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中國人都弄不明白:中國人為何還有一個虛歲?

2021-01-08 CBO啟創工坊

在全世界,或許只有中國人有兩個年齡,一個周歲,一個虛歲。對於「周歲」是怎麼回事,可能一般人還能說得清楚。而虛歲如何「虛」,卻是件讓人容易迷惑的事情。

中國人說到年齡時常常使用一個詞叫做「虛歲」。什麼是虛歲?虛歲是與實歲(現在統稱作周歲)相對的一種記歲方法。顧名思義,「虛」是虛假之意,「實」則是真實之意。虛歲是中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它是以年為單位的,是一種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一個人出生的當年記為一歲,以後每過一個春節增加一歲。與現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虛歲是唯一的記歲方法,所謂的歲,指的就是虛歲,沒有什麼周歲虛歲的概念。

虛歲中沒有以零為起點的觀念,沒有個人特別生日的記歲方法。按照民間的習慣,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只有在百日之前,人們還會以日為單位來計算他的大小,一過百日,人們就再不會計算他的日齡或者月齡,而是以年為單位計算年齡。從理論上說,一個人一出生,就被認為是1歲了,以後逢年便長1歲。比如,一個1990年3月15日出生的人,在1991年除夕之前,他都被認為是1歲,一到春節,他就被認為是兩歲了。這樣,這個人在2000年春節過後到3月15日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周歲計為9歲,而虛歲則計為11歲,兩者會有兩年的誤差。

現代許多年輕人對此不理解,常常有年輕人問什麼是虛歲。常常有幾種誤解: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

的那種「差不多」觀念的產物。中國人沒有科學精神,凡事「差不多」就行,年齡問題,只能概算,不能精確,計算的單位以年而論,不計月日。也有人以為這是中國人的「佔便宜」心理所至。誰人不想多活幾年?說個虛歲,滿足了人的這種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狀態,誰聽了都高興。還有人認為這是對於生命起點的計算不同,現代人以出生為起點,而古代人以懷孕為起點計算生命,因為一個人出生時,他在母體中已經「存在」了10個月了。這顯然是有問題的:出生不足月的嬰兒能否計為半歲?假設一個人正月初一出生,出生時就為1歲,如果當年有閏月,到臘月就已滿12個月,不是也要增加1歲?那過新年時不是又要增加1歲?那1年時間豈不是長了3歲?這些說法似乎也有某種道理,但是恐怕都是揣測或推斷而已,都沒有歷史記載的依據。

為什麼會有虛歲?要理解虛歲,必須懂得兩個方面的知識,一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科學知識,二是中國祖先的民族性格。

曆法建立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之上。古人觀察太陽的升起和降落,白天和黑夜的循環,產生了日的概念。所謂「日」就是一個晝夜。觀察月亮圓缺的變化,從月圓經過月缺,再到月圓,由月的圓缺變化產生了「月」的概念。所謂「年」就是寒來暑往、草木枯榮的一個周期。年、月、日概念的建立是曆法得以產生的基礎。中國古代曆法的特點,就是採用陰陽合曆,即以太陽的運動周期作為年,以月亮圓缺周期作為月,以閏月來協調年和月的關係。

這種曆法的特點造成中國古代曆法的不精確性。如果按上述規定製定曆法,就會出現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十二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354.3672日,比回歸年少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 近1天。如按十三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383.8978日,比回歸年又多出18天多。就造成中國古代曆法中,在相對比較長的時間中,年相對比較準確,而日則不便於一一對應。今年的某月某日與去年的某月某日不一定能夠「對號入座」,假如一個人是今年閏月初三生的,那他明年的生日怎麼過呢?

中國古人沒有現在我們所謂「生日」的概念,與「生日」含義最接近的詞是「生辰」、「誕辰」。生辰和誕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於生日,生日是以日為最小單位的,就是一個晝夜24小時的一天;而誕辰和生辰則是以時辰(時刻)為最小單位的,古人把一天的時間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稱為十二時辰。在中國古人的生辰概念中,日期僅僅只是記載生辰時間的一個要素而已,與年月和時是並駕齊驅的,並沒有任何的側重;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強調的就是月份和日期,所以通常我們說生日,只說幾月幾日,不說年也不說具體時刻。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人不重視生日的另一個方面的原因。

與生辰密切相關的是屬相。屬相是中國古人創立的一種用十二種動物形象為代表,記錄人的出生年份的記歲方法。研究證明,生肖是在幹支紀年法的基礎上產生的,十二種動物對應著十二地支,以動物作地支標誌。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屬的動物,由此以十二種動物用來紀年、紀日和計算每一個人的屬相。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屬相。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我們注意到,這種記歲方法有一些特點:首先它是以年為單位的,每一年對應一個屬相,不計月日和時辰;其次,沒有空缺位置,沒有零的概念,每一個人不論你的生命在一年中佔有多大的時間份額,哪怕只有一天,也必定有一個屬相。虛歲就是這種記歲方法導致的結果。

我們的祖先對年的認識很早,正是由於中國古人天文曆法起源特別早這一特點,決定了我們祖先紀年方法的原始性。原始思維沒有抽象的數字概念,我們的先祖,不能理解年月日的時間現象,所以把「年」、「歲」作為一種具體的物。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年」就是一種生活在大海裡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每到除夕便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傳說中的「歲」,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專門殘害孩童。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古人之所以按年記歲,就是因為古人沒有時間的抽象概念,只能把年、歲當作一種動物或者妖怪,而動物和妖怪是不能拆分的,只能過一個整體的年,只能增加一個整體的歲。這可能就是過年增歲的起源。

春節有增歲的意義,其實就隱含在過春節的各種具體活動之中。自古以來,全國各地都有著相同的過年習慣,其實質就是要拜年。拜年是什麼?傳統文化中的拜年,是在家族或宗族的親戚之間串門走動,拜見老年的親戚,給老人送禮、磕頭、祝福;同時接受孩子們的新年問候,給孩子壓歲錢。為什麼有這種活動?就是因為這一天被當作每一個人的生日。春節有一副經典對聯,叫做「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最能反映春節增歲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還有一個虛歲?
    更令人迷惑的是,作為一個上海人,我一直沒搞懂自己幾歲。明明大家都是6歲上小學,父母卻總是說:你已經八歲了,blabla……搞得我一直覺得自己是超齡上學的。後來漸漸長大,我才明白這個叫做虛歲的玩意就是父母用來鞭策小孩的工具。比方說「你都已經XX歲了,大孩子了,不能再買玩具了!又或者:你都xx歲了,該找對象啦!該生孩子啦!再不生二胎就晚了!
  • 為什麼中國人有虛歲?你可能有一個假年齡
    中國人說到年齡時常常使用一個詞叫作「虛歲」。在全世界,或許只有中國人有兩個年齡,一個周歲,一個虛歲。「周歲」是咋回事,可能一般人還能說得清楚,而虛歲如何「虛」,卻是件讓人容易迷惑的事情。什麼是虛歲?虛歲是與實歲(現在統稱作周歲)相對的一種記歲方法。顧名思義,「虛」是虛假之意,「實」則是真實之意。虛歲是中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是以過年為標準,是一種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
  • 中國人為什麼要算虛歲?
    全世界,或許只有中國人有兩個年齡,一個周歲,一個虛歲。對於「周歲」是怎麼回事,可能一般人還能說得清楚。而虛歲如何「虛」,卻是件讓人容易迷惑的事情。中國人說到年齡時常常使用一個詞叫做「虛歲」。而某人陽曆2010年2月12日、陰曆十二月二十九出生,其在陽曆2016年2月12日之後的周歲為6歲、虛歲為8歲,兩者相差2歲;但在陽曆2016年2月8日(春節)至2月11日之間的周歲為5歲、虛歲為8歲,兩者竟相差3歲。不同方法計算虛歲和周歲的年齡差距如此之大,難怪現時追求年輕的人們都對虛歲避之不及而對周歲情有獨鍾。
  • 為什麼中國人有虛歲?你可能有一個假年齡
    中國人說到年齡時常常使用一個詞叫作「虛歲」。
  • 中國人為什麼有虛歲
    在世界範圍內,唯獨中國人有虛歲與周歲之分,為什麼呢?中國的虛歲,更能真實反映中國古代人的生命觀。人的生命應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受孕到出生的母胎階段,另一個是出生後獨立生長的階段。你按民俗來講是以春節為分界點的,如果你是春節前一天生出的,過了春節就是兩歲,好像虛大發了,很吃虧的,好像春節後一天生的,一天都不虛,賺大發了,其實都是時間在作怪,虧不虧心理作用而已。如果你要是春節或者後一天出生,說真的其虛歲己是名不符實了,如果非要斤斤計較的話,那每年陰曆11份後春節前的出生,才算是真正的名副其實了。
  • 周歲與虛歲,中國人的年齡如何計算
    中國人計算年齡往往有虛歲與周歲之分,周歲指的是一個人的實際年齡,虛歲則是在周歲上加一歲或兩歲。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其實,這種計算年齡的方式與我國古代的曆法有一定的聯繫。我國古代通用的曆法是陰曆,與今天全世界通用的曆法公曆(我們習慣稱陽曆)相對,陰曆也叫夏曆或農曆、舊曆。
  • 揭秘中國人特有的虛歲和周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全世界,或許只有中國人有兩個年齡—"虛歲"和"周歲"。對於"周歲"是怎麼回事,一般人還能說清楚。而虛歲如何"虛",卻容易讓人感到迷惑。顧名思義,"虛"是虛假之意,"實"則是真實之意。虛歲是中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它是以年為單位的,是一種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
  • 為何來外國的中國人越來越少?中國人說出真相:急功近利
    因此很多國人都喜歡上了外國生活,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而在出國旅遊中,不少的外國景點深深吸引著中國人的眼睛,但不知道為什麼現如今為何來外國的中國人越老越少。我們都知道,外國人去旅遊是為了體驗不同的文化,見識到更多不一樣的事物。而中國人旅遊也是為了如此,所以中國人剛來外國的時候,是感覺非常新鮮的。巴黎、倫敦這些外國浪漫的地方,非常讓他們感覺震撼。
  • 我們都有兩個年齡——「虛歲」和「周歲」,為什麼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有兩個年齡——「虛歲」和「周歲」。對於「周歲」,大家的算法都是一樣,沒有什麼不同。而虛歲的「虛」法,是有講究的,特別是在特定時間節點上,有時可以虛上兩歲的。這一點,不少人是弄不清楚的。所以,民間在過七十大壽、八十大壽時,很多老人都會提前一或兩年,這是有根據的。
  • 古代是如何計算虛歲的,虛歲有何隱喻意義?
    在生活中,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在小時候的時候啊,都喜歡跟別人說自己的虛歲,等到長大了以後呢,就喜歡和人說實歲,至於何種原因,想必女性朋友會有共鳴。果然,眾人還是喜歡和時間賣弄下口頭功夫,逃不了歲月,這也是有趣之舉。
  • 日本人不明白中國人名字中疊字的意義 福原愛解釋 對方恍然大悟!
    日本著名桌球運動員福原愛因為曾在東北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她不僅學會了普通話,而且對中國文化還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因此,經常會扮演著中日友好交流的使者。比如她回日本參加電視節目時,就經常給日本介紹和解釋中國文化。日本人不明白中國人名字中疊字的意義 福原愛解釋 對方恍然大悟!
  • 歐美人為何會比中國人多兩塊骨頭?缺失的部位在哪兒?
    為何這裡要強調是成年人呢?因為兒童的骨頭數量是不固定的,正生長發育中,會出現逐漸減少的趨勢,這是因為伴隨著生長,一些骨骼合二為一了。那麼,是不是全世界的成年人身體中,骨頭的數量都是206塊呢?科學家表示,歐美人的身體中骨頭的數量要比中國人多出2塊,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缺失的2塊骨頭,究竟差在了哪裡呢?歐美人的2個小腳趾,分別比中國人各過出來1節骨頭,簡單來說,中國人的小腳趾一共有2節骨頭,而歐美人的小腳趾是3節骨頭,因此,兩隻腳加在一起,就會少了2塊骨頭。
  • 年齡為什麼要分周歲和虛歲?虛歲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每年,木星要行經一個特定的星空區域,每一個星空區域都有一個特定的名稱,共有十二個這樣的星空區域,比如歲星(木星)運行到××這個星域,就是「歲在××」。 概念上的原因,很簡單~過去中國人講的就是「歲」,只有這一種記錄年齡方式,沒有「虛歲」這個說法!到了現代,當外國的「周歲」或「實歲」傳進來以後,為了相區別,於是兩者被分別稱為「虛歲」和「周歲」。給人以錯覺,仿佛中國人「多」了一個虛歲。
  • 筷子的標長為何是7寸6分?其中含義,每一個中國人都理應知曉!
    一雙小小的筷子,卻隱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也給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們先來說一下筷子為何一頭方一頭圓,這裡面實際上蘊含著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這也是我國古代先哲們對世界最早的認識。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筷子其實有它的標準長度,這個長度為7寸6分,它代表這人有七情六慾,這是人類跟其它動物的本質區別,同時也是為了提醒人們,進食時也要節制欲望,不然吃得太多了,身體會不舒服。
  • 學者:當代中國人為何「崇狼」 要反省文化性格
    但有些人對這種文化性格寄予過高的期望,甚至想讓它成為當代中國文化性格的主導,則是不妥當的,而且是非常危險的。  何謂民族文化性格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但到底什麼才是民族的特性呢?亞洲國家裡,韓國人、越南人、泰國人跟我們中國人的長相差別不大,民族特性卻迥然有別。
  •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他內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嗎?
    關於這個新聞,有人說是不存在的,但也有人說,確實有這樣的一個新聞,不管它的真假,至少反映了一個思想,對於成吉思汗是否是中國人,是存在爭議的,有中國人認為他是中國人,也有蒙古國人並不這麼認為。我在網絡上曾經發起過提問,結果收到了截然不同的六種說法。下面來好好分析下。
  • 5.12母親節和聖誕節一樣是個「洋節」,為何幾乎全中國人都在過?
    5.12母親節和聖誕節一樣是個「洋節」,為何幾乎全中國人都在過?12.25日的聖誕節作為一個「洋」節日,近年來許多地方的民眾甚至是學校、企業單位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抵制,這個慶祝耶穌誕辰的節日似乎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並不是那麼的重要。然而實際上是,今天5.12日過的母親節,同樣是一個「洋節」,卻為何幾乎全中國人都在過呢?
  • 魯迅:中國人不喜歡說謊,但很擅長做戲
    做戲則不同,做戲「究竟還有一點影子」,這個「影子」是就是現實。 比如教育經費被貪了,但終究還是有幾個學堂在那擺著;數據雖是造假,但也不完全假,終究還是有一些亂假的「真」在裡面;你說我們不講法制的,但我們也有幾部法典、幾個法官擺在那呢;那個將軍又怎麼會是信口開河呢?
  • 韓戰,美國為何會判斷失誤?美軍上將:他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
    杜魯門很擔心中國會介入韓戰,當杜魯門問麥克阿瑟中國是否會出兵時,麥克阿瑟滿不在乎地說:「中國人不會出兵,中國歷史上一場仗都沒打勝,出什麼兵啊?他們把兵力放在這兒嚇唬我們。」很顯然麥克阿瑟關注了中國的歷史,但是很顯然他只關注了中國近一百年的歷史,如果麥克阿瑟細細研究一下中國一千年甚至兩千年的歷史,恐怕就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 「媽媽專業戶」李勤勤,3嫁老外均失敗,為何誓死不嫁中國人?
    所以才會導致一些女星不敢過早結婚生子,生怕斷送掉自己的演藝生涯。然而也有一些女星,就是靠演媽媽而走紅,最終成為演藝圈的「媽媽專業戶」。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主人公李勤勤,就是這樣一位專職演媽媽的女演員。「媽媽專業戶」李勤勤,戲裡是慈母賢妻,戲外卻情史豐富。3嫁老外均失敗,為何誓死不嫁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