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故宮)作為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每天都會有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參觀遊覽。在遊覽過程中,有些人可能會留意到宮殿的簷角上幾乎都有這麼一排小獸,他們叫做鎮脊獸,也被稱呼為「五脊六獸」。什麼是「五脊六獸」中國古建築中的廡(wǔ)殿頂,有一條正脊與四條垂脊組成,這五條加起來就統稱為五脊。講究些的人家在屋頂垂脊上還要安放六種人造的獸,統稱「六獸」。至於六獸,則有兩種說法:1、是指一般建築屋頂前的兩條垂脊上各有三隻蹲獸。2、六獸包括正脊端頭的吻獸、鴟(chī)吻背面的背獸,戧(qiāng)脊端頭的戧獸(又叫垂獸),垂脊上一排蹲獸(又叫跑獸),仔角梁端頭的套獸、圍脊上的合角獸。
因為咱們中國的古建築多為木質結構,所以為了讓簷角最前端的瓦片能夠承受重力,就必須用瓦釘來進行固定,而難看的瓦釘會使人感覺枯燥。於是,在時代的變遷中就被古人創造性地加上了這些小神獸的形象,所以,你也可以理解為它們是釘帽。而且,裡面很多的小神獸都是來自海裡的,也有著驅火驅邪的特殊意義。這就是咱們所說的「五脊六獸」,咱們中國古代先民認為,在五脊之上安放這些鎮脊神獸,不但有穩定、裝飾作用,還會祈禱避火消災,帶來吉祥的作用,不難看出中國古人的智慧。等級劃分中國古建築垂脊上戧獸前最引人注目的這一排跑獸,在排列上看似有些雜亂無章,其實是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
屋脊跑獸的大小和數量按照建築的規格等級的不同而不同,以一、三、五、七、九的奇數形式排列,並且還有著固定的排序: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神羊)、鬥牛、行什(猴)。並且,這些跑獸按照這固定的順序一個個安分守己的蹲在垂脊上。一般建築上的跑獸是三個,兩邊前簷合計就有六個。等級越高數量越多,在紫禁城古建築裡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像中和殿、保和殿、天安門都是九個小獸。至於其他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這都是有著嚴格的等級界限。除了故宮「金鑾寶殿」(即太和殿),在等級最高的九隻跑獸後面又添加了一隻「行什」,湊了一個十樣齊全成為屋脊跑獸最多的宮殿,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也是為了彰顯其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五脊六獸前面的老人是誰?在這些數量不一的神獸前面一般都會有一個老人。這個老人是誰?有什麼寓意嗎?有人叫他「仙人騎雞」,也有人叫他「騎鳳仙人」,關於他們的來歷有兩個說法:一、是春秋時期齊國的齊閔王。根據歷史的記載,當年他登基時窮兵黷武攻打燕國,沒成想反被燕國大將樂毅打敗。閔王逃到了渭水邊,眼見得前方無路可走,他也閉眼做好了必死的準備。可就在這時,天上降下一隻鳳凰將他駝過了渭水,得以逃出生天。因此,後來的皇帝們就將這個典故做成了如今的這個「騎鳳仙人」立在房簷上,寓意著萬事都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二、是姜子牙的小舅子傳說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這層裙帶關係往上爬,在朝中獲得一席之地。
但他的才能實在是不高,姜子牙便對他說:你差不多得了,自身沒有能力卻想乘鳳高飛,現在的位置就剛好符合你的能力。如果再高,當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撐野心時,必定會登高跌重。於是,後來皇帝們根據這個傳說,古代建築師們把他放在了簷角的最前端,是為告誡百官登高跌重,自己心裡要有點數啊。結語:無論騎鳳仙人還是鎮脊跑獸都凝聚了中國古代工匠們的奇思妙想,美觀與實用性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組成了中國古代房簷上的一道獨特風景。在這些精巧的神獸上還蘊含著深刻的含義及美妙的傳說,歷經千百年的朝代更替,這也體現了我們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希望我們能繼續保持下去,並且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