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時:太陽系正位於銀河系的另一端

2020-11-23 驅動之家

除了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外,太空和恐龍之間似乎並沒有太多關聯,但NASA科學家發表的一段動畫視頻卻將這兩者聯繫在了一起。

過去十年來,NASA科學家一直在利用NASA的克卜勒探測器、克卜勒望遠鏡和TESS望遠鏡搜集的數據研究行星的頻度(planet occurrence rates),即銀河系中出現的行星的頻率與類型。

這要從大家所觀測的恆星的年齡說起。例如,構成昴星團的恆星年齡約為1300萬歲,聽上去可能很古老,但克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恆星仍然十分年輕。恐龍從未有機會見過昴星團,因為這些恆星在其滅絕了幾千萬年之後方才形成,不僅如此,在恐龍橫行於世時,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還與現在剛好相反,位於銀河系的另一邊。

這其實並不是什麼新聞,因為很少有人會去思考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運動。我們不會去思考天空的變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看到的夜空的確會有所不同。

最終,NASA的科學家用加州理工學院高級科學家羅伯特·赫特(Robert Hurt)製作的經典銀河系俯瞰圖做了一組幻燈片,然後通過錄屏將其製作成了視頻,希望藉此說明,儘管天文學的時間尺度和我們切身感受到的截然不同,但卻和考古學的時間尺度吻合得很好。

動畫顯示,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央旋轉一周約耗時2億至2.5億年。從我們當前在銀河系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動畫中的時間線來看,我們已經差不多轉完一圈了。上一次太陽系位於這片區域時,大約是三疊紀時期、恐龍剛開始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在此之後的侏羅紀持續了5500萬年。然後是白堊紀,一直持續到了約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時。

劍龍、禽龍和南方巨獸龍等恐龍都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當時地球正處於銀河系的另一邊。白堊紀長達7900萬年,其中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該區域。而在霸王龍生活的時期,地球則更接近如今所處的位置。

恐龍於6500萬年前滅絕後,哺乳動物逐漸開始崛起,而我們目前仍處於這一「階段」。在動畫的最後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等太陽系完成下一個旋轉周期後,地球上又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動畫雖然簡單,解釋的科學原理卻頗為複雜。雖然天文學家仍在研究恆星圍繞星系中央旋轉的細節,但基本來說,銀河系中的一切物體都在圍繞中央黑洞旋轉。越靠近中央,恆星轉得越快;反之越靠近外圍,恆星轉得越慢。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上,而整條旋臂、包括我們周邊的其它恆星,都會一同圍繞銀河系中央旋轉。

此外,銀河系本身也在圍繞規模更大的仙女座星系旋轉。這兩個星系正在不斷靠近彼此,再過40億年就會相撞。雖然聽上去很驚心動魄,但星系內部的空隙很大,因此恆星之間並不會真的相撞。因此相對而言,我們又回到了2億至2.5億年前所處的位置。但由於銀河系本身也在不斷運動、旋轉,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回到之前的絕對位置上了。

相關焦點

  • 恐龍滅絕時,太陽系正位於銀河系的另一端……
    恐龍從未有機會見過昴星團,因為這些恆星在其滅絕了幾千萬年之後方才形成,不僅如此,在恐龍橫行於世時,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還與現在剛好相反,位於銀河系的另一邊。 NASA的科學家用加州理工學院高級科學家羅伯特·赫特製作的經典銀河系俯瞰圖做了一組幻燈片,然後通過錄屏將其製作成了視頻,希望藉此說明,儘管天文學的時間尺度和我們切身感受到的截然不同,但卻和考古學的時間尺度吻合得很好。 動畫顯示,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央旋轉一周約耗時2億至2.5億年。
  • 地球曾經發生5次規律性生物大滅絕,或與太陽伴星復仇星有關
    科學家們深入研究發現,6500萬年前,1顆直徑11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在墨西哥地區,但僅憑這1顆這麼小的行星撞擊地球,並不足以導致整個地球生物的集體滅絕,而且恐龍滅絕的時間,也不是一天內全部滅絕的,恐龍滅絕過程經歷數萬年之久,這也是科學界對恐龍滅絕的原因存在爭議的焦點。
  • 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1年,那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幾年?
    地球繞太陽旋轉產生的季節變化人類根據細緻的觀測和計算,最終算出地球繞太陽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為365天,為了方便記憶,人類又發明了另一個時間單位「年」,地球繞太陽轉一周就是1年,而1年就擁有365天。地球繞太陽一周需要1年已經成為常識,就連小學生都知道這樣的知識,不過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的時候,太陽攜帶著八大行星在也圍繞它的上一級天體銀河系旋轉,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1年,那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幾年呢?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哪裡?
    晴朗夜晚,在光汙染與大氣汙染較少的鄉村或山區,我們通過肉眼能夠看到天空中淡淡的銀河,那是銀河系的恆星盤面,我們身處於其中。地球在太陽系中,那麼,太陽系究竟位於銀河系的什麼位置呢?古時候,人們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星辰是圍繞地球轉的。
  • 我們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什麼位置?這個位置有何優勢?
    在宇宙中,地球不是唯一的行星,太陽也不是唯一的恆星,我們都是茫茫宇宙中很普通的一員。我們的太陽,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中的一個。但是,它卻擁有了地球這一顆能夠孕育生命的行星。這說明了,太陽和地球一定也有些特別之處。
  •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多久才會經過一次旋臂?看看天文學家怎麼回答
    星系在平面內外(上下)振蕩的周期約為7000萬年,這意味著我們每隔3500萬年就會穿過銀河系的中平面,有些人把這段時間與地球大滅絕之間的時間進行比較,得出另一個世界末日理論。確實,撞擊地球的宇宙射線的數量在(大約)十萬年間將會增加。但是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與地球整體溫度上升(伴隨著相關的氣候變化)有關。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什麼位置?
    我們生活在銀河系內,眾所周知,銀河系是一個螺旋星系。確切來說,它是一個旋棒星系,這意味著銀河系可能有兩個主要的旋臂,加上一個中央棒,而直到近期天文學家才對後者有所了解。在這廣袤的螺旋結構裡,太陽和太陽系內的行星位於哪裡呢?銀河系大約10萬光年寬,我們的位置距離星系中央大約2.5萬光年。
  • [圖]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什麼位置?
    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我們生活在銀河系內,眾所周知,銀河系是一個螺旋星系。
  • 恐龍的崛起源於2.33億年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一個新的大規模滅絕被發現,滅絕了2.33億年前的生命,導致恐龍的崛起。很多人都知曉,大約6600萬年前恐龍在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動蕩中迅速滅絕。但是看起來在恐龍出現之前的另一次滅絕為它們的長期統治獨佔鰲頭鋪平了道路。那一次滅絕發生在大約2.33億年前,而科學家直到現在才發現它。此次滅絕發生在所謂的卡尼安洪積期(CPE)期間。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邊緣,繞著銀心運動,公轉一次需要多久?
    當我們走出地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整個太陽系,而太陽系的中心是恆星太陽系,八大行星自轉的同時也在圍繞太陽公轉。最初的時候,我們認為太陽是不動的,整個太陽系也是不動的,可是後來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之外的銀河系之後,這個認知就改變了。那個時候,我們明白了,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恆星系中的一員,太陽系本身也在運動,同時還要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位於超星系團,那麼再一級是什麼?
    我們太陽位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之中,該超星系團跨度5.2億光年,包含了大約500個已知的星系團和星系群。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就是宇宙網中的一個節點,表面看起來就像羽毛一般,然而這個「羽毛」尺度卻高達數億光年,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質量中心距離地球大約2億光年。
  • 霧霾、海嘯、玻璃雨、火災……恐龍滅絕的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由於恐龍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過遙遠,所以往往人類對於恐龍的研究,想要真正的展開,也是需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的,恐龍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物種類型,想必不少的小夥伴應該對恐龍都非常的感興趣,恐龍擁有非常多種物質形態,至今為止我們對於恐龍的研究依然處於一個起步階段,以至於我們連恐龍是如何發展以及滅絕,都難以用科學的道理來準確的去進行解釋。
  • 猶加敦半島有個隕石坑,專家說:也許是坑中的礦物,導致恐龍滅絕
    恐龍滅絕是地球上最大的謎案之一,科學家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其中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但不過還缺乏直接的證據。近年來,西方科學家在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物質,或許這種物質,就能直接證明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就是小行星。究竟是什麼樣的物質呢?
  • 地球繞太陽有四季,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有四季嗎?冬季在哪裡?
    地球四季的成因四季的成因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這就是地軸傾斜所致,地球歪著轉,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範圍跟著變化,導致的結果就是光輻射變化,直接表現就是季節!這是以北半球為標準的地球四季變化示意圖,關鍵就是黃赤夾角,就是這個角度造成照射角度不一樣!
  • 太陽誕生在哪裡?50億年前銀河系與矮星系的「親密接觸」
    目前,西班牙科學家表示,太陽的誕生是由於50億年前銀河系與體積較小的人馬座矮星系近距離碰撞所致,這一事件為後續地球生命的孕育拉開了帷幕。對太陽系鄰近恆星年齡的分析表明,銀河系至少3次碰撞人馬座矮星系,每次碰撞事件不久在銀河系形成了恆星爆炸式孕育,此類宇宙碰撞引起一系列漣漪事件,其中之一導致了47億年前太陽的形成。
  • 太陽繫到底處於銀河系的什麼方位?來看看我們有多偏遠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存在於太陽系中,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運行。這麼看來,銀河系是十分廣闊的,那麼銀河系裡有多少恆星呢?在銀河系中,類似太陽的恆星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它們共同組成了龐大的銀河系王國。
  •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無畏龍是地球上最大陸地動物-動物...
    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99%物種已滅絕消失,無畏龍是生活在0.77億年前的一種恐龍,是迄今地球體型最大的陸地生物;旅鴿在過度捕殺之前曾是北美洲數量最多的鳥類;雖然當前動物滅絕危機並不明顯,但是多種跡象表明地球正處於另一場動物大滅絕。
  • 太陽公轉速度2倍於第四宇宙速度,為什麼還在銀河系內轉圈?
    銀河系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獵戶座旋臂上,距離銀心有2.6萬光年,銀核巨大的牽引力促使它周而復始地繞著銀心旋轉。太陽的公轉速度大約是250km/s,繞銀心轉一圈大約要2.25億年。第三宇宙速度是16.7km/s,以這個速度飛出的太空飛行器可以逃離太陽引力,飛向銀河系。比如「旅行者一號」的速度是17.km/s,現已到達日球層頂了。第四宇宙速度就有爭議了。有人跟我說從第三宇宙速度就跟地球沒關係了,因為它擺脫的是太陽引力,第四宇宙速度擺脫的是銀河系引力,兩者都跟地球引力無關。那麼請問:這些速度是不是都從地球發射飛行器的飛行速度?是不是都得先擺脫地球引力?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銀河系繞什麼轉?
    每天我們打開窗戶,就可以看到早餐時明亮的陽光,晚上太陽落山過後,天空就會慢慢進入夜晚,許多人知道這是由地球自轉引起的,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地球自轉時也圍繞太陽旋轉,地球的遷移產生了四季的變化,城市化是維持地球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如果沒有地球繞著太陽轉,四季就不會有變化,地球也不會產生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動植物
  • 地球在太陽系內,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銀河系又在哪裡?
    咱們從地球開始一層層往更大範圍的宇宙結構尋找,來看看地球位於宇宙中的什麼位置吧!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地球和月球共同組成了地月系。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地月系只有地球和月球兩個,跟木星、土星它們比起來是不是有些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