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判決豈能成一紙空文?檢察建議規範受理審查程序

2021-01-09 膠州市人民檢察院

生效判決豈能成一紙空文

山西左權:檢察建議規範受理審查程序

姚雯/漫畫

一起行政裁判執行案件在山西省左權縣檢察院的有力監督下,最終塵埃落定。「我從事貨車運輸業務講的是貨真價實,沒想到檢察機關辦案更是貨真價實。」近日,重提此案時,申請人翟某依舊感慨萬分。

2018年2月9日,在一起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過程中,山西省某縣交通警察大隊對翟某作出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和《辦理註銷最高/實習準駕車型業務告知書》,告知翟某持有的機動車駕駛證最高準駕車型駕駛資格將被依法註銷,限他於三十日內到違法行為發生地或者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辦理換證業務;逾期未辦理的,機動車駕駛證最高準駕車型依法公告作廢;自即日起不得繼續駕駛準駕車型為A2的機動車。

因不服該行政行為,翟某向左權縣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法院經審理,於2019年5月13日作出判決:撤銷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辦理註銷最高/實習準駕車型業務告知書》。判決生效後,交通警察大隊一直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A2機動車準駕車型資格被限制,這事成為翟某心中一個解不開的疙瘩。

2019年12月21日,翟某向左權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間隔4個月後,翟某仍未等到強制執行的任何回復和結果。經歷了判決撤銷、不履行確定義務、申請強制執行未果等過程,今年4月9日,翟某以法院至今未受理其執行申請,存在違法情形為由,向左權縣檢察院申請監督。

受理翟某的監督申請後,承辦檢察官認真審理案情後認為,法院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對執行申請作出裁定並通知申請人是該案的關鍵點。檢察官隨即展開調查核實工作,一方面向翟某詢問了解,證實其確實未收到相關裁定通知;另一方面調取了該案的審判、執行卷宗,查閱了相關記錄,證實了法院確實未在規定時間內作出裁定並通知翟某本人。據此,承辦檢察官夯實了檢察監督的基礎。

左權縣檢察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7年修訂)第九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十八條第二款之規定,於今年4月26日向法院發出檢察建議,精準闡明了法院怠於受理產生的後果:一方面法院受理審查程序存在不規範情形,未依法作出受理裁定,致使翟某的合法權利一直處於被侵害狀態;另一方面生效裁判結果得不到完整有效執行,有損司法權威和社會公平正義。

法院對檢察建議指出的問題予以採納,並會同檢察官於今年5月11日向翟某送達了受理裁定書。與此同時,法院依法向交通警察大隊發出執行通知書。

該案能否真正執行到位,並不僅僅停留在發出的執行通知書上,更需要被執行人對司法判決的內心信服和自願執行判決內容。

在檢察建議發出後,檢察官並未坐等法院回復,而是積極在翟某與交通警察大隊之間做好釋法說理工作,闡明法院所作出判決的公平性、正當性、權威性,被執行人應當依法執行判決內容的法定義務,最終消除了交通警察大隊「《辦理註銷最高/實習準駕車型業務告知書》僅為程序性告知文書,不涉及當事人實體權利」的片面認識。

5月20日,交通警察大隊作出撤銷《辦理註銷最高/實習準駕車型業務告知書》的決定,判決內容得以執行。

檢察官說案

本案例著眼於法院行政裁判執行的受理環節,對法院應受理而不受理的違法行為予以監督,促進了法院受理審查程序的規範。同時辦案中注重對案件當事人的釋法說理工作,促使被執行人自覺履行判決內容,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該案辦理過程中,左權縣檢察院樹立「穿透式監督」理念,同時對法院和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並加強釋法說理工作,有效地體現了行政檢察「一手託兩家」的職能作用。

來源:正義網

相關焦點

  • 刑事一審判決生效後如何申訴?
    刑事一審判決生效後如何申訴?梁振國 律師 18705611845【提出問題】一個刑事案件一審判決後,當事坐牢去了,兩年以後出來,還能申請再審嗎?【歷程分析】可以明確的說,可以申訴。刑事申訴沒有期限限制。提出申訴的當事人為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
  • 能否推翻已經由生效民事裁判確定的案件事實並提起刑事程序?
    尤其是前者已被司法機關生效文書加以確定,卻又被另一個司法機關的文書推翻,而本身事實卻又無根本性的變化。民事程序和刑事程序並沒有位階高低之分。不論是刑事判決還是民事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未經合法的審判監督程序撤銷前,都是有法律效力並且是必須要得到執行的。生效判決具有既判力,當事人不得在以後的訴訟中主張與該判決相反的內容,法院也不得在以後的訴訟中作出與該判決相衝突的判決。
  • 不服已經生效的刑事判決書該怎麼辦?刑事案件如何執行?
    可是對於二審判決書不服該怎麼辦呢?或者一審判決書的上訴期已過,該文書已經變成生效判決書該怎麼辦呢?這個時候是不是就沒有其他救濟途徑,只能自認倒黴呢?當然不是,對於已經生效的裁判文書,當事人不服的,可以申請再審,啟動審判監督程序。今天小編就以刑事案件為例給大家介紹如何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具體都有哪些流程。提出申訴時間:申訴人最遲在刑罰執行完畢後2年內提出的申訴。
  • 為什麼一審判決要在十五天後才生效,而二審判決則立即生效?
    而二審判決書的結尾卻是另一番用語:「本判決為終審判決」,或「本判決一經送達立即生效」等。也就是說,當事人只要看到了二審判決書,也就意味著它已經生效了。為什麼一審和二審會存在這種區別呢?這就要說到我國的民事審判基本制度——兩審終審制度。
  • ...系列報導之二:念好「優、準、穩」三字訣,四大檢察向好轉優勢頭...
    刑事檢察不斷優化全年共受理提請批准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1380人,移送審查起訴2180人,適用速裁程序「10日」內辦結案件707件,同比上升77.64%,適用簡易程序辦結案件513件;建議適用認罪認罰程序審理案件1676件,量刑建議法院採納率為99.45%,提出上訴的僅有20人,98.78%的被告人認罪服判,辦案質量效率上的優勢逐步顯現,讓公平正義更好更快地實現
  • 2020年濟寧檢察讓刑事執行檢察「金字招牌」更閃亮
    檢察人員採取電話溝通、審查材料、外圍視察等多種形式,全面了解監管場所值班備勤、藥物儲備、隔離消殺以及人員軌跡、體溫測量、核酸檢測等情況。據統計,2020年,針對疫情防控、執法管理、權益保障等方面問題,全市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共向監管場所發出檢察建議30餘件、書面糾正意見10餘件。
  • 刑事判決後就立即生效嗎?《刑事訴訟法》:生效時間這麼計算
    生活中,有很多刑事案例,在法院判決後,大多數被害人都希望還自己一個公道,在法院宣布刑事判決後,都期盼了解刑事判決的生效時間。其實,刑事判決書作為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且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任何文書都有其生效日期,為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在法院公布刑事判決書後刑事判決書也不是立即生效的。而在我國刑法中也明確規定了刑事判決書的生效時間,那麼,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到底是怎樣計算的呢?到底什麼時候生效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八條規定: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後執行。
  • 針對刑事判決救濟的三大方式——下篇:刑訴部分
    繼續圍繞熱播劇《巡迴檢察組》劇情切入話題,居中開場胡雪娥假借給檢察官送錦旗之機,割腕大鬧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會現場,其目的為其子沈廣軍伸冤,通過割腕自殘的方式要求重新審理沈廣軍涉嫌殺人的案件。今天我們談一下現實中,如果有冤假錯案,我們如何通過合法的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在刑事案件中,生效判決能否作為免證事實?
    例如最高人民檢察院在《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將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作為免證事實,規定在法庭審理中下列事實不必提出證據進行證明:…… (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確認並且未依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事實;……又如江蘇省公檢法司出臺的地方性司法規範文件——《關於刑事案件證據若干問題的意見》也認為生效判決可以作為免證事實
  • 「十二五」時期檢察工作巡禮:檢察改革,勇毅篤行敢啃「硬骨頭」
    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密集調研、周密部署、探索試點、狠抓落實……5年來,各級檢察機關按照中央部署,有條不紊把司法體制改革推向前進。    坐言起行,善作善成。5年來,檢察機關堅持用比監督別人更嚴格的要求來監督自己,積極構建開放、動態、透明的陽光司法機制,建立生效法律文書統一上網和公開查詢制度,加快完善檢察機關自身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規範涉案財物處置的司法程序,建立健全對自身司法的監督制約機制,司法公信力明顯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司法體制改革必須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
  • "以審判為中心"與檢察工作
    但是這種審查方式最大的問題是不具備發現不實證據的功能,尤其是對冤假錯案中普遍存在的人為製造證據、隱匿重要證據,使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指供、誘供、逼取口供或證言,使用獄偵耳目不規範等問題,現行審查方式尚無有效的發現途徑和證明辦法。而按照以審判為中心的要求,檢察機關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不能僅憑偵查機關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證據就作出批捕、起訴的決定,要在審查中注重核實、注重聽取多方情況和意見。
  • 王宣田涉嫌貪汙案一審判決生效
    日前,由阜南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王宣田貪汙罪一案,經阜南縣人民法院審理作出一審判決,現判決已生效。檢察機關指控:2012年至2017年,被告人王宣田任職會龍鎮臧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期間,在協助會龍鎮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中,利用職務便利,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報騙取國家土地復墾資金40700元、特色農產品保險理賠款37052.1元,合計77752.1元,數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 2019年度全國檢察機關社會治理類優秀檢察建議評定結果(下)
    該院事先商被建議單位同意,在被建議單位召開座談會進行公開宣告送達,加強檢察建議釋法說理,增強檢察建議權威性和儀式感,提高檢察建議的公信力和可接受度。三是主動跟蹤落實,促進檢察建議真正發揮作用。人民檢察院發出檢察建議絕不能一發了之,也不能視回復為採納、視回復為整改落實,只有後續的督促和支持配合跟上了,才能促成檢察建議全面落地見效,達到「做一件、成一件、影響一片」的效果。
  • 蓬溪召開2020年度執行工作聯席會暨示範推動解決生效判決執行難...
    蓬溪召開2020年度執行工作聯席會暨示範推動解決生效判決執行難問題工作會議 2020-12-25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柳州檢察: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事事有落實」
    2020年6月12日,柳州市人民檢察院召開2020年「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檢察工作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了2019年以來柳州檢察機關落實高檢院、自治區院有關「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工作要求,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檢察版工作開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