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

2021-01-10 農夫也瘋狂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

這幾天南方的降雨也陸續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炎炎烈日了。降雨一停,太陽出來了,酷熱天也就開始了。目前正處於小暑節氣,馬上就要迎來大暑了,而老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六月天的燒烤模式就要拉開序幕了。其實在這周四,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入伏了。為何說今年有兩個「中伏」呢?啥時候最熱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很多人都知道三伏天,但是卻不明白「伏」到底是啥意思。關於伏天的說法,在秦漢時期就已經盛行了,其中伏就是「藏伏」的意思,表示的是陰氣受到陽氣而被迫藏伏了。一年中有三個伏,分別是頭伏、中伏和末伏,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在國外三伏天也叫「dog day」,而網友卻戲稱「熱成狗的日子」,還是很形象的。

每年入伏的時間並不是統一的,中伏的長短也不盡相同,具體何時入伏要查閱曆書。不過民間有著「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意思是夏至節氣以後,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就是頭伏(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就進入中伏,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首日。

其中的「庚日」是十天幹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第七個字,因為庚日是每十天重複一次的,因此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而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如果有5個庚日則為20天,也就是常說的兩個中伏。在今年夏至和立秋之間就有5個庚日,因此就有兩個中伏,從7月16日入伏,到7月25日是頭伏。7月26日到8月14日是中伏,8月15日到8月24日是末伏,一共有40天。

在夏至節氣以後,雖然白天時間漸短了,而夜晚的時間逐漸延長了,但是夏至卻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往往是到了夏至以後的三伏天才是最熱的。這是因為夏至節氣以後,白天的時間還是要比夏天長,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要比散發的多,因此近地面的溫度就是一天比一天高。

而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至於三伏天何時最熱,民間有「頭伏日頭二伏火,三伏烤得沒處躲」的農諺,一般中伏和末伏的時候是最熱的。

不過在三伏天,最酷熱難耐的還要數「秋老虎回頭」的那些日子。俗話說:「秋後一伏,熱死老牛。」也就是立秋後的末伏,就連老牛都能熱死。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是為了突出三伏的炎熱程度。

聽村裡的老人說,現在小暑馬上就要結束了,在7月16日入伏,而22日就是大暑了。但是今年的小暑節氣的時候氣溫整體偏向於涼爽,因此在大暑節氣的時候會比較的炎熱。因為「小暑不熱,大暑熱開石頭」,相反如果在小暑很熱了,那麼大暑就涼快了,即「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而大暑基本處於中伏階段,所以今年最熱的時候會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這段時間。尤其是要提防秋後一伏,還有可能會出現「秋老虎」。你認為老農說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諺「夏至三庚數頭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入伏後哪天最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諺「夏至三庚數頭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入伏後哪天最熱?今天是今年入伏的頭一天,入伏就代表一年中最熱的天氣也會即將來到。俗話說得好「冷三九,熱在三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是三伏天,而三伏又分為頭伏,二伏,和三伏,我們都知道,入伏的時間是根據農曆節氣為準,夏至過後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天,每年都是如此。那麼夏至三個庚日初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呢?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2019年哪天入伏?入伏哪天最熱?
    今天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進入夏至意味著炎熱的夏天正式到來。俗語說「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從夏至當天起到第三個庚日便是頭伏,即夏至日後第21天就是頭伏。那麼,這是如何得到的?2019年哪天入伏?入伏後最熱是什麼時候?什麼是三庚?盛夏季節,熱在三伏。
  •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日入伏,2020年啥時候最熱,要熱多久?
    但是近來幾天,我國南方的降雨也將陸續結束了,迎來的就是炎炎烈日了,還好今年的夏天有個過渡期,酷熱天來的沒有那麼突然。文【土味龍】現在還是小暑節氣,還有一周左右就到大暑了,有人說夏天最熱的時候是大暑,可能從這句「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裡理解的,以為到了大暑就進入夏天的燒烤模式。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啥意思,2020年啥時候入伏?答案來了
    芒種剛過,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熱,今天我們這裡的氣溫直接飆升到38度,雖然距離三伏天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這氣溫絲毫不輸三伏天。芒種過後下一個節氣便是夏至,在農村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
    不知道是因為寫得還不錯,內容符合咱們平臺的用戶喜好,還是因為今年天熱得似乎有些早,很多人都感覺像三伏天一樣。總之,從今年五月份開始,這篇寫於2019年的問答,再次受到大家的關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展現量增加超過千萬次。爭論也就來了,很多人說:都2020年了怎麼還在寫2019年的?怎麼不更新2020年三伏天的計算?之前,也向大家承諾,後期會更新2020年三伏天的內容,現在它來了。
  • 「夏至三庚數頭伏」:7月17日「入伏」 伏天長40天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專家通報說,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三伏天」長達40天。夏至不僅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還決定著當年「三伏天」的長度。
  • 2020三伏天時間表 今年三伏天從哪天什麼時候開始結束
    2020今年三伏天從哪天什麼時候開始結束>>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 6月21日,迎來夏至。「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專家表示,今年入頭伏時間是7月16日,三伏長達40天。  在農曆的節氣中,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有一些雜節氣,如三伏、九九、入梅、出梅等。
  • 「夏至無雨三伏熱」,今年7月16日入頭伏,三伏長40天
    6月21日,迎來夏至。「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專家表示,今年入頭伏時間是7月16日,三伏長達40天。在農曆的節氣中,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有一些雜節氣,如三伏、九九、入梅、出梅等。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所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總稱。三伏的日期是按節氣的日期和幹支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 2020年什麼時候入伏?「夏至三庚數頭伏」啥意思?果園如何管理?
    昨天是夏至,其實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有一些雜節氣,比如三伏。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也就是說,按農曆來看,在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即入伏。庚日是什麼意思?今年什麼時候入伏?果園要注意哪些管理?一起來看看。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2020年閏四月,最熱的「三伏天」啥時候來?這份時間表收好了
    最近的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在芒種過後,很多地區就迎來了「三夏時節」,氣溫也是在變高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但今年的情況不同,今年是閏四月,按理來說,天氣熱得會比較晚,具體怎樣算呢?今年的三伏天什麼時候到呢?今天,我們來說一下。老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 2020三伏天時間表:今年三伏天什麼時候開始 幾號結束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 6月21日,迎來夏至。「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專家表示,今年入頭伏時間是7月16日,三伏長達40天。  在農曆的節氣中,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有一些雜節氣,如三伏、九九、入梅、出梅等。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所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總稱。
  •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頭伏」,2019年哪天入伏?為何中伏有20天?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頭伏」,2019年哪天入伏?為何今年中伏有20天?文/農夫也瘋狂夏至節氣過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老話說得好「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意思是說在芒種和夏至節氣這兩天,如果都沒有降雨,那預示著這一年的夏季雨水很少,很可能是旱年。
  •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時間:2020-07-07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小暑期間正逢三伏的頭伏,今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6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
  • 小暑後迎三伏,2020年什麼時候入伏?什麼時候最熱?看完有數了!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溼度最大的時候,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雖然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最熱,但是因為每年入伏的時間都不固定,三伏天的天數也不固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入伏?最熱的時候又是什麼時候,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三庚入伏」,2020年啥時候夏至,啥時候入伏呢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芒種,芒種節氣之後就會迎來夏至。其實芒種過後,天氣就開始一天天的變熱,多地的氣溫開始出現驟然上升。一般情況下二十四節氣相差都會在15天左右,但今年的芒種和夏至之間,卻出現了16天,根據日曆我們可以清晰看出,芒種是在6月5日,而夏至則是在6月21日,為什麼不按照套路出牌,形成了16天呢?
  • 天氣越來越熱,今年啥時候入伏?還要熱多久?答案來了
    最近這幾天相信大家明顯感覺到天氣越來越熱了,我國很多城市也正式開啟了「烤爐模式」,比如說長沙、西安這幾天中午室外氣溫都直逼40℃,因此身邊很多朋友都紛紛叫苦不迭。今天早上吃早餐的時候,店裡面碰到一位小姑娘,大概二十三四歲,在和旁邊的人聊天,說入伏了就是熱。
  • 2020年哪天入伏?三伏天如何推算?有何風俗和習慣?看完有數了!
    今天已經是夏至後的第十天,天氣也變得越加炎熱起來,不過距離真正的高溫天氣,還有一段時間。在農村有「熱在三伏」的說法,意思是一年之中,三伏天是最熱的時候。大多數人只知道三伏天最熱,但是卻不知道三伏是從哪一天開始算起,那麼三伏天如何推算呢?在農村關於三伏有哪些風俗和習慣呢?
  • 2020年的三伏天從哪天開始?農村「夏至三庚」是怎麼計算伏天的?
    摘要:2020年的三伏天從哪天開始?農村「夏至三庚」的算法是怎麼計算伏天的?農村老話常說,「冬有三九,夏有三伏」,這伏天就是夏天最有標誌的天氣了,而「伏」最淺顯的理解就是「趴著不動」,伏天在家不動就是最佳的過夏天的方式。