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山行》中,經典的兩句詩,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2021-01-09 詩文大觀園

春天是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時節;夏天是綠樹陰濃,榴花火豔的時節,秋天是瓜果飄香,楓葉醉美的時節;冬天是雪花飛舞,唯美浪漫的時節。四季各有各的美,而我獨愛秋季,讓我們跨越千年的時空,去領略唐代的山林美景。

杜牧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這首詩,非常有哲理。這首詩的詩的題目叫《山行》。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不是坐在那兒看山,也不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定要登上山,而是一邊走,一邊欣賞山中的美景。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遠上寒山石徑斜」。這一句寫得很美,「遠」字,有一種從近到遠的縱深感;「上」是從上往下看,強調一種高度;「斜」,說明小路不是直著上去的,而是傾斜地繞著上去的。「寒山」表明此刻是秋天,天氣是寒涼的。

「白雲生處有人家」。好詩人寫東西非常地有層次感。第一句東西很多,感覺車水馬龍的,結果第二句就放慢了步伐。在這麼清幽的,緊靠雲端的山林深處,竟然還有人家。這家的主人是隱居在此的世外高人嗎?在此居住肯定如世外桃源般舒適的。

古人對白雲有一種想像,一種浪漫情懷。不像我們現在都知道白雲是由水蒸氣凝結而成的。古人認為白雲是從山澗、山洞、山谷裡孕育出來的,賦予了白雲很多奇趣。古人的很多詩句都含有白雲這一意象。比如「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山中無所有,嶺上多白雲」等等。

我們再回頭來看,「白雲生處有人家」,這幅畫面顯得非常有動態感,飄飄蕩蕩的白雲,從山間,從某個人家裡飄來了。山勢中產生了白雲,白雲萌萌朧朧在山間飄散,給人的感覺像是進入了仙境。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總是駕著筋鬥雲在仙界穿行。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兩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霜染後楓葉那鮮豔的紅色勝過二月春花。

在那時候的唐代出門一般是步行,或者騎馬車。舟車勞頓了很久了,已經是傍晚了,停下來欣賞一下美景,沒想到,這兒的楓葉火紅鮮豔,竟然比二月的鮮花還要漂亮。

為什麼說傍晚的楓葉最美呢?詩人的前幾句都是為最後一句作鋪墊的。詩人大白天上山,在此逗留了很長的時間,詩人經過了很多艱難的行走,才看到了這麼美的景色。傍晚時刻,楓葉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分外鮮豔,詩人久久不願離去。

末尾這兩句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無論是秀麗的的風景還是人生處事,越容易得到的,越不會珍惜。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經歷過奮鬥磨難,到時候享受勝利的果實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倍感香甜。我們現在很多名山大川上都建有索道,可以很輕鬆地到達最高峰,可是也少了登山的樂趣,和詩人經過千辛萬苦地跋涉欣賞到山林美景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相關焦點

  • 杜牧詩歌賞析:《山行》膾炙人口,《秋夕》寫宮中女子寂寞的生活
    杜牧的《山行》,用白描手法,描繪出了一幅淡雅的寒山秋景圖,是對秋天的讚歌;而他的《秋夕》則揭露了後宮女子清冷寂寞的一生。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①寒山:深秋的山峰。徑:道路。斜:傾斜。②坐:因為。
  •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到底是何意?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對於古詩的理解,可以說是「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尤其是一些爭議比較大的古詩,理解出來的含義更是難以確定下來。每個人對古詩的理解都不盡相同,但不代表可以隨便理解。比如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背過,大人也都耳熟能詳的《山行》,一首七言絕句中就有三個字存在巨大的爭議。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杜牧這首經典唐詩,前兩句就有兩個成語,其中一個經常拿來當考題
    一直覺得在唐代文學史上,白居易和杜牧是活得比較滋潤的兩個詩人。相比李白,白居易的仕途要平坦很多,而且生活也更加富足,更不用說貧病交加的杜甫了;相比李商隱,杜牧的人生也更為瀟灑,年輕時在揚州之地度過,可謂享盡人間繁華。
  •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中的「坐」是什麼意思,是坐下嗎
    那要說杜牧最著名的一首詩是什麼,你可能一時之間答不上來,但是如果我說「停車坐愛楓林晚」,你一定知道下一句是什麼。詩作原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首《山行》是杜牧的代表作,也是最有名的詩作之一。這首詩非常簡短,只有28字,也是小學生必背的古詩之一。
  •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字究竟是何意?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更何況對事物的理解了,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對於詩詞的理解也是這樣的。杜牧的詩中總是有一些有爭議的字,比如「《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落木就是落葉的意思,但是為什麼用木不用葉?」《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到底是什麼意思?
  •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欣賞杜牧和他的詩
    杜牧,字牧之,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杜牧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氣影響,也有注重辭採的一面。這種重辭採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的特色相結合,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緻婉約。
  • 杜牧唐詩「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個「郭」啥意思
    春天遠去,但是寫春天的經典唐詩卻長久地留在我們心中。唐代詩人杜牧筆下有最為明麗的春天,一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將千裡江南的春日盎然展現在眼前,令人沉浸其中,如痴如醉。杜牧這首《江南春》,筆下的春天色彩明麗,筆觸所至之處,鶯歌燕語,桃紅柳綠,這是春天最為經典的色彩。而後面的兩句唐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更是呈現出了江南的煙雨濛濛,朦朧之美溢於言表。這一首唐詩很容易理解,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比較搞不清楚的是第二句,也就是那句「水村山郭酒旗風」。
  •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是啥意思,為何非要用這個字?
    大唐有一位傑出的詩人,他的名字叫杜牧。杜牧一生寫了不少好詩,晚居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杜牧的詩歌多數以七言絕句著稱,其詩風多是詠史為主,裡面充滿了豪爽和清新之感,在晚唐中屬於「神」一樣的存在,因此世人稱為「小杜」,「大杜」指的是杜甫。
  • 杜牧這首《山行》誰都會背,但有些問題,你可能至今沒搞明白
    而除了這首《秋詞》,唐朝還有一首詩也是關於秋日的讚歌,抒發了豪爽向上的精神。這首詩就是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首詩是杜牧晚年的作品,通過描寫秋日絢麗的風景,表現了詩人非同一般的胸襟和昂揚奮發的精神,令人為之一振。詩歌首句主要描寫山之綿長、深遠。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很多人會立刻想到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無題》組詩。  誠然,李商隱的這些《無題》組詩確實是經典中的經典,虛無縹緲,唯美多情,令人沉醉。他把愛情到來時的那種難以言說的感覺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悵。
  • 「百無一用是書生」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看了後兩句才知道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中國文字,同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意思,還有許多諧音字、同音字、多義字。這就很容易造成誤解和誤用,如果只挑出其中一兩句來解釋和使用,經常會斷章取義,曲解作者本來的意思,令人誤會,也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褻瀆。
  • 中華經典古詩詞文化導讀七夕專題:杜牧《秋夕》
    整首詩語言樸素,情感婉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讀一讀(強烈建議)。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因一句詩火了一處景,停車坐愛楓林晚,「坐」是什麼意思?
    因為一句詩,火了一個景點,杜牧曾因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搞得全中國的杏花村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後來又一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火了愛晚亭,也使得它和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並稱於中國四大名亭。《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杜牧一生詩詞數不勝數,唯有這首詩,傳承千百載人盡皆知
    前幾天是清明節,估摸著大家一聽到清明的時候,腦海裡立馬就浮現出杜牧的那首《清明》,杜牧一生所做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其中能夠傳承至今的佳作也不勝枚舉。但唯獨一首清明,世人皆為之稱頌,可謂千古佳作。清明和杜牧仿佛就是連在一起的,說起清明便會想到杜牧,說起杜牧也會想到清明,這兩者似乎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坐的意思解釋成「因為」對嗎?
    杜牧的《山行》估計小學生能講得頭頭是道,我們先看看這首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按照語文課本的說法,詩中的「坐」是「因為、由於」的意思。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坐就是坐下的意思,停下來坐在車裡慢慢的欣賞景色。似乎也講得通,到底哪個有道理呢?我們先看看「坐」常見的幾個含義。
  • 元代盧摯在杜牧《秋夕》上填詞的七夕詩讓人驚豔
    杜牧的秋夕是一首流傳非常廣的詩,也是我們接觸唐詩宋詞時接觸比較早的一首詩。特別是在夏末秋初的季節,時常被我們拿出吟誦。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每當讀起這首詩的時候,都會回憶起小時候的夏天夜晚,一家人躺在屋頂搖著扇子,看滿天星鬥聽父母講的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這樣一首有情有景有畫面的古詩,曾經被元代的盧摯填過幾句詞,變身一首專寫七夕的詩。大多數優美的經典詩詞被後人仿寫和改寫以後都沒能再續經典,而盧摯的這首《沉醉東風·七夕》卻是一個例外。在經典的基礎上再次讓我們領略到杜牧還沒有描繪盡的畫面。
  • 杜牧的《七夕》,明明很簡單,為什麼我們寫不出來?
    我們以杜牧的《七夕》為例,看看這首簡單的詩,究竟好在哪裡。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可能有人會說,這首詩中的「雲階月地」、「相過」、「洗車雨」等用詞和用典,這也太難了吧。但實際上,這些詞的含義並不深。而且,詩以言志,詩人是如何表達出觀點或感情的,這才是關鍵。我們來探究一二。
  • 杜牧的《秋夕》堪稱千古絕唱,而這首《寄揚州韓綽判官》更是經典
    而另外一對與之對應的「小李杜」同樣為我們所熟知,這個組合裡面的「杜」指的就是唐代詩人杜牧。後人通常將他稱為「杜樊川」,流傳後世的有著名的《樊川文集》。杜牧也曾經醉心於仕途,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幕府中擔任官職。後來,因為機緣巧合與當時同為幕僚的韓綽結相識,因為志趣相投便結為好友,時常結伴同遊。後來杜牧因故離開揚州,因為二人交好,甚為想念,所以寫下了一首《寄揚州韓綽判官》遙寄思念。
  • 杜牧的一首絕句,極少人讀過,尾句非常值得細思
    杜牧推崇韓愈,但並沒有走向奇崛,反而重視文採,寫景狀物富有氣象。杜牧還曾為李賀的詩集作敘,對其藝術上豐富多變的風格也倍加讚揚。李賀繼承離騷的傳統,詩歌中時有激發人意的比興手法,杜牧也從中深受啟發。而且杜牧的很多作品裡都帶有史論色彩,也就形成了他的獨特風格,所以他自我評價說,不今不古、處於中間。下面介紹杜牧的一首絕句,極少人讀過,尾句非常值得細思。
  • 曹植這首詩不太押韻,卻稱得上經典,最後兩句流傳上千年
    每當談論古詩,估計多數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唐代詩歌,畢竟唐朝有名的詩人多如繁星,經典作品數不勝數。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件事,詩並非起源於唐代,早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詩經》,據說是孔子整理而成,話句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