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食肉動物都是用舌頭舔水來補充水分的,而像牛羊這種食草動物則可以用嘴大口地吸吮來補充水分。那麼,是什麼決定了它們喝水方式的不同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的區別
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乍一看有些多餘,但是,正是這些不同決定了它們不同的方式。
首先,食草和食肉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吃草、一個吃肉。吃草和吃肉都用到一個器官,那就是嘴巴,確切的說是牙齒。食草動物通過自己的門齒將植物切斷,然後送入後面由臼齒進行咀嚼,而食肉動物則是用臼齒來撕咬下獵物的肉然後直接吞咽,由於食肉動物的臼齒並不發達,所以,大多數食肉動物是直接撕下大小合適的肉塊不經咀嚼吞咽的。
這個進食的區別就決定了它們喝水方式的不同。
(東北虎頭骨)
(食草動物駱駝的牙齒)
進食方式是如何決定喝水方式的呢?
由於食肉動物的進食需要用到臼齒,而臼齒在嘴巴靠後的位置,而為了更方便撕裂和切割肉,食肉動物的嘴巴開口很大,這樣能夠露出臼齒,而且由於食肉動物的上犬齒比下犬齒要發達且長,所以,它們的上顎比下顎要長一些。
這樣的嘴巴構造顯然是無法用上下顎配合吸水的,所以,它們只能靠舌頭來喝水,長期用舌頭喝水,讓食肉動物的舌頭比食草動物要長一些,且靈活很多。
而食草動物由於進食是靠門齒,它們的上下顎必須是相同長度才能夠讓上下門齒對上,所以上下顎相同的長度更有利於喝水。而且食草動物由於需要用靠後的臼齒來咀嚼食物,所以它的開口要小很多(也就是臼齒被嘴巴包在了口腔裡面)這樣的結構讓食草動物在咀嚼時不至於將食物露出來。
因此,進食方式的不同是決定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喝水方式不同最大的因素。
(狼的開口)
(狼的開口是直接開到了腮部的位置,露出的臼齒更利於它們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