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在小時候的時候啊,都喜歡跟別人說自己的虛歲,等到長大了以後呢,就喜歡和人說實歲,至於何種原因,想必女性朋友會有共鳴。
果然,眾人還是喜歡和時間賣弄下口頭功夫,逃不了歲月,這也是有趣之舉。
現在,大部分人可能對虛歲和實歲都是模糊不清的,就一般情況下來說的話,有時候講虛歲很容易讓人誤解,如果直接講實歲的話,確實是很簡單直接,但是又存在一些方面的模糊概念。
外國相對來說就簡單很多了,他們就不講虛歲,只講實歲。即使在清朝的時候,那時候的中外文化融合已經有了一定成果,但是,關於年歲這塊還是按照各自的習慣。
而中國人之所以有虛歲和實歲,主要還是先人留下來的寶貴智慧,其中的道理也是很深的,那麼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吧!
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不同,中國人除了周歲以外還有一個虛歲,周歲是我國傳統用來記錄年齡的方法。不過,在古代一個人只有虛歲,而是沒有周歲的,即使到了清朝的時候依然如此。
古時候的小孩,他從出生那一天起就是一歲了,無論他出生是這一年的正月初一還是臘月三十,年齡對外聲稱都是一歲,感覺好,又不好,主要女子都注重年齡吧!就像咱們生活中,一兩天之差卻相差一歲,問你心裡落差大不大?在讀大學的時候,我的室友就是如此,12月28日,卻感覺和我們差了一年似的。
而先人之所以記錄虛歲,主要一方面是因為科技不夠發達,關於天文曆法的知識還不夠完善,那麼,他們是怎麼記錄的呢?
古代人通過觀察太陽升起落下白天黑夜的循環來記錄日;通過月亮的圓缺來記錄月,通過觀察寒來暑往、春生夏發來記錄年。這點很有意思,但顯然這種計算方式會出現一定的誤差。
不過,咱們先人會用閏月來協調日月年之間的關係,從這一點上來說,證明我國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的。
在先人的心目中,時間不是抽畫的,而是物化的。在他們看來,年是一個具體的物,因此,他們用年來計算。
於此同時,咱們古代的先人還創建了用生肖來記錄一個人的出生年份的算法,十二個生肖每個生肖對應一年,這點到時現在還被沿用,還是蠻有意思的,每年都有一個代表性的吉祥物。
另一方面,中國人用虛歲記錄年齡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們對於生命的重視。一個嬰兒從存在於母親的子宮到出生,足足歷經九個月的時間,將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看作一歲,也是默認了他在母親子宮裡面就已經是一條生命了,是整個家族需要呵護的一員。
另外,古代墮胎是一件不太被允許的事情,既然孩子的父親已經孕育了這條生命,就要好好保護他的責任。所以,生命在他們看來是很寶貴的,每個人的出生都飽含柔情哦!
看完這些,大家知道咱們的虛歲和實歲是什麼緣來了吧?所以才說,中華文化那真的是瑰寶呀,至於你以後想要和大家報虛歲還是實歲,那就看個人意願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