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七夕》,明明很簡單,為什麼我們寫不出來?

2021-01-15 沉於古詩

古人寫的詩,明明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同樣的主題,要我們來寫,卻總是寫得不盡人意。

您有沒有這種感覺?

於是,不少人比較悲觀。

有人說,古今語言習慣不同,古人用詞更準確;還有人說,古人更熟悉文獻典故,可以信手拈來。

這些硬知識,我們沒法和古人相比,所以只能認了。

但能不能寫出好詩,真的取決於用詞和用典嗎?

我認為,構思才是關鍵。

我們以杜牧的《七夕》為例,看看這首簡單的詩,究竟好在哪裡。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可能有人會說,這首詩中的「雲階月地」、「相過」、「洗車雨」等用詞和用典,這也太難了吧。

但實際上,這些詞的含義並不深。

而且,詩以言志,詩人是如何表達出觀點或感情的,這才是關鍵。

我們來探究一二。

1、雲階月地一相過雲階月地,以云為階,以月為地。相過,原意是互相往來,這裡指相逢。

乍一讀,您可能覺得這一句很難理解。

但其實很簡單。

「雲階月地」,其實就是指天上的仙境,只不過換了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

「相過」,在古文中常用,但您完全可以理解為「相逢」。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七夕這一天,牛郎和織女在天上相逢。

是不是感覺像說了一句廢話?

其實這一句的關鍵,並不是「雲階月地」,也不是「相過」,而是已經被您忽略的「一」字。

您肯定非常納悶,這個「一」字沒有任何意義啊。

但詩人的巧妙構思,就決定了「一」才是關鍵。

我們先讀下一句。

2、未抵經年別恨多。未抵,抵不上。經年,指全年。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抵不上全年的離愁別恨多。

這句話莫名其妙!

您看,這明顯是在做比較,但是缺少被比較的對象。

而上一句明明只介紹了背景。

詩人究竟在拿什麼和「離愁別恨」做比較?

答案就在「一」這個字。

「一」,是數量詞,當然不能直接和感情做比較。

「經年」,才是「一」的比較對象。

牛郎和織女全年都要分開,只有七夕這一天可以相逢。

詩人的巧妙之處在於:先用數量詞做比較,然後推導出「離愁別恨」比「相逢的喜悅」要多。

如果沒有數量詞的比較,那麼詩人就不能直接得出「別恨多」的結論。

這樣構思的好處是,讓感情數量化,顯得更加形象而且有說服力。

當然,詩人想要表達的觀點,不只是「別恨多」。

他還要表達什麼觀點呢?

我們繼續讀後兩句。

3、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洗車雨,指七夕前後下的雨。(但我比較認可是指七月六日下的雨,杜牧誤用了這個典故,這裡不展開講,如果您有興趣,我們再詳細聊)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最讓人恨的是,明天的洗車雨,不讓人再回去渡過天河。

有人認為「,洗車雨」才是詩人的妙筆,因為明天有「洗車雨」,喜鵲沒法搭橋(或者下雨天沒有雲階和月地),所以牛郎和織女才不得不分開。

其實您完全可以不用管「洗車」這兩個字,直接理解成「明天會下一場雨」,這沒有任何影響。

杜牧不過是為了更有說服力,才用了這個詞。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來分析詩人的構思:

(1)前兩句,詩人用數量詞作做比較,引出了「別恨多」,將感情數量化;

(2)而後兩句,詩人用「最恨」兩個字將感情程度化,從那麼多的「別恨」中選擇了七月八日這一天,他認為這一天最恨。

您看,從詩人的構思來看,他並不是非寫「洗車雨」不可,而是要找到一個能讓牛郎和織女不得不分開的理由。

只要找到了這個理由,那麼這首詩的感情脈絡就非常順暢,詩人的觀點就能夠很好表達出來。

當然,不可否認,古代詩人的用詞和用典很講究,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但是我認為,我們更要學習如何構思,如何謀篇布局,只有先打好了思路的框架,語言的裝飾才能錦上添花。

您認為呢?

歡迎留言哦。

#唐詩#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於古詩,歡迎關注我,我每天都會為您解讀一首古詩。

相關焦點

  • 七夕的詩句—杜牧《七夕》原文及賞析
    七夕的詩句—杜牧《七夕》原文及賞析2012-08-05 18:2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七夕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杜牧《七夕》賞析:  殷伯達解讀:揚州在唐代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所以有很多唐代詩人都在揚州生活或遊歷過。之所以選擇這三首同為《七夕》的唐詩,是因為這三首詩的作者,都和揚州有所關係。
  • 同在晚唐,相似的人生,怎麼杜牧的《七夕》就比李商隱更豁達?
    杜甫寫民間疾苦字字頓挫,呈現出最慘烈的真實,如「前年渝州殺刺史,今年開州殺刺史」,這兩句詩敢於破壞平仄的聲律,故意讓詩讀起來拗口,從而增添悲痛之情。李杜的詩情感充沛得近乎直白,這樣的風格不是經歷過盛世是寫不出來的。而到了晚唐,政治鬥爭嚴重,國力不可避免地衰敗,看這個時期的代表詩人小李杜,即李商隱和杜牧,他們的詩就難免哀怨,透著一些寂寥。
  • 元代盧摯在杜牧《秋夕》上填詞的七夕詩讓人驚豔
    杜牧的秋夕是一首流傳非常廣的詩,也是我們接觸唐詩宋詞時接觸比較早的一首詩。特別是在夏末秋初的季節,時常被我們拿出吟誦。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樣一首有情有景有畫面的古詩,曾經被元代的盧摯填過幾句詞,變身一首專寫七夕的詩。大多數優美的經典詩詞被後人仿寫和改寫以後都沒能再續經典,而盧摯的這首《沉醉東風·七夕》卻是一個例外。在經典的基礎上再次讓我們領略到杜牧還沒有描繪盡的畫面。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閒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
  • 中華經典古詩詞文化導讀七夕專題:杜牧《秋夕》
    七夕將至,今天分享的是有「小李杜」之稱的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秋夕》,這首詞與其他詩人描寫七夕盛景或者是浪漫情懷有所不同,此詩所表達的是深處皇宮的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 銀燭秋光冷畫屏:這首動人的《七夕》,作者可能不是杜牧
    中國傳統詩歌中的經典之作,很多都有了千百年的歷史,從時間上來說,它們或許很遠,然而在字裡行間,我們卻能感受到這些詩歌的優美,其中蘊含的情志,並為之感動,為之讚嘆,以致口而成誦,使之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距離僅在一紙之間。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七夕古詩詞
    七夕,這個中國獨有的傳統節日,在歷史的長河中曾讓多少詩人詞客淺唱低吟。  翻開高中語文課本,古詩十九首的詩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可曾勾起了你的回憶;秦觀的名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又是否深深烙印在你的心間……這些古詩詞,都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七夕古詩詞。  細心翻閱歷代詩卷,其實關於七夕的古詩詞,原本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
  • 為什麼英語句子讀起來很簡單,但自己寫不出來?
    更希望各位親如果喜歡能多多轉發,❤️你們英文寫作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句子明明讀起來很簡單,但自己怎麼也寫不出來。對這一問題淺顯的解釋是:這些句子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裡面包含很多知識點,如果閱讀時關注點不對,就很容易錯過它們。
  • 描寫「七夕」經典古詩詞,你知多少?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是年三月趙明誠罷江寧守;五月,至池陽,又被任命為湖州知州,趙明誠獨赴建康應召。這對在離亂中相依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離。此時,李清照暫住池陽,舉目無親,景況倍覺悽涼。
  • 杜牧《秋夕》:古代人怎麼過秋夕?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杜牧,也是唐代傑出的散文家。他的政治才華也很出眾,是宰相杜佑的孫子。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03:49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秋夕》唐·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下面,咱們先來學一學這首詩中不容易理解的詞語:秋夕:指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畫屏:指畫有圖案的屏風。輕羅小扇:指輕巧的絲質團扇。流螢:指飛動的螢火蟲。天階:指露天的石階。【詩詞裡的小故事】七夕節的由來從前,人間有個老實憨厚的小夥子。
  • 迢迢牽牛星這首詩,只是在寫七夕、寫牛郎織女嗎
    但是儘管這麼努力,一天下來也沒有織出一段布帛出來,因為她心不在焉,全部的心思都在想念銀河對面的牛郎。她在哭泣,她為自己的不幸遭遇傷心難過,想到兩相分離就淚如雨下。這裡」章」指布匹上的紋理,」零」是指眼淚落下、飄零。這第三聯是寫織女對牛郎的相思。
  • 七夕的浪漫,在文人墨客的詩詞裡最深刻
    那個勾起杜牧離愁別恨的女子,不知是否是那個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豆蔻女子。乞巧唐 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唐代詩人林傑在《乞巧》中描述了女子們過七夕節的情形。到了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她們在庭院裡擺好案桌和針線,向七仙女也就是織女乞求針線功夫。
  • 七夕專題:經典古詩詞文化導讀-李商隱《辛未七夕》《壬申七夕》
    前面幾期推薦的杜牧的《秋夕》中提到了「小李杜」,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小李杜」中的「小李」李商隱。今天與大家分享提李商隱的兩首關於七夕的詩,從詩題中就可以看出來,兩首詩分別作與七夕,這兩首詩所表達的依然不是我們當下所理解的「中式情人節」那樣,其間沒有絲毫男女情分在內,更多的是自己那種鬱郁不得志的憂愁,兩首詩相隔一年,都與他的「好友」令狐綯與關,李商隱的一生與令狐家糾纏不清,這裡不再贅述。辛未七夕唐代:李商隱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 關於七夕,你知道多少?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馬上就要來了,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折算到陽曆就是今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而在古代,七夕節也就和我們現在國際公認的三八婦女節的地位差不多。相傳歷史上,每年的這一天晚上,喜鵲會在雲上架橋,牛郎織女這對戀人會在鵲橋上相會,向對方訴說著這一年來的思念之情。
  • 五首冷門的七夕節唐詩,李商隱的最朦朧!
    七夕將至,狗子這幾天向大家推薦了李清照的七夕詞、以及幾首偏冷門的七夕宋詞、經典的七夕詩《迢迢牽牛星》和《秋夕》等等。其中僅有一首杜牧的《秋夕》是唐詩。今天就像大家在介紹幾首頗為冷門的七夕唐詩,雖不如杜牧的「坐看牽牛織女星」那樣廣為流傳,但也屬經典佳作,各有妙處!他鄉七夕唐·孟浩然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 杜牧《秋夕》詩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秋夕》是唐代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在七夕之夜,仰望星河,用扇子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的畫面,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其實也是在抒發作者自己的苦悶心情。創作背景803年,杜牧生於唐朝一個官宦世家,爺爺是宰相杜佑。
  • 和七夕有關的優美詩句欣賞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徵點明,練達而悽美。秋夕唐代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 杜牧《山行》中,經典的兩句詩,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四季各有各的美,而我獨愛秋季,讓我們跨越千年的時空,去領略唐代的山林美景。杜牧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這首詩,非常有哲理。這首詩的詩的題目叫《山行》。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不是坐在那兒看山,也不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定要登上山,而是一邊走,一邊欣賞山中的美景。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遠上寒山石徑斜」。
  • 古詩詞鑑賞-《七夕》唐.李商隱
    【注釋】 七夕:農曆七月七日,傳說牛郎和織女這天在天河的鵲橋上相會 星橋:鵲橋,傳說七夕這日天下的喜鵲都飛往天河,為牛郎和織女相會搭橋。 爭將:怎把。無期別:死別;無期重逢的離別。一度:一次。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 七夕將至 看詩詞佳話裡的鵲橋故事
    和西方國家有所不同,中國人較為含蓄,有些話或許不好意思說出口,那不如就借著七夕這浪漫的節日,用一句寓意深刻的古詩詞把「愛意」大聲說出來吧!早在《詩經》時代,人們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在東漢時就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七夕•詩節丨最美的情詩送給你!
    七夕•詩節丨最美的情詩送給你! 今日七夕,願所有的愛情都能被歲月溫柔相待。賞析:《秋夕》是晚唐詩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賞析:這首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抒發了詩人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