路線投票,如下圖,Chariot 從資料庫選了投票率最高路線,供大家進一步表決。而表決到一定程度,比如 100% Rolled,該路線就會開通。
第三,它野心是囊括整個交易,所以也包括「支付」。Chariot 支持用戶購買虛擬信用票(Credits)。為測試,尼瑪,我把自己 Debit 的卡號也綁上了,終於弄明白它邏輯:
選第一個選項 「93」 美金,我可以一個月內,無限制坐它上面所有路線;10 美金,乘坐兩次;47 美金,乘坐 12 次;90 美金,乘坐 24 次,並且,這些虛擬信用票永不會過期。
由於公司還很新,估計它上面路線,至今都沒開通幾條,但美國人,確實很多願為自己想要的服務預付費。所以,Chariot 其實是在用「大數據+眾籌」理念,設計並運營公交路線。
4,投資人旁白
但單琢磨 Chariot 已有樣子,有些問題琢磨不明白,比如新路線開通,由什麼車運營?以及美國政府介入嗎?
搞笑的是,Chariot 成立於去年,今年 4 月拿了 300 萬美金種子資金,進入投資者包括:Tyson Hendricksen、Major League Baseball Ventures、Joel Englander、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Winklevoss Capital、Sandy Kory 等,我還看到了 YC。
但 Crunchbase 數據,真的既不及時,也不準確。昨晚,我給 Party 中的天使朋友郭威打電話,他竟然是 Chariot 最早投資者之一,而 Chariot 創始人就在他身邊,正喝得酩酊大醉,我暈!下面,是郭威給到我的一些信息:
路線開通條件:每段路對「投票」數要求都不一樣,比如有些路線本來公車就多,人也多,那就說明它火,所需投票數也就少。以此邏輯推。
Chariot 資料庫:除用戶生成數據,還包括:政府提供數據,及第三方交通公司提供數據;
除自製路線、支付購票外,用戶拿著 Chariot 移動端 App,未來還可實現功能,如等 Bart 過程中,就可看到過來車輛是否有空位,還是已人滿為患,即永不會有「站票」情況。
在美國,公司可通過資金和公司信用資質獲得「租車」權利,Chariot 運營模式是:通過「租車」掌控所有專車,因為它的一個理念:Uber 不控制車和駕駛員是「問題」,Chariot 目前司機 75 名,所有司機為公司僱傭關係,都經過嚴格訓練。
服務對象:偏中低收入;有固定航路;甚至是連自己車都沒有的用戶。
郭威還給我講了一些其他信息:
「我非常愛 Uber,它在努力解決一些問題,但新問題也在不斷爆發。原因第一,涉及政府利益;第二,交通最重要要素之一是 Safe,做不好是要死人的,舊金山 2013 年發生過一件事,一個小男孩,因為 Uber 司機是新手,駕車不專業,男孩被撞死,另外印度發生多起和 Uber 有關的強姦事件。所以這些,都是非常痛苦的問題。Chariot 易受政府支持是因為:它幫政府解決了怎麼用科技改善公共運輸系統。環保等原因,美國政府鼓勵工薪族上下班乘坐公交,甚至允許因此減免部分稅收,大概可申報稅收減免,按個人收入佔比 30%-50% 左右,所以買公車票,可獲稅收減免權,Chariot 也享受這個政策,也就是說,乘坐 Chariot 比打車軟體便宜 30% 左右,但因為要贏利,比政府公交系統貴 10%-15%,但會舒服很多,因為它受政府支持的另外一個原因,美國公車目前人太雜,沒人在管,最後幾節車廂,吸毒的吸毒,撒尿的撒尿,2009 年還發生過一件轟動全美的事,就是因為『讓座』問題,一個中國大媽和一個黑人婦女在公車上大吵,然後,黑人婦女出手打了一拳中國大媽,中國大媽也非常強悍,『啪啪啪』幾下擊退黑人婦女,同時連罵好幾句『Fuck You!』因為都不是白人,涉及種族問題,這個視頻在全美引起轟動。」
我在 Youtube 用關鍵字「Muni Fighting San Francisco」找到了這個視頻。可能內容過於敏感,沒獲得騰訊視頻審核通過,Youtube 上也標註:「This video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some users」,需要選擇「I understand and wish to proceed」,才能播放。
我截了個圖。哎,是發生在舊金山「中國城」的一段公交路線。
Youtube 視頻上傳用戶叫「NBNN: North Beach News Network」,他還留下了一段說明:
「Oct 7, 2009 10am, Chinatown San Francisco. This fight occurred on the Muni Stockton route (the 9 i think) just before the stockton tunnel. As you can see, a simple argument about seat-hogging quickly turned into a full blown brawl. It's pretty clear who threw the first punch, you can see the bus' serial number, and the exact time in the video. By the way, this is the same bus where I was attacked 3 weeks ago, so I thought documenting the even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 could do. This fight was NOT reported by the driver OR by the MUNI person who happened to be at the final stop (Stockton and Sutter). I'll be walking to work for a while.」
最後,讓我咆哮一句:坐公車,真的挺好,又省錢又安全。自己開車,你不撞人,別人也會撞你。這兩天,我 Parking 在家門口的車,神奇地被 Stupid Driving 撞了,我還在屋裡想,哪來的一聲巨響?接著,好心的目擊證人來敲門。撞我的車,估計夠慘,刮落了一大塊東西掉地上,我把它撿起來,收藏回家了……
(本文版權歸矽發布所屬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任何組織、機構或個人不得對作品實施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